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瓜叶菊上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植物为宁夏西夏区甜菜所温室大棚种植生长良好的瓜叶菊、黄瓜、翠菊、豌豆等。供试昆虫是用上述大棚种植瓜叶菊在实验室饲养的美洲斑潜蝇。  相似文献   

2.
扬州地区蔬菜潜叶蝇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扬州地区为害蔬菜的潜叶蝇有豌豆彩潜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菜斑潜蝇及毛莨植潜蝇等6种,其中豌豆彩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优势种群。豌豆彩潜蝇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4.69℃,有效积温370.69日度,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18 ̄26℃,蛹在本地区能安全越冬,在扬州属春秋多发型;美洲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12.70℃,有效积温214.54日度,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24 ̄32℃,蛹在露地条件下不能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3.
扬州地区为害蔬菜的潜叶蝇有豌豆彩潜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菜斑潜蝇及毛茛植潜蝇等 6种 ,其中豌豆彩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优势种群。豌豆彩潜蝇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 4 .69℃ ,有效积温 3 70 .69日度 ,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 1 8~ 2 6℃ ,蛹在本地区能安全越冬 ,在扬州属春秋多发型 ;美洲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 1 2 .70℃ ,有效积温2 1 4.54日度 ,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 2 4~ 3 2℃ ,蛹在露地条件下不能安全越冬 ,在扬州属夏秋多发型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光照培养箱内设置15、19、23、27、31和35℃共6种温度,以豇豆苗为寄主,观察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在15-31℃范围内,各虫态历期均随温度上升而缩短。15℃时完成一代需59.36d,31℃时只需13.84d。35℃条件下卵和幼虫均发育正常,但蛹不能羽化。卵、幼虫、蛹、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20、9.57、11.23、11.50℃,相应的有效积温为32.49、84.12、132.35、255.30日度。在实验室自然变温条件下,以豇豆苗为寄主,美洲斑潜蝇在南宁市年发生18代,世代重叠,7-8月份完成一代只需13-15d,而在冬季低温时完成一代需50d左右。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 ,对美洲斑潜蝇在菜豆上的发育和存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15℃~ 35℃范围内 ,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 ;在 2 5℃条件下 ,各虫态存活率均最高 ,2 0℃~ 2 5℃是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及存活的适宜温度范围 ,最适温度为 2 3.2 6℃ ;蛹对温度最敏感 ,15℃低温和 30℃以上高温对蛹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5℃高温下蛹不能羽化 ;卵、幼虫、蛹及卵—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8.86℃、7.75℃、9.0 6℃、8.6 7℃和 4 3.5 5℃·d、79.5 8℃·d、15 0 .99℃·d、2 74 .6 5℃·d。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别用线性回归模型和Stinner模型模拟温度与该害虫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美洲斑潜蝇1a可发生16个世代;在温度为13 ̄34℃范围内,美洲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卵、幼虫、蛹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332、9.572、9.443和9.572℃;最大发育速率温度分别是32.50、32.00、31.50和31  相似文献   

7.
美洲斑潜蝇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6.82,16.56,12.82,18.16℃;有效积温分别为33.43,32.47,115.95,39.50日度。并得出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与温度的4个关系式。本资料可用于美洲斑潜蝇的发生期及世代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黄板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 ,得出了四川省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为预测两种斑潜蝇的发生世代、发生期、发生程度、危害高峰期和防治关键时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稻螟蛉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过冷却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恒温条件下测定了稻螟蛉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表明:在14,19,24,28,32℃恒温处理下,全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56.750,41.179,32.696,22.986,16.334d。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39℃。有效积温为395.31d℃;测定了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其越冬蛹的过冷却点为-27.65℃、结冰点为-22.56℃,证实了稻螟蛉可以蛹态在沈阳地区越冬。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寄主营养条件下的瓜实蝇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30℃下采用苦瓜、黄瓜、丝瓜饲养的瓜实蝇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4.82、43.12、46.08 d,幼虫、蛹、世代历期、雄成虫寿命差异显著;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878.41、895.65、806.35个,差异显著;采用苦瓜、黄瓜、丝瓜饲养的瓜实蝇实验种群的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228.39、268.70、201.59,净生殖率(R0)分别为59.2532、94.0800、48.9910,差异显著;其它生命表参数差异不显著;周限增长率(λ)均大于1,说明瓜实蝇的种群为正增长.  相似文献   

