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鲭科(Scombridae)由15属51种表层洄游性海洋鱼类组成,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目前关于鲭科鱼类系统发生学的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鲭科鱼类的分类与系统进化关系,本研究扩增了鲭科7种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1个含311个碱基的序列区和转录间隔区1(ITS1)的1个含644~692个碱基的序列区。采用多个生物软件对序列碱基组成进行分析,计算了Kimura-2parameter遗传距离、转换/颠换比等遗传信息指数。Cyt b和ITS1序列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是:A为22.8%、G为16.4%、C为31.2%、T为29.5%和A为13.5%、G为31.3%、C为38.7%、T为16.5%。基于Cyt b计算的鲭科鱼类种间遗传距离为0.0065~0.3335,平均遗传距离为0.1689;基于ITS1计算的金枪鱼族鱼类种间遗传距离为0.0032~0.2668,平均遗传距离为0.2025。Cyt b和ITS1序列的转换/颠换比分别为1.8和0.9。以竹荚鱼(Trachurus trachurus)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外群,并结合GenBank上鲭科24种鱼类的同源序列,构建NJ、ML和ME系统树。研究结果确认了金枪鱼属处于系统进化树的顶端,代表着最新演化的种类,是鲭科中最繁盛的一属,也是目前系统发育的高峰。所有分子系统树都表明鲣属、鲔属和舵鲣属显示与金枪鱼属很近的亲缘关系,它们均归入金枪鱼族。然而,研究结果与形态学上将金枪鱼属分为2个亚属的分类结果存在分歧。同时,本研究关于狐鲣属、平鲣属、刺鲅属和双线鲅属进化地位上的结果也不同于形态学的结果。故鲭科鱼类客观、科学的分类地位还需通过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2.
中上层鱼的精加工——调味冷冻鲐、鲹鱼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鲐、鲹是二种不同科亚目的的中上层鱼类.鲐属鲭亚目、鲭科,即鲭鱼。产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五省、市。鲹属鲈形亚目、鲹科,即兰园鲹,产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这二种鱼捕捞产量高,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花[鱼骨]属鲤形目,鲤科,觞亚科,鲭属,也称季花、花吉勾、吉勾鱼,是黑龙江省“三花五罗”名优鱼类之一,属小型经济鱼类。花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销路、养殖前景看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洞庭青鲫[Dongtingking crucian carp],与普通鲫统称为鲫鱼、鲫瓜子、喜头、鲋鱼、寒鲋、鲫仔、鲭等。洞庭青鲫原产地为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湖南省澧县北民湖,由杨品红、吴维新等发现和选育而来。该鱼在分类上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鲫属(Carassius),鲫种(Carassius auratus)。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从西部太平洋热带水域及在南海和东海的深水海区,拖到的蛇鲭科4种仔稚鱼的形态和分布,它们是异鳞蛇鲭Lepidoeybium,flavobrunneum,蛇鲭Gempylus scrpens,密纹蛇鲭Diplospinus multistriatus和纺锤蛇鲭Promethichthys prometheus。在仔稚鱼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生有较强壮的背鳍棘和腹鳍棘,其中以密纹蛇鲭的背鳍棘最长,腹鳍棘也长,可达肛门以后。腹鳍鳍条以蛇鲭最多有5条,异鳞蛇鲭具有1~2条,密纹蛇鲭和纺锤蛇鲭则无鳍条。密纹蛇鲭,异鳞蛇鲭和蛇鲭都生有明显的上颌骨前刺,纺锤蛇鲭则无上颌骨前刺。肌节以异鳞蛇鲭最少,有30个左右,蛇鲭有50个上下,以密纹蛇鲭最多有58~60个。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分支系统学原理,分析了八种光唇鱼的20个骨骼及形态特征。对光唇鱼的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并对光唇鱼属中亚属的划分,半刺光唇鱼与带半刺光唇鱼的分类地位提出了新的见解。最后,文内对八种光唇鱼的地理分布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专刊>= <栏目>= <图片>=  相似文献   

7.
唇鱼骨,俗称重唇,属鲤科、鱼骨属,黑龙江土著鱼类,体型中等,肉质细腻白嫩,风味鲜美独特,历史上就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品种。由于自然资源锐减,市场上身价日高。2011年,我们引进鱼苗,开展了唇鱼骨苗种培育的试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鱼苗培育  相似文献   

8.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ieeker)俗称吉花鱼、季骨郎等,隶属于鲤形目、鲤科、绚亚科、鲭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湖泊、河流中。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由于天然水域捕捞过度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蟹的天然资源锐减。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日本鲭和大黄鱼肌肉中微生物和代谢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鱼肉腐败特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检测了2种鱼在冷藏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和菌落总数的变化,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变化,并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检验微生物与鱼肉腐败及组胺产生相关性,结合功能预测分析细菌群落组成与代谢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冷藏期间日本鲭和大黄鱼的pH、挥发性盐基氮、组胺、菌落总数等均呈上升趋势,且日本鲭上升较快;冷藏末期2种鱼TVB-N值和组胺含量分别达到76.34、59.98和59.92、3.11 mg/100 g;日本鲭肌肉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先增加后减少,大黄鱼则整体呈下降趋势;2种鱼肌肉中的优势腐败菌均为希瓦氏菌属;日本鲭体内与TVB-N产生相关的菌共12种,其中10种与组胺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大黄鱼体内与TVB-N产生相关的菌共7种,但未检测出与组胺产生具有相关性的细菌;冷藏过程中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为最主要的代谢通路,日本鲭样品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和丁酸丁酯代谢、丙酸酯代谢及丙酮酸代谢丰度均显著高于同一时期的大黄鱼,本实验从微生物代谢水平解释了日本鲭比大黄鱼更易腐败的原因,为不同水产品腐败特性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形态和分子标记的三种鲭科鱼类鉴别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昊  程起群  郑将臣 《海洋渔业》2011,33(3):297-303
为找到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澳洲鲭(S.australasicus)和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这三种鲭科鱼类鉴别的新标记,采用形态框架等形态分析方法和线粒体标记的方法开展研究.共分析采自海南的33 ind样本,其中日本鲭19 ind,澳洲鲭9 ind,羽鳃鲐5 in...  相似文献   

