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栽培,以生物量、丙二醛(MDA)含量、质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为抗盐能力的指标,研究了NaCl胁迫下根施甜菜碱、脯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等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对黄瓜幼苗抗盐能力的影响。[结果]外施不同浓度的渗透调节物质能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细胞质膜的伤害,降低MDA和脯氨酸含量。其中,30mg/L甜菜碱、45mg/L脯氨酸、45mg/L丝氨酸和15mg/L甘氨酸处理提高黄瓜抗盐能力的效果最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黄瓜的抗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和Zn~(2+)复配浸种对盐胁迫下棉花(Gossypium spp.)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鲁21为材料,考察了不同浓度的SNP和Zn~(2+)复配浸种后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叶片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和Zn~(2+)复配浸种能显著提高盐胁迫条件下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提高棉花幼苗根系活力、POD活性、SOD活性、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并能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其中以0.10 mmol/L SNP和20 mg/L Zn~(2+)复配浸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小油菜幼苗根系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五月慢"小油菜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SA浸种对盐胁迫下的小油菜幼苗地下部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地下部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清水浸种时,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根长、根表面积和地下部干重逐渐减少,50 mmol/L盐胁迫处理SOD和POD的活性增加。在无胁迫条件下,随着水杨酸浸种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均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当水杨酸浸种浓度为1.0 mmol/L时,增加的幅度最大,效果最佳。不同浓度的SA浸种对盐胁迫具有不同的缓解效果。[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小油菜抗盐胁迫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0mmol/LNaCl胁迫下用叶面喷洒的诱导方法探讨150mg/L壳聚糖对番茄幼苗的抗盐生理作用。[结果]壳聚糖处理后比盐胁迫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分别提高了26.8%、10.7%、10%、58.3%,MDA含量下降了62.5%。[结论]壳聚糖可以延缓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可以提高保护性酶的活性,提高番茄幼苗抗盐的协同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外源激素S3307和IBA+NAA对甜椒进行浸种处理,测定了处理后甜椒幼苗的细胞膜透性、SOD、POD、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等抗逆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S3307和IBA+NAA浸种均可降低甜椒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其中以5 mg/L S3307和10 mg/L IBA+10 mg/L NAA处理效果最佳.同时,浸种处理可显著增强低温下幼苗的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甜椒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油菜素内酯(BR)对盐胁迫下黄芩的生理变化规律,以黄芩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在0.5%NaCl胁迫下,采用喷施叶片的处理方法,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BR(0.1、0.2、0.3、0.4、0.5 mg/L)处理黄芩幼苗后,通过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分析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5%NaCl胁迫下,适宜质量浓度的BR可提高叶片抗氧化能力、清除叶片中的活性氧、保护膜结构、缓解盐胁迫对黄芩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黄芩幼苗的抗盐性;施加不同浓度的BR能提高叶片SOD、POD、CAT保护酶的活性及其脯氨酸含量,并降低MDA含量;在0.1~0.5 mg/L BR的浓度梯度中,以0.4和0.5 mg/L BR的处理效果较好,但BR最佳浓度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油菜素内酯(BR)对盐胁迫下黄芩的生理变化规律,以黄芩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在0.5%NaCl胁迫下,采用喷施叶片的处理方法,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BR(0.1、0.2、0.3、0.4、0.5 mg/L)处理黄芩幼苗后,通过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分析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5%NaCl胁迫下,适宜质量浓度的BR可提高叶片抗氧化能力、清除叶片中的活性氧、保护膜结构、缓解盐胁迫对黄芩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黄芩幼苗的抗盐性;施加不同浓度的BR能提高叶片SOD、POD、CAT保护酶的活性及其脯氨酸含量,并降低MDA含量;在0.1~0.5 mg/L BR的浓度梯度中,以0.4和0.5 mg/L BR的处理效果较好,但BR最佳浓度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一氧化氮和镁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鲁21为试验材料,以适宜浓度的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用一氧化氮供体SNP(硝普纳)和MgSO4溶液浸种,研究了不同浓度一氧化氮(0.05、0.10、0.20 mmol/L)和镁(20、60、80 mg/L)复配浸种处理对NaCl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缓解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的最佳浓度组合.