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 第四讲: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法的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一)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法的田间试验设计完全随机区组排列田间试验设计:是把各处理和一个对照排列在一个区组内,每一个重复排列在一个区组,每个区组内各理和对照用随机办法(抽签办法)安排在区组中进行试验,这种试验适用于处理在10个以内比较试验。如图7所示。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辅助种子园配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约束的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借助计算机对种子园无性系(或家系)进行优化配置设计,能保证同一无性系不同分株之间有最大的空间距离;减少无性系间的固定搭配;允许隔行隔株的系统疏伐而不致于改变无性系的组成;适用于任何形状小区,任何数量的无性系;便于安排无性系测定或其它试验及其统计分析。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还能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11 年生毛白杨对比试验林的观测数据,对3 种试验设计的效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地里,当拉丁方数是3 ,随机区组和完全随机化试验的区组与重复数分别是8 和7 时,相对效率较高.当拉丁方数小于3 时,完全随机化试验分析优于随机区组试验分析,又优于拉丁方分析;当拉丁方数大于3 时则出现相反的趋势.在相似条件下,为了经济、可靠地获得试验结果,以拉丁方数在3 左右、随机区组试验的区组数不小于5 及完全随机化试验的处理重复数不小于4 为宜.  相似文献   

4.
林木育种试验设计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1 年生毛白杨对比试验林的观测数据,对3 种试验设计的效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地里,当拉丁方数是3 ,随机区组和完全随机化试验的区组与重复数分别是8 和7 时,相对效率较高.当拉丁方数小于3 时,完全随机化试验分析优于随机区组试验分析,又优于拉丁方分析;当拉丁方数大于3 时则出现相反的趋势.在相似条件下,为了经济、可靠地获得试验结果,以拉丁方数在3 左右、随机区组试验的区组数不小于5 及完全随机化试验的处理重复数不小于4 为宜.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试验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作成完全区组试验时,为得到较精确的试验结果,可使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简称BIB设计。其最大优点在于可使区组不完全,因而,当每个区组实际可能安排的处理数(或品种数)少于供试处理时,仍可作出各处理间的正确比较,BIB设计的缺点是区组数必须严格按规定数目设立,缺一不可,否则各处理之间的比较将失去均衡性。  相似文献   

6.
第六讲:平衡不完全区组(BiB)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现在是否有办法,把要比较的几种不同的处理分成若干组(区组),只要组内的处理试验条件(如地理、病虫害发生情况)相同,允许区组间有较大的差异,而又获得合理的比较。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就能做到这一点。在某些方面来说,是正交法的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小陇山进行了欧洲落叶松种源苗期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苗高区组间、种源间和种源×区组互作差异显著,1年生地径只在区组间差异显著。不考虑种源×区组互作,1年生苗高的种源遗传变异系数为17,60%,种源广义遗传力为53.70%,1年生地径、2年生地径和苗高的种源遗传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为0%。苗期进行种源选择应谨慎。  相似文献   

8.
5 平方格子设计 5.1 设计格子设计最初由Yatcs(1936)提出,用于植物育种中较多选系的重复试验。其基木原理是应用较小的区组(便于控制同质性)来提高试验精确度。平方格子设计要求供试选系(含品种)数必须是自然数k的平方,如25,36,49,64,81,100等(可通过增添或减少选系、品种数进行调节),而每一区组所含的小区数则为k,排入k个选系(因k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花生属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种间的酶带在数目,迁移率和酶活性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苛作为鉴别花生属种间遗传差异的生理生化指标。从酶谱上反映出B5带是花生属的特征带,花生区组与三籽粒区组的亲缘关系较近,而直立区组较远,栽培种与花生区组亲缘关系最近,直立区组最远,在花生区组中,Arachis miontcola与栽培种血缘关系最近,A,batizocoi最远。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反应面分析研究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的趋势变异。以反应面分析法消去趋势变异后, 误差均方小于常规方差分析的误差均方,因而反应面方法对于趋势变异的控制要比区组控制更为有效。提高了试验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处理数及小区大小相同的双向随机区组设计对拉丁方设计的相对效率的计算公式,从而可以比较这两种设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2,4-D丁酯与多效唑混用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4-D丁酯的小区杂草株防效极显著好于没有喷施2,4-D丁酯的小区;2,4-D丁酯显著抑制小麦的生长,但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这种影响明显降低.同一多效唑水平下,随着2,4-D丁酯用量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减少;同一2,4-D丁酯用量下,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增加.2,4-D丁酯显著抑制小麦旗叶面积的扩大,而且处理间差异性有扩大趋势,多效唑的存在,抑制了2,4-D丁酯作用.从产量方面来看,最佳处理组合为多效唑2.25 kg/hm2+2,4-D丁酯15 g/hm2.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沈阳好好农场有限公司研制的S.B技术对大豆增产保质的效果,应用S.B增产剂处理黑农44和黑农48,采用品种(A)、S.B施肥(B)、掐尖时期(C)2×2×3复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B增产剂对黑农44和黑农48产量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其增产幅度由13.2%到22.15%,同时S.B技术起到了保持黑农44和黑农48品种品质种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16-15517
选择4个杞柳优良品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和裂区试验设计,进行多点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造林对比试验,对其密度和品种间产量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与品种对单位面积产量有显著影响;同一品种在3种初植密度下以0.30m×0.10m为最优密度;同一密度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专家系统在水稻病害治理上的应用.系统由人机接口、知识库、推理机和知识库管理程序四部分组成.防治指标分析模块、发病因素分析模块和防治措施组合模块是推理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对1094份水稻品种进行抗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以品种抗性级别来校正理论防治指标,系统可区别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程序用Prolog语言编写,可在支持直接写屏的中文系统下快速运行.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生产主推品种晋谷21号为对照,研究了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号和长杂2号在太谷地区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并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Duncan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谷子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晋谷21号,增幅为7.3%~55.7%;除长杂2号外,其他杂交谷子品种株高均明显低于对照晋谷21号,但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晋谷21号;产量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穗长与穗质量、穗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穗质量与穗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随机区组设计,用高乳糖含量的乳清粉和不合乳糖的玉米豆粕饲料分别饲喂断奶仔猪发现:十二指肠段、空肠前段和空肠后段是乳糖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区域。乳糖能诱导断奶仔猪小肠产生乳糖酶。在血液循环系统中,随着离肠系膜距离越远,其血液中血糖浓度呈现从高到低的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冯跃华  韩钢钢  赵田径  董爱玲  邹应斌  敖和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30-11732,12071
结合两个实例,讨论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中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并用SAS程序进行了统计计算。对于不同地点的重复测量数据,在其变异来源中增加了一个地点取样误差,其SAS程序中,采用了Proc Anova语句,巧妙地在Model语句后加入了Test语句。对于不同时间点的重复测量数据,可以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转化为裂区设计,单因素为主区因素,时间因素为副区因素,其SAS程序中,采用了Proc Mixed语句,并进行了同质性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