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ABT生根粉在固沙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河西沙漠绿洲边缘风沙危害重点区,为了提高流动沙丘的造林成活率,以达到防治风沙危害、保护和恢复绿洲边缘植被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研究选用沙生植物沙拐枣、花棒、梭梭一年生苗木,分别采用ABT生根粉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和500mg/kg不同浓度水平进行处理,以不处理的作为对照(CK),在流动沙丘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得出3种沙生植物经ABT生根粉处理的树种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各自不处理的成活率。其中沙拐枣和花棒两种树种经ABT生根粉150mg/kg浓度处理林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8.462%和81.429%。并且经ABT生根粉处理的造林树种与未处理对照造林树种相比有明显地增加根系数量及对高生长有显著影响作用。梭梭用ABT生根粉处理的造林试验,经调查数据分析显示200 mg/kg浓度处理成活率高于其它水平处理及未处理的对照。  相似文献   

2.
于泉林  武宝悦 《种子》2003,(5):72-74
用GA3、H2O2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浸泡处理花椰菜、大葱、水萝卜劣变种子。结果表明:GA3对3种种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低于50mg/kg的浓度效果最佳,高于50mg/kg会抑制种子萌发;H2O2处理只对水萝卜有效,浸泡7min,发芽势、发芽率均提高17%,活力指数也有所提高。测定浸出液电导率、紫外吸收表明,各有效处理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低1%~19%,紫外吸收比对照处理低0.03~1.8,表明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均导致无机离子和核酸、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渗出减少,其机理可能为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对细胞膜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二二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农作物常受大风和沙尘袭击。近几年,在新疆杨栽培实践中,由于春季风沙大、干旱较严重等天气,加之造林措施粗放,以致造林成活率不高。从2003年起,我们选择4个点进行了新疆杨秋季和春季造林技术探讨,旨在探索造林时间与杨树成活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通过2年试验表明.杨树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造林20%以上,其幼树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等都高于春季造林,且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水稻应用平衡施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2000年,采用目标产量法,开展了平衡施肥的试验示范,平衡施肥目标产量达标率为100.1%,比常规施肥新增水稻产量64kg,增产14.8%,投入1kg养分增加水稻产量2.9kg,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7.7个百分点,节省肥料成本16.73元/667m^2。  相似文献   

5.
化学药剂抑制洋葱鳞茎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3种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马来酰肼、山梨酸、水杨酸和乙烯利对洋葱鳞茎进行不同的处理(收获前14 d叶部喷施、收获后浸根)。结果表明,收获前14 d经化学药剂叶部喷施后90 d时,用盐酸1 400 mg/kg、氢氧化钠450 mg/kg、马来酰肼1 600 mg/kg、水杨酸1 000 mg/kg、乙烯利200 mg/kg处理者,鳞茎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5.29%,17.65%,24.84%,13.50%和35.29%,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抑制效果顺序为:乙烯利200 mg/kg>盐酸1400 nag/kg>马来酰肼1600 mg/kg>氢氧化钠450 mg/kg>水杨酸1000 mg/kg。鳞茎收获后经化学药剂浸根处理后90 d时,用盐酸2100 mg/kg、氢氧化钠300 mg/kg、马来酰肼2000 mg/kg、山梨酸2000 mg/kg、水杨酸800mg/kg、乙烯利200 mg/kg处理者,鳞茎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28.13%,28.13%,28.13%,40.62%,28.13%和34.37%,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抑制效果顺序为:山梨酸2000 mg/kg>乙烯利200 mg/kg>盐酸2100 mg/kg>马来酰肼2000 mg/kg>氢氧化钠300 mg/kg>水杨酸800 mg/kg。  相似文献   

6.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亚麻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金忠民  沙伟  孙雪巍  杨振军 《种子》2006,25(1):56-57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D处理亚麻(Linum usitatissimam L.)种子。结果表明,GA3可以显著提高亚麻种子活力,使用时农度低于15mg/L为宜。IAA对亚麻种子活力无明显作用,使用时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NAA可以提高亚麻种子活力。2,4-D可以显著降低亚麻种子活力,使用时浓度低于15mg/L为宜。  相似文献   

7.
稀土浸种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张万萍  杨民  莫小青  陈善粉 《种子》2003,(1):28-29,32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溶液浸种,750-1000mg/L浓度范围内,发芽势,发芽率显著提高,发芽势增幅为对照的41%,发芽率增幅为对照的24%;植株鲜重和干重显著提高,为对照的1.77-1.78;根长和芽长也有所增加。1000mg/L浓度处理电导率下降为对照的73%。750mg/L浓度处理提高了萌动种子呼吸速率及淀粉酶活性,增幅为对照的1.27和1.86;同时也提高了幼苗的根系活力,为对照的1.27。实验表明,稀土浸种对促进黄瓜幼苗吸收矿质营养元素影响不大。当处理浓度超过1250mg/L时,黄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几个生理指标下降。  相似文献   

