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合板表面粉末涂料涂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胶合板表面经粉末涂料喷涂后进行转移印花的新工艺。结果表明:1胶合板基板经腻子处理后再喷涂,涂膜性能和转移印花效果好;2胶合板表面粉末涂料涂膜在干燥箱中180℃温度下20min后可完全固化,涂膜的附着力等级为3级,耐磨性能等级为1级,耐水性能较好;3涂膜在温度160℃、时间15min的条件下进行转移印花,其表面着色力好、图案清晰、转移率达到70.5%。  相似文献   

2.
静电粉末喷涂的特点及在MDF板材表面装饰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大伟 《林业科技》2003,28(4):41-42
静电粉末喷涂工艺出现于 2 0世纪 6 0年代 ,主要是应用于金属表面涂装。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末 ,随着粉末涂料和喷涂设备的发展 ,使静电粉末喷涂工艺应用于非金属表面成为可能。1 静电粉末喷涂的特点自从粉末涂料喷涂技术进入涂装业后 ,粉末涂料在一般工业用涂料中所占有的市场比例逐年持续增长 ,其原因是粉末喷涂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1 1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随着环保法对在大气中有机挥发物 (VOC)含量越来越严格的规定 ,涂装业一直试图开发对环境较温和的涂装技术 ,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验后 ,发现“静电粉末喷涂”是目前能够达到的最…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透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在经砂磨、预热竹地板基材上进行静电喷涂、固化和涂层抛光等工序,采用漆膜多用检测仪等仪器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镜从微观角度观测了涂膜层表观效果及内部固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预热温度和表面含水率对竹地板基材表面电阻存在着协同作用,将其放置于90℃的恒温干燥箱中预热15 min,其表面含水率达到6.5%,表面电阻为6.94×108Ω,取出粉末静电喷涂,在160℃/6 min红外灯下固化,制得透明涂饰竹地板试样。涂膜外观质量好,保持原有的纹理和质感,涂膜硬度为2H,附着力等级为1级,无划痕,耐磨性225转,耐咖啡渍污染,符合我国木器涂饰相关标准要求。(2)超景深显微镜观测到试样涂膜表面平整,均匀,没有水泡、针孔产生,涂膜内部也反应完全,未见粉末颗粒,固化后的涂料结构紧致,质地坚韧,涂膜表面平均高度仅为34.85μm。  相似文献   

4.
介绍紫外光(UV)固化涂料静电喷涂的原理及典型工艺,并与其他喷涂方式比较,分析UV固化静电喷涂透明底漆的优点及可行性,尤其在处理含异形结构木门时良好的漆膜干燥效果。采用紫外光(UV)固化静电喷涂透明底漆,可有效提高木门制造的涂装效率,减少VOC的排放,在板式家具及木门生产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刘晓辉 《林业科技》2000,25(1):39-42
将经过改性的常温固化酚醛树脂加入固化剂后,喷涂于杉木间伐材水泥模板表面,使其在常温下固化形成涂层,从而提高板面质量与模板的可重复利用率,与采用热固性酚醛树脂的表面处理工艺相比,简化了工艺,对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彩色粉末喷涂是十多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新工艺,具有节省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工艺简便、易实现自动化、涂层坚固耐用、粉末可回收再用等特点.其数千种的色彩和各种光泽、纹理的表面效果更是其它涂装技术所不及的.它的应用领域也极为广泛.如在钢板表面,经过适当的磷化处理后,其表面即可进行粉末喷涂;对铝材表面,则通常是进行铬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液化木基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液化木基热塑性树脂(PWF)的固化特征及其动力学,用热重法(TG)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研究了固化后PWF的热降解性能和结构特征,并对比研究了传统热塑性酚醛树脂(PF)的固化反应,旨在为确定新型PWF的固化工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六次甲基四胺(HMTA)用量对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影响较大,HMTA与树脂质量比为100:10时,表观活化能较低,为107.76kJ/mol,低于相同条件下PF的表观活化能(141.35kJ/mol);HMTA用量对固化反应级数几乎没有影响,反应级数恒定在0.95,与PF的固化反应级数相同.最大固化速率温度和升温速率(Tp-β)外推法求得PWF固化工艺温度在135~137℃.PWF和PF的热重曲线变化趋势在30 ~ 291℃完全相同,两者在200℃以前几乎不发生失重现象,当温度超过200℃后,两者皆有轻微的失重,PWF和PF的热降解温度分别为291和296℃.IR结果证明固化后PWF和PF的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8.
桐油酰亚胺酚醛树脂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创新工艺,以廉价二胺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成本低廉的新型双马来酰亚胺(ABMI)。以此双马来酰亚胺与桐油及酚醛树脂反应,制备了具有较好耐热性的桐油酰亚胺酚醛树脂。重点讨论了不同原料,如桐油、双马来酰亚胺及酚醛树脂的用量、固化反应温度及固化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树脂耐热性的影响。当桐油、双马来酰亚胺、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0.3:0.2,温度180℃烘烤3h固化时,所得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温度指数可达168℃。  相似文献   

