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穗期病害流行会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影响稻米品质。试验选用多菌灵、丙环唑、咪鲜胺及其不同组合在水稻各生育期用药防治穗期病害,结果表明,多菌灵与咪鲜胺按1∶5和2∶4比例的组合在水稻破口前7d防治水稻穗期病害综合效果较好,如遇连阴雨日,可在7d后再施一次。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主产区的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抗药性,对2014年分离获得的350株禾谷镰刀菌进行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未出现对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抗性菌株,多菌灵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仍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咪鲜胺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多菌灵,以咪鲜胺与多菌灵按1∶7比例复配后的防治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2种药剂不同配比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通过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稻瘟酰胺和咪鲜胺质量比5∶1,防治叶瘟效果最好,防效为66.7%,水稻增产6.7%。稻瘟酰胺和咪鲜胺质量比1∶5,防治穗颈瘟效果最好,穗防效为85.3%,水稻增产3.5%。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六安市防治小麦赤霉病适宜的交替使用药剂,提高防治效果,于2020-2021年度在六安市北三十铺村开展了防治小麦赤霉病常用药剂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病穗防治效果在75%以上的处理依次是80%多菌灵、75%戊唑醇(62.5%)+百菌清(12.5%)组合、80%多菌灵、25%氰烯菌酯组合、25%咪鲜胺、75%戊唑醇(62.5%)+百菌清(12.5%)组合、25%咪鲜胺、25%氰烯菌酯组合、25%咪鲜胺、15%丙硫唑(5%)+戊唑醇(10%)组合;生产上在防治成本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80%多菌灵、75%戊唑醇(62.5%)+百菌清(12.5%)组合、80%多菌灵、25%氰烯菌酯组合、25%咪鲜胺、75%戊唑醇(62.5%)+百菌清(12.5%)组合。这3个处理对中抗、中感赤霉病品种病穗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上,病指防治效果也在80%以上,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型复配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三唑酮、咪鲜胺、丙硫菌唑以及咪鲜胺和丙硫菌唑的5种配比混剂对抗多菌灵玉蜀黍赤霉菌R-10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三唑酮、咪鲜胺、丙硫菌唑以及咪鲜胺和丙硫菌唑配比为1∶6、1∶3、1∶1、3∶1、6∶1的混剂,对R-10的EC50值分别为1.480 0、13.881 9、0.024 6、0.078 7、0.039 7、0.020 7、0.012 7、0.015 3、0.014 1μg/m L,5种混剂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508 8、2.454 1、2.952 8、1.941 2、1.936 2,且配比差异与增效作用间有量效负相关性。在1年2地的田间药效试验中,40%咪鲜胺·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显著优于咪鲜胺、丙硫菌唑单剂及25%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250 g/hm2的防效,并且对小麦安全,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水稻稻瘟病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的叶瘟病防治效果最佳的是春雷霉素+咪鲜胺,防效达到75.6%;在褐变穗方面,好力克+咪鲜胺的处理效果最佳,防效达到70.7%。在产量方面,春雷霉素+咪鲜胺、好力克+咪鲜胺的药效较好,可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其中以叶瘟和穗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新型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和6%嘧肽霉素AS防治稻瘟病防效有待进一步试验,水稻破口期用75%三环唑WP40克/亩喷雾对水稻穗颈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际生产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橡胶树枯萎病是橡胶树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为预防这种橡胶树新病害的潜在威胁,测定了橡胶树枯萎病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多菌灵对其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EC_(50)值分别为0.73,9.66,1.71,1.01 mg·L~(-1)。多菌灵与咪鲜胺复配比为1∶5时对橡胶树尖孢镰刀菌具有最大的抑制活性(EC_(50)值为0.17 g·L~(-1))和复配增效比(增效系数SR为6.01),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咪鲜胺对水稻穗颈瘟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祥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48-148,150
咪鲜胺对水稻穗颈瘟防效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乳油750-900mL/hm^2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明显,用量以750mL/hm^2为宜,对水稻生产安全,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稻瘟病菌对咪鲜胺和三环唑的敏感性及两者的协同作用,从贵州、湖北、河南、湖南省稻区采集分离得到103株稻瘟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稻瘟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采用水稻苗活体法测定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及咪鲜胺和三环唑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咪鲜胺、三环唑对供试稻瘟病菌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值分别为0.004 2~0.056、0.35~9.67μg/mL,且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近似于正态分布,可将EC_(50)均值0.027、5.24μg/mL分别作为南方稻区稻瘟病菌对咪鲜胺、三环唑的敏感基线。协同组合筛选结果表明,咪鲜胺与三环唑以有效成分比为4∶20时,增效作用明显,其共毒系数为177.10,EC_(50)值为1.10μg/mL;该组合在有效成分180 g/hm~2剂量下,药后21 d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效达到86.41%。因此,咪鲜胺、三环唑(有效成分比为4∶20)组合可用于田间防治水稻稻瘟病,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180 g/hm~2。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20%咪鲜胺.三环唑WP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胺.三环唑WP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较好,其最适用量为900g/hm2,最佳施药时间在水稻破口期。  相似文献   

