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为挖掘川西北优质牦牛遗传资源,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与甘孜州畜牧站等单位合作开展了昌台牦牛和亚丁牦牛的资源挖掘,并分别于2019、 2022年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该文主要对亚丁牦牛、昌台牦牛遗传资源的群体结构、生产性能、产奶性能和遗传背景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川西北优质牦牛遗传资源的进一步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牦牛遗传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我国牦牛遗传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牦牛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途径。利用品种改良及高效繁殖技术、营养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畜产品深加工技术、新型产业开发技术等,逐步实现牦牛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不断促进牦牛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和持续性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族把牦牛又称萨尔勒克,牦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特有牛种,是唯一能够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等地势比较高的草地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畜种和特有的遗传资源。在新疆培育的牦牛通称新疆牦牛,分布在天山南北带的金山、昆仑、帕米尔高原。新疆牦牛适合在海拔2400-4000米及更高的山区地带。充分利用地势恶劣的草原资源、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不同海拔地区的动物进行解剖学比较并利用基因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得到了低氧适应解剖学依据并挖掘出100多种与低氧适应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初步揭示了一些高原动物低氧适应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物种,是研究高原适应极好的模式动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牦牛的组织解剖、生理生化、低氧适应基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牦牛对低氧环境适应的研究进展,为揭示牦牛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和牦牛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从牦牛的本品种选育、种间杂交、牦牛遗传资源状况分子评估及功能基因研究、种草养畜、设施畜牧业、疾病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以实现提高牦牛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藏当雄牦牛品种形成与发展,生态条件,外形特征,种群结构,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研究,结果发现,当雄牦牛形成历史悠久,具有毛,奶,肉等多种用途,与其他牦牛特别是西藏其他品种牦牛相比生产性能高,畜产品质好,遗传稳定,耐粗饲,适应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粗放的饲养管理,这是目前国内外其它牦牛品种无法替代的优良种质,属于珍贵的地方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寒地区特有的优质牛种,牦牛是青藏高原独有的遗传资源。牦牛对高寒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粗饲的条件下、对高寒地区的高山草原进行充分利用,维持自身的生存机能,并且在相对恶劣的生态条件下进行动物性生产。多年来,我国对于牦牛这种优势牛种采用粗放的经营模式,导致了生产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西藏牦牛的种类优势,培养更加优质的牛种,对西藏牦牛改良技术的推广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青海、西藏、甘肃、新疆、云南等省(区),牦牛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喝牦牛奶,打酥油,制作奶酪,吃牦牛肉,烧牦牛粪,牛皮加工为皮革制品,牛绒为高级纺织原料,牦牛既能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因此,饲养健康、强壮的牦牛为人们生活所用就成了高原地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由于牦牛长有长毛,管理粗放等原因,牦牛患皮肤寄生虫病比例较高,当地居民对于牦牛皮肤寄生虫病的防治缺乏科学的认识,本文针对牦牛螨虫病的科学防治和广大牦牛养殖朋友做一交流。  相似文献   

9.
牦牛(Bos grunniens)是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寒地区的牛亚科动物,是在高寒、空气稀薄、日温差大、牧草生长期短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自身适应形成的一个特殊牛种,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基因库.牦牛对高寒地区草场的利用和当地牧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其它家畜难以替代的,有“全能家畜“之称[1,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省马铃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和遗传分析,认为从CIP引进、选育的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背景,部分资源材料在遗传上具有当地品种的适应性和当地品种不具备的抗病性、品质等优良性状,是当地马铃薯资源创新或品种遗传改良最主要的骨干资源;外引品种大多数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但有在优良经济性状上具有较高遗传力的材料。可作为亲本资源材料应用于品种的遗传改良中;地方品种和农家品种在遗传上有各自的特点,应与遗传上互补性强的亲本进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1.