9.
将紫外光(UV)固化底漆涂覆于枫木试件表面,涂膜厚度为30、60、90μm,在相同照射高度和时间下,分别采用250、450、650 m J/cm~2和850 m J/cm~2四种UV辐射能量对其进行固化,按照相关标准测定其漆膜硬度和漆膜附着力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UV辐射能量对紫外光固化涂料漆膜硬度和附着力均具有较大影响。随UV辐射能量的增大,紫外光(UV)固化涂料漆膜硬度和漆膜附着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辐射能量为650 m J/cm~2条件下的漆膜性能相对最好,漆膜硬度可达HB,附着力可达1级。  相似文献   

10.
常用的喷涂产品的喷涂工艺是先将工件通过预热烘道预热后喷上PE粉(聚乙烯粉),然后将工件通过流化烘道进行流化处理。本文提供一种夜间具有反光效果的喷涂产品的喷涂工艺。  相似文献   

11.
祖勃荪 《木材工业》1998,12(2):26-27
紫外光固化涂料在木制品涂饰中的应用(三)祖勃荪6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涂布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涂布和传统油漆涂布大体相同,原则上可采用辊涂、淋涂、刷涂和喷涂等方法涂布。考虑到光固化系统的线速度很大,要求涂布速度快,但光固化涂料的粘度比一般的油漆高。且由于刷涂的...  相似文献   

12.
用纳米TiO2分别对颗粒状及粉末状竹炭进行改性得到纳米改性竹炭,并对纳米改性竹炭(颗粒、粉末)、4种炭化温度(500℃、600℃、700℃和800℃)的竹炭及纳米TiO2共7种材料,在无光照条件下对2种霉菌(黑曲霉菌、绿色木霉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改性竹炭(颗粒、粉末)抑菌效果最好,其防治效力(E)分别为90%和100%。4种炭化温度竹炭的防治效力(E)分别为25%、25%、25%和0%,纳米TiO2材料没有抑菌能力,其防治效力(E)为0%。试验表明,纳米TiO2改性竹炭比普通竹炭的抑菌效果好,是一种抑菌能力强的新型竹炭材料。  相似文献   

