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市面上常见的5个厂家生产的猪瘟活疫苗进行免疫效果比较试验,并通过兔体热反应法比较不同疫苗间的效价。选取75头30日龄未免疫猪瘟疫苗的健康仔猪,根据不同的母源抗体水平进行分组免疫,于免前及一免后7、14、21、28、35、42 d,二免后7、14、21、35、49、63、77、91、126 d进行采血并进行抗体检测,比较不同厂家猪瘟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A、B厂家的疫苗效价最高,其次为C、E厂家疫苗,最后为D厂家疫苗;不同厂家的猪瘟活疫苗免疫不同水平母源抗体的仔猪,所产生的免疫效果为A厂家疫苗最优,表现出较高的抗体水平和较长的持续期,其后依次为C、B、E、D厂家疫苗。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免疫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F-κB、IL-6、IL-8、IL-10、MHC-Ⅱ等5种免疫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BX株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鸡,并设立空白对照组,于免疫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取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淋巴细胞中NF-κB、IL-6、IL-8、IL-10、MHC-Ⅱ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免疫后7~42 d,活疫苗组NF-κB、IL-6、IL-8、IL-10、MHC-ⅡmRNA表达均呈现上调,且上调时间主要在免疫后7~14 d;免疫复合物疫苗对NF-κB、IL-6、IL-8、IL-10、MHC-ⅡmRNA表达基本无影响。提示IBD活疫苗免疫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大于免疫复合物疫苗。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免疫对鸡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中NF-κB、IL-6、IL-8、IL-10、MHC-Ⅱ等5种免疫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试验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BX株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鸡,并设立空白对照。于免疫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取外周血和脾脏,采用ELISA方法测外周血血清和LPS刺激后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F-κB、IL-6、IL-8、IL-10、MHC-Ⅱ浓度。结果表明,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对鸡外周血中NF-κB、IL-6、IL-8、IL-10、MHC-Ⅱ表达基本无影响,活疫苗免疫能引起NF-κB、IL-6、IL-8、IL-10、MHC-Ⅱ表达水平上调;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免疫再经LPS刺激后均能引起脾脏淋巴细胞中NF-κB、IL-8、IL-10表达水平上调,但对IL-6表达水平起下调作用,对MHC-Ⅱ表达水平无影响。提示IBD活疫苗免疫对鸡外周血和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大,结果为IBD免疫复合物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恒东  刘学贤 《中国家禽》2005,27(12):10-12
用A、B、C三种IBD中等毒力商品化活疫苗分别免疫SPF鸡,9日龄首免、22日龄二免。并于二免后2、9、21d,每组扑杀5只,测定法氏囊的囊/体重比、囊指数,同时观察病理变化,综合评价3种疫苗对免疫鸡法氏囊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A、B、C三种中等毒力IBD活疫苗于二免后2d,试验鸡法氏囊均处于轻微肿胀状态;二免后9d,试验鸡的法氏囊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二免后21d,试验鸡的法氏囊组织已基本恢复。这表明,试验用3种中等毒力IBD活疫苗对鸡法氏囊组织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在损伤的程度上,A苗为最大、B苗次之、C苗最轻,且这种损伤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5.
为临床上科学的选用疫苗,对5个厂家生产的伪狂犬病活疫苗进行病毒含量测定和免疫效果比较试验。选取60头4~5周龄有母源抗体且未免疫伪狂犬病疫苗的健康仔猪,按说明书推荐剂量免疫不同厂家疫苗,于免疫前和免疫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63 d、93 d、123 d、154 d采血进行抗体检测,比较不同厂家伪狂犬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A厂家疫苗病毒含量最高,其次为B、E厂家疫苗,C、D厂家疫苗病毒含量最低;免疫仔猪后产生的免疫效果为A厂家疫苗获得更高的抗体水平和更长的持续期,随后为B、C厂家疫苗,最后为D、E厂家疫苗。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枸杞多糖对雏鸡的免疫调节作用,将400羽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A、B、C、D共4组。7日龄时,分别给予A、B组雏鸡灌服10 mg/kg和20 mg/kg的枸杞多糖各5 m L,C、D组灌服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给药的同时,A、B、C组滴鼻和点眼免疫新城疫Ⅳ系疫苗,D组不作处理。分别于7、14、21、28和35日龄时,采用微量法HI试验测定各组雏鸡新城疫抗体效价。分别于免疫后的第7、14、21、28和35天,计算各组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显示,A、B组的新城疫抗体效价和各免疫器官指数明显高于C、D组,提示枸杞多糖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且能够促进雏鸡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筛选了4株氨基酸序列差异显著的超强毒力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vIBDV)的细胞弱化毒株GXCL1-25、GXCL2-30、GXCL4-25、GXCL5-30制备活疫苗(加入泰山松花粉多糖为免疫佐剂,蜂胶佐剂作为对照),并分别对这些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分析。分别测定4株病毒克隆株的TCID50,并分别制备相应的佐剂活疫苗进行接种试验。对4株病毒克隆分别设置无免疫佐剂疫苗接种组(A1、B1、C1、D1)、松花粉多糖佐剂疫苗接种组(A2、B2、C2、D2)、蜂胶佐剂疫苗接种组(A3、B3、C3、D3)及空白对照组(E)。每组接种SPF鸡50只,于14日龄首免,25日龄二免。