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特种设计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用混杂设计、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以实施基因型同质试验单元较少而处理数较多的试验。这两种设计的基本特点是采用混杂的原理缩小不完全区组的大小 ,使较少的基因型同质试验单元可安排一个不完全区组所需的处理。并各列举了 1个畜牧方面的试验演示其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2.
根据特种设计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用混杂设计、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以实施基因型同质试验单元较少而处理数较多的试验。这两种设计的基本特点是采用混杂的原理缩小不完全区组的大小,使较少的基因型同质试验单元可安排一个不完全区组所需的处理。并各列举了1个畜牧方面的试验演示其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3.
第六讲:平衡不完全区组(BiB)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现在是否有办法,把要比较的几种不同的处理分成若干组(区组),只要组内的处理试验条件(如地理、病虫害发生情况)相同,允许区组间有较大的差异,而又获得合理的比较。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就能做到这一点。在某些方面来说,是正交法的  相似文献   

4.
<正> 第四讲: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法的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一)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法的田间试验设计完全随机区组排列田间试验设计:是把各处理和一个对照排列在一个区组内,每一个重复排列在一个区组,每个区组内各理和对照用随机办法(抽签办法)安排在区组中进行试验,这种试验适用于处理在10个以内比较试验。如图7所示。  相似文献   

5.
5 平方格子设计 5.1 设计格子设计最初由Yatcs(1936)提出,用于植物育种中较多选系的重复试验。其基木原理是应用较小的区组(便于控制同质性)来提高试验精确度。平方格子设计要求供试选系(含品种)数必须是自然数k的平方,如25,36,49,64,81,100等(可通过增添或减少选系、品种数进行调节),而每一区组所含的小区数则为k,排入k个选系(因k相似文献   

6.
根据11 年生毛白杨对比试验林的观测数据,对3 种试验设计的效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地里,当拉丁方数是3 ,随机区组和完全随机化试验的区组与重复数分别是8 和7 时,相对效率较高.当拉丁方数小于3 时,完全随机化试验分析优于随机区组试验分析,又优于拉丁方分析;当拉丁方数大于3 时则出现相反的趋势.在相似条件下,为了经济、可靠地获得试验结果,以拉丁方数在3 左右、随机区组试验的区组数不小于5 及完全随机化试验的处理重复数不小于4 为宜.  相似文献   

7.
林木育种试验设计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1 年生毛白杨对比试验林的观测数据,对3 种试验设计的效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地里,当拉丁方数是3 ,随机区组和完全随机化试验的区组与重复数分别是8 和7 时,相对效率较高.当拉丁方数小于3 时,完全随机化试验分析优于随机区组试验分析,又优于拉丁方分析;当拉丁方数大于3 时则出现相反的趋势.在相似条件下,为了经济、可靠地获得试验结果,以拉丁方数在3 左右、随机区组试验的区组数不小于5 及完全随机化试验的处理重复数不小于4 为宜.  相似文献   

8.
根据田间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正交表的性质,提供了用正交表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的多因子试验的二种有效的设计和分析方法:1、当预计试验中因子间交互作用不大时,可用同一正交表的试验方案进行随机完全区组设计的区域试验。在汇总分析区域试验结果时,应矫正不同试点土壤肥力不一致的影响,以便更精确地评价各试验因子主效,达到在优选品种的同时,也查明了发挥品种生产潜力的相应主要栽培条件。2、当预计试验中因子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时,可用相应的大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进行随机不完全区组的区域试验。注意在表头设计中,对需要考察的主效和互作效应必须各占有独立的列号,这样在汇总分析时,不但查明品种在不同试点的适应性,而且能分析不同品种对栽培条件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 分群平衡区组设计与格子方设计之间的不同点是:格子方设计是在试验范围内根据非同质性的若干已知模式,通过试验小区的分组在区组内获得同质性;分群平衡区组设计是在试验范围内根据一些处理的已知特性,通过试验处理的分群——把处理分为同质性的区组以获得同质性。分群平衡区组设计通常应用于品种比较试验。将形态特征类似的品种,均置于同一组群中,常用的品种分群标准是:①株高,  相似文献   

10.
7 立方格子设计7.1 设计立方格子设计是一种可以容纳大量选系的设计。其供试选系数为k~3,如64,125,216,343,512,729,1000等。但区组容量仍为k(每一重复有k~2个区组),因而仍能对环境变异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设计立方格子时,首先将选系编码为k~3个三联数uvw,且每一数均从1到k。例如4~3=64个选系可编码为:  相似文献   

11.
植物育种田间试验设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近50年来应用于植物育种田间产量选择试验设计的研究进展。在育种早期选择试验阶段,由于材料众多,常常不设重复,利用对照或若干个邻区估计试验小区肥力差异。而在育种中、后期选择试验阶段,要求试验的精确度高,现有两种途径降低试验误差:(1)根据局部控制原理适当减少区组内小区数,即利用不完全区组设计;(2)根据相邻小区土壤条件的相似性,采用近邻分析。  相似文献   

12.
筛选抗棉红铃虫的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用两种抗性鉴定指标,评价了19个陆地棉品种(系)对棉红铃虫的田间抗性。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6年在本校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系)19个,包括推广品种、过时品种以及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系),以鄂沙28为抗虫对照。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单行区。行长2.33米,株行距0.23×0.67(米)。5月7日播种,栽培管理除不整枝、不防治棉红铃虫外,其余同大田生产。抗虫鉴定的时间和项目如下:7月12-30日逐日调查各小区开花数、虫花数,计算虫花  相似文献   

