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牧神S-900型青饲料多用途收获机是新疆机械研究院近年来开发研制的新型高效饲料收获机具。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区推广应用,用户普遍反映效果良好。由于该机在国内应用时间不久,用户对机具的认知程度并不高,为了广大用户能更明确地了解牧神S-900型青饲料多用途收获机(以下简称为“牧神S-900”)的使用方法及技巧,也为了使机具发挥更大的性能,特撰写此文,以期对广大用户了解机具的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牧神”牌系列产品,因其价格低,作业地域适应性强(不对行作业,S-1200有两个作业位,可自行开道),作业效率高,维护保养方便,售后服务及时、可靠等诸多优点,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被广泛应用。近3年来,随着“牧神”牌S-1200、S-900青(黄)贮饲料玉米收获机在东北地区的用户不断增多,我们在设备使用和维护上也积累了许多经验,这对正确使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发挥作用十分有意。  相似文献   

3.
“牧神”牌系列产品,因其价格低,作业地域适应性强(不对行作业,S-1200有两个作业位,可自行开道),作业效率高,维护保养方便,售后服务及时、可靠等诸多优点,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被广泛应用。近3年来,随着“牧神”牌S-1200、S-900青(黄)贮饲料玉米收获机在东北地区的用户不断增多,我们在设备使用和维护上也积累了许多经验,这对正确使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发挥作用十分有意。多数的养殖户只对饲养方法、牲畜品种、病情防疫等方面的问题很在意。对使用机械不很在行,忽略了农业机械作业环境条件的复杂、恶劣。对设备维护保养重视不够。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Adohcyase)广泛存在生物体内,其功能主要是催化细胞S-腺苷高半胱氨酸(Adohcy)可逆水解生成腺苷(Ado)和高半胱氨酸(Hcy).论文主要阐述了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在真核生物细胞中调节S-腺苷高半胱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腺苷、高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和S-腺苷高半胱氨酸、S-腺苷...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探讨奶牛变形蹄的发病机理及对奶牛变形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选择长沙地区20头荷斯坦奶牛,系统检测了变形蹄和正常蹄奶牛在夏季(6月份)和冬季(12月份)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结果:夏季时,1S-1、3S-1、5S-1、10S-1、30S-1、6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变形蹄奶牛低切全血还原粘度极显著高于正常蹄奶牛(P<0.01)。变形蹄奶牛红细胞压积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冬季时,5S-1、10S-1、30S-1、20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P<0.05)。变形蹄奶牛血浆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变形蹄奶牛红细胞沉降率较快,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变形蹄奶牛与全血粘度增高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三七皂苷S-6的溶血性及体外免疫活性。常规方法提取PNS,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得S-6。溶血试验测定红细胞溶血率。脾淋巴细胞毒性试验确定S-6的安全剂量范围,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诱生及含量测定检测S-6的体外免疫活性。