分别于一免后0、3、7d和二免后3、10、17、24d采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和IL-2分泌水平;28日龄与42日龄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比率,28日龄每组剖杀5只测免疫器官指数;35日龄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的抗体效价和IL-2水平均在35日龄时(二免后第10天)达到最高峰,但佐剂疫苗组与无佐剂疫苗组相比具有更高的IBDV抗体水平、更长的抗体维持时间长、更轻的法氏囊损伤,并且攻毒保护率均在90%以上;尤其松花粉多糖佐剂疫苗组的抗体效价、IL-2水平和淋巴细胞比率比其他组更高,且松花粉多糖为佐剂的GXCL4-25组免疫效果最好。结果表明,以泰山松花粉多糖为佐剂的IBDV细胞弱化活疫苗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力。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鸡法氏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中的病毒载量及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BX株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鸡,于免疫后7d、14d、21d、28d、35d、42d采用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ELISA方法及中和试验检测免疫鸡法氏囊和PBMC中IBDV载量和免疫鸡血清中IBDV抗体滴度,并攻毒,计算两种疫苗的保护率。结果显示,活疫苗免疫7d时IBDV在法氏囊和PBMC中的载量均比其它时间点的高,在14d时到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两种疫苗刺激产生的IBDV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在免疫后7d攻毒两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0,其它时间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本研究结果表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后病毒在鸡体内开始大量复制的时间并不相同,但免疫效果基本相同。本实验为IBD免疫复合物疫苗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新城疫(ND)、克隆-30株,传染性法氏囊病(IBD)CT株的含毒鸡胚胚体和尿囊液研制成二联活疫苗.用10个免疫剂量ND、IBD二联活疫苗免疫7~10日龄雏鸡,不引起ND和IBD临床症状,说明该苗安全可靠.ND、IBD二联活疫苗与ND、IBD单苗免疫对比试验,测定血清抗体结果,无显著差异,接种7~10日龄鸡,7天产生免疫力,14~21天达到高峰,一次免疫,免疫期2个月,保护率95%以上,从而能产生注射一次疫苗起到一针同时能防两种传染病,减少运输成本和应激的效果.现地应用已逾2亿羽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SPF雏鸡,免疫后9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14、21、28d对各组鸡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21d及28d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后9d免疫复合物疫苗组鸡法囊正常,活疫苗组鸡法氏囊全部明显萎缩;免疫后14、21、28d,免疫复合物疫苗组鸡IBDV中和抗体分别为2.9±0.99、8.1±0.88和10.6±1.78,活疫苗组IBDV中和抗体分别为3.3±1.14、8.3±1.16和9.2±1.23,免疫后21d及28d疫苗免疫组均100%保护。试验证明免疫复合物疫苗比活疫苗更为安全,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SPF雏鸡产生比活苗更高的IBDV中和抗体,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孟翠红  樊丽军 《饲料广角》2007,(16):38-41,44
本试验将60羽体重相近的49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羽。分别在B、C、D、E组日粮中填加0、200、400、800mg/kg的维生素C.并进行颈部皮下注射Ⅰ系新城疫疫苗免疫。分4周测血清中的HI效价及脾脏、胸腺、法氏囊等脏器指数。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C可提高HI效价,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有促进作用,其中D组效果较好;C、D、E组的脾脏、胸腺、法氏囊等脏器指数均高于B组,说明添加维生素C能促进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新城疫(ND)克隆-30株、传染性法氏囊病(IBD)CT株的含毒鸡胚体和尿囊液研制成二联活疫苗。用10个免疫剂量ND、IBD二联活疫苗免疫15日龄雏鸡,不引起ND和IBD临床症状,说明该苗安全可靠。ND、IBD二联活疫苗与ND、IBD单苗免疫对比试验,测定血清抗体结果,无显著差异,接种7-10日龄鸡,7天产生免疫力,14-21天达到高峰,一次免疫,免疫期2个月,保护率95%以上,从而能产生注射一次疫苗起到一针同时能防两种传染病,减少运输成本和应激的效果。现地应用已逾1亿羽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孟翠红 《饲料工业》2007,28(17):26-29
试验将60只体重相近的49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B、C、D、E4组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Ι系疫苗进行免疫,分别在B、C、D、E组日粮中添加0、200、400、800mg/kg的维生素C,分四周测血清中的HI效价及脾脏、胸腺、法氏囊等脏器指数。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C可提高HI效价,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有促进作用,其中400mg/kg的维生素C效果较好;C、D、E组的脾脏、胸腺、法氏囊等脏器指数均高于B组,说明添加维生素C能促进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体外刺激对鸡淋巴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以及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引起淋巴细胞NF-κB的表达是否与PKC通路、PTK通路、Ca2+通道的调节有关,以及对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SPF鸡脾脏,分离脾脏淋巴细胞,分别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BX株活疫苗刺激,另外设立分别加入PKC抑制剂、PTK抑制剂、Ca2+抑制剂、NF-κB抑制剂的对照组,加LPS的阳性组,加PBS的空白组。