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上海市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在上海市不同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479份动物源性食品样品,依据国标方法进行菌株分离,并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血清型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测定。结果共分离鉴定34株单增李斯特菌,分离率为7.1%(34/47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耐药率虽然不高,但日趋严重,对氨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最高(55.88%),林可霉素次之(41.18%)。血清型鉴定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以血清型1/2a(3a)型为主(76.47%),血清型1/2c(3c)次之(17.65%),而致病性强的血清型4b(4d、4e)仅占2.94%。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实验表明,所有的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76.47%(26/34)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微弱。上海市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流行1/2a(3a)血清型,耐药率日趋严重,均可形成生物被膜。因此,应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监控。  相似文献   

2.
随机从锦州市的超市中采集速冻食品,通过细菌的增菌、分离纯化、生化鉴定确定是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通过细菌的血清学鉴定确定7株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型分别是3株为1/2b,2株为1/2 a,2株为1/2 c。通过本研究了解单增李斯特菌在速冻食品中的污染情况,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都江堰地区冷鲜肉食品中沙门菌的生物学特性,从都江堰地区冷鲜肉食品加工厂、超市等采集冷鲜肉食品样品53份。采用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PCR等方法对采集的53份样品进行沙门菌检测,结果显示,从53份冷鲜肉食品样品中分离到30株沙门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24株分离菌株为致病性沙门菌。采用玻板凝集试验检测沙门菌血清分型情况,结果显示,分离的30株沙门菌包括8种血清型,其中以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3.3%、20%、20%。耐药性结果显示,30株沙门菌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新霉素等6种药物耐药性比较严重,耐药率在50.0%~100%之间,且呈现多重耐药性。表明都江堰地区冷鲜肉食品中沙门菌污染严重,血型分型呈现多样性分布,耐药性严重,呈现多重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哈尔滨市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茵(Lm)的污染状况及耐药状况.在哈尔滨市市场随机采集158份鲜肉样品,采用显色培养基分离,API试剂条和PCR鉴定等方法对样品中的Lm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Kirby-Barer法测定分离菌株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从鲜肉中共分离到Lm 23株,检出率为14.56%,其中鲜猪肉检出率最高,达20.00%(14/70);23株分离菌株中耐药菌株为22株,耐药率高达95.65%.这表明哈尔滨市鲜肉中存在一定程度的Lm污染,并且分离菌株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应加强控制动物饲料亚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防止耐药菌株产生进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采集甘肃省兰州市、定西市、张掖市、酒泉市和庆阳市等地区部分屠宰场和农贸市场共1 387份样品。通过常规细菌学和分子鉴定方法对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血清型以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测定。1 387份样品中共分离出1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总分离率为1.0%。选择12种抗菌药物进行纸片扩散法(KB)药敏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四环素和头孢噻吩耐受最严重,耐药率为100%。青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磷霉素和多黏菌素,多重耐药严重。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1/2a血清型菌5株(35.7%),1/2b血清型菌2株(14.3%)1/2c血清菌6株(42.9%),4b血清型菌1株(7.1%)。同时,分离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1/2a、1/2b和1/2c血清型菌株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较强。研究表明,甘肃省畜禽肉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农贸市场中污染最严重,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控,从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河北地区水貂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本研究对河北地区送检病死水貂采集组织样品,经分离鉴定、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共分离得到24株水貂大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4株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后小鼠死亡率为20%~100%;24株分离菌中有22株检测到毒力基因,fimC毒力基因检出率最高,为70.83%(17/24);分离的24株株大肠杆菌耐药性较强,对替米考星、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耐药的菌株占80%以上,对头孢曲松最敏感,敏感菌株占66.67%(16/24),且分离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耐5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比高达100%;24株大肠杆菌均检测到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17%~79.17%,其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ddA1(79.17%)、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75%)、gyrB(70.83%)检出率较高,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ctx-M(20.83%)和SHV(4.17%)检出率较低;未检测到tetA、tetC、sul1、mefA耐药基因。上述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小鼠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且毒力基因检出数越多的菌株对小鼠的致病力越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分离菌的其余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分离的大肠杆菌可能存在其他耐药机制。本研究为河北地区水貂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为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和掌握定点屠宰猪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污染状况及药敏试验情况,应用国标法和PCR技术对合肥市5家定点屠宰场370份猪肉样品进行Lm分离和hly毒力基因检测,并采用标准Kirby-Bauer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12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Lm检出率为1.08%(4/370),4株Lm对恩诺沙星、新霉素、强力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敏感,对依诺沙星耐药。