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粳60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超级粳稻品种南粳5055为母本,与优质粳稻品种辽粳371为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等作麦茬稻种植.南粳60在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稻米品质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  相似文献   

2.
选用近2年刚通过审定或即将通过审定的15个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进行适应性筛选研究,考察丰产性、综合抗性及稻米品质等特性,旨在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盐城市机插秧栽培条件下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农粳1402、南粳9036、南粳9108、南粳5718、淮稻5号等品种产量潜力较高,综合抗性较好,稻米品质较优,适宜在盐城地区机插秧栽培模式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张家港市种植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2020年对10个"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系)的生育特性、产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南粳46"的全生育期较长,适宜在休耕田块作为优质生态米进行推广种植;其他通过审定品种的全生育期适中,适宜在稻麦轮作田块种植,其中"南粳3908"和"南粳晶谷"的丰产性较好;未通过审定品种只适用于进行试验示范,待审定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粳稻“南粳44”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新品种“南粳44”(原“宁4009”)属早熟晚粳品种,由江苏省衣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经“南粳38”系统选育,于2004年育成。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公司于2007年示范种植,2008年种植面积5000多亩,表现出高产、抗逆性好、熟相佳、米质优等特点,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5.
“Ⅲ优98”是中日合作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200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狯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61。该品种南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独家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6.
中佳粳21(原名YK2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密穗型晚粳稻新品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抗性较好,米质优。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北作单季晚稻种植,浙中南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种植。总结了中佳粳2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晚粳稻南粳4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粳43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一个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综合抗性较好、稻米品质优良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获得公告。1南粳43选育经过1996年用中粳315盐/334-6/武/运粳8号配组,经连  相似文献   

8.
鄂晚17是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局和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春江03粳作母本、以香型早熟晚粳品系9505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晚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06012)。2007年和2008年被定为湖北省晚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9.
迟熟中粳新品种南粳021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技服务》2015,(9):52-53
南粳0212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焦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系,2015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本文介绍该品种农艺性状、产量表现、抗病性以及主要的品质特性,并对南粳0212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3):302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局和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春江03粳作母本与香型早熟晚粳品系"950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12。商品名为润珠香粳。  相似文献   

11.
2019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9年度,江苏省种子管理站针对近年来新审定的19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丰粳1606产量最高,其他依次为沪运粳4326、扬粳3491、扬辐粳9号、南粳52等。  相似文献   

12.
在湖南的长沙、常德市鼎城区、湘乡市、邵阳县、洞口县5个试验地点对武运粳7号、南粳44、常优2号等14个通过全国或江苏省审定的粳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引进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武育粳20号、镇稻13号、南粳46等品种表现产量较高,适应性好,可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3.
南粳50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食味品质优、丰产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2017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江苏省引种备案,2019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南粳505适于江苏淮北地区、山东鲁南麦茬稻区及东营稻区、安徽省淮河以北中粳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抗条纹叶枯病新品种"南粳4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粳44"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本中心在民主村万家一组进行了百亩示范种植,结果该品种表现为既高产优质,又抗水稻条纹叶病、白枯病的优点,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15.
早香粳1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南粳46/武运粳21杂交选育而成的特早熟优质粳稻类型新品种,2019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90023)。介绍优质粳稻早香粳1号的选育经过,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早香粳1号的栽培。  相似文献   

16.
南粳39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粳39(原编号:701,791)是用日本粳稻品种西光/武粳4号的杂交F1代与高产、抗病品种丙850复合杂交,经连续8代选育而成的常规迟熟中粳新品种,1999年参加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2000年在参加水稻区域试验的同时破格参加江苏省水稻生产试验。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7.
南粳49和通粳981系近年江苏审定的粳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两品种都以225 kg/hm2施氮量产量最高,在高施氮量的条件下,南粳49产量降幅小于通粳981.基、苗肥不同比例对两品种产量影响总体不明显,在高肥条件下,南粳49对氮肥的敏感性小于通粳981.南粳49对氮肥用量、运筹要求相对较宽,是稳产型的品种;而通粳981对氮肥用量、运筹要求较为严格,实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6号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中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2004年甬优6号引入台州市的温岭,温州市的苍南、乐清、龙湾等地作连晚试种,  相似文献   

19.
皖稻92是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品种间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出的单、双晚兼用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适宜在江淮及沿江地区作中粳和双季晚粳种植。该品种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晚粳M1148     
晚粳M1148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枣儿红作母本,中作87作父本,杂交后再与城特231进行复交,通过离子束诱变,经多代系统选择于1997年育成的晚粳新品种,2000年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