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化是经济生长的土壤,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比例关系。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亦存在两面性,其优良文化品质为湖南经济提供强大精神资源、智力支持和发展契机;其“重理轻欲”“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传统价值取向养成的集体“道德人”和“政治人”特点,阻碍湖南经济发展。创新湖湘文化推动湖南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反思湖湘文化精神实质,促成文化新合力;科学扬弃湖湘文化传统,实现文化重心大转移;同步推进社会体制创新,营造文化创新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进化是一个普遍事实,地球生物系统进化到出现人类以后,即已达其完美与顶峰,虽然进化这一事实仍然存在,但再也无法出现超越人的新物种,人类进化再也不是遗传因素了,这是地球生物进化的终止。然而进化并不会因为人的出现而终止,人的进化伴随人类文化的发展主要不是生理的或体质人类学的,而是思维、语言符号,社会——文化的进化,即人与文化“机能整合进化”,而“机能整合进化”所内蕴的也就是文化精神的进化,所以人类的出现同时开辟了自然界没有的新的进化道路,这正是人的伟大,也是人类价值的底蕴。  相似文献   

3.
环境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地表空间中的人类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不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形式相区别的根本标志。进化生物学揭示了人类文化进化的独特性,指出了文化的本质在于人的道德属性。生态学将环境伦理中"是与应当"的瓶颈难题消解于生态系统中各种存在物与其环境的交往智慧之中,从而在人类作为"道德物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在道德意义上的共同进化"[1]。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与植物建立起相互依存、协同演化的生态关系和文化、情感上的精神联系,并由此创造出的以植物为客体的文化,是为植物文化。新疆地区史前墓葬中发现的植物遗存和植物纹饰,以草木之躯承载人类的精神寄托,将草木的自然属性与古人的生命哲学相融揉,是西域先民将人与植物的关系付诸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以植物为媒介,将人的生命与自然、神灵相互关联的情感体现。  相似文献   

5.
追溯中国儒道墨文化源流,梳理中国文化史,可以大致见出中国文化是从人性、人心出发,讲求自性修养的“将心比心”的道德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在于仁道。仁道由儒家哲学中仁的内涵,如克己、利他、取义诸精神,道家哲学“人之道”中仁的内涵,如谦退、无私、公平诸精神,墨子思想中仁的内涵,如“兼相爱,交相利”精神共同建构而成。中国历史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中合理的因素,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对于中国及世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为当代文化核心价值观探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向武 《中国农垦》2009,(1):42-44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是有其特定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组织,英国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有过这样的论述:“大学的使命是探究人类物理世界到精神世界发展的历史,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它们不同于简单的教学,大学应培养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成功者所必需的社会和个人品质。”  相似文献   

7.
尼采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一直到今天还在饱受争议。“酒神精神”作为尼采哲学的核心思想,蕴含了深厚的伦理涵义。“酒神精神”从开始到最后一直跟随着尼采的步伐。权力意志、超人、主人道德等都不过是酒神精神的变身和另一个称号。尼采通过酒神精神宣扬了人的权利意志或强力意志,为本来没有意义的人生赋予了意义。同时,尼采的超人也是借助于酒神精神出场的,是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与理想人格。所谓的超人或者主人其实就是最具酒神精神的人。更重要的是,酒神精神是尼采颠覆传统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工具。尼采正是通过酒神精神、权力意志、超人、主人道德等对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与人类社会以来一切道德传统(尤其是基督教道德传统)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超越善恶之外,并把人的生命与酒神精神而不是道德作为人的行为评价参照。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石,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价值,具有陶冶人的审美情趣,培养民族精神,提升道德境界,培育和谐精神的功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只有人人都成为身心健全的君子,人类的进化才告完成。儒家文化以人为中心展开,将礼乐教化作为培养君子的主要途径。周人总结历史教训后,选择礼治的道路。中国文化中的“礼”,范围广大,几乎无所不包,相当于西方人的“文化”。从学理上而言,礼以治身,乐以化性,礼乐双修,是完人教育的最高层次。礼的社会功能,是为社会提供符合道德理性的规范,加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是移风易俗的最好“抓手”。  相似文献   

10.
一定的区域文化既是人类实践过程中的财富,反过来又对人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500多年的越地文化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的方式,内化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今天,越文化的勤劳踏实、不畏艰难的主体性精神、卧薪尝胆、百折不挠的“胆剑精神”、刚柔相济、外圆内方的行为方式,“有胆识,权机变”的品行和性格,仍有其独特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道德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样式,人的道德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道德思维水平支配和制约。道德思维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伦理学理论形态范式的演进和嬗变,相应地发生着历时性的范式转向和共时性的理论融合。探究道德思维的逻辑关系考察、结构要素分析和理论形态演进,可以廓清道德思维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实践论的理论主题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更新。道德思维从综合性思维到分析性思维再到反思性思维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深刻理解道德规范、道德语言和道德共识之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精神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职工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图书馆群体意识的提炼升华.图书馆精神的主要内涵由图书馆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导向、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试从6个方面对图书馆精神的主要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电子时代,"图像革命"悄然而至,迅速模糊了儿童与成人的界限,进而出现了"童年的消逝",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为此,高校图书馆从伦理责任出发,思考道德困境,提出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雷锋精神不仅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而且在新时期仍然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值得继续大力弘扬和提倡。在新形势下,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学校如何有效地学习雷锋精神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学校"雷锋公司"的运行分析,探讨其紧密结合高校大学生实际,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创新组织形式等,有效地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倡导新型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就业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崇拜是文化传承基础,体现为传承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体现在物化精神崇拜和民族精神崇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来自崇拜原动力;现代社会要处理好文化崇拜与文化传承关系体现在崇拜与迷信、崇拜与传承之间的关系。通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崇拜传承研究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将音乐引进图书馆,选择适宜的音乐用作图书馆的背景音乐,对开发读者智力,拓展读者思路,激发读者灵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以及提升读者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7.
墨子的"强”论,是其学说中十分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它要求人们以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和执着、勇敢的进取精神,投入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里,充分发挥其智慧与潜能;并籍此不断丰富、完善自身,深入、全面地展示其主体能动性,达到个人实现与社会整体目标的统一。墨子的强”论,不仅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实践运动,也有着广泛而显著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铭 《农业考古》2021,(1):237-244
中国昆虫文化是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并对现代社会仍有影响的与昆虫相关的精神文化现象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国人及其生存环境辩证地互相影响的结果,是由劳动创造和生活提炼的精神产品。它包含在国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产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领域之中。它具有神秘性、功利性、民族性、地域性、综合性等特征,以及满足需要、认知、规范、凝聚和娱乐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