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近2年刚通过审定或即将通过审定的15个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进行适应性筛选研究,考察丰产性、综合抗性及稻米品质等特性,旨在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盐城市机插秧栽培条件下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农粳1402、南粳9036、南粳9108、南粳5718、淮稻5号等品种产量潜力较高,综合抗性较好,稻米品质较优,适宜在盐城地区机插秧栽培模式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南粳5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良食味粳稻中间品系宁7020为母本,粳稻中间材料连粳06-5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良食味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9.7 d,较对照武运粳23早1.4 d,株高99.4 cm,分蘖性较强,有效穗347.9万/hm2,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37.8粒,每穗实粒数121.5粒,结实率88.0%,千粒质量25.9 g.中感白叶枯病、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抗纹枯病.稻米食味品质优,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200025),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南粳46(原名宁5047)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并结合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粳稻。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11月1日农业部《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张家港市种植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2020年对10个"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系)的生育特性、产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南粳46"的全生育期较长,适宜在休耕田块作为优质生态米进行推广种植;其他通过审定品种的全生育期适中,适宜在稻麦轮作田块种植,其中"南粳3908"和"南粳晶谷"的丰产性较好;未通过审定品种只适用于进行试验示范,待审定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苏粳8号(原名苏3-28,碧风/L鉴9//常农粳1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粳8号具高产、优质、食味好、熟期适中等特点。适宜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苏粳8号,原名苏3-28,组合为碧风/L鉴9//常农粳1号, 为1993年配组、2002年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优质、高产、食味好、熟期适宜特点,适宜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3):602-602
正华中优1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籼粳(偏籼)杂交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7013),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引种认定(〔闽〕引种〔2018〕第1号),2019年通过江苏省(〔苏〕引种2019032)和安徽省(皖引稻2019025)农作物品种引种认定。华中优1号先后获评浙江十大"好味稻"品种、浙江水稻新品种大会"人气品种"、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推荐品种,2019年以籼粳交稻组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评浙江省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金奖。  相似文献   

8.
连粳20号(原代号连粳15113)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选育成的早熟优质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1.7 d,比对照苏秀867早熟1.2 d;食味好,参加2019年江苏省区试品种稻米食味品尝品比,以武育粳3号为对照,食味综合评分为0.39,稍高于南粳9108。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康圣好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3-24,27
华粳40是以晚粳M1148为母本、自育的粳稻中间材料M1(武运粳8号/镇稻9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的株叶形态协调、稻米外观品质及食味品质优良、丰产性好且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抗倒伏、抗稻瘟病、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比较适宜在安徽省双季稻区作晚粳推广种植。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以期大面积推广该品种。  相似文献   

10.
南粳9108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粳910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2009年育成并于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的半糯型迟熟中粳水稻品种,2015年被原农业部评为超级水稻。其适宜种植区域虽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但该品种稻色金黄、高产稳产、大米味香、口感柔软,是一个优质食味品种,深受广大农民朋友喜爱,近几年来在江苏省其他地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1.
优质杂粳“常优1号”系由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用“武运粳7号”与“R25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1999年引种,已示范试种4年。通过品比试验,米质鉴定,认为“常优1号”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米质优、效益高,适合本地大面积种植。该品种将在太湖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苏中沿海地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选取了3个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9108和南粳2728产量较高、生育期较长,且综合抗性好,可在苏中沿海地区推广种植;南粳505产量较低,需在下一年度进一步继续研究其适宜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武运粳31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于2010年育成常规粳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508),2017年通过安徽省引种(皖引稻2017012)。2015~2019年对比试验表明,武运粳31号在桐城市作单季粳稻种植为中熟品种,产量较高,具有穗型大、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熟期转色佳等特点。提出了武运粳31号在桐城市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南粳60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超级粳稻品种南粳5055为母本,与优质粳稻品种辽粳371为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等作麦茬稻种植.南粳60在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稻米品质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武运粳31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于2010年育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508),2017年通过安徽省引种(皖引稻2017012)。本文介绍了武运粳31号在桐城市的种植表现,并从播种、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滨海稻区过度施用化肥和氮肥利用效率较低的生产实际问题,采用3年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对氮肥的响应,以产量作为评价指标划分供试水稻品种氮效率类型,筛选出氮高效品种,在此基础上结合食味品质鉴选出氮高效食味优良粳稻品种。2016—2017年试验主要测定产量及其构成,以产量为评价指标将参试品种划分为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2018年试验主要测定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食味值,兼顾这些指标,最终鉴选出食味优良、氮高效水稻品种(系)6个:盐丰47、盐粳22、盐粳765、盐粳1402、ys28、ys24。其中,盐丰47为双高效型食味优良品种,即在低氮、高氮条件下其食味、氮肥利用率均较高;盐粳22、盐粳765为低氮高效型食味优良品种,即在低氮条件下其食味、氮肥利用率较高;盐粳1402、ys28、ys24为高氮高效型食味优良品种(系),即在高氮条件下其食味、氮肥利用率较高。这6个品种(系)可作为滨海稻区氮高效食味优良粳稻品种选择而在生产中应用,为滨海盐碱稻区提质增效、改善品质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稻1号(原名连粳06-54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具有食味品质好,高抗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特点.适宜河南省沿黄稻区、山东省南部稻区、江苏省淮北稻区、安徽省沿淮稻区及淮北稻区种植.通过稀播壮秧、小穴密植、平衡施肥、合理肥水管理等措施,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5055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粳5055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粳13杂交,经数代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与半糯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对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培育而成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0 d左右,比对照武运粳7号早熟2~4 d;株高96~100 cm,株型紧凑,叶色较深;穗型中等,偏直立型穗,着粒较密。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抗倒性好;一般亩产600 kg左右,每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总粒130~14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4~25 g;抗条纹叶枯病和白叶枯病,感穗颈瘟和纹枯病。其突出优点是品质优良,直链淀粉含量低,属半糯性品种,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适于开发高档优质大米。2011年3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和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徐稻4号(原名徐91075)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粳稻新品种。2001~2002年通过山东省粳稻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通过山东省生产试验,2004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徐稻4号。2005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生产试验,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林厅引种认定(审定编号为鲁种审字[2004]015号;引种编号为“苏引稻200601”),准予在江苏省淮北和鲁南等适宜地区推广应用。因该品种具有田间高抗条纹叶枯病的特性,并表现抗逆性、抗灾能力强,在2004~2005年黄淮稻区大面积暴发条纹叶枯病以及在2003年和2005年两年…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5,(18):26-26
盐稻9号(原名盐稻0015)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于2001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苏审稻2005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