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奶牛隐性乳房炎特异性转移因子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临床应用试验。将CMT法检测呈阳性的奶牛分为3组:特异性转移因子组、环丙沙星组、空白对照组。给药后用CMT诊断液检测治疗情况,并对试验前后奶牛产奶量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特异性转移因子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达87.0%,有效率达95.7%,试验后产奶量增加1.210 kg;环丙沙星组治愈率达85.7%,有效率达90.5%,试验后产奶量增加1.175 kg;空白对照组治愈率达10.0%,有效率达10.0%,试验后产奶量降低。表明特异性转移因子和环丙沙星相当,均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复方搽剂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中草药复方透皮吸收搽剂防治奶牛乳房炎,共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18例.治愈16例,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愈2例,治愈率达88.9%,有效率为100%:通过体细胞(SCC)的检测判断其对隐性乳房炎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用中草药搽剂对降低牛乳中体细胞数,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选取同一胎次,健康正常的黑白花奶牛共36头随机分三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草药组饲喂含5%黄芪日粮,中草药组饲喂党参—黄芪复合中药添加剂日粮,进行产奶量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在奶牛的日粮中适当添加一定量的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奶牛的奶产量(P<0.01),产奶量可提高约12.88%左右,并能有效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试验结果还证明,在日粮中添加单味中药添加剂,对奶产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实际效果不如中草药组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奶牛产奶量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选取同一胎次,健康正常的黑白花奶牛共36头随机分三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草药Ⅰ组饲喂含5%黄芪日粮,中草药Ⅱ组饲喂党参-黄芪复合中药添加剂日粮,进行产奶量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在奶牛的日粮中适当添加一定量的中草药添加剂 ,可以明显提高奶牛的奶产量(P<0.01),产奶量可提高约12.88%左右,并能有效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试验结果还证明,在日粮中添加单味中药添加剂,对奶产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实际效果不如中草药Ⅱ组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4%次氯酸钠组;III组为0.5%洗必泰组;IV组为1%碘伏组;V组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浸组。在0、30、60、90 d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III、V的效果高于试验II、IV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V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8.89%,远远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5,(9):91-94
为观察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4%次氯酸钠组,Ⅲ组为0.5%洗必泰组,Ⅳ组为1%碘伏组,Ⅴ组为药浴涂膜剂浸组。在第0、30、60、90天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Ⅲ、Ⅴ的效果高于试验Ⅱ、Ⅳ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Ⅴ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88.89%,远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中草药"恒添"添加剂对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选择黑龙江省密山市8511牧场已知40头出现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试验;应用中草药超微粉"恒添"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治疗,应用Dairy Quality Inc(RT10)奶牛乳房炎快速检测仪对奶牛奶样每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中药制剂"恒添"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中草药是纯天然植物,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无药物残留、无耐药性,亦无环境污染;中草药通过活血化淤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清热解毒清除病原微生物,补气益血调节机体免疫力,达到治愈隐性乳房炎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又将进入奶牛乳房炎的多发季节。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以下几种饲料添加剂在预防奶牛乳房炎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现介绍如下。1中草药添加剂运用中草药作为添加剂预防奶牛乳房炎已经开发出多种方剂。谢慧胜等报道,用由党参、当  相似文献   

9.
复方蒲公英喷雾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复方蒲公英喷雾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疗效观察。将CMT法检测呈阳性的奶牛分3组:复方蒲公英喷雾剂组,中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给药后用CMT诊断液检测治疗情况。结果发现,复方蒲公英喷雾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达88.9%,有效率97.2%;中药对照组治愈率56.5%,有效率82.6%。表明复方蒲公英喷雾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方便,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选用黄芪、白芪、当归、川芎、蒲公英、王不留行、益母草等中药组方,对患隐性乳房炎泌乳黑白花奶牛进行阶段性添加试验。测定淋巴细胞转化指数、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红细胞C3b花环、免疫复合物花环及花环促进率和抑制率,并检测隐性乳房炎转阴情况。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患牛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用药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隐性乳房炎显著好转,有效率达83%。  相似文献   

11.
