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盆栽瓜叶菊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温室花卉,但由于现代温室栽培在温室投入和加温费用上成本过高,种植规模受到限制。介绍了瓜叶菊塑料大棚等低投资设施栽培,包括种子繁殖、播种时机选择、冬季越冬管理等一系列低成本化生产技术,以为瓜叶菊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瓜叶菊Mlo基因的功能以及为将来获得具有广谱与持久的白粉菌抗性瓜叶菊种质资源奠定基础,以瓜叶菊(Pericallis hybrida B.Nord)‘大花’为试验材料,克隆瓜叶菊‘大花’Mlo基因保守片段,构建了瓜叶菊‘大花’RNAi载体;同时构建了瓜叶菊‘大花’高频再生体系;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瓜叶菊‘大花’进而建立了遗传转化体系。经酶切鉴定,成功构建了Mlo基因的RNAi载体质粒pTCK303-mlo-RNAi,构建了瓜叶菊‘大花’高频再生体系,最终确定瓜叶菊‘大花’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4mg/L+NAA 1.0mg/L+KT 0.3mg/L+2,4-D 1.0mg/L;瓜叶菊‘大花’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0.1mg/L;瓜叶菊‘大花’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1,并且初步探索了瓜叶菊‘大花’Mlo基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黑籽瓜品种为林籽1号、改良林籽1号、林籽2号、民籽1号、黑皮大板5个品种,对照为新籽瓜1号;供试红籽瓜品种为红秀1号、红秀2号,对照为红中片。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瓜叶菊以其花色鲜艳,颜色丰富,品种(系)繁多,且栽培成本较低,售价适中,而成为北方冬季草花的首推品种。种植中,以下几个方面需特别注意:一、育苗及上盆1.育苗时间的确定。根据上市时间来确定育苗时间。春节期间上市的瓜叶菊应从春节起前推“所种瓜叶菊品系的生育期 30”  相似文献   

5.
瓜叶菊栽培     
瓜叶菊又名千日莲、瓜叶莲,为菊科瓜叶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作1~2年生栽培.茎直立,全株密被柔毛,株高20~60厘米,叶大似葫芦科的瓜叶而得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瓜叶菊的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GGR6号生根粉对瓜叶菊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浓度GGR6号生根粉处理及对照处理瓜叶菊的形态及生理指标。[结果]根长在250 mg/L浓度处理时与在50 mg/L浓度处理时的差异显著;不同浓度生根粉对瓜叶菊叶宽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显著;根系活力与可溶性糖含量在CK与100、150、200、250 mg/L处理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绿素含量在CK与50、100、150、200、250 mg/L处理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经过GGR6号生根粉处理后的瓜叶菊幼苗在根长、叶宽、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CK)。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瓜叶菊等4种常见的温室草本花卉的形态与习性、繁殖技术、栽培管理和应用,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供试籽瓜品种为改良林籽1号.试验设6个密度处理,每个处理2膜4行,宽、窄行种植,处理A宽行1.10米,窄行0.40米,平均行距为0.75米;处理B宽行0.90米,窄行0.40米,平均行距为0.65米.各处理株距如表1所示,采用随机排列,膜宽0.7米,试验小区面积为21.0米2和18.2米2,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瓜叶菊(Pericallis hybrid)叶片对模拟粉尘覆盖的光合响应特征及瓜叶菊对粉尘的耐受机制。【方法】以观赏植物瓜叶菊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可溶性淀粉溶液喷洒模拟粉尘沉降,测定瓜叶菊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及光合氮分配等指标。【结果】①随着模拟粉尘浓度的增加,瓜叶菊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合色素含量、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瓜叶菊具有一定的抗粉尘覆盖能力;②粉尘覆盖使瓜叶菊叶片的比叶面积(SLA)升高,单位面积氮含量(N_A)显著降低(P0.05),单位质量氮含量(N_M)降低;③随着模拟粉尘浓度增加,瓜叶菊叶氮在光合机制的分配系数(P_T)、捕光成分中的分配系数(P_L)、生物力能学的分配系数(P_B)、羧化系统的分配系数(P_C)显著上升(P0.05)。【结论】瓜叶菊通过改变光合氮分配格局维持光合作用,是其适应粉尘覆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热锻炼对瓜叶菊幼苗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瓜叶菊(Senecio×Hybridus),又名千日莲,为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草本花卉[1],株型饱满,花朵美丽,花色繁多,是冬春季节最常见的盆花,可供室内布置,温暖地区也可脱盆移栽露地布置早春花坛,还可作为花篮、花环的材料,同时也是美丽的瓶饰切花。但瓜叶菊夏季育苗时往往遇到高温阻碍,幼  相似文献   