13.
竹材苯酚液化及胶黏剂制备工艺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竹材加工剩余物的苯酚液化工艺,并进一步研究了竹材苯酚液化产物-甲醛树脂胶黏剂(BPF)的制备工艺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竹材苯酚液化过程中,液化温度对液化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液比和液化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2%~4%范围内对液化效果影响不大。竹材加工剩余物苯酚液化的优选工艺为:液固比值3.5、催化剂用量4%、液化温度145℃、液化时间60 min;在此工艺下竹材液化率为99.1%。胶黏剂制备过程中,竹材苯酚液化物与甲醛溶液(甲醛质量分数为37%)的合理质量比为100∶164.8~199.5,其中以100∶182.1较佳。BPF的固化温度低于普通酚醛树脂胶黏剂(PF),因而可在较低温度下固化良好,在130℃或140℃热压温度条件下,用其制备的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均比较理想,热压温度为140℃时的试验结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酸松香(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为主要原料制备紫外光固化涂料,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ATR FT-IR)研究了不同配方涂料紫外光照射后双键的转化率,用铅笔硬度、附着力等表征了固化过程中固化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固化时间延长,固化膜的铅笔硬度由2H上升至3H至脱落,附着力由1级变化为2级至脱落,光引发剂浓度和紫外光强对固化初期碳碳双键转化率影响较大;当漆膜厚度由75μm变为25μm,采用薄的漆膜厚度或者Irgacure 1173光引发剂,都能加快反应速度;丙烯酸松香(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能在50 s内实现固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以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1,2-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摩尔比为1∶1∶1.76∶0.44)为原料的光活性不饱和聚酯树脂(U PR),对产物进行红外表征,探索其合成条件,得到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加入适量光引发剂(184,907,605,1173),紫外光照射数秒即可实现固化.研究了树脂固化前后的性能,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固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2改性竹炭和竹炭抑菌性能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纳米TiO2分别对颗粒状及粉末状竹炭进行改性得到纳米TiO2改性竹炭,并对纳米TiO2改性竹炭(颗粒、粉末)、4种炭化温度(500、600、700和800℃)的竹炭及纳米TiO2共7种材料,在无光照条件下对2种霉菌(黑曲霉菌、绿色木霉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改性竹炭(颗粒、粉末)抑菌效果最好,其防治效力(E)分别为90%和100%;4种炭化温度竹炭的E分别为25%、25%、25%和0,纳米TiO2材料没有抑菌能力,其E为0.试验表明,纳米TiO2改性竹炭比普通竹炭的抑菌效果好,它是一种抑菌能力强的新型竹炭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非等温差热分析法(DSC)对液化淀粉改性酚醛树脂(APF)的固化行为及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Kissinger和Ozawa等方法计算得到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_a)、反应级数(n)及频率因子(A),进而建立了APF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相比PF树脂,APF树脂的固化反应起始温度(T_i)由99.4℃增至100.3℃,峰值温度(T_p)由127.8℃降至122.1℃,终止温度(T_f)由150.2℃降至146.3℃,表观活化能(E_a)由96.94 kJ/mol降至87.94 kJ/mol。APF树脂的贮存稳定性更好,并可在较低的固化温度下固化,固化反应更容易进行。APF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为da/dt=9.56#10~(10 e-87940/RTP)^1-ah~(0.9385)。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与市场》2002,(11):18-19
喷涂聚氨酯/聚脲弹性体技术是国外近十年来,为适应环保需求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涂装技术。与传统涂装及喷涂聚氨酯技术相比,喷涂聚脲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产品特点 1.快速固化,可在任意曲面、斜面及垂直面上喷涂成型,不产生流挂现象,5s凝胶,1min即可达到步行强度。 2.对水分、湿气不敏感,施工时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可在湿度100%,环境-15℃正常施工。 3.双组分,100%固含量,对环境无污染;可以1:1体积比进行喷涂或浇注,一次施工达到厚度要  相似文献   

19.
以蓖麻油(CTO)为原料,经环氧化反应制得环氧蓖麻油(ECO),再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80℃和150℃温度条件下进行固化得到2种不同的交联固化材料,并对其分子结构和各项性能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2种固化材料,其拉伸强度、硬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明显提高;热重分析显示2种固化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初始分解温度均在280℃左右。高温150℃固化得到的材料中含有典型的氨基甲酸酯-噁唑烷酮双重固化交联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双酚A环氧树脂(E-12)为基体,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固化剂,2-甲基咪唑(2-MI)为促进剂,经熔融共混制成的环氧粉状胶黏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2-MI用量对E-12/DDS/2-MI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E-12/DDS体系相比,加入2-MI在E-12/DDS体系中可以改善韧性。当2-MI含量为0.2%质量分数时,E-12/DDS/2-MI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11.2 k J/m~2和43.54 MPa,分别较E-12/DDS体系提高了28.7%和21.3%;与E-12/DDS体系相比,加入2-MI使起始分解温度降低,从而使E-12/DDS/2-MI体系的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2-MI的添加降低了E-12/DDS/2-MI体系的表观活化能,有助于降低固化温度和缩短固化时间。研究表明,E-12/DDS/2-MI体系的固化条件为:从93.43℃开始体系发生固化反应,在127.5℃时体系达到充分固化,至172.87℃下体系固化完全。E-12/DDS/2-MI体系的最佳固化工艺为130℃/12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