12.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武 《农技服务》2013,30(8):826-826,828
为了筛选防水稻纺枯病的有效药剂,进行了氯亨6号、已唑醇、嘧肽霉素、辛菌胺、病易克、井冈嘧甘素(异稻三环唑)、咪鲜胺、多菌灵等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是6%嘧肽霉素水剂,分蘖盛期药后7 d防治效果达87.4%,齐穗期药后7d防治效果达62.4%,成熟期药后7 d防治效果达87.6%。5%已唑醇悬浮剂、50%多菌灵有较好的速效性。  相似文献   

13.
咪鲜胺类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咪鲜胺类不同剂型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多.福.咪悬浮型种衣剂1∶60~1∶100倍包衣防效高达78.52%~89.52%,均比咪鲜胺乳油浸种防效高,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4.
对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20%氰菌胺悬浮剂;50%多·硫可湿性粉剂;20%咪鲜胺·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6种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用量下:所选药剂均有较好防效,其中:以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咪鲜胺·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效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严琼 《农技服务》2009,(12):77-77
进行了20%咪鲜胺·三环唑WP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胺·三环唑WP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较好,其最适用量为900g/hm^2,最佳施药时间在水稻破口期。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大丰市于2012年进行了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对小麦赤霉病防效优异,建议小麦赤霉病一般发生年份使用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 g/667 m2,大流行年份可适当提高用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及其混配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药剂及其混配剂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室内毒力,旨在筛选有效防治核盘菌的药剂及其混配剂,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对核盘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0.067 6μg/m L;丙环唑次之,EC50值为0.098 9μg/m L;菌核净、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异菌脲EC50值在0.1~0.5μg/m L之间;百菌清的EC50值为0.706 1μg/m L。咪鲜胺锰盐和百菌清以配比2∶1时增效系数为2.179 5,咪鲜胺锰盐与甲基硫菌灵以配比1∶3时增效系数为2.952 7,咪鲜胺锰盐与菌核净以配比1∶1时增效系数为1.537 2。在防治油菜菌核病时,建议轮换使用咪鲜胺锰盐、丙环唑单剂及上述筛选出的混配剂。  相似文献   

18.
咪鲜胺·戊唑醇及其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防治赤霉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研究咪鲜胺、戊唑醇及二者混配对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咪鲜胺、戊唑醇及咪鲜胺与戊唑醇复配可抑制赤霉病菌菌丝的生长,且咪鲜胺与戊唑醇复配无拮抗作用,按试验配比复配时,以咪鲜胺+戊唑醇(2∶1)的增效作用最好,增效系数为1.58。在供试的几种药剂中,咪鲜胺+戊唑醇(2∶1)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较好,其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78.21%和86.72%,显著高于其他5种药剂。[结论]试验结果为生产中小麦赤霉病的药剂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20%氰菌胺悬浮剂;50%多·硫可湿性粉剂;20%咪鲜胺·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6种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用量下:所选药剂均有较好防效,其中:以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咪鲜胺·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效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农业部现登记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农药品种有86个,其中以咪鲜胺为主要成分的药剂74个,占恶苗病防治登记药剂的86%。长期单一采用咪鲜胺类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造成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病菌的选择压力大大增强,致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不断增加,防效逐年下降。近年,江苏省多个水稻品种恶苗病发生严重,与水稻恶苗病病菌对咪鲜胺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