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测定4种土壤(水稻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中树莓的株高及根、茎、叶的生长量,计算其生物量,分析树莓最佳种植土壤。结果表明:在树莓生长和生物量方面,水稻土和黄棕壤无显著差异,紫色土和黄壤无显著差异,但水稻土、黄棕壤同紫色土、黄壤存在显著差异。黄棕壤、水稻土是较适合种植树莓的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2.
风干对土壤主要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含磷量差异较大的黄棕壤、水稻土和酸性红壤种植黑麦草、白羽扇豆、荞麦、油菜和籽粒苋等不同植物,并于植物生长90 d后采集新鲜土样,测定其风干前后的主要无机磷组分。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无机磷总量及组成间存在极大差异。风干过程可增加黄棕壤和水稻土无机磷总量,降低红壤无机磷总量。无机磷总量的最大改变值可达原有量的70%左右。风干过程对不同土壤的不同无机磷组分消长的影响不一。它导致黄棕壤Al-P减少,O-P 和Ca-P增加;水稻土Al-P 和Ca-P增加,Fe-P 与O-P 不变;红壤 Al-P与Fe-P增加,Ca  相似文献   

3.
张珩  张增强 《西北农业学报》2013,22(10):176-183
采用批试验方法研究中国具有代表性的7种土壤(陕西杨凌 土 娄 土表层、陕西杨凌 土 娄 土粘化层、重庆忠县黄壤表层、湖北十堰黄棕壤表层、陕西汉中黄棕壤表层、陕西汉中水稻土及辽宁抚顺棕壤表层)存在下,对Fe0还原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影响并考察土壤性质对硝酸盐去除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对Fe0还原硝酸盐的影响不同,以汉中水稻土和抚顺棕壤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除汉中水稻土外,其他土壤灭菌处理对Fe0还原硝酸盐影响不大;不同初始pH对土壤存在下Fe0还原地下水中硝酸盐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初始pH为3.0和4.0条件下,不同土壤的促进作用差异不明显,此时pH为反应的主要控制因素,反应进行5 h就基本结束,随着初始pH的不断升高,在pH为5.0和6.0的条件下,不同土壤间促进作用的差异性渐渐显现出来。陕西汉中水稻土和辽宁抚顺棕壤对Fe0还原硝酸盐有促进作用;土壤中的反硝化微生物对Fe0还原硝酸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对硝酸盐的还原有促进作用;不同初始pH对于土壤 Fe0体系具有影响,初始pH越小,还原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几年的土壤测试看出,凤城市土壤有效磷加权平均值为15.1毫克/公斤,按全国分级标准属于3级水平,为中等。全市不同土壤类型有效磷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甸土>潮棕壤>棕壤>水稻土>棕壤性土。根据作物吸收磷肥的特点,在施用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5.
对盐源烟草种植区362个土样磷素钾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源烟草种植区土壤有效磷、全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1.00 mg/kg和0.52 g/kg;速效钾、全钾含量平均为153.94 mg/kg和7.93 g/kg。从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看,有效磷含量排序为:紫色土>新积土>红壤>黄棕壤>水稻土。速效钾含量排序为:为紫色土>红壤>黄棕壤>新积土>水稻土。从不同海拔高度植烟土壤来看,磷素和钾素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在黄棕壤、灰正土和灰油砂土上施钼后,对12种蔬菜作物产量、品质及植株含钼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棕壤施钼可以显著地提高蔬菜作物的产量,并使大部分蔬菜的VC增加;灰正土施钼,对开春蔬菜效果较好;灰油砂土施钼,对蔬菜基本没有增产效果,该土如在夏季施钼,易引起蔬菜作物产,严重者可造成钼中毒。尽管不同种类蔬菜吸钼量存在差别,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差别明显低于土壤供钼水平的差别,因此,不同种  相似文献   

7.
