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银杏叶黄酮、萜内酯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及适采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掌握银杏叶品质和产量的形成规律,对银杏叶黄酮、萜内酯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及适宜采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份前,银杏新梢幼叶中黄酮含量最高,达到2.74%;随叶龄增大黄酮含量迅速降低,到6月中旬达到最低,为1.05%;7~9月银杏叶黄酮含量有所增加。银杏萜内酯含量和单叶干重随叶龄增大而增加,到8~9月处于最高水平,分别为0.25%~0.26%和0.30%~0.32%。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贵州市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杏叶斑病病叶中黄酮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患不同程度银杏叶斑病的银杏病叶,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叶中黄酮,同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中黄酮含量,探讨黄酮在叶斑病致病过程中含量变化规律,确定患叶斑病叶片是否适合采摘再利用,同时也为阐明黄酮在叶斑病致病过程中是否可能起到抵抗病原菌侵染作用提供初步研究。[结果]随着叶斑病患病程度的加深,叶片上侵染面积的增大,叶中黄酮含量有所增加;但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黄酮含量不再增加。[结论]患病程度轻的银杏叶片具有采摘再利用的价值,同时因为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说明黄酮含量升高可能是银杏叶抵抗叶斑病病原菌侵染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研究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雌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其他部位,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高于其他部位;雄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树枝,树枝的银杏酸含量高于叶。综上所述,雌雄银杏的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应对其不同部位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加快银杏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银杏外种皮黄酮苷含量与不同生长期的动态规律。[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黄酮苷含量。[结果]在生长前期银杏外种皮黄酮苷含量逐渐上升,到盛花后65 d出现最大值,达到0.32%,然后开始显著下降。[结论]随着银杏种实的生长发育,银杏外种皮黄酮苷含量随生长期出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银杏黄酮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用70%热乙醇提取银杏(Ginkgo bilobaL.)干叶黄酮类化合物,以总黄酮含量为30mg/L的水稀释液对水稻浸种48h的结果表明,银杏黄酮对水稻幼苗的伸长生长有轻微抑制,促进幼苗鲜重增加。不同 度的处理表明,随着黄酮浓度的增加,其对水稻幼苗的壮苗作用越明显。低温对水稻幼苗生长有强烈抑制作用,银杏黄酮处理可缓解这种低温伤害。对水稻幼苗3种氧化酶的测定表明,经银杏黄酮浸种后萌发的水稻幼苗,其SOD活性下降,P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叶用银杏品种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银杏31个雌株品种和4个雄株类型叶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雌株品种和雄株类型之间叶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叶黄酮含量最优品种马铃2号是最弱品种的2.07倍;雌雄株间叶黄酮含量无差异,证明银杏品种或类型间叶黄酮含量存在的遗传变异与雌雄株无关,在银杏雌雄群体内选择是有效的。将选择的优良品种或变异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光照强度对银杏叶片发育及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大田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发现 ,光照强度影响银杏叶片的生长发育、黄酮和内酯含量以及光合速率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大小。密植采叶银杏园群体内光照条件随着密度的增加和叶幕层高度的降低而急剧衰减。各叶幕层叶片的重量、长度、宽度和厚度随着光照条件的改善而增大。群体内各叶幕层相对光照强度与相对应的叶片形态指标显著相关。人为遮荫处理后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发生变化 ,且二者的变化趋势相似。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存在一最适光照强度 ,高于或低于这一光强 ,叶片的黄酮含量和内酯含量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作为次生代谢类物质黄酮合成的关键酶 ,其活性随光照强度的下降而下降 ,二者之间相关性显著。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黄酮含量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8.
影响银杏叶黄酮含量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定株定位取样方法研究取样时期、取样部位、叶面喷施及烘干温度对银杏叶片黄酮含量及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年生银杏4 ̄10月叶片中黄酮含量以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季则又趋增加,幼龄叶用银杏园生长期经连续叶面喷肥后,肥料种类及喷施浓度对黄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成年大树树冠不同部位的叶片,其黄酮含量差异很大,以光照充足的南侧叶片黄酮含量最高,东西两侧及内膛叶片黄酮含量偏低,不同烘干温度对叶片黄酮提  相似文献   

9.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银杏黄酮苷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杏提取物的酶水解液为实验材料,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其中的银杏黄酮苷元的工艺.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和吸附动力学实验,从3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非极性YWD07a为最适合分离纯化银杏黄酮苷元的树脂.YWD07a树脂吸附分离银杏黄酮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银杏黄酮苷元的浓度3.26 mg/mL,pH 5.0,流速2 BV/h;解吸:洗脱体积6BV,流速3.0BV/h,乙醇浓度70%.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银杏黄酮苷元产品中银杏黄酮苷元含量由18.5%提高到80.5%,回收率为73.6%.  相似文献   