S-6溶血性较小,2 mg/mL浓度以下无溶血性;S-6(0.1μg/mL、1μg/mL)显著促进了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且与PNS和AP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S-6(1μg/mL)极显著地促进了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且与PNS相比,S-6(1μg/mL)差异显著,其余各个剂量与PNS和AP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S-6(12.5μg/mL、25μg/mL、50μg/mL)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了IL-2的含量,且与PNS和AP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S-6安全性好,体外具有较好的细胞免疫活性和诱生细胞因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取10头健康乳牛的咽后淋巴结,按常规制备石蜡切片,用兔抗牛S-100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了健康乳牛咽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结果显示,在咽后淋巴结中,S-100^+DCs不仅分布在皮质,而且在髓质中也有大量分布;在被膜下窦内也有S-100^+DCs,在皮质的最外层有较多的S-100^+DCs;在淋巴滤泡中,滤泡树突状细胞(FDCs)呈S-100阳性标记,而在淋巴滤泡之间则有少量的S-100^+DCs;髓质中有大量的S-100^+DCs,多数呈贴壁分布,少数散布在窭腔内。表明,在正常乳牛咽后淋巴结内就有树突状细胞分布,一群是皮质树突状细胞,另一群是髓质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噬酸乳杆菌S-层蛋白的抗原性及其蛋白功能,试验利用东北农业大学传染病实验室保存的噬酸乳杆菌菌种进行S-层蛋白的提取,以切胶纯化的方法收集S-层蛋白并用弗氏佐剂进行乳化,然后免疫接种2只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S-层蛋白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2只兔抗血清效价均为1.28×105,交叉反应试验得到的多克隆抗体与其他菌株均无交叉反应,说明该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猪细小病毒S-2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仔猪肾原代细胞(PK)或胎猪睾丸细胞株(ST)从7窝木乃伊胎猪组织悬液中分离到猪细小病毒,定名S-2毒株,该株6组病毒的PK或ST培养物对组织培养的最小感染量达到10~(-7),有的可达10~(-8)。S-2毒株的组织培养液能凝集豚鼠红血球,此种血凝活性能被比利时PS-1阳性血清所抑制。盖玻片组织培养物用比利时荧光抗体染色时,可见明亮的绿色核内荧光,证实S-2毒株与比利时PPV的同一性。HI试验证明,分离到S-2毒株的胎猪的7头母猪血清均能抑制S-1毒株的血凝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鸽Ⅰ型副黏病毒(S-1株)灭活疫苗基础种子批的代次。本研究将鸽Ⅰ型副黏病毒(S-1株)在SPF鸡胚上连续传至15代,初步确定第10~15代为基础种子批,对10~15代进行了无菌检验、病毒含量测定、血清学特异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15代鸽Ⅰ型副黏病毒(S-1株)无菌,各代次病毒含量稳定(107.3~107.7 ELD50/0.1mL),血清学特异性未发生改变。因此,确定鸽Ⅰ型副黏病毒(S-1株)10~15代为鸽Ⅰ型副黏病毒(S-1株)灭活疫苗毒种的基础种子批。  相似文献   

11.
卵白蛋白是蛋清中含量最大的主要蛋白,S-卵白蛋白为天然卵白蛋白的空间构象异构体,随禽蛋贮藏或孵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也可人工诱导产生。本文综述了S-卵白蛋白的形成途径、机制及影响因素。对S-卵白蛋白与卵白蛋白在结构、热稳定性、食品功能特性及消化特性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究一株来源于健康牦牛粪便的粪肠球菌S-5的安全性及生物学特性,以获得具有治疗犊牦牛春季腹泻病的益生菌群。文章对菌株S-5的革兰氏染色镜检试验、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生化测定试验、耐受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16S r DNA测序鉴定试验,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验证其安全性及益生性。结果显示,S-5号菌株为无芽孢、无荚膜、无溶血性的阳性球菌,生化测定试验显示其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甘露醇、棉子糖,在硫化氢、硝酸盐、吲哚试验中呈阴性,且血凝试验中不发生凝血反应,耐受性试验显示S-5菌株对牛胆盐浓度为0.03~0.15 g/100 m L时和胰蛋白酶浓度为0.5%~1.3%,p H为4.3~6.5时,耐受性极佳,体外抑菌试验证明S-5菌株对大肠杆菌O111、O78有抑制作用,16S r DNA测序鉴定S-5菌株为粪肠球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S-5菌株对大肠杆菌O111、O78所致的犊牦牛腹泻病有治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结果说明本试验将首次获得一株对大肠杆菌所致犊牦牛春季腹泻病具有治疗效果的西藏牦牛源粪肠球菌S-5,亦符合《微生态制剂的质量鉴别与选择、检测指标和标准》。  相似文献   

13.