水稻施用硅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施用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的结实率,促进干物质累积和增强抗病能力。这方面早已有些研究报道。日本、朝鲜等国在70年代就把稻田施用硅肥作为一项增产措施。我县稻田土壤多为棕壤性漂洗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及淹育型水稻土,普遍缺硅,耕层土壤有效硅含量平均为每百克干土9毫克左右,低于水稻缺硅临界值9.5毫克标准。为此,我们于1989~1991年在黄棕壤漂洗型水稻土及潴育型水稻土上,进行了水稻施用硅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上莲藕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莲藕科学施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施用氮磷钾配比肥料及有机肥对潮土性水稻土和黄棕壤性水稻土上莲藕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母质类型的水稻土上,莲藕的长势长相和总产量相差不大,但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施K肥产量效果优于黄棕壤性水稻土,施P肥产量效果明显差于黄棕壤性水稻土,施有机肥和N肥的产量效果基本一致。2种类型水稻土上莲藕产量与不同阶段立叶总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N、P和K的净吸收量之比平均为1∶0.25∶2.71,黄棕壤性水稻土上平均为1∶0.36∶5.43,说明莲藕对K素的需求明显高于N素。[结论]2种土壤比较而言,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的N素利用率较高,K素利用率较低,P素利用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土壤pH值对烟草根茎部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北咸丰烟区8个烟草站所辖的38个植烟村80份土壤样品pH值和烟草根茎部病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咸丰烟区土壤整体呈酸性,pH值<5.6的样本比例高达62.5%;土壤pH值与烟株是否发生根茎部病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酸性土壤样本所占比例较高,未发病烟田为48.78%,发病烟田达69.23%;强酸性(pH值<4.4)、中性和碱性土壤(pH值>6.5)有利于抑制根茎部病害的发生;山地土抗根茎病能力最强,样本无病率达100%,各类型土壤抗病性大小依次为:山地土>黄沙质棕壤>黄壤>沙质棕壤>水稻土,除山地土外其他各类型土壤样本根黑腐病的发病率均较高,均超过85%,其中黄沙质棕壤和水稻土发病率达到100%;青枯病在黄沙质棕壤发病最严重,发病率达到100%,沙质棕壤发病率80%,黄壤发病率不到60%,山地土发病轻微.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类型的烟田土壤中细菌、固氮菌、放线菌及真菌进行分离,对不同微生物种群进行数量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烟田土壤中,黄棕壤中细菌和固氮菌数量均高于紫色土.黄棕壤烟田土壤中细菌、固氮菌、放线菌及真菌变化速率分别高于紫色土中4种微生物变化速率;在黄棕壤烟田土壤中,细菌、固氮菌、放线菌及真菌变化速率呈现递减规律.黄棕壤中4种微生物根土比之和高于紫色土.黄棕壤中细菌与真菌数量的比值(B/F)几乎都高于紫色土.黄棕壤根际土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指数与非根际土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指数之比高于紫色土.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和磷库的变化及磷吸附-解吸的能力,旨在为设施蔬菜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蔬菜典型生产区种植5、28年土壤以及临近的水稻土和自然条件下原状背景土的0~20、2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利用Hedley磷分级法分析土壤磷库变化。选取安徽省和县的2种典型土壤,探究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性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设施蔬菜土壤的养分含量显著高于水稻土与背景土,但pH值显著低于后者。种植28年设施蔬菜表层(0~20 cm)土壤的全磷、有效磷含量分别为4.16 g/kg、380.22 mg/kg,与种植5年的土壤相比分别提高232%、138%,且NaHCO3-P、NaOH-P、HCl-P逐渐成为主要的磷库,而NaOH-Po组分含量显著下降。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磷的吸附能力下降而解吸能力增加,亚表层(2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P、N/P、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是决定土壤最大缓冲容量(MBC)的主要因子;土壤磷吸附能力与C/P、N/P、NaOH-Po含量...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植物体对土壤中锌元素的吸收。本文依据土壤有效锌含量分级标准,统计分析无为县土壤有效锌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无为县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1.43 mg/kg,含量属中等偏下(四级);分布范围为0.05~9.82 mg/kg;频率分布明显集中在0.5~2.0 mg/kg之间。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区域差异较大,土壤有效锌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南低山丘陵黄棕壤土区中部波状平原水稻土区水网平原水稻土区沿江洲地灰潮土区西北低山丘陵黄棕壤石灰土区。  相似文献   

13.
