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系冬青科的常绿高大乔木。在过去,它主要是作中药使用,用作饮料较少。因此,销售量少,野生的苦丁茶资源基本上可满足需要。但由于历史原因,遭到大量砍伐,几濒灭绝,而近十多年来苦丁茶作为名贵饮料异军突起,需求量猛增,价格扶摇直上,原有的资源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因而刺激了我国南方各地掀起种植苦丁茶热潮。为解决种苗供应问题,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展了苦丁茶繁殖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提取和RP-HPLC法分析了6种冬青属苦丁茶新干燥的功能叶及苦丁茶冬青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地域、野生与栽培材料、不同存放时间下功能叶中的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样品材料中的绿原酸含量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苦丁茶冬青、霍山冬青、大叶冬青、五棱苦丁茶、华中枸骨、枸骨;新干燥的成熟叶样品在室温下存放2个月后绿原酸的含量显著下降;在野生的苦丁茶冬青叶片不同发育阶段中,一般是以老叶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高;野生苦丁茶冬青植株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要高于栽培植株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6种冬青属苦丁茶叶片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3.
介绍安徽省休宁县野生苦丁茶的移栽适期、方法、肥水和田管技术以及高、中低档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苦丁茶为我国一种珍稀古茶,具有保健、防腐、抗癌、降压、灭菌等神奇功效。苦丁茶属于生理后熟,种子的休眠期长达1年以上,自然繁殖力极低,野生苦丁茶较为稀少。调查分析了苦丁茶的开发与利用价值,介绍了苦丁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主要繁殖、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 苦丁茶在我省分布较广,野生资源极为丰富,不少农民有用土法加工的习惯。对苦丁茶的加工已成为山区人民致富的重要门路。为普及苦丁茶的加工技术,生产更好的苦丁茶产品,根据本人多年在苦丁茶生产中摸索的经验,现简易介绍如下。 (一)采摘 苦丁茶加工不分老叶、嫩叶都可以加工,  相似文献   

6.
苦丁茶是一种生存能力很强的常绿乔木,通常以叶子的大小分为大叶苦丁、小叶苦丁,其中又以野生较多.因此,苦丁茶的繁殖过程就是野生家化的过程.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嫁接方式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7.
苦丁茶 (LlexlatifoliaThunb)系冬青科大叶冬青树。其具有独特的饮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苦丁茶D1是本站科技人员从老态野生苦丁茶实生树群体中选出 ,经过十几年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分枝早、分枝多、分枝部位低、形成茶蓬早、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的优点。 2 0 0 2  相似文献   

8.
苦丁茶     
苦丁茶,又名富丁茶.属野生冬青科常绿高大乔木,有雌雄之分,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华南山区.衢县苦丁茶分布在凉贫深山区的石山上,该茶是一种多功能、纯天然的无公害神奇饮料茶珍品.近年已有不少农民自发进行苦丁茶种植、加工,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苦丁茶(Ilex iatifolia Thunb),属于野生冬青科常绿乔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明朝以来,苦丁茶的声誉日增,究其原因,其功能包括品质上“味最苦甘”,“最能化物”。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对苦丁茶的药效阐述是:“味苦性凉、解油腻羊牛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苦丁茶叶中含有咖啡碱、鞣酸、蛋白质、芳  相似文献   

10.
苦丁茶的栽培与加工技术浙江省衢县周家新品种试验园叶国盛苦丁茶属野生冬青科高大常绿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华南山区。历史上曾作为进贡皇帝的佳品,成名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民国初年,即今广西大新县的州官弹压委员张宏恒把苦字改为富字,故流下“富了茶...  相似文献   

11.
<正>小叶苦丁茶是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终年云遮雾罩的云贵高原深山里的一种野生珍稀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小叶苦丁茶,品质优良,是一种具有特殊保健作用的饮品。现将其初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一)鲜叶的采摘及保管1、采摘采摘时一手扶住树枝, 另一手掌心向上依次由下至上采摘  相似文献   

12.
苦丁茶树系深休眠树种,过去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无人掌握其人工繁殖技术,导致仅有的少量母树存活至今,濒临绝迹。为了大量发展苦丁茶,解决种源不足的问题,现将苦丁茶种子的采集、处理、催芽育苗及无性繁殖等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苦丁茶又叫大叶冬青(llex Latifolia Thumb),我国广大地区都有野生苦丁茶零星分布.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苦丁茶内含保健营养、药用物质丰富,达250种,其中黄酮类含量为绿茶的1.6~14.7倍.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记载及现代临床试验证明,苦丁茶无毒、无副作用和过敏现象,能够有效调节机体代谢功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对高血压、高血脂、胆固醇偏高、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同时又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便等功能.被誉为保健茶、益寿茶、降压茶、减肥茶、美容茶,是一种纯天然多功能保健珍品.  相似文献   

14.
苦丁茶是一种神奇的茶药两用植物,原本是南方山区一个野生植物,近几年陆续被开发出来,从而使其加入了广义上的茶家族之中,使饮茶族又多了一种新的选择。广西大新县龙门乡是苦丁茶的起源地之一,多年来,这里的群众从山上剪取野生苦丁茶枝条,进行扦插繁殖,育成了大量的苦丁茶苗,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本人多次带学生到该乡进行生产实习,现将有关技术环节简介如下,供大家参考。1整地起畦精耕细耙,打碎泥土,结合耙平,亩施呋喃丹2~2.5kg或畦上铺上1kg,以防插条根受地下害虫为害。开沟起畦,畦上铺上2cm厚细沙刮平,搭好遮荫棚。2插条的选择及处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 绿色紧实,味苦回甘, 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 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 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真正苦丁茶 。表3 参5  相似文献   

16.
<正> 苦丁茶是一种具有清火解热之特殊功效的保健饮品,目前在市场上走俏。它有大叶苦丁、小叶苦丁之分。数量上,野生较多,家种较少。人工培育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嫁接方式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7.
3种苦丁茶与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绿色紧实,味苦回甘,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β-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四川苦丁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四川苦丁茶氨基酸组成以及多酚类、可溶性糖和无机元素等含量,并和大叶冬青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绿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四川苦丁茶植物是一种内含物较丰富,代谢类型、品质特征等有别于大叶冬青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绿茶的营养保健型饮料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为弄清贵州苦丁茶的适生小地形,采用典型样地和随机取样法,研究了山脊、山谷上部、山谷下部和洼地4种小地形对贵州苦丁茶的产量、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谷下部和洼地苦丁茶产量高,品质好,最适合苦丁茶的生长;山谷上部苦丁茶产量和品质稍逊于山谷下部和洼地,较适合种植苦丁茶;山脊苦丁茶品质一般,产量最低,不适宜种植苦丁茶.  相似文献   

20.
水富县太平乡二溪村种植苦丁茶很有名,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产业体系,今年全村苦丁茶育苗将达到300万株,总收入可达100万余元。但二溪村扦插苦丁茶育苗,最初却是由两三户农民自发搞起来的,由于市场前景看好,很快便成燎原之势。该县县委书记张朝德在二溪村调研时兴趣很高,要求二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