10.
以银杏叶为材料,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银杏品种净光合速率和黄酮含量差异均很明显,黄酮含量与净光合速率之间有联系,但彼此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明显。总体来看,净光合速率高的品种,其黄酮含量也高,因此在净光合速率高的银杏中选择叶用品种较合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丝素肽的制备工艺及其理化性质,用沸腾的质量分数40%CaCl2溶液溶解精炼的废蚕丝,将制得的丝素蛋白盐溶液加入Alcalase酶进行酶解反应,酶解液经超滤器超滤后的丝素肽溶液再用纳滤设备脱盐,得到的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制得丝素肽粉,同时对丝素肽粉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得的丝素肽粉中丝素肽含量为929.6 g/kg;当其水解度为17%时,丝素蛋白水解产物中主要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49和762,含量分别约占72.9%和15.5%,当水解度为21%时,丝素蛋白水解产物中主要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9和668,含量分别约占84.4%和7.2%;丝素肽主要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之和占其氨基酸总量的85%左右;其平均疏水性为2.29 kJ/残基;丝素肽在pH为2~10时具有很好的溶解性;丝素肽溶液的黏度较小,且随浓度增加,丝素肽溶液的黏度增加不大。可见,丝素肽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和营养特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峻峰  谢济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28-11129
[目的]优化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蒸馏水为提取剂,在提取过程中加入果胶酶,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果胶酶浓度和提取时间对叶下珠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采用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H值为5的蒸馏水为提取剂,料液比1∶30(W/V),果胶酶浓度为2.0g/L,在温度为55℃条件下提取150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叶下珠中黄酮的提取率较高,为1.469%。[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叶下珠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自产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凝胶的性能稳定性,以自选中间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intermedius CIs26菌株发酵柑橘果渣培养基所产的凝胶膜为原料,考查pH、NaCl浓度、加热、冷冻等加工条件对自产柑橘BC凝胶持水力、硬度、色泽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C凝胶的色泽较稳定;pH变化对凝胶的含水量影响不大;碱性条件下所得凝胶的持水力最高,酸性条件下所得凝胶的硬度最高;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所得凝胶的含水量、持水力和黄酮含量均降低,硬度略上升然后下降;-18 ℃冷冻24 h后,所得凝胶的持水力和硬度增加。总体而言,自产BC凝胶在不同加工条件下能够保持较好的理化性能,具有产业化应用的可能性与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环境因子对巢湖沉积物中NH+4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was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ediment-water exchange of nutrients in Chaohu Lake. [Method]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verlying water, temperature, pH and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on NH 4 release in sediment from Chaohu Lake were studied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Results] With the rising of temperature and the decrease of NH 4 concentration in overlying water, NH 4 released from sedim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H had a great effect on NH 4 release with a complicated mechanism. The largest release amount of NH 4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 was about 6 times as much as that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w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Chaohu Lake in the project of leading water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Chaohu Lake.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揭示环境因子对巢湖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的影响机制。[方法]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各环境因子(上覆水浓度、温度、pH值、DO条件)对巢湖沉积物湿样中NH4+释放的影响。[结果]随着温度的上升和上覆水NH4+浓度的降低,沉积物中NH4+释放量显著增加;pH值对NH4+释放的影响比较复杂;沉积物中NH4+最大释放量在厌氧条件下是好氧条件下的6倍左右。[结论]该研究为"引江济巢"工程中巢湖的环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酶法水解丝素蛋白最佳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种酶对家蚕丝素蛋白水解的试验表明,Alcalase 2.4 L水解效果最佳,Flavorzyme次之,并经正交试验确定Alcalase对丝素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浓度8%的丝素溶液中加入1%的酶,在pH值85、5℃条件下反应6 h,水解度可达39.34%,回收率为76%。SDS-PAGE电泳实验证明,水解产物的分子量大致为6.2~7.8 kDa。在此基础上,添加1.5%的Flavorzyme继续水解,在pH值75、0℃条件下反应3 h,水解度为44.13%,回收率为59%。  相似文献   

17.
β-葡萄糖苷酶水解银杏黄酮糖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银杏叶提取物(GBE),使糖苷型黄酮转化为苷元型黄酮。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温度40℃,酶浓度5×10-3mg/ml,pH值5.0下水解6 h。由HPLC图谱可得该条件下水解的苷元得率9.08%,纯度68.24%。酶解产物中还部分保留了银杏内酯等活性成分,有利于保留银杏叶提取物的综合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采样和室内测试的方法,研究了瓦埠湖沉积物各层的TN、NH4^+-N、NO3^--N的赋存特征。结果发现,TN上层比底层低,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硝化作用相对减弱,NO3^-N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减少,NH4^+-N的含量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H〈9时,pH对NH4^+-N释放的影响规律不是很明显,pH〉9时,NH4^+-N释放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NH4^+-N的释放量增大。好氧、厌氧条件下,NH4^+-N都有释放,且在好氧条件下NH4^+-N呈低释放状态,厌氧状态下NH4^+-N呈高释放状态。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控释肥对苹果幼树土壤有机质和pH值、叶片矿质元素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新梢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降低了果园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施用控释肥果园的pH值要高于普通复合肥,不同控释肥处理差异不明显;控释肥提高了叶片N、P和K的含量,控释肥CRF1处理的叶片N、P、K含量比普通复合肥处理分别高出7.6%、3.3%和11.4%;CRF1控释肥提高了苹果叶片中Ca、Mg、Cu和Mn的含量,降低了Fe和Zn的含量;控释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控释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试剂比较其对丝素的溶解性,结果表明:可用CaCl2热溶液代替LiBr作为丝素溶剂。溶解后的丝素溶液经透析去离子,再冷冻离心后即可在聚乙烯板上25C成膜,丝素膜经甲醇、戊二醛β化处理后,性能稳定,可作为固相酶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