表明合肥市定点屠宰猪肉中存在一定程度Lm的污染,hly毒力基因检测是鉴定Lm的一个重要方法;Lm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对依诺沙星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牦牛屠宰场中存在的单增李斯特菌对牦牛肉造成污染的风险。【方法】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分子学方法对牦牛屠宰场50份污水样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PCR方法对分离株血清型和毒力基因进行鉴定和检测,并测定分离株在不同生长条件下D600 nm值;通过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试验及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确定分离株的毒力。【结果】从50份污水样品中分离出1株革兰氏阳性短杆状细菌。分离株在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上为蓝绿色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短杆状菌,疑似为单增李斯特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可水解七叶苷,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和鼠李糖,MR、VP、动力、过氧化氢酶试验为阳性,甘露醇和木糖发酵试验为阴性。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株与单增李斯特菌EDG-e具有高度同源性,序列相似性为99%,血清型鉴定其血清型为1/2a。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携带inlB、inlC、inlJ、actA、plcA、prfA、mpl、hly、inlA、SigmaB毒力基因。抗应激能力试验显示,分离株在低温、强酸、强碱、高盐、乙醇胁迫和氧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秦皇岛地区貉源大肠杆菌(E.coli)耐药性,试验通过对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等,从40多份送检的腹泻病貉体内分离鉴定出16株E.coli。结果表明:该菌为致病性E.coli;该菌对头孢喹肟、氟苯尼考等高度敏高,对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中度敏感;62.5%的菌株对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耐药,75.0%对链霉素、氨苄西林耐药,87.5%对诺氟沙星、磺胺间甲氧异唑耐药,100%对阿莫西林、四环素等药物耐药。16株E.coli皆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最高耐14种药物,且均耐7种药物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吉林省长春地区致犬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药物敏感性检测,试验采用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及16S rRNA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间送检的62份疑似患细菌性肠炎犬的腹泻物进行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从送检病料中共分离获得12株奇异变形杆菌(分离率为19.35%),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理化特性鉴定与奇异变形杆菌的生理特性基本一致;分离菌经16S rRNA基因扩增获得大小的为1 600 bp条带,所测序列与奇异变形杆菌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8%以上,12株分离株处于3个独立分株;其中分离菌对兽医临床常用药物整体耐药水平较高,仅有部分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曲松敏感;分离菌CC15031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2.8×10~6 cfu/mL,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说明分离得到的奇异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和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细菌常规病原分离鉴定技术对西宁市野生动物园无菌采集的部分灵长类动物粪便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株的带菌率及其耐药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34份样品中共检出5株小肠结肠耶尔森氏菌,检出率为14.7% (5/34);药敏试验结果表明,5株分离菌株对36种药敏纸片的平均耐药率为24.44%;致病性试验表明,4株分离菌对小鼠具有致死性效应,1株分离菌对小鼠有一定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从送检的1份因腹泻致死的病料中分离培养得到1株菌,经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动物致死试验,鉴定该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敏实验证实了分离株该菌对杆菌肽、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等药物敏感;对氯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中敏;对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秦皇岛地区北美水貂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对65份水貂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细菌的鉴定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和16S rDNA鉴定分离菌,采用小鼠致病性试验研究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采用KB纸片法检测分离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经鉴定共计分离出9株沙门氏菌,分离率13.85%(9/65);9株沙门氏菌均可致小鼠发病死亡,死亡率20%—100%;9株沙门氏菌分别对5—11种抗生素药物耐药,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100%,土霉素敏感率最高,为88.89%(8/9)。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从水貂分离到的沙门氏菌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和多重耐药性,为该地区水貂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上海市农贸市场和超市中鸭源沙门菌的污染情况、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于2014年从上海市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集鸭肉、鸭粪便样品186份,通过常规分离鉴定和PCR鉴定,获得了44株鸭源沙门菌。对分离株采用Kauffman-White法进行血清学分型和K-B纸片法进行16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鸭源沙门菌分离率为23.65%,共鉴定出13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43.18%)。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株对萘啶酸(63.64%)的耐药率最高,对磺胺异恶唑(47.73%)、链霉素(47.73%)、四环素(40.91%)的耐药率次之,对头孢吡肟(4.54%)、头孢噻肟(4.54%)、环丙沙星(2.27%)、庆大霉素(2.27%)等耐药率低,对氧氟沙星(0.00%)和亚胺培南(0.00%)两种药物敏感。其中,多重耐药率为43.18%,最多可耐受11种抗菌药物。表明上海市鸭源沙门菌的污染率较高,血清型分布广且耐药模式多样,多重耐药菌株较严重。