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粘膜的免疫是与外周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它们在特异性抗原的刺激并激活其相应的呈提细胞的活动与浆细胞分泌出大量的SIgA直接相关.粘膜作为机体外部最为有效的天然屏障,维持机体的平衡.在粘膜与粘膜疫苗的实施中,首先要注意抗原能持续长时间在粘膜上的存留,同时要具有安全高效的免疫佐剂以及最佳的接种途径,才能确保粘膜接种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又称粘膜病或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高烧、口腔粘膜烂斑、腹泻、流产和胎儿异常发育。  相似文献   

3.
牛粘膜病(Mucosal disease)又称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us diarrhea),以体温升高、废食、腹泻不止、消化道粘膜严重糜烂和溃疡为特征。本病广泛分布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多见于幼龄牛。粘膜病在我国属于新发现的传染病。1988年,关平原等人利用电镜技术在呼和浩特市某  相似文献   

4.
粘膜的免疫是与外周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它们在特异性抗原的刺激并激活其相应的呈提细胞的活动与浆细胞分泌出大量的SIgA直接相关。粘膜作为机体外部最为有效的天然屏障,维持机体的平衡。在粘膜与粘膜疫苗的实施中,首先要注意抗原能持续长时间在粘膜上的存留,同时要具有安全高效的免疫佐剂以及最佳的接种途径,才能确保粘膜接种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粘膜免疫与粘膜接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粘膜免疫与粘膜接种是当今免疫学中的一个热点。粘膜与粘膜免疫是体与动物体内的一道有效的防卫屏障,其物质基础与粘膜部位的相关细胞分泌的IgA有关。据此,发展粘膜疫苗,进行粘膜接种作为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牛病毒性腹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 ( 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 ,简称牛病毒性腹泻( BVD)或牛粘膜病 ( BMD) ,是由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病毒 ( BVD/MDV)感染牛引起的以发热、粘膜糜烂溃疡、白细胞减少、腹泻、咳嗽及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畸形胎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1 946年Olafson等首次报道病毒性腹泻病。1 95 3年 Ramsey和 Chiver发现粘膜病。 1 961年 Gillespie等研究证明 ,这两种病毒是有共同抗原性的同种病毒 [1] ,1 971年由美国兽医协会将其统一命名为“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BVD/MD呈世界性分布 ,在许…  相似文献   

7.
在创伤应激状态下,肠道GLN利用率升高,如果营养供给不足,会发生肠粘膜饥饿,导致肠粘膜萎缩。给烧伤大鼠提供GLN,结果氮丢失减少,肠粘膜萎缩减轻。因此,在创伤应激时经肠内或肠外GLN营养支持可维持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减少骨骼肌蛋白分解,改善氮平衡,降低应激代谢反应。而且,供给GLN还可维持和恢复肠粘膜屏障结构,  相似文献   

8.
肠粘膜中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研究发现饲粮中氨基酸在通过小肠粘膜吸收时大量地分解代谢,肠粘膜中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是维持肠粘膜完整性和正常功能所必需,对饲粮中蛋白质、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同的利用也有重要影响。本综述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牛粘膜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是牛的一种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以口腔粘膜糜烂、胃肠粘膜出血和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可感染牛、绵羊、鹿等,猪也可自然感染,但无临床症状。该病于1946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纽约州。1960年以后,相继在加拿大、新西兰、印度、日本、  相似文献   

10.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牛粘膜病。本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病病毒引起的牛的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厌食、腹泻、脱水、体重减轻,粘膜发炎、糜烂和坏死,以及流产胎儿发育异常等。  相似文献   

11.
动物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不能直接被机体吸收和利用,必须在消化道经过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质,才能透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供机体利用。所以,消化道粘膜对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消化道粘膜的结构功能、物质在消化道的吸收调控以及影响消化道粘膜吸收的因素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粘膜营养理论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道不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而且是营养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本文综述了早期断奶造成仔猪肠道粘膜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各种影响因素,以及肠道氨基酸的代谢等,进而强调肠粘膜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和功能,提出必须重视肠道本身的营养,尽量减少断奶后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而通过粘膜营养调控可维持仔猪正常的肠粘膜,使之少受应激的影响,从而为仔猪正常生存和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猝死症”黄牛分离出粘膜病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以来我省黄牛发生“猝死症”较多,我们从病死牛肝脏,心脏分出了粘膜病毒,对所分离获得的病毒作荧光抗体染色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证明所分到的病毒是粘膜病病毒。  相似文献   

