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温室效应带来的高温胁迫对人类及农作物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棉花中内源激素含量的调节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抗逆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高温胁迫对棉花等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高温胁迫对公认的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以期为农作物尤其是棉花通过明确高温胁迫下相关内源激素的变化,辅以外施激素培育具有耐高温等适应性的棉花新品种,同时为棉花响应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自然高温处理后的15份大叶千斤拔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对叶片厚度、叶面积、叶绿素值、叶片含水量、电导率值和MDA含量等外观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材料F3和F5的植物生长表现较好;F14和F15在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叶片含水量、MDA含量中的综合反应均较好;材料F14和F15相比其它13个材料具有较好的相对耐高温特性,而F12和F13对热相对敏感,其余9份为中等耐热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香稻品种苗期耐高温的形态生理响应特征,筛选出耐热性较好的香稻品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于光照培养箱内,以超级常规香稻玉香油占为对照,研究了常规香稻品种巴斯马蒂、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象牙香占、中香1号、美香占2号在苗期高温处理下的形态生理响应特征。于高温处理前后测定了8个香稻品种苗期各项形态生理指标。【结果】与玉香油占相比,高温胁迫下,巴斯马蒂的株高、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增幅更大,成活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更高,丙二醛含量反而下降了33.39%,表明巴斯马蒂的耐高温胁迫能力较好。湘晚籼13在高温处理下的单株干质量增幅与玉香油占相近,株成活率较玉香油占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幅较小,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幅在8个品种中均为最低,说明其耐高温胁迫的能力略低于玉香油占。农香18、象牙香占和美香占2号的成活率分别为13.33%、12.67%和16.00%。桂香占(4.33%)、中香1号(1.33%)在高温处理后的成活率最低,表明两者的耐高温能力均较差。【结论】8个品种耐热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巴斯马蒂、玉香油占、湘晚籼13、农香18、象牙香占、美香占2号、桂香占和中香1号。  相似文献   

4.
植物抗涝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涝渍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形态、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论述了植物抗涝的机制,总结了植物涝渍胁迫研究的方法,阐述了植物涝渍胁迫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克隆耐涝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涝性植物新品种,同时加强植物的田间管理等提高植物抗涝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及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一个最重要的逆境因子,植物为适应和抵御干旱环境所引起的生理生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DNA甲基化在植物干旱胁迫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从植物形态指标的表现、生理生化水平的调节及DNA甲基化3个方面归纳阐述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综述植物抗旱响应对策、DNA甲基化及其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为抗旱种质的鉴定、筛选和抗旱生理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干旱和涝渍灾害是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常见的水分胁迫,对作物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等代谢反应都会产生显著影响,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一氧化氮(NO)是植物体内一种关键的信号分子,可调控植物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和发育过程,在应答植物水分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分胁迫是限制麻类生产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文献报道,重点综述了水分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NO信号分子对植物水分胁迫的应答调控机制,并对NO在麻类作物水分胁迫应答和生产应用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麻类作物抗逆栽培与品种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涝渍对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植物的生长形态、生理生化、激素等方面概述了涝渍胁迫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介绍了涝渍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主要影响,阐述了植物对涝渍反应的生产适应性,提出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涝性植物材料是植物抗涝渍在栽培育种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水稻高温胁迫抗性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一、水稻高温胁迫抗性 早在1969年村山就发现,与寒地相比,暖地水稻的籽粒生产效率低,坪井则进一步指出。即使光照充足,灌浆期高温(30C)也会导致减产,因此需要研究高温胁迫抗性机理,选育高温胁迫抗性强的品种。水稻在高温胁迫下的表现因生育时期而异,故不同生育时期抗高温胁迫的特性也不同。有利抗高温胁迫的特性主要有:(1)高温下生理活性降低幅度小;(2)高温下形态变化小;(3)不易受不育等致命的影响及对干物质分配的不利影响小等。不同生育时期的高温胁迫抗性可归纳如下表。 二、发芽期高温胁迫抗性 一般认为水稻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在1…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条件下高粱的生长和干物质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水分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水分相关,并受植物有效水量影响。生长植物有效水稍有亏缺就即刻反映在植株的代谢作用、生理作用和形态指标均降低。高粱生长受到水分胁迫的严重影响。水分亏缺的效应取决于胁迫程度和水分亏缺出现的生理时期。在高粱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降低作物生长速率(CGR)和相对生长速率(RGR)(Ravin-dranath 等,1983;Ashokarani 等,1987)。据 McGree 等(1974)观察,在良好的水分条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4,(5):1-6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局部地区极端高温,容易导致水稻颖花败育而减产,筛选耐热资源、选育耐热新品种是减轻高温危害的重要途径。概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颖花发育的影响、高温导致颖花败育的生理生化机理和分子机制、已鉴定的部分耐热品种资源及其花药特征和开花特性,并对今后的耐高温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优质水稻不育系荃211S为母本选育的13个荃两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智能温室进行高温胁迫处理,分析品种的耐热性和高温胁迫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耐热性与其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荃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耐热性水平整体较强,其耐热系数与经过高温胁迫后品种的整精米率、碱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经过高温胁迫后,品种的整精米率、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普遍降低,垩白度普遍增加;耐热性强的水稻品种经过高温胁迫处理后,其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等主要米质指标的变幅小于高温相对敏感的品种。本研究为选育耐高温优质水稻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温对水稻的影响及水稻耐热性测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水稻对高温胁迫的敏感期及高温影响的敏感期,提出了水稻耐热性测评过程、高温处理系统设计及耐高温水稻材料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灌浆期高温胁迫对早籼稻碾磨、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揭示早籼稻品质性状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规律。【方法】以R996、湘早籼45号和6个新育成的早籼稻品系为试验材料,以分期播种方式利用自然高温进行胁迫处理,分析了供试品系的碾磨、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筛选出对高温钝感和敏感的水稻品系,探究稻米品质性状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稻米品质性状对灌浆期不同时段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始穗后10d内温度对稻米碾磨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影响最显著,始穗后30d内温度对稻米外观品质影响最显著。稻米品质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因性状而异,灌浆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粒长,显著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劣化了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米饭外观、米饭口感和米饭黏度,提升了米饭适口性。水稻品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因稻米品质性状而异,Q3、Q8、Q11、Q13属于碾磨品质高温钝感品系,Q3、Q4、Q5和Q11属于外观品质高温钝感品系且高温下蒸煮食味品质优。【结论】灌浆期高温胁迫会降低稻米的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提高米饭适口性。水稻品系Q3和Q11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好...  相似文献   