为给江苏省耕地地力的保持和培育提供基础数据,以分布于江苏全省的297个土壤监测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江苏省域不同农区土壤碳氮分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农区分布、施肥类型及施肥量、种植制度和还田秸秆量对土壤碳氮分布具有重要影响:(1)水稻土、黄棕壤、砂姜黑土、潮土、棕壤、潮盐土的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依次减少。(2)在水稻土中,徐淮、里下河、沿江等农区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较高,而太湖和丘陵农区次之,沿海农区最低;潮土中徐淮、里下河和丘陵农区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较高,而太湖农区、沿江农区次之,沿海农区最低;黄棕壤中太湖农区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较高,而丘陵农区较低;潮盐土中徐淮农区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最高,里下河农区次之,沿江农区最低。(3)同一种土壤中,有机肥施用量高的土壤碳氮含量较高。(4)在同一种土壤中,种植蔬菜、大量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块根旱作作物(马铃薯等)、茶叶等的土壤碳氮含量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介绍郎溪县主要的耕地土壤类型,包括红壤土、黄棕壤、水稻土等,并对各土壤类型的主要农作物提出了具体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南召县鸭河流域计有黄棕壤、潮土2个土类,5个亚类,12个土属,33个土种,总面积97,474亩,其中黄棕壤占99. 21%,而潮土仅占0. 79%。300~400米以上为黄棕壤,以下为黄褐土,河流两岸潮土呈带状分布。土壤的主要特点是土层薄,石砾多,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中等或偏低,土壤肥力甚差,必须进行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大力进行苹果低产园改造,扩种花生、绿肥牧草、施用磷肥,林草、林药结合,改造稀柞坡,防止水土流失,充分利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选择我国代表性土壤中的黑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紫色土、灰钙土、潮土和水稻土等12个土类的57个土壤样品为建模对象,以0.1 mol/L HC1提取的Cu、Cd含量表征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含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土壤中Cu、Cd植物有效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统计模型,并选取南昌地区不同类型企业周边的蔬菜-土壤样品为模型验证对象,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权重离子冲量的形式可同时表征复合污染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lgwI植物=0.995 lgwI土+0.153 lgP速效+0.084lgSOM-0.058pH-0.365(r=0.875,F=42.570,n=57,P<0.001),即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态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关.独立于模型的土壤-蔬菜样品中Cu、Cd含量的实测值与模型的预测值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64,n=75,P<0.001),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昆明地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 0 0~ 2 0 0 1年共取昆明地区植烟土壤样品 1 0 0 5个 ,其中红壤 75 2个、水稻土 94个 ,白泥土 4个 ,紫色土 5 0个、油砂土 3 3个、黄壤 3 4个 ,棕壤 3 8个 ,经化验分析 ,昆明地区植烟土壤平均pH6 4,有机质 3 1 3 % ,速效N 1 0 1 8mg/kg,速效P 3 4 5mg/kg ,速效K 2 1 3 7mg/kg ,有效Mg、Zn、B分别为 3 0 6 4mg/kg、 1 82mg/kg、 0 3 6mg/kg。从上述分析结果看出 ,昆明地区植烟土壤在施肥上应对N肥稳中有降 ,降低P肥 ,稳定K肥 ,加施B肥。并对酸性土壤增施石灰 ,以提高pH值。  相似文献   

18.
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的调查,以及对其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将其划分为淋溶土纲,铁铝土纲,初育土纲3个土纲,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和石灰土6个土类,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红壤、黄壤、红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8个亚类,并对保护区土壤生态的脆弱性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信阳土壤锌的现状及杂交水稻施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地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土壤类型有黄棕壤、黄褐土、潮土、水稻土等。通过土壤普查,发现全区土壤表层速效锌含量普遍偏低,土壤缺锌已成为限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障碍因素。1994~1996年我们在对信阳土壤锌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杂交水稻施锌技术作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锌肥耖口基施30~45kg/hm2和蘸秧根3~9kg/hm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有机酸根阴离子对土壤无机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黑麦草生长期间,施用柠檬酸钠、草酸钠、酒石酸钠、苹果酸钠等4种有机酸盐,研究不同有机酸根阴离子对黄棕壤和水稻土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草酸根阴离子活化黄棕壤中总无机磷能力最强,酒石酸根阴离子活化水稻土中总无机磷能力最强。黄棕壤被草酸根阴离子活化的无机磷主要是Ca P和Al P,而水稻土被酒石酸根阴离子活化的无机磷则是Fe P和O P。4种有机酸根阴离子活化黄棕壤中总无机磷能力的大小顺序为草酸根>柠檬酸根>苹果酸根>酒石酸根,活化水稻土总无机磷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酒石酸根>柠檬酸根≈草酸根>苹果酸根。同一土壤中同一组分无机磷,不同有机酸对其活化能力不一;不同土壤中同一组分无机磷,同种有机酸对其活化能力也有较大差异。有机酸的施入虽可增加植物的总吸磷量,但增加量并非仅来自于无机磷的释放,很可能是土壤有机磷释放的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施入有机酸钠促进了总无机磷的释放,但各无机磷组分间的消长情况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