13.
百分率按获取方式不同区分为计数百分率和计量百分率两种形式。为比较不同水平或处理计数百分率指标间的差异,探讨了在保证一定统计可靠程度下的.迄试验次数大小;指出在单因素随机分组和区组设计条件下各处理内无需设置重复,并给出了相应资料的统计比较方法。鉴于计量百分率指标不服从正态分布,提出以其中一个计量指标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法通过比较另一个计量指标在不同水平或处理的差异间接地实现不同水平或处理计量百分率指标间差异的统计比较。  相似文献   

14.
麦后复种油葵腐殖酸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油葵盘直径、盘粒数、饱粒数及产量随之增加,且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区组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含量变化不大,速效钾下降趋势明显;施肥量与经济效益间符合抛物线函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南乐县是农业大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和红薯。为摸清南乐县红薯肥效及建立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特安排红薯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如下。一、试验设计(一)试验处理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无氮区(空白对照);处理2:优化氮区(适宜用量);处理3:70%优化氮区(适宜用量的70%);处理4:130%优化氮区(适宜用量的130%)。(二)试验小区排列试验不设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试验和农业机械试验中,为了正确估计各试验处理(或处理组合)的效应,必须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因素。当有两个方向试验条件的干扰因素需要控制时,应用拉丁方试验设计是比较有效的,它不但具有直观的优点,而且试验的精确度较高,试验次数可减少。  相似文献   

17.
<正> 同一年在不同生态地区进行相同的试验(如作物品种比较试验或区域试验,某项农业措施对作物的增产增益效应等),均应进一步对多点试验的结果作联合分析,以测验品种(或处理)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测验品种(或处理)与地区的交互作用(即品种或处理是否因试验地区的不同而异)。此法,是在各试点分别作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应进一步对各试点的误差均方作同质性检验(齐性检验),若同质,便可将备试点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不同质,就应考虑剔除个别试验误差偏大的试点,使误差均方同质后再进行综合分析。本文例举的综合分析方法,以处理为固定模型,地区和区组为随机模型。若测验结果其处理均方显著地高于处理与地区  相似文献   

18.
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于秋季在智能温室进行马铃薯脱毒水培薯诱导试验,不同处理配方结薯数经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误差CV(%)=4.927.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经低温诱导结薯,对照(CK)结薯1 037个/m2,单株结薯0.43个/株,单个薯重1.1g/个.各处理中结薯数最多、薯块最重的为配方6,结水培薯3 500个/m2,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单株结薯为1.46个/株,结薯率比对照(CK)增237.4%;薯块重3.1 g/个.其他处理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均高于对照(CK)处理,试验中9个处理试验结果以配方6的结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前疏花疏果对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果实采收品质与采后贮藏性的影响,以及补施硒肥的增效作用。【方法】以石硖龙眼为材料,设无疏花疏果对照(A)、疏花疏果(B)、疏花疏果+硒肥(C)3个处理,3个区组,比较各处理与区组间果实采收品质和采后5℃低温贮藏的效果。【结果】采收时,处理B果实单果质量、大小、外观色度品质和果肉TSS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9.66%、7.54%、-7.24%(a~*值)和8.62%;处理C增效作用不明显,但果实采收品质依然优于对照。贮藏后,处理B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性,贮藏35 d果皮褐变指数和贮藏51 d果肉自溶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28.26%和71.67%,而处理C增效作用不明显。贮藏期间,处理B果实保持了较好的外观品质,偏黄绿色,处理C果实偏褐色,而对照偏暗褐色。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多变量检验结果表现显著,是影响果实采收品质与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区组间无差异。处理方式影响显著的指标有褐变指数、自溶指数、低温b~*值和单果质量;区组影响显著的指标有低温b~*值和C~*值。【结论】疏花疏果处理效果最好,补硒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实采收品质与贮藏性,但差异不显著;区组设置不影响处理间果实的贮藏性与内外品质差异。疏花疏果是提高龙眼果实采收与贮藏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河碳酸盐岩对蔬菜生长、产量及土壤酸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农用矿物西班牙河碳酸盐岩在中国的应用,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检验其对蔬菜生长、产量及土壤酸性的影响。大田试验分成两个区组,第一区组比较不施化肥(-NPK)条件下,施用碳酸盐岩1 800 kg/hm2(+SRC1 800)对辣椒的影响;第二区组比较施用化肥(+NPK)条件下,施用碳酸盐岩900kg/hm2(+SRC900)、1 800 kg/hm2(+SRC1 800)对辣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PK和+NPK条件下,与不施碳酸盐岩(-SRC)相比,+SRC1 800均较好的提高了辣椒株高、茎粗、产量及pH。+NPK条件下,+SRC900处理增产效果不如+SRC1 800处理,但提升pH效果强于+SRC1800处理。盆栽试验验证不同碳酸盐岩施用比例(V/V)(1∶5、1∶10、1∶20、1∶40)对小白菜产量和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酸盐岩比例提高,增产效果增加,最高增产39.9%,但对土壤pH提高效果不与施用量呈正比。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共同表明,碳酸盐岩对土壤pH的提升效果在作物生长前期较好。总之,施用碳酸盐岩可以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蔬菜产量,降低土壤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