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红杆铁皮石斛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及移栽技术研究。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分化和生根壮苗的影响,并研究驯化时间与移栽基质对铁皮石斛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MS+10%马铃薯泥+20%香蕉泥+20 g/L蔗糖+6 g/L琼脂最适合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MS+0.5 mg/L NAA+3.0 mg/L BA+20 g/L蔗糖+6 g/L琼脂+200 ml/L椰汁最适合原球茎分化;1/2MS+0.5 mg/L NAA+15%香蕉泥+20 g/L蔗糖+6 g/L琼脂最适合铁皮石斛壮苗生根;驯化28 d的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6%;以松树皮∶椰糠∶石头=1∶1∶1为栽培基质,对其苗长势最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黑毛石斛×鼓槌石斛杂交种蒴果为外植体,通过对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生根壮苗以及移栽驯化研究,建立杂交石斛兰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合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3 mg/L+琼脂6.8 g/L+蔗糖20 g/L+马铃薯50 g/L;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NAA 0.2 mg/L+KT 1.0 mg/L+蔗糖25 g/L+琼脂6.8 g/L+碳粉1.0 g/L+马铃薯50 g/L+香蕉50 g/L,继代培养50 d,增殖系数达6.19;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 MS+6-BA 0.2 mg/L+NAA 0.5 mg/L+花宝1号0.5 g/L+蔗糖25 g/L+琼脂6.8 g/L+碳粉1.0 g/L+马铃薯50 g/L+香蕉50 g/L,培养2个月后,平均株高达7.14 cm,平均根数6.17条,平均根长6.46 cm,生根率达100%。体积比为单一松树皮和松树皮∶兰石=1∶1适于移栽,移栽65 d成活率分别达到96.32%和96.71%。  相似文献   

3.
以水莲石斛(Dendrobium Hibiki)幼嫩假鳞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75%乙醇结合0.1% HgCl2,以及适宜程序进行外植体消毒,成功率达92.50%;诱导腋芽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添加3.0 mg/L 6-BA和0.5 mg/L NAA,腋芽诱导率为91.90%;丛生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培养基添加5.0 mg/L 6-BA和0.5 mg/L NAA,平均增殖系数为2.77;生根壮苗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 IBA+1.5 g/L活性炭+30 g/L蔗糖+100 g/L土豆泥,生根率100%,生根效果最好;体积比1∶1的植金石与椰壳混合基质适合于移栽,移栽成活率为95.56%。  相似文献   

4.
以澳洲鸽子石斛兰(Dendrobium kingianum Bidwill)的花梗为外植体,研究花梗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情况。结果表明:在1号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5 mg/L+10%椰子汁(CM)]和2号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5 mg/L+AC 1.0 g/L+10% CM)中均能诱导出芽,尽管在诱导过程中70.6%带节间的花梗茎段因不能诱导出侧芽或侧芽弱小而死亡,但为种苗生产和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在增殖培养过程中,2号增殖培养基(MS+6-BA 3.0 mg/L+AD 3.0 mg/L+10% CM)有利于增殖培养;在生根壮苗过程中,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3~0.5 mg/L+10% CM)适宜澳洲鸽子石斛兰‘金斯卡’的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5.
以姜荷花‘红色印象’植株的多个部位作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增殖扩繁、生根壮苗以及出瓶移栽育苗的研究,完善姜荷花工厂化组培快繁流程,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以姜荷花球茎、储藏根、球茎小芽、侧芽、幼嫩花芽、幼嫩叶片6个部位为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的MS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培养、丛生芽增殖培养、生根壮苗以及移栽育苗等步骤进行优化。姜荷花‘红色印象’最佳外植体为球茎小芽和侧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 mg/L或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卡拉胶7 g/L,最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3 mg/L+NAA0.1mg/L+蔗糖30g/L+卡拉胶7g/L,生根壮苗培养基选用1/2MS+NAA0.1mg/L+蔗糖20g/L+卡拉胶7 g/L,经过炼苗后出瓶移栽,组培苗种植基质选用细泥炭和细椰糠1∶1混合基质最佳,出瓶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表型稳定。利用EST-SSR标记对母株和随机选择的组培苗进行扩增分析,证实DNA水平上无明显变异。通过对姜荷花‘红色印象’外植体和培养基的筛选,实现姜荷花组培快繁流程优化,建立高效完整的姜荷花工厂...  相似文献   

6.
