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正一提及大豆,人们自然会想到遥远的东三省,因为那里有广袤的、黑黝黝的肥沃土地。然而,在南方,在江西,在湖口县流芳乡,也生产出了非常优质的大豆。当地政府依靠种植大豆发展地方产业,致富了一方百姓。炎炎烈日下,本刊记者来到了"美丽豆乡"——江西省湖口县流芳乡,对流芳豆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绍诚及缙参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峙文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2.
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大豆台湾292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生育期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大豆最佳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在此条件下,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和鲜籽粒产量均最高,分别达16 511.1、8 696.4 kg/hm~2。  相似文献   

3.
1993年481在大豆田里施用进行试验研究。施用的481是江西省级鉴定的FS版商标的新型复合植物激素。处理481与4份对照平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481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产量结果经方差分析,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4.
福邦植标、福邦田标螯合液体肥料是由江西富邦化工有限公司(台湾独资)生产。为验证其在大豆上应用效果,2007、2008年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5.
一提及大豆,人们自然会想到遥远的东三省,因为那里有广袤的、黑黝黝的肥沃土地。然而,在南方,在江西,在湖口县流芳乡,也产出了非常优质的大豆,并且当地人利用这种大豆生产出了一种地方特产——流芳豆参。它可谓是"豆中人参,人间极品"。当地政府依靠种植大豆发展地方产业,传承了豆文化,致富了一方百姓。炎炎烈日下,本刊记者来到了"美丽豆乡"——江西省湖口县流芳乡,对流芳豆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绍诚及缙参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峙文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江西红壤旱地大豆和花生合理的间作种植模式,为提高作物种植效益及缓解南方红壤旱地作物连作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花生单作(CK1)、大豆单作(CK2)为对照,设2行花生//2行大豆(J1)、4行花生//2行大豆(J2)、8行花生//2行大豆(J3)3种间作种植模式,结合田间观测与室内分析,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花生单作相比,花生//大豆间作处理对花生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花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作总面积产量、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大豆在间作模式中则处于优势地位,与其单作相比,花生//大豆间作处理可提高大豆的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并显著提高间作总面积产量和大豆单位面积产量(P<0.05).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情况,花生//大豆间作处理中以J1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纯收益达4223.07元/ha,产投比为1.31.[结论]花生//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的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作大豆,而与单作花生无明显差异,其中,以2行花生//2行大豆的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最佳,可在江西红壤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江西婺源县孢囊线虫调查中,从大豆根及根际土壤中采集到一个孢囊线虫群体,其形态特征和分子特征与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其形态学和分子特征以及寄生性等进行详细研究,以明确其种类及对豆科作物寄生性,为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婺源县采集的大豆根及根际土样,用筛淘法分离孢囊,大豆根系上的孢囊用直接解剖法获取。用浅盘法分离根际土样中的2龄幼虫和雄虫。选取具典型特征的饱满孢囊制作阴门锥切片,浅盘法分离的2龄幼虫和雄虫制作永久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孢囊、2龄幼虫和雄虫的形态特征,并进行形态特征测量。采用两对植物线虫通用引物AB28和TW81以及D2A和D3B分别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28S大亚基D2-D3区段,经序列测定,用MEGA软件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method)构建该线虫群体与孢囊线虫属其他种群的ITS和LUS D2-D3系统进化树,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在温室内采用盆栽人工接种的方法,测定江西孢囊线虫群体对11种豆科作物的寄生性,同时测定国内40个大豆栽培品种对该孢囊线虫的抗病性。【结果】形态学观察和特征值测量结果表明,从江西婺源大豆上采集的孢囊线虫群体,其孢囊形态、2龄幼虫以及雄虫的形态特征与野生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sojae)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ITS序列(MG859982)比对发现其与野生豆孢囊线虫ITS序列(KU160510和KU160512)的同源性为99%和98%,而与大豆孢囊线虫ITS的同源性仅为81%(KY794762.1)。D2-D3序列(MG859981)与野生豆孢囊线虫(KU160511)相似度最高,为99%。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以ITS序列与D2-D3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的结果相一致,江西孢囊线虫群体与野生豆孢囊线虫分布在同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而与大豆孢囊线虫聚在另一个分支中。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果,将江西婺源大豆上的孢囊线虫群体鉴定为野生豆孢囊线虫,系中国新记录种。寄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参鉴的11种豆科作物中,野生豆孢囊线虫的2龄幼虫能在大豆和相思豆(红豆)上侵染和繁殖,完成生活史;虽然能侵染豇豆、豌豆、扁豆、绿豆、赤豆、刀豆、菜豆和苜蓿8种作物根系,但不能完成生活史。测定的40个大豆栽培品种中,19个高感、11个中感、5个中抗、5个高抗。【结论】在我国江西婺源新发现的一种寄生于大豆的孢囊线虫为野生豆孢囊线虫,系中国新记录种;人工接种条件下相思豆(红豆)也是野生豆孢囊线虫的寄主,40个大豆栽培品种中30个对该孢囊线虫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8.