11.
蚕豆上南美斑潜蝇的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在蚕豆植株上不同恒温条件下发育历期不同,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在10℃,15℃,20℃,25℃,30℃的恒温下,发育历期依次为71.8 d,47.5 d,33.7 d,16.3 d,14.1 d。卵 ,1~3龄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1.5±2.8)℃,(7.6±3.2)℃,(8.8±4.3)℃,(10.3±2.9)℃,(5.3±2.1)℃;日有效积温依次为(39.98±10.6)℃,(45.5±10.4)℃,(29.44±3.9)℃,(21.57±5.5)℃,(169.9±22.4)℃。并得出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与温度的6个回归关系式,可用于南美斑潜蝇发生期的幼虫分龄预测、历期预测和有效积温预测。  相似文献   

12.
红脉穗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20、22、25、27和3O℃5个恒定温度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22、12.77、11.63、11.43和12.17℃;有效积温分别为59.64、265.93、136.20、26.71和487.39 d.℃。该虫在海南年发生8~10代。  相似文献   

13.
通过 1997~ 1999年 3年的调查、普查和定点采用黄板诱蝇、蛹盘集蛹、采叶查叶等方法进行监测 ,掌握了美洲斑潜蝇发生消长规律 ,并根据春、秋季和冬季大棚为害特点 ,研究出对美洲斑潜蝇各环节的治理对策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适期化防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寄主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了黄瓜、菜豆和番茄各5个品种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最有利于该虫生长发育,其次为番茄、黄瓜.用上述作物饲养,该虫的全生育历期依次为23.162、24.184和25.084 d;初孵幼虫到蛹态的存活率依次为84.57、83.21和82.60;蛹重依次为0.429 5、0.404 5和0.402 9 mg.供试品种中,黄瓜品种夏丰1号,菜豆品种地豆王2号及番茄品种L-42较适合该虫的生长发育,黄瓜品种西农58号,菜豆品种95-33架豆王较不适合该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白山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一种检疫性害虫。 1997年 5月在白山市八道江区七道江村首次发现该虫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其进行了田间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 ,明确了各虫态历期、发生世代等主要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该虫在白山地区以蛹在温室内越冬 ,一年约发生 8代 ,还发现了 3种寄生性天敌  相似文献   

16.
洛阳市美洲斑潜蝇发生动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1995年在我市郊区菜田中首次发现,1998年即蔓延到全市11个县(市、区)1.926万hm^2。通过6a研究,摸清了该虫发生范围、面积、危害情况,澄清了其寄主植物在我市有17科73种,明确了年发生代数、各虫态历期,观察了成虫和幼虫的生活习性,查明了越冬虫态、场所和该虫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7.
对冀东地区南美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寄主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在冀东地区温室大约1a发生10代~13代,露地大约1a发生5代~6代,其中,成虫期1d~3d,卵期3d~6d,幼虫期3d~8d,蛹期7d~10d;在夏秋季完成一代通常需要15d~25d,3月~5月和8月~10月是2个发生高峰期;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蔬菜的选择性不同,选择性最强的为荷兰豆,其次为菜豆,再次为豇豆、秋黄瓜、丝瓜、甜瓜、芹菜、茄子、白萝卜、番茄、南瓜、西瓜、冬瓜和青椒,不选择苦瓜和尖椒,其中荷兰豆和菜豆的受害程度最重.  相似文献   

18.
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美洲斑潜蝇在棉田的空间分布型及垂直分布、水平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棉田内美洲斑潜蝇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垂直分布表现为下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上部,水平分布表现为田边与田中间危害程度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美洲斑潜蝇对几种花卉的偏嗜性。[方法]以单位叶面积累积虫道数为主要指标,单位叶片累积虫道数和植株危害率为参考指标,研究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几种花卉危害的选择性及危害规律。[结果]美洲斑潜蝇主要危害菊科、蓼科、十字花科和唇形科的花卉,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花卉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对一串红、万寿菊、非洲菊的危害高峰期均处于5月,6、7月依次减轻。对二月兰、金盏菊、三裂绣线菊和百日草的危害程度7月低于6月。整体来看,美洲斑潜叶蝇危害6月较重。7月危害面广,8月危害较轻,这可能与2008年7、8月雨水较多有关。[结论]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花卉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总体上。6月的危害较重,7月危害面较宽,雨水多的月份美洲斑潜蝇的危害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