8.
茶树在夏秋季节根灌鲁虹牌全营养生态肥180~150倍液,新梢生长粗壮、发芽整齐,芽头密度提高达7.25%,百芽重增加达56.25%,鲜叶产量增加达24.39%;茶叶品质显著提高,感观审评香气嫩香浓高、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其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0个百分点,酚氨比降低4.9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试验用不同浓度的NAA、IBA、IAA及配置比对马铃薯扦插苗的生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处理中,其中以IBA(100mg/kg)处理扦托苗生根多,成活率最达95%。而NAA+IBA处理成活率低于单纯IBA处理,并结有小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对甘蓝腋芽扦插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A1000mg/L、NAAl500mg/L能显著提高扦插成活率和幼苗质量,1500mg/L的ABT生根粉虽然对扦插成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却能较好地提高幼苗质量。基质是影响扦插幼苗效果的重要因素,珍珠岩经石等量混合的复合基质的育苗效果明显化于其他基质,使用这一基质的扦插成活率可达96.67%,扦插苗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根长、叶鲜重、根鲜重、叶干重、根干重分别比土境对照提高47.46%、35.42%、193.92%、235.79%、89.90%、40.51%、40.79%、53.44%。  相似文献   

11.
苹果试管苗生根培养及移栽困难、成活率低,为筛选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及移栽的适宜外源物质,试验以继代培养的‘嘎啦’苹果茎段为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及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3种生长素及水杨酸(SA)对生根及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生长素种类及浓度显著影响试管苗的生根率,1/2MS显著优于MS培养基,IAA优先其他两种生长素;外源SA可以显著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并存在浓度效应。适宜‘嘎啦’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2 mg.L-1 IAA,0.8mg.L-1 SA处理可显著降低气孔开度、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而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戴学敏 《粮食储藏》1996,25(2):35-37
采用GC-7AG气相色谱仪进行粮食中甲基毒死蜱的分析,在选定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当进样量为2μl时,甲基毒死蜱的最小检出量为0.02ng,5种粮食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7.7%~102.4%,最小检出浓度为0.025mg/kg.  相似文献   

13.
东方百合鳞茎快速增长的组培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orbonne’和‘Siberia’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蔗糖、6-BA、IAA、PP333及活性炭(AC)的添加浓度对组培苗小鳞茎增重和直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0g/L蔗糖浓度有利于‘Sorbonne’和‘Siberia’组培苗小鳞茎增重;6-BA浓度为0.2mg/L、IAA浓度为0.5和1.0mg/L时‘Sorbonne’和‘Siberia’组培苗小鳞茎平均直径增加最大,分别为120.7%和138.0%;PP333浓度达3.2mg/L和1.6mg/L时,‘Sorbonne’和‘Siberia’的组培苗小鳞茎平均直径增加最大,分别达到505.7%和211.3%;AC浓度达到2.0g/L时‘Sorbonne’试管苗小鳞茎平均直径增加最大,浓度达到4.0g/L‘Siberia’组培苗小鳞茎平均直径增加最大,分别为194.7%和220.3%。  相似文献   