通过观察种子发芽情况,测定幼苗的SOD活性、POD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叶片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和镁复配浸种对棉花幼苗的耐盐性有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NaCl胁迫条件下幼苗根系活力、POD活性、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能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电导率及MDA含量,其中0.1 mmol/L的SNP和60 mg/L的MgSO4复配浸种处理对提高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生长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盐胁迫对3个不同黄瓜品种的幼苗生长、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品种中,津优1号的耐盐性强于新津春、蔬春;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下,3个黄瓜品种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且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黄瓜幼苗受到的抑制增强,100 mmol/L为黄瓜幼苗盐胁迫的临界浓度。为了提高对逆境的适应性,黄瓜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施加外源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百香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50、100、150 mg/L)NaCl 溶液模拟盐胁迫,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进行百香果种子浸种处理(50、100 mmol/L)和幼苗叶面喷施处理(25、50 mmol/L),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生理指标以及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分析外源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百香果的生理调控效应。【结果】在 150 mg/L NaCl 胁迫下,50 mmol/L 赤霉素浸种处理可以使百香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 20.4% 和 16.3%,促进百香果胚芽长度和胚根长度分别增加 7.9%和 20.5%,MDA 含量下降 10.8%,可溶性蛋白含量、SOD 活性和 POD 活性分别提高 5.5%、21.3% 和 28.5%。在 150 mg/L NaCl 胁迫下,叶面喷施 25 mmol/L 赤霉素后,百香果幼苗的叶片数量、株高、根长和地茎分别提高16.3%、20.3%、20.9% 和 19.4%,同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 活性和 POD 活性分别提高 13.0%、26.2%、12.0% 和 9.3%。【结论】外源赤霉素浸种处理可显著促进盐胁迫下百香果种子的萌发,对胚芽、胚根生长所受到的抑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叶面喷施赤霉素可明显缓解 100、150 mg/L 盐胁迫对百香果幼苗生长的影响,尤其是对 150 mg/L 盐胁迫处理幼苗的缓解效应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1.
BR与S3307复合剂对黄瓜植株形态指标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不同浓度配比的油菜素内酯BR和烯效唑S3307复合剂对津研4号黄瓜进行浸种,目的是得到有理想壮苗作用的复合剂。试验结果表明,由低浓度BR和低浓度S3307复配的BS复合剂有良好的壮苗增产作用。经浸种处理后的黄瓜幼苗,株高明显降低,叶片面积增大,根数增多,全株干重增加,粗壮度提高,在生产上BR和S3307的复合剂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蒸馏水浸种作对照(CK),初步研究了5 mg/L S3307与2.5 mg/L DTA-6复配后浸种对水稻秧苗抗逆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S3307和DTA-6复配后浸种可以明显提高秧苗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但并不改变其种类,降低MDA含量,增加SOD和CAT活性,从而增强水稻秧苗抵抗逆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外源激素浸种对甜椒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5 mg/L S3307和10 mg/L IBA 10 mg/L NAA对甜椒种子进行浸种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从形态指标还是生理指标来看,均以5 mg/L S3307溶液浸种效果优于10 mg/L IBA 10 mg/L NAA,以5 mg/LS3307溶液浸种可明显降低甜椒幼苗株高,增加茎粗和植株干重、增大根冠比,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增强幼苗根系吸收能力,但对叶面积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KCl+S-3307对绿豆下胚轴和离体黄瓜子叶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4 mmol/L KCl与 0 .0 0 34~ 0 .0 34 2 mmol/L的 S- 330 7混用能促进绿豆下胚轴生根 ,根长增加 ,也能促进黄瓜子叶生根 ,根长和根鲜重增加。KCl还具有逆转 S- 330 7抑制离体黄瓜子叶和绿豆下胚轴根伸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调制剂和烯效唑对水稻秧苗体内防御酶系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调制剂和烯效唑处理育苗床土,在生长箱内对三叶期的水稻秧苗高强度接种病原菌。结果表明:调制剂和烯效唑处理的秧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都比对照提前到达酶活高峰;调制刺处理的秧苗具有2个酶活高峰,烯效唑处理的秧苗除PPO具有2个酶活性峰外,其余酶都只具有1个酶活峰,且调制剂处理的秧苗体内酶活最高峰高于烯效唑处理的秧苗体内酶活最高峰。  相似文献   

16.
