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深化我国参业生产和管理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毁林栽参所带来的副作用,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建立农田栽参、林下种参两条腿走路的人参栽培生产制度,健全人参政策法规,促进人参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韩国人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栽培人参有千余年 ,一直采用伐林栽参的生产方式 ,由于人参忌连作 ,砍伐森林面积不断扩大 ,以至造成参、林矛盾 ,水土流失严重。韩国从本世纪 4 0年代开始采用农田栽参 ,其方法便于施肥改土、灌溉和其它田间管理 ,也便于实现参业生产机械化 ,有利于人参产业化生产。现在退耕还林人参下山势在必行 ,集国内 5 0年人参生产经验 ,引进了韩国现行栽培方法 ,推广平地栽参 ,是当务之急。高丽参在国际市场上负有盛名 ,其特点是 :平地栽参、人工施肥、栽培期短、质量好、产量高。韩国人参栽培有直播栽培和移栽栽培两种方法 ,直播栽培是把催芽的种…  相似文献   

3.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是人参、西洋参栽培行业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它也是五十多年来众多参业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由于人参、西洋参生长需要森林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林地土壤 ,在我国东北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到现在 ,人们一直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和西洋参种植业。由于该行业产值高、利润大 ,所以山林中最好的地块 ,最好的土壤和植被几乎都被伐林栽参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将有近 6万亩林地被伐做栽参之用。由于人参、西洋参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 ,加之大面积土壤的裸露 ,因此参地的蓄水、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森林生态效益日趋减…  相似文献   

4.
老参地(参后地)永续栽参的土壤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是目前人参、西洋参栽培行业中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也是五十多年来众多参业生产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由于人参、西洋参的生长需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林地土壤 ,在我国东北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和西洋参。由于该行业产值高、利润大 ,所以山林中具有最好的土壤和植被的地块几乎都被用做伐林栽参。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有近 6万亩林地被伐做栽参。由于人参、西洋参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 ,加之大面积土壤的裸露 ,因此参地的蓄水、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森林生态效益日趋减少。…  相似文献   

5.
农田栽参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一直沿用毁林开地来种植人参 ,每年约有 6万亩林地被伐 ,用来栽培人参。人参忌连作 ,砍伐森林面积不断增加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变干 ,气候干燥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日本、韩国等国早已认识到这一点 ,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采取农田栽参。由于农田栽参便于实行园田化、机械化、水利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管理 ,因此增强了战胜自然的能力。为人参生长发育创造最适宜的条件 ,是获得高产的首要因素。随着我国禁止毁林栽参政策的实行 ,农田栽参将是我国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 施肥改土农田栽参应当选择土质比较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质地疏松 ,湿度…  相似文献   

6.
人参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 ,有农田栽参、山地栽参、林下种参等。最近一个时期在社会上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人参种植方式 ,就是在大缸里种植人参 ,即缸参。  目前对种植缸参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文对缸参的栽培管理、费用等问题 ,作了具体的调查 ,为广大群众种植缸参提供初步的技术资料。我们于 2 0 0 0年 7月 2 6日~ 7月 2 9日对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通化县和辽宁省新宾县、宽甸县、桓仁县等地的缸参种植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现就对种植缸参的调查和观察结果做一初步报道。1 缸参分布地区 ,数量及生长情况据调查 ,缸参主要分布以下几个地…  相似文献   

7.
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是我国传统中药,被称为"百草之王",自古以来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在吉林省中药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伐林栽参的栽培模式被国家禁止后,农田栽参成为人参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模式。文章对农田栽参中土壤改良技术进行了概述,讨论了物理消毒、化学消毒、施肥改土、绿肥回田的措施对参地的改善作用,文章对农田栽参模式的推广具有指导意义,为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老参地土壤消毒技术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参具有强烈的忌地性 ,即栽种过一茬人参的土地短期内不能再栽参。人参忌连作是一个全国性的技术难题 ,对于这样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参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名参业工作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由于在这方面做的工作有些局限 ,还不够深入 ,谈的看法也不够成熟。为了开阔视野 ,打开思路 ,现根据国内外人参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工作 ,就老参地土壤消毒技术 ,谈几点看法 ,供广大同行参考。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为我国特产的一种名贵中药材 ,已有4 0 0 0多年的应用历史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人参由于营…  相似文献   

