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业4.0”和新农科建设对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智能化时代需要大量既懂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又具有农业智能化、数字化知识和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这类人才需求。文中分析了传统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探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为培养更多乡村振兴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着浓厚的茶文化体系,而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茶学思想是其核心与关键。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过程中,其不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本文拟从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具体要求,通过分析茶学思想的具体理念和价值内涵,从而分析茶学思想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81年开始,把农学专业的《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三门专业课的实验部分从理论中独立出来,改为一门必修的《农学实验》课,通过五年的实践,有如下粗浅体会,特提出和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为培养全能创新型经管类专业知识的人才,需要对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高校可以通过转变经管类教学的传统理念,将专业实践内容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完善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教材。构建透明、合理、具有就业指导的实践课程体系。本文对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解决对策,从而促使高校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茶学研究法》是茶学专业一门研究方法指导性课程,为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和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复杂性适应系统(CAS)理论并基于该理论对《茶学研究法》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与实践,促进了课程教学的科学升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活动的适应性,达到了培养更多茶学专业优质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专家简介     
《杂粮作物》2010,30(4):F0002-F0002
安景文,满族,1964年3月生,辽宁省法库县人,研究员。1987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90年沈阳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施肥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专家简介     
《杂粮作物》2010,(5):F0002-F0002
侯志研,男,蒙古族,1972年生,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人,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工作,现为耕作栽培研究室主任。199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葛金宝  王萍  薛越 《福建茶叶》2023,(4):101-103
茶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育人功能,重视将茶文化融入经管类专业教学当中,对于提升经管类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茶文化在经管类专业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价值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茶文化育人功能在经管类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发挥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通过优化经管类专业教学体系,为茶文化与经管类专业教学实践的紧密融合以及茶文化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3):F0002-F0002
冯宗云,男,汉族,1963年生,四川省广安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委会委员。1986年6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2年6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方向: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获农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专业(研究方向: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工程),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被分配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从事高粱遗传育种研究;19…  相似文献   

10.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杨武云杨武云,男,生于1965年,四川省南充市人。1986年毕业于四月1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同年考取该校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1989年获农学硕士学位,分配到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从事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研究工作。现任四...  相似文献   

11.
在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等, 实现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创新与实践, 有效地提高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食用菌栽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在当前产业发展下的意义,重点阐述了食用菌栽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理念、体系模式的内容以及教学效果。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对于食用菌栽培课程非常适合且势在必行,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食用菌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为我国培养新时代食用菌专业高端人才有显著作用,助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遍存在工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根据海南大学本专业的课程教学实践,结合其它学校的经验,提出以温室建造、温室结构模型、温室灌溉模型、无土栽培模型、CAD制图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工科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解决学生在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动手少、实践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综合性大学中普遍存在农科专业萎缩现象。分析了综合性大学中兽医学教学中教学课时量削减、课程建设投入减少、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及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对传统中兽医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确定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增加专业“造血功能”,旨在为综合性大学培养高素质农科人才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本专业课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打破以讲授为主的常规教学形式,探索采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即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向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从授课内容、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发,积极探索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积极性,及时掌握专业发展动态,并为毕业论文撰写、研究生入学考试及求职就业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Journal of Crop Improvement》2013,27(1-2):299-323
SUMMARY

Salinity is a major problem that negatively impacts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n many regions in the world, and especially the Near East and North Africa region. Generally, salinity problem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salt concentration in irrigation water. Crop growth reduction due to salinity is generally related to the osmotic potential of the root-zone soil solution. This will lead to certain phenological changes and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productivity. Salinity also affects the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Sewage treated wastewater is an alternative water source for irrigation. Using such wastewater will provide a new water resource to exp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s well as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ach country in the region has a unique system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the quality of water resources. Important aspect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using wastewater for irrigation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different irrigation systems used in the region, and the factors leading to success of using saline water for economic crop production. Information on the use of saline water or marginal saline soils for wheat prod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rrigation systems, including old land irrigation systems, under Egyptian conditions is also presented. The regional experiences and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using saline water for crop production that vary greatly among countries in the Near East and North Africa region are summarized. This article also presents information on special cultivation methods, such as protected agriculture and soilless culture that can help in alleviating the salinity effects. Finally, the article includes some examples on the inherited knowledge for saline agriculture that conveys the grower's experience in the Near East and North Africa region where several living examples for unique and sustainable cultivation system are still in operation. One of the most impress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bio-saline crop management in Egypt is the Edkawy produ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海南大学《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课程特点,为适应学科调整和国家精准农业发展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指出其现阶段存在问题,并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稻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研究的现状(英文)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知识大力发展精准农业 ,以达到改良作物表现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中国的农学家依据精准农业的原理并结合本国的实践 ,初步提出了水稻等作物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基本苗、施肥和灌溉的定量方法和关键指标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精准栽培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水稻直播省工节本 ,其应用面积在亚洲正逐年增加。杂草控制和倒伏问题是制约水稻直播产量及其应用面积扩大的两大因素。水稻地膜覆盖栽培近几年正在中国兴起。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节约用水和减少氮肥损失。但地膜覆盖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应引起重视。作物栽培已从单纯注重产量 ,转变为产量、优质、高效相统一 ,注重环境的保护 ,重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开发。农业信息技术运用于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 ,将促进栽培技术的现代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我国茶产业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湖南茶学专业办学特色,制定了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与设想,旨在全面推进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综合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