江西大豆锈病发生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锈病在江西主要分布于浙赣铁路线以南 ,特别是以赣南山区、吉泰盆地发生最为严重 ,以为害 (夏 )秋播大豆为主 ,年发病面积 4万hm2 左右 ;一般年份大豆锈病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达 1 0 %~ 40 % ,与施药保护区相比 ,品种“八月黄”的产量损失率达 1 6 .8% ;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玉山青皮豆”、“日向”、“中油 84-87”、“中油R -34”、“九月黄”、“SK1”等品种的表现较好 ,抗性较强 ,可在江西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9.
林地气候环境条件影响油茶丰产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油茶产业的高效、低耗和常态化发展,以江西吉安县澧田乡马山林场3年生油茶林为试验对象,在油茶林地进行红薯、大豆与花生3种常见农作物的间作试验,调查分析了间作后林间空气温度、相对空气湿度、光照强度、表层土壤温度与浅层土壤温度5个指标,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适宜油茶林地种植的间作物。结果表明:间作降低林间空气温度的大小依次为大豆红薯花生清耕(对照);升高林间日均相对湿度大小依次为红薯大豆花生清耕(对照);减弱林间日平均光照强度大小依次为花生大豆红薯清耕(对照)。对不同间作处理进行综合分析并排序为:大豆红薯花生清耕(对照)。因此,大豆和红薯对油茶林气象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显著,推荐在油茶幼林生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江西红壤幼龄果园间作春大豆机械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期间,江西果业蓬勃发展,利用红壤幼龄果园发展间作春大豆种植生产,可补充果园前期收入不足的短板。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与试验,总结集成了一套适合于江西省红壤幼龄果园间作春大豆的机械化种植技术。该项技术通过选择优良春大豆品种、合理密植、机械化条播带状播种、重施基肥巧施追肥、果园与春大豆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项技术的集成与试验示范,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收益。红壤幼龄果园间作春大豆机械播种技术为江西省新垦幼龄果园实行间作套种春大豆提供了很好的种植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1.
江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江西省64个县(区)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表明,48个县(区)有野生大豆存在,共搜集到202份种质资源,其中1份半野生。江西野生大豆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生长的小环境各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91—2010年中国和黑龙江省大豆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单产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情况及其在全国大豆生产中的优势地位,并利用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对近20年中国各地区的大豆产量进行显性比较优势分析,系统分析当前中国及黑龙江省大豆的生产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优势显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平均为5.51,位居全国第1,且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应从提高大豆品种的单产和品质,发展绿色、有机大豆产业及拉动相关产业等几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并发掘新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是我国大豆的故乡,是中国最大的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主 产国,约占全国年产量的二分之一。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产业陷入了种植面积和产量递减、产 业逐步萎缩的困境。基于此,本文从产业竞争视角对大豆产能和销售进行分析,对黑龙江省大 豆产业研究与发展提出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油脂与蛋白质含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近10年来通过审定的183个大豆品种的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豆品种的油脂平均含量为20.61%,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54%,蛋脂总量平均值为62.16%。油脂含量以黑龙江和吉林较高,但省份间差别不大,黑龙江和吉林高油品种所占比例较大。内蒙古和辽宁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于吉林和黑龙江,且高蛋白品种所占比例也较大,蛋脂总量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唐庆春  吕凤明 《农业展望》2013,9(2):12-14,20
在大豆生产方面,受种植效益低、农民种豆积极性低等因素影响,2012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下降260万hm2,较2011年下降25.5%,同时播种面积的下降导致大豆产量预计为450万t,较2011年下降16.6%。2012年黑龙江省大豆市场价格总体呈现逐步上行走势。新季大豆上市后,农民惜售,企业观望,虽然在国储政策支撑下大豆价格保持4.60元/kg左右的高位,但市场持续购销不旺。  相似文献   

16.
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评价与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大豆抗灰斑病育种基因库,对黑龙江、吉林、河南3个野生大豆保护点内的280份原生境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抗灰斑病优异资源鉴定及发掘研究。结果表明:在抗感比例方面,河南桐柏(1:0.75)明显高于吉林龙井(1:1.40)和黑龙江巴彦(1:1.44),而吉林龙井略高于黑龙江巴彦;鉴定筛选出47份对黑龙江省主要灰斑病菌水平抗性好的野生大豆资源,其中,黑龙江巴彦大豆资源12份,吉林龙井14份,河南桐柏21份。  相似文献   

17.
对吉林省主推大豆品种及大豆花叶病(SMV)鉴别品种慢发及耐花叶病性进行了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铁丰18号”和“吉林21号”具有较好的耐花叶病性和慢发抗性。  相似文献   

18.
大豆综合比较优势时空特征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朱犁  孙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769-771
提出了一种研究大豆生产时空特征的新方法,在对大豆进行综合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对其定量分析的规范化评估,从不同的侧面对江苏省各地级市大豆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的时空特征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大豆种质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分析江苏省大豆种质资源的现状,探讨了影响该省大豆种质资源变动的因素,提出了保护该省大豆种质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