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小麦亲本间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度分别对49个小麦亲本材料和24个材料进行遗传距离测定和分类,以及对选择的23个杂种 F_1进行杂种优势测定。结果表明:两年的遗传距离数值上关,分类结果相似,显示了遗传距离 D~2于不同年间保持相对稳定;杂种优势和两年的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39和0.664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遗传距离可以作为预测小麦杂种优势的指标。对遗传距离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接用基因型值相关矩阵代替传统的即通过遗传方差(?)g 和协方差(?)g 估计求得的遗传相关矩阵来进行主分量分析,可以克服遗传相关矩阵有时不正定所产生的问题,使得杂种优势和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由0.4822提高到0.6646。用基因型值相关矩阵代替遗传相关矩阵不仅计算方法简单,而且分析的结果也较可靠。  相似文献   

2.
利用6个优异纤维品质陆地棉品种与5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杂交配制30个F1,研究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个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72~8.32,平均遗传距离为4.38,不同地理来源及表型差异的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大,聚类分析将11个品种分成5种类型.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比强度的杂种优势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值呈负相关,与株高、果枝数、籽指、纤维长度、马克隆值的杂种优势值呈正相关,但上述性状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粱主要杂交亲本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18个高粱品种(品系)、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距离测定和聚类分析,并对部分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其杂种优势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是评价品种(品系)综合性状优劣,鉴定优良种质的有效方法。在对亲本聚类时,将供试材料分为8个类群。分类结果和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实践基本吻合。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正相关不显著,而中亲值与杂种优势相关极显著。因此,在选配亲本时,应根据性状表现,计算主成分值进行综合评定后,再依遗传距离的大小来选配。  相似文献   

4.
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猪杂种优势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方法】利用RAPD技术测定6个亲本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对亲本群体间遗传距离与10个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平均背膘厚的杂种优势率呈正相关,与瘦肉率、瘦肥肉比、皮率、眼肌面积的杂种优势率呈负相关。并且遗传距离与料重比和眼肌面积杂种优势率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程度(P<0.05),而与肥肉率、内脂率等性状杂种优势率的相关系数则非常小。【结论】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程度随不同性状而异。  相似文献   

5.
杨祥波  刘晓丹  刘广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22-20324
[目的]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大豆亲本的遗传距离,探索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预测大豆亲本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方法]以选自国内外的大豆育成品种及其杂交种为材料,分别计算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及亲本的杂种优势,并对特殊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性分析,虽然相关系数较小,但是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其杂交种的中亲优势在株高、蛋白质性状上达到了0.01水平的极显著相关;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茎粗4个性状也达到了0.05水平的显著负相关。[结论]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部分性状达到了一定水平的相关,但利用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大豆亲本间的杂种优势还需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以12个家蚕亲本按6×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36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用2种方法分析了家蚕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亲本间遗传距离所表现的遗传差异与亲本固有的系统差异无关,与亲本的地理差异有一定联系。对遗传距离与36个杂交组合F110项性状杂种优势率相关性研究表明,二者之间有6项茧质性状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直线回归关系,杂交组合F1杂种优势率随亲本间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加强。  相似文献   

7.
以宁夏自育的3个粳型不育系、18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5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根据8个主要农艺性和经济性状进行成分和聚类分析,以马氏距离为指标,研究了杂交稻亲本间遗传差异状况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10个遗传距离中,有37%以上大于10%,18个恢复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9.0273,3个保持系间的遗传距离为32.3185,保持系与恢复系间的遗传距离为20.6937,说明宁夏现有的杂交稻亲本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对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表明,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甘蓝数量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Griffing(1956)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第一种方案,配制了36个杂交组合,应用配合力分析、相关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等数量遗传学方法,对甘蓝14种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数量性状均具有杂种优势,其中单球重、全株重、净菜率等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值较高;14个数量性状中,除紧实度、净菜率2性状外,其余12个性状的F_1值都与双亲的平均值呈显著的正相关;14个数量性状中有10个性状具有明显的细胞质效应;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门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才能增大杂种优势.甘蓝的杂种优势表现与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无关.试验中还选出几个对甘蓝育种和生产有价值的亲本和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选择5份辣椒亲本材料作为母本,6份辣椒亲本材料作为父本,按半双列杂交法配制出25个杂交组合,测定其杂种优势,运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分析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与8个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39-0.38,其中,与产量杂种优势指数的相关系数仅为-0.02,未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对产量杂种优势做二维坐标散点图,发现当遗传距离小于0.4051时,产量杂种优势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强,当遗传距离大于0.4051时,产量杂种优势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进行辣椒新品种选育时,不能只以表现型和地理差异为依据,应当选择适当的遗传距离,以获得更大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6个常用玉米自交系和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1/2P(P-1)]选配的120个单交种为材料,对遗传距离与 F_1产量杂种优势、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及氨基酸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出的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 D~2与 F_1产量杂种优势及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别呈极显著或显著的回归曲线关系,并且遗传距离在 D~2±S 范围内时杂种优势强、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的组合出现的频率高。氨基酸遗传距离与F_1玉米籽粒的氨基酸杂种优势的研究表明,两个亲本自交系间的氨基酸遗传距离较近时,可显示出 F_1玉米籽粒的氨基酸的杂种优势,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6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成两组,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9个杂交组合。利用11个数量性状计算主成分遗传距离。以遗传距离为自变量,杂种优势为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果长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直线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7.5718 3.2272X和Y=-5.8529 1.5946X。单果质量和果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无相互关系。分析认为单果质量为产量的重要构成性状,而叶柄长、节间长为果长的重要构成性状。对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可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效果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吉单27、吉单505、江单1号三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偏垄栽培、垄距50 cm、垄距65 cm、垄距130 cm、Ⅱ1465五个玉米种植模式进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栽培模式产量依次为垄距50 cm(10 306.2 kg.hm-2)、垄距130 cm(9182.6kg.hm-2)、垄距65 cm(9 021.1 kg.hm-2)、Ⅱ1465(8 809.7 kg.hm-2)、偏垄(8 047.2 kg.hm-2),综合生产成本和与当前农机具相配套建议推广垄距130 cm大垄为宜。  相似文献   