体外分别培养21h和45h后,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NF-κB浓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NF-κB核移位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结果表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体外刺激均能够引起NF-κB、Ca2+浓度升高,使NF-κB发生核移位,但免疫复合物疫苗引起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活疫苗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体外刺激能够激活淋巴细胞内NF-κB,引起Ca2+浓度的升高,但两种疫苗引起NF-κB表达的上调与PKC、PTK通路无相关性,与Ca2+通道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选用21日龄体重相近的大白哺乳仔猪165头,根据体重、性别和日龄相近的原则,均匀分为五组(即A组、B组、C组、D组和E组)。25日龄首次免疫猪瘟疫苗1头份∕头次,66日龄二次免疫猪瘟疫苗1头份∕头次,每组猪两次免疫的猪瘟疫苗相同。A组免疫接种ZM猪瘟脾淋疫苗,B组免疫接种ZM猪瘟细胞苗,C组免疫接种QL猪瘟脾淋苗,D组免疫接种QL猪瘟细胞苗,E组免疫接种YS猪瘟ST传代细胞苗。对五组仔猪在首次免疫后40天、二次免疫后25天和二次免疫后76天分别检测猪瘟疫苗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E组、C组免疫效果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肉鸡进行IBD活疫苗免疫的最佳日龄,90只肉鸡随机平均分成6组,分别于10、13、17日龄进行IBD活疫苗CH/80和法倍灵免疫接种,剂量为1.5羽份.免疫后10 d、21 d用IDEXX试剂盒检测ELISA抗体滴度.同时设对照组,分别于2、10、17、24、31、38日龄用IDEXX试剂盒检测ELISA抗体滴度.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于38日龄时进行新城疫(ND)抗体检测.抗体检测发现,各试验组免疫接种后10d ELISA阳性率均小于50%,免疫接种后21 d检测发现,A组和B组ELI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4%和78.5%;C、D、E、F组ELISA抗体阳性率均为100%,而且抗体滴度明显高于A、B组;对照组IBD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大约每7 d为1个半衰期,至31日龄鸡群IBD抗体均为阴性;试验组和对照组38日龄ND抗体滴度无显著差异(P>O.05).结果表明,试验用鸡于13日龄进行IBD活疫苗免疫接种效果较好,两种IBD活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MB43活疫苗免疫效果及对鸡法氏囊组织操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MB43活疫苗免疫后鸡的囊体比、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抗体效价及IBD AGP效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含有IBD高母抗试验鸡在17日龄免疫MB43活疫苗后,囊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正常免疫的ND-HI抗体效价无影响;试验鸡16天后IBD AGP阳性率为100%;21天攻毒保护率100%。  相似文献   

18.
1日龄番鸭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后,应用MTT法测定番鸭血液、脾脏和胸腺的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应用血凝抑制方法检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变化规律,探讨MDRV对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疫组番鸭禽流感疫苗二免后H5和H9 AIV-HI抗体效价上升,二免后14 d HI效价最高,随后抗体效价维持在7.5 log2以上。MDRV组番鸭二免后抗体缓慢上升,二免后21 d HI效价最高,随后抗体效价维持在6.0 log2以下,HI效价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1日龄番鸭人工感染MDRV后,免疫后7 d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免疫后14~28 d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MDRV感染抑制了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以上结果表明MDRV感染能抑制抗体应答和番鸭外周血和免疫器官中B细胞的增殖功能作用,造成B细胞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蛋鸡免疫机能的影响,将240只体重相近的45日龄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A、B、C、D、E 共5 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A组为对照组,对B、C、D、E 4组的鸡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在4个试验组的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0、750 mg/kg的维生素C,分别在处理后的第7、14、21、28天采样测定供试鸡的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中的新城疫抗体HI效价.结果显示,添加维生素C的C、D、E 组的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指数均显著高于B 组(P<0.05),HI效价也显著高于B组(P<0.05),日粮中500 mg/kg的维生素C添加量效果最好(P<0.05).表明在鸡的日粮当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能显著促进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能力,能改善鸡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与同类产品对不同日龄鸭及SPF鸡的免疫效果,将该疫苗与国内两家禽流感生产企业的2批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分别免疫鸭和SPF鸡,免疫后14、21、28、42 d采血测定各免疫组的HI抗体效价。禽流感灭活疫苗(D7株)以0.25 mL剂量免疫鸭后14 d,所有免疫组鸭的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即能达到6㏒2以上,28 d HI抗体GMT达到峰值9.1㏒2,而两批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以0.5 mL剂量免疫鸭21 d后HI抗体GMT均没有达到6㏒2;两种疫苗分别免疫21日龄SPF鸡21 d后各免疫组的HI抗体GMT基本相似。试验结果表明,禽流感灭活疫苗(D7株)对鸭的免疫效果要明显优于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Re-5株),而对鸡的免疫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