11.
花hua俗称吉花鱼,属鲤科,绚亚科,鲋属。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常见的鱼类。江苏省金湖县有河蟹网围养殖面积10万亩,因放养品种单一,种质低劣,导致河蟹品位差,增产不增收。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鲭养殖业,2003年金湖县渔政站在面积80亩的河蟹网围养殖塘里进行了花hua与河蟹混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唇[鱼骨](Hemibarbu labeo),俗名重唇,重重,属鲤科,[鱼骨]属,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大水系,在黑龙江流域主要分布于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牡丹江等水系,是黑龙江名优土著鱼类。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唇[鱼骨]在黑龙江流域的渔获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近年来由于过渡捕捞和生存环境的破坏,其资源锐减,市场价格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3.
东海中南部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为中国和日本共同利用的商业性种类,是中日渔业协定暂定措施水域内的主要洄游分布种。为科学评估与管理该区域的日本鲭资源群体,对其种群属性进行了判别。本文以东海中南部海域(26°15'~29°15'N、122°45'~126°45'E)的日本鲭繁殖群体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外部形态判别和分子遗传鉴定的方法,判别日本鲭种群属性。结果显示,研究区域采样点间日本鲭群体的形态特征显示分散状态,外部形态判别方法无法判断种群属性,而利用分子遗传方法可判别研究区域的日本鲭属于同一种群。研究认为,东海分布的日本鲭群体的发育初期可能处于不同生境,而源于不同产卵场的混合群体是导致无法利用外部形态判别种群属性的原因。东海中南部的日本鲭应视为同一资源评估单元。该研究提供了东海海域的日本鲭是一个种群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4.
光唇鱼的驯养与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一安  潘坛仁 《水产养殖》2009,30(11):10-11
光唇鱼属鲤科、鲍亚科、光唇鱼属,与同属的厚唇鱼俗称为石斑鱼,广泛分布于浙江省各大水系上游丘陵山区的大小溪流和海拔近千米的高山峡谷中的山涧急流中,以刮食附生于岩石上的藻类为生,兼食水栖昆虫的幼虫。因其烹调入味,肉嫩味鲜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钟爱,市场需求巨大。由于河道水域环境受各种原因影响,光唇鱼自然资源正在快速衰退,导致目前市场供应严重失衡,供应价格不断上升,目前已达80元/kg。  相似文献   

15.
唇[鱼骨](Hemibarbus laleo),俗称竹鱼。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江河、湖泊、水库中,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小型鱼类,分类上隶属鲤科,[鱼骨]属。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俏销,且群体产量高,个体大,生长速度较花[鱼骨]快,近年来已有部分水产部门开展了唇[鱼骨]的人工繁育研究。水温和盐度是其重要的两个影响因子,直接影响其生存、生长和繁殖,现将其对唇[鱼骨]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俗名排口白花鱼、尖头白花鱼,隶属石首鱼科、黄唇鱼亚科、黄唇鱼属。黄唇鱼体形较大,一般体长100~150cm,体重大约为15~30千克,大者可达50多千克,是近海大型暖温性底层鱼类,分布于我国南海和东海,尤以珠江口较为常见,为我国特有种,1988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光唇鱼、马口鱼等山溪鱼作为山间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流环境中栖息的小型淡水鱼类因为品质好,其在浙江水产品市场上的消费不断升温。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又称石斑鱼,属鲤形目,鲤科,光唇鱼属;是中国东南部和亚洲东部特有鲤科鱼类,分布几乎遍及中国长江以及长江以南各个水  相似文献   

18.
鲐鱼     
名称 鲐鱼,学名Pneumatophorus japonjeus(Houttuyn)。地方名:青花鱼、鲐巴鱼(辽宁、山东);青占、油胴、花蜊、台鲅(江苏、浙江);花鲱、花铅、花鲲、华鲱(福建);花鲛(广东海南)。属鲈形目,鲭科,鲐属。  相似文献   

19.
巫一安 《齐鲁渔业》2020,37(2):39-40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是一种小型溪源性经济鱼类,喜欢生活在山区溪流中。光唇鱼体呈纺锺形,较低矮,吻突出,唇发达、肥厚,体色深青黑,腹部较淡。近年来,随着野生光唇鱼的减少,人工养殖光唇鱼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发病几率也增加。现将光唇鱼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于2005年4月在浙江湖州地区进行了外源激素单一剂种和2种、3种剂型配伍对唇鲭的诱导排卵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的DOM诱导,剂量为10mg/kg时,其排卵率为80%,LRH—A剂量为20μg/kg,排卵率为20%,HCG剂量为2000IU/kg时,排卵率为0。当各组的剂量减至1/4时,其排卵率均为0;2种以上激素配伍诱导时,凡有DOM加入的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有较好的排卵效果,DOM剂量为5mg/kg时,排卵率为7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