蝴蝶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蝴蝶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6-BA是影响蝴蝶兰丛生芽诱导的重要因素,6-BA浓度达3.0mg/L以上时丛生芽的诱导率就可达100%;在丛生芽增殖过程中,6-BA8.0mg/L处理效果最好,丛生芽增殖率可达304%;6-BA8.0mg/L+NAA0.5mg/L的处理更能促进蝴蝶兰丛生芽的增殖效果,丛生芽增殖率可达506%;生根培养基组合MS+NAA0.5mg/L+10%椰子汁的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红天鹅’花梗的不定芽诱导、丛生芽继代增殖和生根诱导技术。[方法]以蝴蝶兰新品种‘红天鹅’的花梗作为外植体,开展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用0.1%的HgCl2消毒外植体20 min,污染率可降低至27.2%,萌芽率达91.0%;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6.0 mg/L+NAA 0.1 mg/L+AD 5.0 mg/L+香蕉50 g/L+土豆50g/L+蔗糖30g/L+琼脂7.5 g/L,增殖系数达3.80;最适合的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0.4 mg/L+香蕉50 g/L+土豆50g/L+C 1.0 g/L+蔗糖15 g/L+卡拉胶7.0 g/L,生根时间为15 d,生根率达100%。[结论]发现了适宜‘红天鹅’的从消毒到增殖,再到生根中各试剂和激素的合理用量,为蝴蝶兰快繁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蜻蜓凤梨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诱导直接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 5.0 mg/L+IBA 1.5 mg/L,分化率高达80%。增殖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2 mg/L。壮苗培养基为MS+NAA 2.0 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 2.0 mg/L+AC 0.5 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快速繁育月季花的优良品种、保持品系的优良性状,最终实现月季花工厂化育苗。[方法]通过离体培养的方法对月季花进行组织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结果]在月季组织培养快速繁育过程中,以腋芽为外殖体,在附加6-BA 2.0mg/L+NAA0.5~1.0mg/L+GA 1.0 mg/L的MS培养基上,分化率为95%,并生长成为丛生苗,分化的幼芽转移到1/2MS+NAA 0.5~1.0 mg/L或MS+6-BA 2.0 mg/L+IAA 1.0~1.5 mg/L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了具有根、茎、叶的完整小植株,成活率达95%以上,极少数的试管苗还形成了花蕾。[结论]建立了迅速规模化生产月季花的组培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淮山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淮山的离体快速繁殖研究。[方法]按L9(34)正交试验表,选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GA3、6-BA、NAA和活性碳,分析比较不同培养成分对淮山茎段分化和增殖的影响;选用不同浓度的MS无机盐浓度、NAA、活性碳和蔗糖,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对淮山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培养基MS+GA30.25 mg/L+6-BA1.0 mg/L+NAA 0.2 mg/L+活性炭0.5 g/L,对淮山茎段分化和增殖的效果最好;最佳节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5 mg/L+活性炭0.5 g/L+蔗糖30 g/L。[结论]建立起桂淮5号的组培快繁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2018年32份福建省第九届优质稻参评品种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评优质稻品种的透明度均达到优质1级标准;垩白度、直链淀粉和胶稠度3项指标达标率较高,仅1份未达优质标准;但碱消值达标率偏低(81.3%),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清流县紧跟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脉搏,围绕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积极创建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带动新型经营主体、传统粮食产业、品牌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挤进山区现代农业较快的发展行列。