提示鸭源沙门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同时为进一步做好食品中沙门菌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群中沙门菌的携带、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性等情况,本试验于2013年间采集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直肠拭子540份,经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共检出猪源沙门菌18株,检出率3.33%,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8株分离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72.22%,对四环素耐药率为72.22%,其他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22.2%,且多重耐药严重。此外,共检测10种毒力基因,其中sseC、spvA、spvR三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2.2%、72.2%、83.3%。小鼠致病性试验中,有11株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61.1%)。表明分离沙门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致病力的增强可能与毒力岛和毒力质粒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防控雏鸡白痢沙门菌病,试验自保定某蛋种鸡场疑似为鸡沙门菌病雏鸡采取肝脏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鸡白痢沙门菌多价血清学鉴定及沙门菌inv A基因PCR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检测及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10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学鉴定结果符合鸡白痢沙门菌的特征,说明从病死雏鸡组织中分离出的细菌为鸡白痢沙门菌。沙门菌inv A基因PCR扩增出373 bp目的片段,进一步证实分离菌为鸡沙门菌。用分离菌株接种雏鸡,其死亡率高达90%,表明该菌株有很高的致病性。10株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率达100%,对阿齐霉素的耐药率达90%,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林和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弱、对氧氟沙星较为敏感。3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42.86%,4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57.14%,5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71.43%,说明雏鸡沙门菌分离株对所试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本试验为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实验小鼠粪便中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分布与耐药性,本试验从某市的实验小鼠养殖基地采集粪便样品120份,采用常规的细菌鉴定方法、致病性试验、K-B药敏纸片法对采集的粪便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耐药性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从120份样品中分离了2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24株致病性沙门菌、20株致病性志贺菌;分离的24株致病性沙门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等10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0.0%以上,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16.7%~37.5%之间;分离的20株致病性志贺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等10种药物耐药率在65.0%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10.0%~35.0%之间;分离的2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率在60.0%以上,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12.0%~48.0%之间。说明了实验小鼠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且存在严重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山东某水貂养殖场送检的5只具有典型出血性肺炎症状的病死水貂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情况分析,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细菌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和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药敏法检测分离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经鉴定共分离得到5株绿脓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株绿脓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第3代和第4代头孢类药物较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类、第1代和第2代头孢类药物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5株绿脓杆菌共检测出6种耐药基因aadA1、aac(3')-Ⅱcaac(6')-ⅠbtetAtetKcat2。且每株分离菌均检测出3种以上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分离的5株菌株均为绿脓杆菌,主要引起水貂出血性肺炎。分离菌株耐药性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现象。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呈多样性,可引起菌株对相应药物产生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广西南宁市猪源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耐药状况及致病力情况,在南宁市某生猪屠宰场随机直接从131头屠宰猪的肠道采集样品,采用鉴别培养基分离,生化鉴定的方法对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标准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25种抗生素敏感试验,最后对分离株进行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结果从131份屠宰猪的肠道中共分离到沙门氏菌45株,检出率为34.35%;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4株,甲型副伤寒杆菌2株,肠炎沙门氏菌3株。45株分离菌株全部耐药,耐药率高达100%,其中44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占97.78%。45株沙门氏菌中有40株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致病率达88.89%。这表明南宁市的屠宰猪存在一定程度的沙门氏菌污染,并且分离菌株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以及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沙门氏菌在猪群中的污染和限制抗生素在养猪过程中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猪肉及猪肉制品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某鸡场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血清型分布与药物敏感性,以常规方法从病死雏鸡分离出多株细菌,经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检测和血清型定型,最终鉴定出10株沙门菌,其中2株为肠炎沙门菌,8株为鸡白痢沙门菌。采用Kindy-Bauer(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表明,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对阿奇霉素等12种药物的耐药率达到70%以上,而对复达欣等13种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70%。结果表明,沙门菌早期感染仍是造成雏鸡高死亡率的重要病因之一,长期以来抗菌药物在养鸡业上的不合理使用已对沙门菌的耐药谱产生了明显影响,给沙门菌的临床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