牦牛是高寒地区特有的牲畜品种,同时也是当地农牧民群众养殖最多的一种家畜,是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牦牛长时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条件恶劣,如果没有做好妥善有效的养殖管理工作,很容易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影响到牦牛的正常生产,甚至会危及到牦牛的生命健康。腹泻疾病是牦牛养殖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生流行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引起腹泻疾病的病原种类多种多样,包括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不同病原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都会造成牦牛出现严重的腹泻,机体严重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严重脱水。所以牦牛养殖管理期间,就需要加强对发病原因的有效调查和总结,并构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切实防控腹泻疾病的发生流行,确保牦牛养殖安全。  相似文献   

12.
昂科牦牛是四川省壤塘县的特色优势地方牦牛品种,本文根据当地保护资源的现状和问题,阐述昂科牦牛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并提出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酪蛋白资源十分丰富,尤其牦牛乳为我国西部独有的特色资源。在牦牛主产区,现有牦牛约1300万头。每头牦牛年产奶量约为150千克。长期以来,当地对牦牛乳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将其脱脂、自然干燥后加工成粗制干酪,再经进一步除杂后制成干酪素、酪朊酸钠等制品。近年来由于原料价格高涨、竞争加剧,此类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国内干酪素出口价格约为4.5万元/吨,而国外干酪素进口价格却高达8万元/吨。这主要是由于国外生产企业已根据市场需要将产品细分,使生产的食品原料产品更具有市场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甘孜州新龙县拉日玛牦牛地方类群的遗传资源特性,试验采用屠宰及相关性能指标测定方法,对拉日玛牦牛各组织、器官及生产性状指标进行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拉日玛公牦牛的宰前质量、头质量、心脏质量、肝脏质量、肺脏质量、瘤胃质量、网胃质量、胴体长、胴体质量、眼肌面积等指标大于母牦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公牦牛的蹄质量、净骨质量大于母牦牛,并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拉日玛牦牛是属于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良好的优质地方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连续测定申扎县塔尔玛乡1~5岁矮脚牦牛生长性能和体尺变化,结果发现,3岁以前,在体重和体型外貌上母牦牛略大于公牦牛,3岁以后,则是公牦牛大于母牦牛~([1]),表明申扎矮脚牦牛生长前期母牦牛快于公牦牛,后期则相反。矮脚牦牛作为申扎县的优良地方遗传资源,可通过研究其生态适应性、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等为西藏牦牛改良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无角牦牛屠宰性状和肉品质的测定,为无角牦牛新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8月龄和30月龄的无角牦牛,进行产肉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18月龄无角公牦牛和母牦牛的屠宰率分别为51.95%和48.53%,30月龄无角公牦牛和母牦牛的屠宰率分别为50.28%和49.68%。与其他地方牦牛品种相比,无角牦牛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和产肉性能。[结论]利用当地牦牛品种为母本培育的无角牦牛在产肉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牦牛为我国西北、西南高山草原和西藏高原特有的家畜之一。牦牛能耐寒冷,对于粗放艰难的生活环境适应力很强;其产品有乳、肉、毛,为当地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有持久的役力。关于牦牛毛纤维品质的研究尚少。为了综合性合理利用租国这一宝贵的财富,扩大毛纺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北方偏远地区农民种植着多类小杂粮作物,当地有着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农户多作物种植以及贫富农户作物种植的差异发现,贫困农户更倾向于多样性。建议政府和科研部门如果能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小作物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改变小杂粮被忽视的境况,既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减贫工作,使当地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又有利于保护当地的作物遗传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海德令哈市伊克拉地区气候寒冷.草场资源丰富.适宜规模化高原牦牛养殖.2004年以来,在州科技局引导下.德令哈市蓄集乡伊克拉村高原牦牛繁育养殖协会成立,该协会现已发展会员10户。协会通过引进野牦牛种公牛改良当地牦牛种群.繁育出高原牦牛优良品种.逐步实现了对该地区牦牛的改良,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护帕里牦牛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对帕里牦牛的体型外貌特征、保护现状、饲养管理、生产性能、日常防疫、草场资源、品种保护与推广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帕里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困难,提出了帕里牦牛种质资源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