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了驳枝和追施氮肥对早花烤烟成熟期叶片中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早花烤烟在成熟期,上、中和下3个部位叶片的总氮含量都逐渐下降,烟碱含量逐渐上升。追肥氮肥可提高早花烤烟上、中和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驳枝显著降低了整个成熟期上部叶烟碱含量;在成熟后期(可采收阶段)对中、下部叶的烟碱含量也有降低的趋势。2个驳枝水平相比,高驳枝处理(B_8)中部叶烟碱含量在成熟期各个阶段都低于低驳枝处理(B_4),下部叶都高于低驳枝处理(B_4)。  相似文献   

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驳枝和追施氮肥对早花烤烟成熟期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和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氮肥可提高上、中和下部叶片的游离氨基酸和硝态氮含量;驳枝在成熟前期提高而后期降低了上部和中部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驳枝提高了下部叶片的硝态氮含量,降低了上部叶片的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驳枝和追施氮肥对早花烟草成熟期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分析烟株的驳枝留叶数和追施氮肥对烟草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片绝对含水率的影响。[结果]随着追施氮肥量的增加,早花烟株上、中、下3个部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成熟前期都有所增加,驳枝可显著提高早花烟株成熟期上部叶片叶绿素的含量。驳枝和追肥处理都可以显著提高早花烟株成熟期中部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且高驳枝(驳枝8片)可以显著提高早花烟株成熟期上部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而低驳枝(驳枝4片)可以显著降低早花烟株成熟期上部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结论]该研究为合理驳枝和追施肥料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驳枝和追施氮肥对早花烤烟成熟期叶片中水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施氮量抑制烟草叶片的水溶性总糖和淀粉积累,然而低氮促进了中部叶水溶性总糖和淀粉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驳枝和追施氮肥对早花烤烟不同部位烟叶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烟草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驳枝和追肥对早花烟株农艺性状、单株烟叶产量、不同部位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的影响。[结果]发生早花后驳枝和追施一定数量的氮肥可使烤烟单株烟叶产量增加;驳枝上留叶4片和驳枝后追施纯氮15 kg/hm2处理的腰叶、上二棚和下二棚的绝对产量之和较大,且占单株烟叶总产量的比重较大;对早花烟株处理,以采取驳枝上留4片叶同时追施纯氮15 kg/hm2的补救措施为宜。[结论]该研究为烤烟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打顶时间对烤烟特有亚硝胺前体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烤烟打顶时间(早打、中打、晚打)对烟叶中特有亚硝胺类化合物(TSNA)的前体物如烟碱、降烟碱、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打顶的烤烟上、中、下部叶的降烟碱、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最高;中(适时)打顶时,它们的含量都降低,但中打顶使上部叶的游离烟碱含量升高,中部叶游离烟碱降低;晚打顶时,上部叶总烟碱、游离烟碱含量增加。总体看,中打顶的烟叶中TSNA的多数前体物含量低于早打顶和晚打顶。  相似文献   

7.
不同打顶和采收期对烟叶烟碱含量等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打顶期和采收期对烤烟叶片烟碱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期的推迟,烤烟株高及节距有提高的趋势,上部倒数1~3叶位的叶长及叶宽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烤后上部叶单叶重呈下降趋势,气候斑点病发生有减少的趋势,赤星病发生有增加的趋势;打顶期与采收期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打顶期比采收期的影响更大;推迟打顶期可以明显提高下部叶的烟碱含量,极显著提高下部叶的总氮含量,显著降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在20%~3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并在打顶当天采收下部1~3叶位叶片有利于提高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常德烟区烟草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平种植密度,3个水平氮肥用量,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期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而种植密度对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烤烟单株叶面积、株高、茎围、单叶重和节距的影响显著,对叶片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显著,对上部叶和下部叶烟碱含量影响显著,对烤烟上等烟比例、产量和均价的影响显著。其交互作用对上部叶烟碱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显著,对中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含量和总钾含量影响显著。氮肥用量是单株叶面积、株高、单叶重、节距、烟叶总氯含量、烟叶总钾含量、烟叶总氮含量、烤烟产量、烟叶均价和产值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种植密度是茎围、烟叶烟碱含量、烟叶总糖含量、烟叶还原糖含量和上等烟比例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结论]烟叶产量以D3N3(种植密度1.80万株/hm~2,施氮量135 kg/hm~2)处理最高,为2 104.6 kg/hm~2;烟叶产值以D_2N_2(种植密度1.65万株/hm~2,施氮量120 kg/hm~2)处理最高,为52 729.7元/hm~2。  相似文献   