S-层蛋白是许多细菌表面的主要蛋白结构,在乳酸菌黏附宿主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蛋白性质、编码基因、功能、应用等方面对乳酸菌S-层蛋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筛选与微小隐孢子虫微线蛋白GP900相互作用的MDBK细胞蛋白,为进一步揭示微小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首先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GP900,表达并纯化重组GP900蛋白;然后将重组GP900蛋白与MDBK细胞裂解液孵育,免疫共沉淀获得结合蛋白,质谱法分析与GP900互作的蛋白;最后用酵母双杂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GEX-4T-GP900表达质粒,并纯化获得大小为43 kDa的重组GP900蛋白;免疫沉淀-质谱法筛选到2种与GP900相互作用的MDBK细胞蛋白,分别为膜联蛋白A2和热休克蛋白5;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了GP900与以上2种蛋白均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微小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深入探讨奶牛变形蹄的发病机理及对奶牛变形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选择长沙地区20头中国荷斯坦牛,系统检测了变形蹄和正常蹄奶牛在夏季(6月份)和冬季(12月份)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夏季时,1S-1、3S-1、5S-1、10S-1、30S-1、6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有显著差异(P〈0.05)。变形蹄奶牛低切全血还原粘度极显著高于正常蹄奶牛(P〈0.01)。变形蹄奶牛红细胞压积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冬季时,5S^-1、10S^-1、30S^-1、20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P〈0.05)。变形蹄奶牛血浆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有显著差异(P〈0.05)。变形蹄奶牛红细胞沉降率较快,也有显著差异(P〈0.05)。变形蹄奶牛与全血粘度增高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在致癌物质解毒及基因诱变等的过程中都发挥非常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可能影响公牛个体的精液品质。本实验选用长春中信集团种公牛繁殖中心的33头种公牛,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7个外显子扩增位点中是否存在突变;并对多态片段进行了测序,以确定突变的碱基类型和突变位点变异的位置;同时结合精液品质测定记录,对长春中信集团种公牛繁殖中心公牛的精液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PCR-SSCP检测及测序结果得知: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外显子中,第5外显子的56bp位存在C→T的突变,但是由于该处的碱基位于密码子第2位,氨基酸由脯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分析了33头种公牛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精液品质的相关关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第5外显子AA型的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冻精活精子比率要显著高于AB型以及BB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鸽Ⅰ型副黏病毒(S-1株)灭活疫苗的保存期,对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的3批鸽Ⅰ型副黏病毒(S-1株)灭活疫苗实验室制品的物理性状、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冷藏(2~8℃)保存12个月、室温(25℃左右)保存6个月,其物理性状、安全性和免疫效力无明显变化,均能达到《鸽Ⅰ型副黏病毒(S-1株)灭活疫苗质量标准》的要求。因此,在《鸽Ⅰ型副黏病毒(S-1株)灭活疫苗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中规定该疫苗的保存期为:冷藏(2~8℃)保存,保存期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18.
将猪细小病毒S-1A株在不同的细胞中培养,测定病毒含量,以确定适合猪细小病毒S-1A株增殖的细胞。结果表明:猪细小病毒S-1A株能在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猪肾原代细胞(PK)、猪睾丸细胞(ST)和仔猪肾细胞(IBRS-2)中生长增殖,不能在幼仓鼠肾细胞系(BHK-21)、绿猴肾细胞(Vero)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增殖;当ST细胞生长至2/3单层时,将猪细小病毒S-1A株种毒液100倍或1000倍稀释后接种ST细胞,37℃培养96~144h,获得的病毒载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16S-23S rDNA间隔区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6S-23S rDNA间隔区为扩增靶序列的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细菌分类和鉴定新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性高的优点。作者综述了细菌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的特性及其在奶牛乳房炎病原诊断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非受精鸡蛋长期储存和受精的鸡胚胎孵育期间,天然的卵白蛋白(N-卵白蛋白)会自发地向S-卵白蛋白转变。本文就S-卵白蛋白的形成及其对构象和品质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介绍,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