针对清流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农机装备、成果转化、品牌效应、经营群体、三产融合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发展前沿农业、提升传统农业、打造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民、融合三产发展"的对策建议,找准自己的"短板"发力作为,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6—2017年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新育成的早籼杂交稻潢优30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潢优308具有很好的丰产性,高产稳产性好,适宜种植的区域广及适应性强,是一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超高产潜力的早籼杂交稻新品种,可在福建全省及周边同类型地区作早稻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赣香优858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主选育的早熟优质恢复系东南恢858和外引的不育系赣香A配组育成的中早熟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表现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丰产、稳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7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主要介绍了赣香优858的选育经过、亲本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脂质过氧化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发育及其与环境互作过程中,而脂肪氧化酶是催化脂质过氧化的关键酶,也是一种多功能酶,催化多种生理反应。综述了植物脂肪氧化酶的生理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嘉优99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州纳科农作物育种研究所等以优质三系不育系嘉浙A为母本与优质恢复系嘉恢99配组选育的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2011年参加南平市中稻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优点,主要介绍了嘉优99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2011—2018年连续7个杂交季节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海南甘蔗杂交基地的25个桂糖系列亲本的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亲本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502、0.9631和0.9236,均属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始花期最早的亲本是桂糖28号,最迟的是桂糖11号,2011/2012年杂交季节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早,2017/2018年杂交季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晚;抽穗率低的亲本是桂糖11号、桂糖21号、桂糖32号、桂糖43号和桂糖47号,这5个亲本属于难开花亲本,其余20个亲本均属于易开花亲本;花粉染色率低的亲本是桂糖24号、桂糖34号、桂糖45号和桂糖48号,这4个亲本的花粉染色率历年均低于30%,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桂糖28号、桂糖41号和桂糖44号的花粉染色率最高。以上结果为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 SMV)病严重影响我国大豆产量及品质。本研究利用抗病高产稳产大豆品种皖豆33配制抗×感和抗×抗杂交组合,接种SMV优势株系SC3,研究皖豆33的抗性遗传方式及其与不同品种抗性基因间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接种SC3后,抗感组合(W illiams82×皖豆33)及(皖豆33×南农1138-2)的F1单株均表现抗病,卡方测验结果显示F2群体符合3抗∶1感的分离比,F2∶ 3家系分离比符合1抗∶2分离∶1感,表明皖豆33对SC3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命名为RSC3(w))控制;抗×抗组合科丰1号、齐黄1号和大白麻×皖豆33的抗性基因等位性研究显示,科丰1号与皖豆33携带对株系SC3的抗性基因是等位的或紧密连锁的,齐黄1号、大白麻与皖豆33携带抗SC3的基因是不等位且独立遗传。利用皖豆33×南农1138-2的392株F2群体将皖豆33携带SC3的抗性基因RSC3(w)定位在大豆2号染色体SSR标记BARCSOYSSR_02_0610和ZL-5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29cM和0.35 cM,物理距离约为175 kb。  相似文献   

19.
张帅  户杉杉  潘荣艺  高水练 《茶叶》2019,45(1):17-23
目前我国土壤酸化逐渐加剧,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茶园土壤酸化会影响茶园土壤进而导致盐基阳离子大量淋失,土壤持水率、孔隙度下降,破坏茶园土壤生态,不仅降低土壤肥力,还会使有毒重金属活化,最终会影响茶树产量与品质。本文就近20年来关于茶园酸化现状及成因、酸化危害分析以及目前土壤酸化改良措施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目前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及其相关酸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闽北地区的水稻秸秆腐熟剂,研究在水稻秸秆中添加7种不同秸秆腐熟剂腐熟14 d、28 d、42 d后的秸秆失重率,并分析腐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种腐熟剂不同程度提高水稻秸秆腐熟效率,不同阶段的腐熟效率不同,其中A2(爱益康牌)、A6(纯微牌)的促腐效果最佳,适宜在闽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