9.
许汝冰  谢志坚  李进平  涂书新  陈振国  王学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56-10259,10336
[目的]探讨环神农架烟区适宜的植烟海拔高度和移栽期,为“金神农”优质烤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与田间试验,研究了2个不同海拔高度(903和1130m)和3个不同移栽期(5月5、15、25日)对烤烟烟碱含量及其氮素来源的影响。[结果]烤烟吸收的土壤氮和肥料氮用于烟碱合成的比例随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加,而地上部各器官烟碱氮中来源于肥料氮的比例则与之相反。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海拔地区烤烟各生育期体内吸收的肥料氮和土壤氮用于烟碱合成的比例分别降低了1%~29%和5%~47%;打顶期~成熟期,上、中、下部叶中肥料氮占烟碱氮的比例分别降低了41%~56%、32%~24%、22%~33%,从而导致烟碱含量降低了ll%~35%。推迟移栽期降低了烤烟体内吸收的肥料氮和土壤氮用于烟碱合成的比例及烟叶中烟碱氮来源于肥料氮的比例,从而降低了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5月5日移栽相比,5月15~25日移栽烤烟上、中和下部叶烟碱含量分别降低了8%~19%、12%~22%和12%~40%;但与5月15日移栽相比,5月25日移栽烤烟上、中部叶中烟碱含量有增加趋势。[结论]适当提高植烟海拔高度和推迟移栽期至5月15日左右更有利于降低烟叶中烟碱含量,尤其是上、中部叶。  相似文献   

1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打顶期和采收期对烤烟叶片烟碱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期的推迟,烤烟株高及节距有提高的趋势,上部倒数13叶位的叶长及叶宽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烤后上部叶单叶重呈下降趋势,气候斑点病发生有减少的趋势,赤星病发生有增加的趋势;打顶期与采收期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打顶期比采收期的影响更大;推迟打顶期可以明显提高下部叶的烟碱含量,极显著提高下部叶的总氮含量,显著降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在20%3叶位的叶长及叶宽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烤后上部叶单叶重呈下降趋势,气候斑点病发生有减少的趋势,赤星病发生有增加的趋势;打顶期与采收期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打顶期比采收期的影响更大;推迟打顶期可以明显提高下部叶的烟碱含量,极显著提高下部叶的总氮含量,显著降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在20%3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并在打顶当天采收下部13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并在打顶当天采收下部13叶位叶片有利于提高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移栽期对四川省会理县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各部位烟叶总氮含量逐渐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逐渐降低,中部叶、下部叶烟碱含量逐渐上升;总糖、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再降低;钾含量逐渐降低。除新植二烯外,4类中性致香成分含量随着移栽期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移栽期5月5日的处理最高。会理县烤烟的最佳移栽期为5月5日。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烤烟下部不适用烟叶的可利用性,研究不同采摘时间及叶数其对烤烟不适用下部叶可用性的影响,分析不同采摘时间与叶片数对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80d采摘4片(T_5)、采摘6片(T_6)、90d采摘4片(T_8)和6片(T_9)4处理表现为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浓度好,刺激性小,余味舒适等特点;其化学成分表现为高烟碱、两糖高、低氮和低氯特点。与采摘叶片数相比,采摘时间为影响不适用下部叶化学成分的主要因子。在烟叶大田期80~90d采摘4~6烟叶有利于提高不适用下部叶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打顶时期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打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叶片厚度逐渐减小;上、中部叶片烟碱含量逐渐降低,下部叶则先升高后降低;两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综合分析,以初花前后打顶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福建上杭烟区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性状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6个氮肥处理(T1、T2、T3、T4、T5、T6即0、82.5、97.5、112.5、127.5、157.5 kg·hm-2)对烤烟发育进程、农艺性状、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施氮量较低的情况下,烟株进入伸根期进程缓慢,而进入团棵期和成熟期提前,使得烟叶大田生长时期缩短,不利于叶片充分生长发育。不同施氮量下,烟株株高、叶片数和茎围在T4处理下达到最大;在叶长和叶宽方面,下部叶片以T4处理最优,中部叶片以T5处理最优,上部叶片以T6处理最优。化学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烟碱和总钾以T4处理最优;总糖和还原性糖含量随着施氮量逐渐降低,以T6处理最低,但其含量仍远远超过优质烤烟要求;总氯含量和烟叶总氮含量以T4、T5、T6处理较优。综合感官评吸结果表明,T4处理下的烟叶感官质量最好。综合得出,在福建上杭烟区,以T4处理(施氮量112.5 kg·hm-2)最有利于烟叶生长发育和品质性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不同打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打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湘烟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6种不同打叶时间处理烤烟的综合性状。结果表明:(1)烤烟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均受打叶时间影响极显著。(2)随着摘除脚叶时间的推迟,烤烟色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多酚在采收上部叶时弃采一片顶叶情况下逐渐增高而在圆顶情况下打掉顶部一片叶时先降低后增高;烟碱质量分数在中部叶先减少后增加而在下部叶先增加后减少;随着摘除顶叶时间的推迟,烤烟色素、多酚和中上部叶烟碱质量分数逐渐降低;下部叶烟碱质量分数在打顶时摘除脚叶情况下逐渐降低而在打顶后5 d或10 d摘除脚叶时逐渐增高。综合分析认为,湖南省桂阳县以打顶时及时清除3片脚叶、圆顶时及时打掉顶部一片叶处理增产提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烤烟K326成熟进程中上、中、下部叶的总烟碱、总蛋白质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烤烟的适熟采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打顶后烟碱含量与打项后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烟碱的含量随打顶后成熟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与打顶后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总蛋白质的含量随打顶后成熟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可控制烤烟中的含氮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烟草为试材,设置3个氮素水平,研究氮素用量对暗棕壤烤烟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烤烟氮积累总量为96.99 kg·hm-2;N1和N2处理氮积累总量分别为143.35 kg·hm-2和155.73 kg·hm-2。施氮处理增加了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中氮素和烟碱含量,降低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N2(60.0 kg·hm-2)处理烤烟各部位叶片中烟碱含量大于国际优质烟叶规定的烟碱含量(3.5%)。综合考虑,暗棕壤上种植烟草,施氮量应控制在45~60 kg·hm-2之间,有利于生产优质烤烟。  相似文献   

