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近年来,大樱桃屡遭晚霜冻害,使大樱桃生产受到了严重危害,受冻年份果品产量总体减少30%~60%,有的园片几乎绝产。晚霜冻害,已成为目前许多地区大樱桃生产最大的障碍。为此,我们对烟台大樱桃主产区近年的霜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预防大樱桃遭受晚霜冻害和受冻害后的有效补救措施。晚霜冻害的预防措施1.选择适宜园址。经常发生霜冻的地区,建园要选择背风向阳(或半阴坡),地势平缓,土肥水条件较好的地  相似文献   

2.
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十几年来烟台地区冬季和春季苹果开花前的气温变化,分析了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的发生与暖冬天气关系密切,烟台地区发生花期霜冻的年份,均出现了暖冬天气;同时,如果4月上中旬温度较高时,苹果的物候期会提前,发生霜冻时,损失更严重。因此,暖冬(2月份均温高于2℃)和4月上中旬的高温,可作为烟台地区发生晚霜的早期预警预报的参考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晚霜冻害发生时对核桃冻害情况做出准确调查,为灾年估产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防治措施及核桃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现有核桃晚霜冻害调查方法做了改进,明确了调查性状、统一了分级标准,通过将核桃晚霜冻害样本资料数据化,并建立冻害性状调查统计分析表,再以预设标准化数据为参考来确定调查性状的冻害指数和冻害等级,解决了目前核桃晚霜冻害调查性状和冻害等级标准不统一、调查方法可操作性差、不同调查人员人为主观判断较多、误差较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晚霜冻害的概念、晚霜冻害对核桃的影响、核桃晚霜冻害机理及防御晚霜冻害的措施等方面对核桃晚霜冻害进行了综述,并对核桃晚霜冻害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核桃晚霜冻害的后期研究及抗(避)晚霜冻核桃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玉米近几年发生晚霜冻害的调查、分析,总结提出发生晚霜冻害的原因及预防冻害的几点建议:一是适时播种;二是搞好协调,适时春灌;三是大力推广玉米穴栽地膜覆盖技术;四是物理方法预防霜冻。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桑树由于暖冬现象的发生,开春后桑树生长发育提前,生产上常出现晚霜危害,致使蚕农遭受经济损失。本文从霜冻危害原理和症状、晚霜冻害规律、桑树霜冻危害应对措施、晚霜危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四个方面阐述了桑树晚霜冻害发生应对措施,从而减轻蚕农遭受晚霜危害程度,确保蚕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桑树由于暖冬现象的发生,开春后桑树生长发育提前,生产上常出现晚霜危害,致使蚕农遭受经济损失.本文从霜冻危害原理和症状、晚霜冻害规律、桑树霜冻危害应对措施、晚霜危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四个方面阐述了桑树晚霜冻害发生应对措施,从而减轻蚕农遭受晚霜危害程度,确保蚕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核桃被誉为商洛市丹凤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丹凤县核桃晚霜危害时有发生,致使核桃树嫩芽、雌花和雄花序严重冻伤、萎焉甚至发黑枯死。为丹凤县及类似地区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分析丹凤县核桃生产与冻害发生现状,核桃冻害发生特点与主要表现,提出加强监测预警,引进和选育抗冻害品种、选择适宜地形建园、树干涂白、喷施保护剂等预防晚霜危害技术方法,以及在晚霜发生后采取灌溉、扩盘施肥、叶面喷肥、修剪、防病虫等为增强树势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因桑树晚霜冻害的发生,给春蚕生产造成较大损失.通过对如皋市气象站2000-2010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结合桑树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揭示了如皋地区桑树霜冻灾害的发生规律,对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促进如皋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核桃是凤县传统经济作物,由于凤县地处高海拔地区,晚霜和春季冻害是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提出了凤县晚霜和春季冻害的防治技术措施以及霜冻后的补救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6a生核桃树与冬小麦间作巷道的光环境特性以及对比单间作核桃之间果实品质差异,为核桃与小麦的提升光合作用及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使用LAI-2200C冠层分析仪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分别测定2种模式下核桃各时期叶面积指数以及冬小麦各时期的光合生理数据;对比分析间作园与单作园核桃果实品质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2个泡核桃品种初果期的表现,为今后抚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腾冲市界头镇南、中、北产区随机抽取9年生的大泡核桃和细香核桃各3株,对其单株产量、基径、树高、综合冠幅、果形指数、单果重和出仁率7个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细香核桃与大泡核桃在界头镇全域内都能正常生长;细香核桃树体生长速度较快,单株产量、出仁率都表现优良;二者坚果形状相似,呈圆形或椭圆形,细香核桃的坚果较大泡核桃小。细香核桃更适应界头中北部较高海拔的气候,而大泡核桃较适应界头南部较低海拔的气候。[结论]应选择细香核桃为界头镇主栽品种,大泡核桃作为补充品种,在局部低海拔地区种植或作为授粉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取苹果、香梨、桃、杏、核桃、红枣等果树,在南疆果棉间作生态区,研究开展间作果树类型对棉花生长的影响,为形成稳定、高效的配置结构,以及制订系统科学的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产中的主要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关键生育时期,调查棉花的主要生长指标、冠层微气象指标、产量指标及纤维品质指标。[结果]遮荫对棉花冠层微环境的改变显著,树冠直径与遮荫效果呈加性效益,同一树种间比较,冠层微环境的变化幅度依次为冠下〉冠外〉中间测点,不同树种间比较,冠层微环境变化幅度依次为桃树〉香梨〉苹果〉桃核〉红枣。树冠直径与果枝台数、单株结铃数的下降呈正比,遮荫是造成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树冠增大导致棉花冠层光强、冠层温度降低,冠层湿度升高,微环境因子的改变对棉纤维品质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结论]对间作棉花产量、品质及冠层环境综合指标较为有利的果树依次为红枣〉桃核〉苹果〉香梨〉桃树,生产中采用红枣等冠层较小的树种或适度修剪营养枝,能够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4.
气象因素对核桃幼树抽条的影响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分析了在和田地区核桃幼树抽条与诸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温、日较差、日蒸发量、日平均风速、大气湿度等因子在达到任一极端值时,均不能使核桃幼树抽条;(2)冻土深度与核桃幼树抽条率极显著相关;(3)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落叶后的负积温、10cm地温负积温、蒸发量、低湿(相对湿度<30%)天数、高风速(高于月平均风速)天数和冻土深度与核桃幼树抽条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4)通过分析发现,低湿天数、低温负积温和高风速天数是影响核桃幼树抽条的主导因子,当达到78d、-142.2℃和68d时,使核桃幼树抽条;(5)通过试验和研究,提出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早实核桃采穗圃修剪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开志  肖千文  廖运洪  蒲光兰  张丽  韦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35-11836,11855
[目的]为早实核桃的生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春、夏季修剪早实核桃采穗圃,探讨不同的修剪强度对不同品系和树龄的核桃树的修剪效应。[结果]3~5月的重短截可显著促进新枝生长,抽枝基径1.51cm,平均长度93.24cm,满足接穗生产的要求;7~8月修剪的枝条抽生能力差,不能达到接穗的要求。同一品系不同强度修剪后,新枝生长差异显著;重短截对4个核桃品系的新枝长度和基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抽枝基径1.22~1.59cm。中短截可极显著促进2年生早实核桃新枝的生长,抽枝基径、长度平均达1.42、91.92cm;3年生和5年生早实核桃重短截处理的新枝长度、基径生长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早实核桃春季修剪明显优于夏季修剪。重短截技术可以普遍应用于不同品系的早实核桃修剪。  相似文献   

