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9篇
林业   66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KBr压片法对杉木/聚丙烯(PP)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杉木特征吸收谱带为1740~1730、1610~1590、1270~1260、1060~1050以及1040~1030 cm-1,以PP在1377 cm-1处吸收强度(I)为内标,对木塑复合材料(WPC)中木粉含量和杉木特征峰相对吸收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木粉含量与相对峰强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选取I(1060-1050)/I1377、I(1270-1260)/I1377为回归变量建立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和以I(1060-1050)/I1377、I(1040-1030)/I1377及I(1270-1260)/I1377为回归变量建立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木粉含量的预测值和参照值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校正决定系数(R2c)超过0.98,验证决定系数(R2p)超过0.96。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准确性较高,预测相对偏差范围为0.9%至7.4%,其中三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准确性稍好于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微晶纤维素、纸浆、脱脂棉、杨木纤维、杨木刨花的苄基化反应,研究了多种预处理对苄基化产物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材料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苄基化反应,产物增重率具有明显差异,在105℃下反应4 h,杨木刨花苄基化产物增重率为60.8%,而脱脂棉仅为13.5%。冷冻润胀、微波预处理以及减小原料的粒度都会增加苄基化产物增重率,在105℃下反应2 h,常温润胀时杨木刨花苄基化产物增重率为33.7%,冷冻润胀时为42.0%,微波预处理时为41.9%。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生物质醇解过程产生的重油降低生物油品质的问题,考察了Pd/C催化剂作用下醇解重油的加氢精制。结果表明,在150℃时,Pd/C催化剂效率最高,在此温度下,重油加氢裂解所得轻油的产率达到38.01%(质量分数),同时,残渣产率亦最低,仅为2.59%,而且,加氢后的重油相对分子质量减小50%,同时氧含量也低于原来的50%。轻油组成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加氢使重油大分子裂解生成1-乙基-2-甲基-苯、甲基苯乙烯和苯酚等芳烃和酚类化合物,而且,也促进了重油结合的正辛醇溶剂的解离。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溶胶-凝胶法改性木材Si元素的分布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为改性剂先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处理木材,以改善木材性能.为了探究有机硅溶胶-凝胶法改性处理木材的作用机理,应用电镜-能谱方法,分析改性木材中的碳、氧、硅三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及分布状态.结果表明:随着增重率的增加,硅元素的相对质量分数不断升高,而碳元素相对质量分数降低,氧元素先降低后升高;验证了在木材内部SiO2的生成,而且硅元素主要分布在木材细胞壁表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杉木、杨木木材及其主要成分在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化学官能团及临界表面张力变化的研究,探讨了木材各化学组成在接枝共聚过程中的反应性能和对木材表面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木材可与苯乙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反应只在木素和苯乙烯之间进行。木材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可降低木材临界表面张力,即降低木材表面自由能,从而有效地改善木材的极性。  相似文献   
6.
秦特夫  阎昊鹏 《木材工业》1999,13(4):17-20,23
对杉木和“三北”一号杨两种木材的各主要组成进行一酯化处理,研究其在乙酰化过程中木材各主要组成的化学官能团的变化特征和结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磨木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经乙酸酐处理后,红外光谱上的1742cm^-1附近均出现了表示酯类C=)伸缩振动的吸收峰,表明在乙酰化过程中这些组分的化学结构都有新的非极性酯类化学官能团产生;而极性的羟基官能团的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芳香基和脂肪基的结构上均有乙  相似文献   
7.
通过微晶纤维素的氰乙基化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氰乙基化产物取代度(DS)的影响,表明在50℃以下,微晶纤维素的氰乙基化取代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微晶纤维素氰乙基化后羟基峰明显减弱,并形成了新的碳氮三键吸收峰,证明纤维素中的部分羟基氢被氰乙基所取代。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微晶纤维素中原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X4显微熔融温度测定仪、维卡软化点测定仪等的分析表明微晶纤维素氰乙基化产物的热塑性先随取代度的升高而提高,取代度超过1.43后,产物的热塑性又随取代度的升高而下降。确定了微晶纤维素氰乙基化在不同温度(30、35、40和45℃)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30、1.61、1.94和2.26 s-1),计算出了微晶纤维素氰乙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9.8 kJ/mol。  相似文献   
8.
以红松、落叶松、杉木和桦木为试验材料,采用苯酚-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胶(RPF)和酚醛树脂胶(PF)进行胶合,使用专用卡具,在长期、恒定的荷栽作用下,研究胶合试件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蠕变性能.结果表明:RPF树脂的抗蠕变性能优于PF树脂,落叶松、红松试件的抗蠕变性能优于桦木和杉木.  相似文献   
9.
杨木爆破处理及制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熙娴  秦特夫 《林业科学》1997,33(4):365-373
用I-72杨为原料,经高温高压爆破处理,处理后的杨木各化学组分发生变化,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各组分进行分析。在不加任何化学助剂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化学组分的转化,对爆破处理过的试材,经热压制出刨花板。分析研究压板前后化学组成变化和板材物理力学性质,其结果为:①比较不同爆破条件下,同一种试样化学组成的变化,爆破条件越激烈,纤维素降解越显著,收获率超低;游离糖则相应增加;木质素含量先增加,然后降低;热水抽出物含量也是先增加,然后再降低。②扫描电镜观察爆破处理后的试样,纤维排列有变化,整齐的排列变为弯曲和分开。③经爆破处理的试样相对结晶度增加,结晶区增加。总之,爆破后的试材可压制出耐水性能好的刨花板。  相似文献   
10.
木材的塑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塑化改性,可使木材转化为热塑性材料,并使木材性能得到改善。改性产物可以代替部分石油制品或用于人造板生产,有利于木材加工剩余物的充分利用,扩大木材的加工利用途径。本文总结木材主要塑化方法,如酯化、醚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塑化产物的性能及用途,指出现存的主要问题,探讨今后木材塑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