14.
药剂处理对瓜尔豆种子低温萌发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的药剂分别在20℃、15℃条件下浸泡瓜尔豆种子24h,放入15℃的发芽箱中发芽。结果表明:400ml/kg乙烯利、10mg/kgAMP、20mg/kg6-BAl5℃浸种显著或极显著的提高种子活力,促使种子低温萌发;而20℃浸种时对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0.1%水杨酸钠在15℃条件下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较长时间的维持种子活力。0.1%甲醛处理完全杀死种子。20mg/kgIAA20℃浸种、30mg/kg2,4-D15℃浸种抑制种子的萌发。200ml/kgCCC、500mg/kgGA3、0.1mol/LKNO3、25ml/kg肌醇15℃或20℃浸种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提高土壤中秸秆发酵效率的新途径,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秸秆配施外源蛋白酶对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pH值以及后季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种植期内,秸秆施酶处理土壤速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都高于不施酶处理,小麦收获时,施酶处理速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分别高出不施酶处理0.74-1.74mg/kg,0.53—1.33mg/kg,3.90—6.57mg/kg,0.07—0.13g/kg;盆栽小麦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株高和于物质含量都比不施酶处理有所提高,子粒产量比对照提高19.84%~34.11%。可见,秸秆配施外源蛋白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并且促进后季作物毕长。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3种浓度的青鲜素、盐酸、氢氧化钠、山梨酸和乙烯利对苹果洋葱鳞茎进行不同的处理(收获前14d叶部喷施、收获后浸根),结果表明收获前14d经化学药剂叶部喷施后135d时,用盐酸1400mg/kg、氢氧化钠300mg/kg、青鲜素1200mg/kg、乙烯剂200mg/kg,鳞茎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20.00%,10.00%,14.08%,20.00%,差异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其对洋葱鳞茎抑制效果顺序为乙烯剂200mg/kg>盐酸1400mg/kg>青鲜素1200mg/kg>氢氧化钠300mg/kg.鳞茎收获后经化学药剂浸根处理后135d时,用盐酸1800mg/kg、氢氧化钠200mg/kg、青鲜素1600mg/kg,山梨酸1600mg/kg、乙烯利200mg/kg,鳞茎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15.00%,15.00%,15.00%,21.66%和18.33%.差异水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其对洋葱鳞茎抑制效果顺序为山梨酸1600mg/kg>乙烯利200mg/kg>盐酸1800mg/kg>青鲜素1 600mg/kg>氢氧化钠200mg/kg.  相似文献   

17.
从金钗石斛植株中分离并筛选产吲哚乙酸(IAA)的内生细菌,研究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的干旱胁迫条件下,产IAA内生菌发酵上清液浸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从金钗石斛分离出645株内生细菌,通过salkowskis法筛选表明,63.4%的内生菌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其中有9株菌分泌量较高,分泌量为12.8~34.5 mg/L.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它们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细菌.将内生菌发酵上清液浸种处理玉米种子,在未加PEG以及5%、10%和15% PEG的干旱胁迫条件下,其种子萌发率与对照组的相当或降低.但部分产IAA内生菌浸种处理可缓解高度干旱胁迫作用:在20% PEG条件下,有7株内生菌浸种处理后玉米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较对照组提高了4.7%~13.3%;25% PEG条件下,内生菌LJYPD 10处理的玉米种子萌发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5.3%.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效果的探讨,培肥苗床结果表明:用沼肥培肥旱育秧苗床,出苗较对照提早1.7d;出苗率、成秧率平均提高7.4,6.7个百分点;单株绿叶数、白根数、分蘖数平均增加1.3叶、4.2根、1.4个;单株鲜、干重平均提高0.51g和38.7mg;随着沼肥用量增加,秧苗素质显著提高。大田结果表明:用10kg/m^2沼肥培肥苗床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502.5kg/667m^2,其次是15kg/m^2平均单产501kg/667m^2。分别较对照增产7.67%和7.44%,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19,(3)
为提高西藏地区银白杨扦插生根率,以西藏3个地区(拉萨、山南和林芝)的银白杨为试验材料,采用ABT 2号生根粉,设置3个浓度梯度(100,200,300 mg/L),以清水为对照(ck)组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2,4,8,12 h,进行扦插生根试验,研究生根粉不同处理方法对西藏地区银白杨的愈伤组织形成、根系生长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其苗高地径与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BT 2号生根粉对银白杨扦插生根与生长有显著影响,处理时间2 h时3个地区均表现最好;所有处理组合中,处理2 h,浓度100 mg/L时,拉萨地区银白杨生根率最高(50%),生长状况最好,这说明在生产中,拉萨地区应为银白杨苗木培育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20.
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和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研究了激素配比与基因型对马铃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AA和NAA浓度的增加,费乌瑞它的试管薯诱导率和单薯重呈波浪式递减,6-BA+IAA处理的诱导率高于6-BA+NAA处理,6-BA+NAA处理的单薯重高于6-BA+IAA,添加6-BA+NAA有利于改变组培苗腋芽处茎尖的生长方向,诱导试管薯的形成;添加6-BA+IAA有利于试管薯块茎膨大、提高试管薯鲜重,通过主成分分析,试管薯诱导率和单薯重对激素诱导效果的贡献率分别为60.26%、34.78%。综合比较5个品种在L5和L7两种激素配比处理时的试管薯诱导效果,L5处理比L7处理的费乌瑞它、黑美人、庄薯3号和大西洋4个品种试管薯诱导率高出5.83~11.11个百分点,以试管薯诱导率为第一主分量,筛选出最适宜试管薯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1.4 mg/L+30 g/L白糖+4.8 g/L。本研究明确了筛选最优激素配比的主要指标,探明了NAA和IAA两种激素对试管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效果,为规模化生产试管薯培养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