16.
在非目的品种核桃大树上利用方块形芽接方法,探求与核桃树地径相适应的预留橛数和嫁接芽数,以期为核桃生产中的大树芽接技术提供操作依据。在相同肥力地块选择相同地径水平的核桃树作 为砧木,设置单因素4 处理试验。第1 年短截骨干枝,第2 年在新生嫩枝上采用方块形芽接技术嫁接目的品种芽块。接后从第2 年开始,连续3 年调查核桃树冠直径恢复情况、主干感染腐烂病的情况及单位面积产量。最终总结出合理的留橛数和嫁接芽数。调查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预留橛数越多,嫁接芽数越多,树冠恢复就越快,主干感病越轻,产量恢复也越快。对于地径在20~25 cm内的核桃大树应预留16 个树橛,嫁接40 个芽为宜。试验探求了一套成活率高,树冠及产量恢复较快,且树干不易感病的核桃大树芽接技术,为核桃生产中的大树芽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B9等苹果矮化砧木在渭北地区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平秋子为基砧,B9等7种苹果矮化砧木、M26(CK)作中间砧嫁接秋富1品种,在陕西渭北地区建园进行比较试验。8年观察、测定结果表明,B9和SX13的树高分别相当于M26的66.5%,80.7%,树冠体积相当于M26的53.6%和67.5%,冠径相当于M26的89.2%和94.4%,累计产量分别比M26高13%和28%以上;Mark树高小于M26,树冠体积、冠径较M26大,累计产量比M26高7.1%;77-34的树高与M26相当,树冠体积、冠径相当于M26的135.9%和116.3%,累计产量相当于M26的133.8%;CG24,EMLA9和75-9-35树高小于M26,树冠体积、冠径均大于M26,累计产量相当于M26的50.6%~78.7%。各试验砧系组合的果实品质优于或与M26相当。B9,Mark,SX13,77-34综合性状优良,可在渭北及条件相似的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从美国相似气候区引进黑核桃种子,在玛纳斯、伊犁开展育苗试验表明,黑核桃播种育苗,春播种子需层积90~120 d;秋播种子省工省力,能够提高苗木生长量.并初步研究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新疆发展的黑核桃播种育苗的技术;可充分利用研究项目在南北疆建立的黑核桃种子园,采集种子,进行播种育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苗木质量,为黑核桃在新疆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创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核桃叶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越冬方式及场所,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2017年连续两年11月~翌年3月在洛浦县五个乡镇的观测园内,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固体平板稀释涂布培养计数法,对病原菌菌丝体在不同器官组织、分生孢子在不同生境以及病原菌在土壤不同深度的存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核桃叶斑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落叶及树上病叶上越冬,分离率高达90%,其次是芽和主干树皮,分离率为87.67%、79.58%,而一年生侧枝及果实的病菌分离率较低;该病菌也可以分生孢子在树上、地表、土层5、10、15、20、30 cm病残体上越冬,其中10~15 cm土层病菌孢子的存活率最高,而30 cm处病菌孢子存活数量很少;并且发现该病原菌在0~20 cm的土壤中均能越冬,且土层越深病原菌存活数量越少,地表土的病菌数量与土壤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可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植株上、土壤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冬。  相似文献   

20.
核桃单株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石棉县调查的44株核桃优良单株的单位投影面积产量、三径、风干果重、壳厚、仁重、出仁率、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果形、色泽、果面、取仁难易、种仁颜色、饱满度、风味和内隔壁16个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2.586%,可以代表核桃果用、外观、产量、仁用等4种利用类型的相关指标。比较不同主成分及综合表现得出排名,列出不同用途及综合得分前十名的优良单株作为参考。评价结果与优良单株实际表现接近,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具有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以对不同育种目标的核桃优良性状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