14.
黄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腹泻—粘膜糜烂坏死性传染病。1991年4月4日至5月27日,我县社学乡的桥联、芹香两村相继发生126头黄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起初,笔者及他们均采用庆大霉素、氯霉素、痢菌净、黄连...  相似文献   

15.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引起的一种呈多临床表现的传染病。以发热、腹泻以及消化道粘膜发炎、糜烂和淋巴组织显著损害为特征。本病于1946年首先由Olafson等发现于美国的纽约,现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我国也于1980年分离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简称牛病毒性腹泻或粘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所引起牛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消化道粘膜糜烂、坏死、胃肠炎和腹泻。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对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牛均有易感性,但6~18个月龄的犊牛发病率高。此病可长年发生,但冬季和初春多发,并且呈地方流行。肉牛比奶牛多发。在封闭牛群中暴发,犊牛的急性病例高达25%,病死率达90%~100%。本病除感染牛外,也感染山羊、绵羊、猪、鹿,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病牛和带毒动物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绵羊多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羊…  相似文献   

17.
何伟  周小秋  刘扬  冯琳 《饲料工业》2008,29(5):11-14
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如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核苷酸、VA和锌等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胃肠道发育,有利于粘膜损伤后的恢复,被称为胃肠道功能性食品。研究表明,肠粘膜损伤后补充精氨酸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抑制细胞的凋亡,有利于肠粘膜形态结构的恢复。文中对精氨酸与肠粘膜完整性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突变体蛋白(heat-labile enterotoxin,LTRG)对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疫苗经不同途径接种效果的影响.以NDV LaSota株作为共免疫原,与LTRG重组蛋白经滴鼻、口服及肌肉注射三种途径接种雏鸡,通过血清IgG抗体、HI抗体及粘膜分泌型IgA抗体水平变化,评价不同途径接种LTRG对NDV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三种途径接种,LTRG均能显著增强NDV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免疫雏鸡血清抗体和粘膜抗体水平均高于NDV疫苗单独免疫组;②LTRG对NDV疫苗免疫增强作用,以滴鼻接种最显著:二、三免后LTRG+NDV滴鼻组与NDV组血清IgG、粘膜IgA差异均显著(P<0.01、P<0.05);LTRG+NDV口服与NDV组血清IgG差异不显著(P>0.05)、粘膜IgA差异板显著(P<0.01);LTRG+NDV肌注与NDV组IgG差异不显著(P>0.05)、粘膜IgA差异显著(P<0.05);③三种免疫途径比较:血清IgG抗体水平差异均不明显(P>0.05);滴鼻、口服免疫可诱导雏鸡产生较高的粘膜IgA抗体、血清HI抗体.由此可见:LTRG粘膜佐剂对NDV疫苗免疫增强作用,以粘膜(滴鼻、口服)途径接种效果最为显著,能诱导高水平的粘膜IgA抗体及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输卵管粘膜糖复合物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用4种酶标植物凝集素(ConA、SBA、RCA120、WGA)作探针,研究了小鼠发情周期、妊娠早期(7d)、产后(1d)的输卵管粘膜凝集素结合糖复合物染色特性的变化。结果发现,输卵管粘膜与ConA、SBA、RCA120的结合,无论在发情周期还是妊娠早期(7d)及产后(1d),均有波动,而与WGA的结合始终保持最强阳性。提示输卵管粘膜凝集素结合特性的变化,可能与生殖周期激素的波动和胚泡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0.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5'端非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244 bp片段的RT-PCR一步法。该方法对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NADL、OregonC24V和长春184毒株各标准毒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标准毒株的细胞毒进行检测,其敏感度达0.1 TCID50;而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猪瘟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460份不同样品,与病毒分离试验比较,符合率100%,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一步法RT-PCR技术可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