以百日草3~4叶期的穴盘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10,20,30,40 mg/L)烯效唑(S3307)对百日草幼苗的同化产物分配、光合作用、水分利用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S3307处理的百日草幼苗的株高降低,茎粗增加,地上部冠干重、地下部根干重及其根冠比均大于对照,并且S3307处理还提高了百日草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率,显著减缓了高温胁迫对百日草幼苗光合系统Ⅱ(PSⅡ)的抑制作用,使百日草幼苗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下降缓慢,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幅度增大,从而使光合机构免受高温胁迫的伤害。以30 mg/L的S3307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S3307浸种对一串红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喆  迟东明  宋伟  果朋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78-10279
[目的]为筛选盆栽一串红株型控制的最佳浓度。[方法]分别用5、10、20、30、40 mg/L的烯效唑(S3307)对一串红妙火种子进行浸种,研究S3307对一串红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S3307对一串红的发芽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率降低。S3307对一串红的营养生长,叶片面积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的效果越明显。S3307浸种对茎粗、植株节间距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为20 mg/L时,着叶节指数增加到最大;S3307浓度越高,始花期延迟时间越长,花序的长度越短。[结论]20~30 mg/L的S3307处理一串红,其植株矮化,节间距缩短,叶色加深,花序整齐,花期适中,叶片大小均一,为妙火株型控制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花卉工厂化育苗的需要,筛选出适宜培育万寿菊穴盘苗的S3307施用浓度,以万寿菊黄色品种为材料.采用72孔穴盘育苗,在幼苗2-3片真叶展开期灌施S3307研究不同浓度S3307处理对万寿菊穴盘苗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共设CK(0mg·L-1)、TI(5mg·L-1)、T2(10mg·L-1)、T3(20mg·L-1)和T4(30mg·L-1)共5个处理,在幼苗6-7片真叶展开时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的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全株千重.根冠比.SOD、POD和CAT活性.叶片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GA、ZR和ABA的含量,观测各处理定植后的缓苗速度,结果表明:与CK相比,S3307处理的株高减小,叶绿素含量增高,全株于重和干重根冠比增高.SOD、POD和CAT活性增高.ABA的含量增高,GA,的含量减小,叶片相对电导率减小.根系活力增高,缓苗速度加快.T2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株高降低了27.38%,全株十重增加了53.86%,SOD、POD和CAT的活性分别是CK的1.90倍、3.47倍和1.86倍,叶片相对电导率降低14.68%,根系活力提高35.38%.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对黄瓜和番茄有明显促生效应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进行分离,测定菌株的促生能力,获得优势广适菌株,再根据菌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24株细菌菌株,经平皿初筛,分别筛选出对黄瓜幼苗、番茄幼苗生长有显著促生作用的细菌11和5株,再经营养钵促生实验筛选出2株对黄瓜、番茄幼苗均具有显著促生作用的PGPR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布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结论]所筛选细菌对黄瓜和番茄幼苗有显著促生作用,为进一步构建PGPR广适菌群提供了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20.
以川农麦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S3307)(0、5、10、20、40mg/L)拌种对不同播期小麦前期生长及后期抗(避)冷效应的影响,并对S3307拌种前期控旺,后期抗(避)冷进而增粒增产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S3307拌种对小麦前期生长具有控上促下、控前促后的效应;S3307促进了三叶到拔节体内N素含量的增加,降低了C/N值;S3307拌种使小麦生长物候期延迟,利于四分体与开花期避开低温危害,且提高了四分体与寒潮期幼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力,降低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冷性;S3307拌种延迟了幼穗分化各阶段的起始时间,使小麦拔节期明显推迟;S3307拌种提高了穗粒数,其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