11.
瓜叶菊上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温室花卉瓜叶菊上饲养的美洲斑潜蝇在15、20、25、30、35℃时全世代的发育历期为47.0、25.0、15.5、12.5、12.0 d;瓜叶菊上美洲斑潜蝇的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5、9.8、10.2、10.4℃,有效积温分别为52.7、75.8、158.5、262.2 d.℃;美洲斑潜蝇在宁夏露地瓜叶菊上一年发生7代,温室中全年发生。温室中美洲斑潜蝇在瓜叶菊、翠菊、黄瓜、豌豆上的发育历期长短顺序为黄瓜〉翠菊〉瓜叶菊〉豌豆,而蛹的羽化率顺序为豌豆〉瓜叶菊〉翠菊〉黄瓜。在10、0、-15、20℃时美洲斑潜蝇蛹存放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宁夏露地美洲斑潜蝇不能越冬。  相似文献   

12.
通过 1997~ 1999年 3年的调查、普查和定点采用黄板诱蝇、蛹盘集蛹、采叶查叶等方法进行监测 ,掌握了美洲斑潜蝇发生消长规律 ,并根据春、秋季和冬季大棚为害特点 ,研究出对美洲斑潜蝇各环节的治理对策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适期化防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白山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一种检疫性害虫。 1997年 5月在白山市八道江区七道江村首次发现该虫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其进行了田间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 ,明确了各虫态历期、发生世代等主要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该虫在白山地区以蛹在温室内越冬 ,一年约发生 8代 ,还发现了 3种寄生性天敌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寄主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了黄瓜、菜豆和番茄各5个品种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最有利于该虫生长发育,其次为番茄、黄瓜.用上述作物饲养,该虫的全生育历期依次为23.162、24.184和25.084 d;初孵幼虫到蛹态的存活率依次为84.57、83.21和82.60;蛹重依次为0.429 5、0.404 5和0.402 9 mg.供试品种中,黄瓜品种夏丰1号,菜豆品种地豆王2号及番茄品种L-42较适合该虫的生长发育,黄瓜品种西农58号,菜豆品种95-33架豆王较不适合该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蚕豆上南美斑潜蝇的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在蚕豆植株上不同恒温条件下发育历期不同,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在10℃,15℃,20℃,25℃,30℃的恒温下,发育历期依次为71.8 d,47.5 d,33.7 d,16.3 d,14.1 d。卵 ,1~3龄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1.5±2.8)℃,(7.6±3.2)℃,(8.8±4.3)℃,(10.3±2.9)℃,(5.3±2.1)℃;日有效积温依次为(39.98±10.6)℃,(45.5±10.4)℃,(29.44±3.9)℃,(21.57±5.5)℃,(169.9±22.4)℃。并得出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与温度的6个回归关系式,可用于南美斑潜蝇发生期的幼虫分龄预测、历期预测和有效积温预测。  相似文献   

16.
二点委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在我国属于耕作制度变革后新发生的害虫,为了便于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对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在温度为15~30℃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其发育速率明显加快。二点委夜蛾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均与温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其卵、幼虫、蛹和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72、10.80、9.63和10.04℃,有效积温分别为71.47、248.89、134.00和552.95 d.℃。利用本研究结果,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可准确预测出该虫在当地的发育代数。  相似文献   

17.
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自然条件下,美洲斑潜蝇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或分别约为9、10、12.5d,成虫的寿命平均为12d在右。药剂防治结果表明,虫螨光乳油1000倍液和2000倍液、绿保素乳油1000倍液、绿保素乳油10mL与杀灭菊酯乳油4mL混剂的1000倍液等几种药剂及浓度的防治效果都较好,施药后7d的死亡率均在92%以上,可以在田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红脉穗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20、22、25、27和3O℃5个恒定温度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22、12.77、11.63、11.43和12.17℃;有效积温分别为59.64、265.93、136.20、26.71和487.39 d.℃。该虫在海南年发生8~10代。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美洲斑潜蝇对几种花卉的偏嗜性。[方法]以单位叶面积累积虫道数为主要指标,单位叶片累积虫道数和植株危害率为参考指标,研究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几种花卉危害的选择性及危害规律。[结果]美洲斑潜蝇主要危害菊科、蓼科、十字花科和唇形科的花卉,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花卉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对一串红、万寿菊、非洲菊的危害高峰期均处于5月,6、7月依次减轻。对二月兰、金盏菊、三裂绣线菊和百日草的危害程度7月低于6月。整体来看,美洲斑潜叶蝇危害6月较重。7月危害面广,8月危害较轻,这可能与2008年7、8月雨水较多有关。[结论]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花卉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总体上。6月的危害较重,7月危害面较宽,雨水多的月份美洲斑潜蝇的危害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20.
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美洲斑潜蝇在棉田的空间分布型及垂直分布、水平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棉田内美洲斑潜蝇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垂直分布表现为下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上部,水平分布表现为田边与田中间危害程度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