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态伦理学与林业道德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传统林业范式以林业商品性生产的高产出为特征.而生态伦理学则认为:森林是多价值的,不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评价,而且要从生态学、美学和道德等角度进行评价,本文分析了生态伦理学与林业的关系.生态伦理学不仅为认识森林和林业提供新观点,而且为我们思考森林和林业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因而它可以作为林业工作者的工作哲学,并从而对林业范式从传统的经济利用到“多价值森林管理”的新范式转变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西方伦理学内部存在异常复杂的思想和理论争鸣,但它也有能够反映不同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之共同志趣的发展主题。试图重建资本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重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拓展人类道德关怀的领域和范围、寻求化解道德分歧的伦理路径、塑造后现代道德文化精神等不仅反映了不同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在对待西方伦理学传统、关注现实道德问题、追求伦理学理论创新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同或相近倾向,而且反映了所有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共有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3.
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不加分辨不利于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具体问题的解决。本文从道德与伦理、个体网络行为与网络伦理关系、网络道德自由与网络伦理秩序三个层面,分别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各自侧重对象和范围,但就其形成与实现的现实性而又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以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了解生态伦理学的自然道德原则、功能 ,提高全人类的生态道德水平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环境伦理学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特别在现阶段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存在重大理论分歧。在一系列争论与分歧中有关学者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与形态,环境问题是否根源于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自身的价值,以及走进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回顾和评价,旨在把握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基本情况和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方法,将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推向深入化。  相似文献   

6.
信息文化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信息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信息文化环境下图书馆员信息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阐述了信息道德的涵义 ,并根据有关以义务为基础的伦理学理论提出了图书馆员信息道德建设六原则 ,即信守承诺原则、无差别对待原则、公正原则、社会效益原则、自我学习原则、无害原则 ,并对每条原则进行了解释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与道德在中国和西方的古代文明,曾以初浅的方式合而为一。自分立以后,科学一方而促进了道德建设,使道德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又使道德建设走入误区,将人类推入灾难的深渊。拯救当今道德危机的举措是弘扬人文主义,发展科学技术,并寻求两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经济伦理学是经济学与伦理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其特定对象和任务是科学反映经济活动在伦理道德上的合理性问题,使经济活动始终具有善的价值取向。在经济伦理学的视野里,经济活动主体的动机与目标、执业关系、必须遵守的相应的道德准则以及经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都与道德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在经济活动中,主体应当既是“经济人”,也是“馗德人”。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一直是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其道德发展密切相关。从道德的产生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14—18岁的未成年人最关注的社会规范并不是法律,而是同伴的评价;其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之间并不一致;他们往往把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本身看作是个人决策,而不是道德选择。针对道德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应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以“持续性”和“阶段性”为标准进行分类;运用“恢复性司法”和“羞耻重建”理论,给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改过的机会,同时对现行监禁方式进行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道德,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建立全新的德法并治的二元制法体制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的追逐,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令人堪忧。儒家道德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精髓,又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宝贵的精神资源。从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入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这不仅对培养人民群众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良好健康的引导作用,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与每个国民的切实利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胡宏“致知”和“自反”的道德修养论是他伦理思想的实施系统。“致知”意在说明道德人格不能自发形成,有赖于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反”意在说明人的道德品性必须经过自觉的磨练,在道德矛盾运动中经受考验。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不能对道德伦理规范进行评价.国家通过把科研行为中的基本道德上升为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科研行为规范,完成了科研不端行为道德法律化评价过程,其界限标准为是否产生社会危害性.民法通过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对科研行为进行引导,通过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惩处和纠正.科研不端行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形式相对单一,有待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德育场”作为自然场的派生物 ,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德育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信息辐射、吸引力以及相互作用 ,与传统德目主义、整体主义德育模式的“控制”、“强化”教育相比 ,场思维的德育模式更重视对德育对象的民主诱导和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德育场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子 ,吸引子按其价值取向可分为主导吸引子、辅助吸引子、异构吸引子 ,它们彼此按照耦合原理、役使原理、涨落原理与自发对称破缺原理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普及,如何建设网络诚信与道德体系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儒家传统道德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当代网络面临的诚信与道德挑战,通过借鉴儒家传统道德的进步思想来探究如何更好地建设网络诚信与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6.
船山思想多是对六经开生面而形成,从船山对经典的诠释中可以管窥其家风思想:船山家风思想强调修德立己,以礼处世。特征为厚德隆礼,既重视个人德性修养,又重视外在的礼之践行。其逻辑理路表现为由德而礼、由内而外。在家风培育方面,王夫之更是强化人之道德品质,强调从礼教入手,借助德化、礼教培育家风。  相似文献   

17.
《化书》乃五代时期道教之经典,其中颇为丰富之伦理思想竟为学界所忽视。它视角独特地从生物学上寻找人类伦理之源;痛斥当时道德堕落之状况;认为伦理教化之根基在于帝王无为寡欲,清正爱民;其实施策略即为与民同甘共苦,倡导平均,厉行节俭;其伦理理想则为由人人平等而至天下大治。这是融儒家、佛家思想于道家之中的伦理创新,是中古道教伦理思想之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8.
环境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地表空间中的人类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不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形式相区别的根本标志。进化生物学揭示了人类文化进化的独特性,指出了文化的本质在于人的道德属性。生态学将环境伦理中"是与应当"的瓶颈难题消解于生态系统中各种存在物与其环境的交往智慧之中,从而在人类作为"道德物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在道德意义上的共同进化"[1]。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成败,校园文化对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观念缺失,社会道德失范,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心强。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显性课程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