9.
2次实验结果表明,新土壤熏蒸消毒剂甲基溴在有一定坡度的林地老参地上应用效果不理想,仍然存在着烧须,烂根,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甲基溴熏蒸消毒平地农田土老参地土壤后再栽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人参的保苗率和存根率,并能使须根正常生育,产量增加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南北两地的大洪水为我国生态保护再次敲响了警钟,也将使毁林栽参受到限制。辽宁省东部、吉林省东南部是我国人参的主要产区,这里毁林栽参已成为代代相传的成熟经验。但有识之士早在60年代就已呼吁停止破坏性的毁林栽参,发展平地和坡耕地栽参,并有许多文献报道了试验成功的经验[1-4]。但在山区一直没引起足够重视,更没有推广实施。现在退耕还林人参下山势在必行,集国内30年的经验,引进国外现行的栽培方式,推广平地和坡耕地栽参,也是当务之急。 韩国、朝鲜、日本平地栽参,旱田与人参轮作,水田与人参轮作已成为栽培的固定模式,已有几十年的成功经验。 根据1995年赴韩国参观考察期间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环境、营养条件三个方面对农田老参地土壤进行改良。方法研究该土壤改良技术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四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态改良处理组土壤脲酶活性提高37.48%~74.99%,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9.16%~22.90%,蔗糖酶活性提高16.00%~101.31%,磷酸酶活性提高1.24%~74.38%。结论该生态改良技术可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对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老参地、农田地连续移栽人参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大多数植物一样,人参存在着难以解决的不能重茬和连作的问题,笔者通过土壤杀菌、土壤复菌、在土壤中增加微量元素等综合性处理试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介绍老参地、农田地移栽人参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市售人参、西洋参制品糖分含量特性,方法采用比色法对60个人参、西洋参样品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蜜制参类制品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制品,红参、生晒参、鲜参、保鲜参和活性参间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生晒参、鲜参、保鲜参和活性参还原糖含量小于6%,红参还原糖含量不高于16%,蜜制参还原糖含量均大于24%。结论还原糖含量应作为人参、西洋参制品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人参软糖的制作工艺,为人参食品的开发提供新品种。方法本研究筛选人参浸膏、卡拉胶、白糖、柠檬酸等因子的添加量对人参软糖的口感、色泽及状态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各因子的最佳配比。结果人参软糖制作各因子的最佳配比为:人参浸膏2.4%;白糖50%;柠檬酸0.25%;卡拉胶2.0%。此时的人参软糖的口感、色泽及状态最好。结论该产品外观晶莹、弹性好、口感独特、甜度适中、并具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生物菌肥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睿  黄陇 《人参研究》2009,21(1):38-40
文以一年生人参为材料,研究三种生物菌肥不同剂量配比改良农田土壤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生物菌肥配用可提高人参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其中,可提高根重5%-17%,提高总皂苷含量6%-12.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生晒参与未经炮制加工的新鲜人参对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致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0.5U/kg皮下注射),生晒参(RS-1:600mg/kg,灌胃给药)组,鲜人参(RS-2:600mg/kg,灌胃给药)组。实验灌胃给药8周后进行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检测(TG)检测。结果空腹血糖结果表明,生晒参组和鲜人参组较模型组均有改善,鲜人参组效果表现显著(P0.05),所有给药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测均下降,但并没有显着改变,不具统计学显着性(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生晒参与鲜人参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紊乱作用,其中鲜人参比生晒参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概述我国人参种质资源(野山参、园参和培育的新品种),寻求保育人参种质资源的对策,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确定6#溶剂油提取人参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方法 以6#溶剂油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以人参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了6#溶剂油提取人参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提取时间10h,提取温度88℃,料液比1∶7g/ml.结论 该条件下人参挥发油的得率为2.64%,此实验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具有高效性及安全性,适合工业化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型辅料人参———葛根人参的加工工艺,并建立葛根人参及红参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比较方法。方法采用70%乙醇超声提取葛根中的有效成分,旋转蒸发仪适当浓缩,浸入人参煎煮,待葛根提取液完全浸入参体后烘箱35℃低温干燥得葛根人参;以甲醇超声提取红参及葛根人参,点板(硅胶G板),进行薄层扫描(λS=550 nm,λR=650nm)。结果人参皂苷Re点样量在2~18ul范围内,点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得标准曲线Y=161.2X-166.84,r=0.9994;红参及葛根人参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分别为0.19%和0.21%。结论薄层扫描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作比较红参及葛根人参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