14.
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这些非生物胁迫的共同点是它们都会导致植物细胞缺水,使细胞的水分平衡紊乱,还可以引起蛋白质等大分子变性,破坏植物细胞内的膜结构等。为了生存,植物在遇到非生物胁迫时不得不在形态和生理生化代谢上进行一些调整,以适应或忍耐环境胁迫。揭示植物胁迫应答分子机理是人们长期以来探索的重大课题。非生物胁迫引起的应答非常复杂并且常常相互关联,干旱、高盐、低温等胁迫可以引起相似的应答反映,如积累大量的渗透调节剂、重建细胞内离子动态平衡、修复被破坏的膜系统、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等等。近年来,胁迫应答的分子机理研究成果颇丰,结合笔者等的研究,本文简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6―8月是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长的关键时节,通常伴随着高温胁迫。环境温度过高,棉花种子存活率、发芽率,苗期植株的生长速率、株高、茎粗、叶片数量,花铃期的开花率、结铃率,以及皮棉产量、籽棉产量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棉花减产甚至植株死亡。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解析高温对棉花的种子萌发、植株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产量、品质、主要代谢过程的影响,同时探究棉花生理生化和分子的适应机理,为筛选耐高温棉花种质资源和选育耐高温棉花新品种提供有效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对爪哇稻剑叶抗氧化酶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森  于江辉  肖国樱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0):1846-1850
为了探讨耐高温能力不同的爪哇稻品种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生理指标响应的差异,设置自然温度和高温胁迫2个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对爪哇稻剑叶抗氧化酶类活性和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爪哇稻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耐热性不同的2个品种中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耐热品种IRAT109中,SOD和POD活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一直升高,但在热敏感品种19 D中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高温处理过程中都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热敏感品种19 D的下降幅度要大于耐热品种IRAT109。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在高温胁迫下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且热敏感品种19 D的上升幅度大于耐热品种IRAT109。丙二醛(MDA)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在高温处理过程中一直处于增加状态,耐热品种IRAT109的增加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19 D。推测耐热品种IRAT109的耐高温原因可能是由于产生较少的活性氧,且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来高效地清除活性氧。  相似文献   

17.
以气候变暖及极端气候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会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威胁全球粮食安全。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对粮食需求的改变,玉米已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高温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特征及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降低。本文对高温胁迫对与产量相关的玉米器官的生理生化影响和不同生育期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综述。高温胁迫对玉米细胞膜及抗氧化系统、叶片光合作用及相关酶活性、雄穗分支分化及花粉活力、雌穗吐丝及花丝活力、子粒内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均有负面影响;不同生育期高温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构成有不同程度影响,玉米生育期对高温胁迫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开花期灌浆期穗期苗期。同一生育期高温胁迫在不同玉米品种间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抽穗期高温干旱胁迫对杂交水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冈优725为材料,于抽穗期进行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高温和干旱胁迫对杂交水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高温与干旱胁迫导致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籽粒产量下降,剑叶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花粉育性、抗坏血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下降,丙二醛、脯氨酸及超氧阴离子含量增加;高温干旱双重胁迫的影响大于单一高温或干旱胁迫;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性状受到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高温胁迫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寒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玉米科学》2019,27(5):109-115
温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和发育最重要的生态因素之一。近年来,玉米生育期间高温天气发生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增长,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日趋严重,已经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研究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生理生化机理并制定防御措施,对玉米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高温胁迫对玉米根系、叶片、雌雄穗发育、子粒灌浆、抗氧化系统、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等6个方面的影响,为深入了解高温胁迫限制玉米生长发育的机理、制定应对高温胁迫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冠菌素诱导小麦幼苗抗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冠菌素在小麦抗高温胁迫中的作用机理,以春小麦品种辽春17和冬小麦品种京都4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对小麦幼苗抗高温胁迫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条件下,0.1 μmol·L-1的冠菌素处理可使小麦叶片保持较高的相对含水量,促进小麦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降低叶片的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冠菌素诱导叶片中26.6 kD附近热激蛋白的表达量上调,有利于缓解高温对小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