催乳保康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奶牛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一般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到20%~40%以上,甚至高达50%~80%。笔者根据传统的中兽医理论和最新的中草药研究成果,以及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以源自天然的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草药为原料,制成集增乳、保健、安全为一体的复合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催乳保康散,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产乳性能,为研究本饲料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自拟中草药散剂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选择20头患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为散剂占日粮精补料的0.5%、1.0%、2.0%。测定用药前、用药10 d和20 d的产奶量、乳品质和患病奶牛头数。结果表明:中草药散剂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P0.05),而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产奶量增多;对乳品质无显著影响;对奶牛乳房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试验Ⅱ、Ⅲ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相同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试验Ⅰ组(P0.05)。由此可见,中草药散剂对奶牛乳房炎有确切的治疗作用,选择散剂占日粮精补料1.0%的比例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催乳保健散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黄芪、川芎、当归、薄公英第十味中草药组成催乳保健散,按每头每日180克的剂量添加在奶牛的饲料中,观察添加药物前后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及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泌乳早期应用本添加剂可明显提高奶牛的产奶量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除提高乳脂率外,乳汁中其它成分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自拟中草药配方蒲土散方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头年龄、胎次等性状相近的泌乳患牛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蒲土散和抗生素治疗,并用LMT检验效果。结果:蒲土散对奶牛阳性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为89.7%,抗生素的治愈率为77.0%,差异显著(P <0.05)。用蒲土散90 g/d连续食喂7 d后,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检出率为15.0%,抗生素治疗后的检出率为65.0%,差异极显著(P <0.01)。结论:蒲土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效果的观察试验。试验结果为: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治疗试验中灌注组效果要优于饲喂组,但灌注组操作不当会引发二次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细胞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用当归、川芎、芍药、黄芪、蒲公英、丹参、益母草等中草药 ,配制成饲料添加剂 ,研究了其对奶牛淋巴细胞刺激指数 (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的影响 ,并用北京隐性乳房炎检验液 (BMT)对供试牛进行疗效跟踪检验。结果表明 ,该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SI(P<0 .0 5 )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 (P<0 .0 5 ) ,并能明显提高隐性乳房炎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中体细胞的影响,选择经检测为隐性乳房炎奶牛49头、慢性乳房炎奶牛39头和健康奶牛191头,分别在使用中药添加剂前和使用30d后采集乳样,送陕西省奶牛牛群改良中心(DHI)检测,分析各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乳汁的乳脂率、蛋白率、脂蛋比、体细胞、尿素氮及群内级别指数(WHI)在服药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乳品的乳脂率、蛋白率、脂蛋比、尿素氮及WHI在正常值范围内有显著的提高作用(P0.05),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奶牛乳汁中体细胞的数量(P0.01)。说明该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有所提高,并对乳房炎的体细胞有显著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乱用对人、动物、生态环境的危害越发严峻,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等功效,且安全、绿色、无残留,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泌乳功能,成为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热点课题。因此,本文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乳房炎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的开发利用、奶牛乳房炎防治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物|奶牛乳房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制抗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草药透皮剂,并监测其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五倍子、虎杖、红花、蒲公英、黄柏等中草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药液制备中草药透皮剂,通过抑菌试验、杀菌试验、临床疗效试验检测该药物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以及对乳汁体细胞数量、乳汁性状和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中草药透皮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的抑制和杀伤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患病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量,提高乳汁品质,增加患病奶牛日产奶量。说明该中草药组方透皮剂可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20.
自拟中草药方剂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中兽医学理论,筛选出7种中草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组方具有显著的抗菌、活血、化瘀、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连续用药15 d后有效率100%,治愈率83.3%以上,并有明显的增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