13.
在选择的思想下,建立了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一个新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进化距离———选择进化距离,该距离统一了前人提出的各种氨基酸序列的进化距离;将该动力学方程转换为线性模型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可实现模型中参数b的估计;最后,通过17个物种的细胞色素b的氨基酸序列说明了该选择进化距离的计算方法,并根据自展法比较了不同进化距离得到的物种进化树。结果表明,利用选择进化距离构建的进化树与其他几种进化距离得到的进化树的拓扑结构一致。选择进化距离为估计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进化距离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麦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及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淑华  张杰瑜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3):201-202,286
以10个小麦品种和按双列杂交配制的45个组合为材料,用近代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小麦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逼近,研究了利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有极显著的非线性回归关系,为通过原点的不对称抛物线。遗传距离预测产量杂种优势的准确率为93.02%。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郑州市郊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土壤性质、交通距离、城市距离等因素为自变量,各种土壤重金属含量为因变量,在GIS空间统计分析模块中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定量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Cd的空间分布大致呈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较高处含量在0.080 mg/kg以上;Hg分布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较高处含量在0.055 mg/kg以上;Pb的分布基本上为城市的西北偏高,含量在25.03 mg/kg以上;As的分布为北高南低,较高处含量在5.68 mg/kg以上;Cr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西北和东南土壤中Cr含量较高,在63.8 mg/kg以上。各重金属含量分布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性质有较大关系,与城市距离、交通距离、水源地距离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根系间距下禾本科作物玉米(生长和磷吸收)受相邻作物玉米或蚕豆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为目标作物,通过圆柱形根箱培养试验,设置单株玉米、单作玉米、玉米‖蚕豆间作并改变相邻作物根系间距,探究低磷条件下,不同根系间距的相邻作物对目标玉米的生长、磷吸收和根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株玉米相比,目标作物玉米与相邻作物玉米和蚕豆之间均以竞争为主,当作物根系间距较近时,单作玉米的生物量、磷含量分别下降21%、33%,间作玉米分别下降34%、31%;当作物根系间距较远时,单作玉米的生物量、磷含量分别下降10%、15%,间作玉米分别下降29%、29%。2)当根系间距较近时,蚕豆的根际pH低于玉米,且间作玉米和蚕豆之间的根际pH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根系间距较远的处理中两作物的根际pH无差异;相邻作物根系间距较远时,间作玉米的根际有机酸浓度显著高于单作玉米,间作玉米与单作玉米的根际有机酸浓度在根系间距较近时无差异。3)不同处理中单作和间作玉米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无差异。综上所述,在低磷条件下,单作玉米的种内竞争强度随根系间距的增大而降低;而在不同根系间距下,间作玉米与蚕豆的种间竞争强度相似且无种间磷吸收促进作用。因此,种间根际互作形成的磷吸收竞争作用或促进作用依赖于适度的土壤磷供应。  相似文献   

17.
笔者将激光技术应用于森林勘测,研制出具有可见光导向、激光测距和坡面直读水平距三项主要功能的新型测量工具。本仪由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两部分组成。发射系统发射出红色激光束,在森林环境中设置出既定方位的可见方向线,作业人员可按照红色光斑的指示砍伐测线。激光束通过半楔形透镜,分为具有一定夹角的两束光,在接收杆上直接读取实际距离值。在坡面上测量时,若接收杆垂直于水平面,读数为斜距。若接收杆垂直于坡面,读数则为水平距。利用遮光罩或定角器可以保证接收杆垂直于坡面,发明了在坡面上测距不经斜距换算而直接获得水平距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宋吉轩  李云  雷尊国  丁海兵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15-2617,2622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贵州省重要的旱地作物之一,长期栽培形成了丰富的甘薯种质资源。对收集到的45份贵州省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形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平均欧氏距离为5.00,榕江红苕与桐梓红皮心的欧氏距离最近,为0.99;铜仁黄皮橘红心和天柱红皮的欧氏距离最远,为8.50。可将45份贵州省甘薯地方种质资源分为6类,第一类包括20个品种;第二类包括18个品种;第三类包括3个品种;第四类包括两个品种;第五与第六类都只有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量性状构建粳稻核心种质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0份粳稻为研究材料,根据7个数量性状的基因型预测值,研究粳稻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采用2种遗传距离(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8种聚类方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可变类平均法、可变法、离差平方和法),3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偏离度取样法和优先取样法),在25%的取样比例下构建48个核心种质,以筛选出的最佳构建策略进一步比较6种不同取样比例(10%、15%、20%、25%、30%和35%)的构建效果以确定最适宜的取样比例。结果表明,在粳稻核心种质构建中,马氏距离优于欧氏距离。欧氏距离优先取样法下最短距离法构建的核心种质最优。马氏距离偏离度取样法构建的核心种质能较多保存原群体遗传变异。10%是最适宜的取样比例。  相似文献   

20.
以14个苦瓜(白苦瓜、绿苦瓜和广西野生苦瓜)高世代自交系,配制出14个杂交组合,进行了苦瓜数量性状、蛋白质和ISSR分子标记3种遗传距离分析以及3种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性状与蛋白质、I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0和0.4532;蛋白质遗传距离与I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为0.5940;数量性状与蛋白质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之间均呈极显著直线回归关系;而I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之间呈显著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