18.
打顶后施用“开片降碱灵”对烤烟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降低烤烟中、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提供依据。[方法]烟株打顶当天进行32号(0.22%NAA+增效剂)、36号(0.22%NAA)开片降碱灵药签和不插签对照处理,研究开片降碱灵对烤烟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烤烟成熟时32、36号药签的烟株烟碱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少0.17、0.11g,打顶后15d茎秆烟碱含量分别比对照低0.12、0.08个百分点,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比对照低0.90、0.64个百分点,中部烟叶烟碱含量比对照低0.61、0.55个百分点,烟株根系烟碱含量高于对照。药签处理降低了各个时期特别是成熟期烟碱在烟叶和茎秆中的分配比例,提高了根系中的分配比例。[结论]烤烟打顶后进行药签处理降低了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同时降低了烟碱在烟叶中的分配率,0.22%NAA药签处理的效果优于0.22%NAA+增效剂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缺氮条件下烤烟叶片性状变化特征,明确叶片性状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为优化烤烟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对照施肥和不施氮肥2个处理,在移栽90 d后比较不同处理叶片性状特征(包括叶片干重、叶面积、比叶重、叶片厚度、叶片密度、叶长、叶宽)和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分析叶片性状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单位质量叶绿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在缺氮条件下,烤烟中、上部叶的叶片干重、叶面积、比叶重、叶长、叶宽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减小,叶片厚度无显著变化.下部叶的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显著减小.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与比叶重和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位质量叶绿素与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施氮肥影响了烤烟叶片性状,烤烟通过减小叶面积保持叶片厚度来提高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不同氮素形态下烤烟成熟期叶片组织结构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成熟期烟叶的组织结构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的烤烟,其叶厚、上表皮、叶肉组织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每个处理在不同的成熟期降幅各不相同.在适熟阶段,NH4 -N50% NO3--N50%处理下的叶片厚薄适应,有利于烘烤和烟叶品质的提高.在不同的成熟期,3个不同氮素形态处理的叶片的叶绿素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叶绿素的含量都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其降幅从定长到初和从适熟到过熟的过程中值较大.这一结果为烟叶生产实现优质适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