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温室与露地条件下西瓜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兰州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西瓜品种‘宝冠’和‘新金兰’及露地‘宝冠’、‘新金兰’和‘西农8号’伸蔓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宝冠’、‘新金兰’2个西瓜品种在温室和露地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变化趋势,未见"光合午休"现象;‘西农8号’露地栽培条件下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峰值为14.6μmol.m-2.s-1;露地条件下,3个西瓜品种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显著相关;在温室条件下,‘新金兰’的净光合速率(Pn)明显高于‘宝冠’(Pn新金兰=9.86μmol.m-2.s-1Pn宝冠=8.73μmol.m-2.s-1);温室与露地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是造成西瓜光合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加工番茄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里格尔87-5、石红206、石红3号3个加工番茄品种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不同品种的加工番茄在9:00~11:00的净光合速率(Pn)不同,里格尔87-5的Pn最大;3个品种在开花期的Pn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13:00左右出现午间的光抑制现象;此外,叶片气孔导度与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平行变化趋势,说明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直接因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氮肥浓度和形态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齐穗期剑叶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各因子对超级稻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条件下Pn在9:00~13:00时段无显著差异,早、晚差异显著;硫酸铵-硝酸钠混施处理.Pn呈单峰曲线,其他处理下Pn都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随着施氯量的增加,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不同时段、不同氮肥处理.超级稻品种沈农265齐穗期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质和相关程度不同;气孔因素是影响净光舍速率日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红砂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野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2004年5~7月早7∶00~晚20∶00(晴天)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等指标.结果表明:红砂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M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红砂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呈M型,但“午休”现象不明显;有效光合辐射对红砂的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大气温度则对红砂的蒸腾速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麻疯树光合生理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麻疯树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系统,测定了自然条件下麻疯树光合生理特性,并分析了各光合生理参数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麻疯树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分别在10:00与16:00左右出现高值,而在14:00前后存在最低值;蒸腾速率(E)的日变化呈早晚低、中午高趋势;气孔导度(Gs)与水分利用率(WU,E)的日变化与Pn基本一致。光合拟合显示,麻疯树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以及光饱和点(LS,P)分别达21.49、1671μmol.m-2.s-1。根据日变化参数Pn、胞间CO2摩尔分数(Ci)和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方向,推断麻疯树的光合"午休"受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共同限制。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因子为Gs,其次为Ls。  相似文献   

6.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江西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丝栗栲和苦槠栲的光合日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丝栗栲和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上午11: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84μmol/(m2.s)和9.54μmol/(m2.s);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15:00达到次高值,分别为9.09μmol/(m2.s)和5.13μmol/(m2.s)。造成丝栗栲叶片和苦槠栲叶片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在一天中,丝栗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高于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相似文献   

7.
灌浆期谷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相关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谷子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境条件下人参、西洋参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下人参、西洋参光合特性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弱光(10%透光率的荫棚)下人参、西洋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呈单峰曲线型变化,Pn的最大值在12:00-13:00时,9:00-11:00时和14:00-16:00时较低;适宜光强(20%~40%透光率的荫棚)下,9:00-11:00和12:00-13:00时为人参、西洋参Pn的高稳时期,14:00-16:00时后下降.强光(50%透光率荫棚)下,9:00-11:00时Pn最大,14:00-16:00时明显下降.1 d中人参、西洋参光合日下降率为10%~40%,弱光下生长的Pn较低,光合日下降率也低,随着生长期间光强的增加,Pn增加,光合日下降率也增加.叶片表观量子产额(AQY)以9:00-11:00时最高,中午略有下降,14:00-16:00时最低.栽培于干热地区(长春)的人参和西洋参Pn、AQY和气孔导度(Gs)的日下降率和水蒸气压亏缺(VPD)明显高于栽培于温凉多湿吉林省东部山区(辉南县)的人参和西洋参叶片.2个地区叶片的蒸腾作用(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也有明显差异,长春地区生长的人参和西洋参9:00-11:00时的Tr高于14:00-16:00时; 而辉南地区生长的人参和西洋参叶片1 d中的Tr 基本一致.在 9:00-11:00时辉南地区的人参和西洋参叶片的WUE高于长春地区,但在14:00-16:00时,2个地区叶片的WUE变化并不大.在干热条件下, 人参和西洋参叶片光合日下降较大,西洋参较人参具有较强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阜城杏梅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田间条件下对阜城杏梅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阜城杏梅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第一次高峰出现在9:00左右,Pn为17.5CO2μmol.m-2.s-1,第二次高峰出现在16:00左右,Pn为11.7 CO2μmol.m-2.s-1,13:00左右为最低值,Pn为7.9 CO2μmol.m-2.s-1,净光合速率有明显的"午休"现象;Gs日变化与Pn日变化基本一致;Ci日变化曲线和Pn基本相反。其光饱和点为1733μmol.m-2.s-1,光补偿点为62μmol.m-2.s-1;光合表观量子效率为0.0451;CO2补偿点为52μmol.mol-1,饱和点为982μmol.mol-1。  相似文献   

10.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白云质砂石山地区适生树种翅荚香槐的春季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进行了分析,并分析光合生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翅荚香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分别在10:00和14:00达到峰值,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Pn)相反;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与Pn相同;气孔限制值(Ls)的日变化与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变化趋势相反;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日均值2.91μmol/mmol。(2)翅荚香槐的光饱和点(LSP)为984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18.46μmol/m~2·s、暗呼吸速率(Rd)为-1.39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α)为0.0445,光补偿点(LCP)为18.37μmol/m~2·s。(3)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环境因子对翅荚香槐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大小为:GsPARTrCiRHCaTa。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退化生境主要乔木树种光合日进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研究太行山低山丘陵区退化生境上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赞皇大枣Ziziphus jujuba var.inermis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光合日进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赞皇大枣的光合日变化类型属于左偏单峰型;其他树种光合生理代谢进程所属类型出现分异现象,表现为侧柏的光合速率属于左偏单峰型,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属于双峰型,刺槐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属于单峰型,气孔导度属于左偏单峰型.侧柏、臭椿和刺槐的Fv/Fm谷值出现在13:00,赞皇大枣的Fv/Fm在10:00~13:00出现谷底;刺槐在傍晚时Fv/Fm恢复较快,而臭椿、侧柏和赞皇大枣恢复相对较慢.依据树种生理代谢过程日进程所属类型的分异现象,可为人工群落构建时的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佐证.图5表4参17  相似文献   

12.
不同枇杷品种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3个从日本引进的枇杷良种(3号、8号和9号)和1个当地主栽良种(4号)的 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晴天和阴天,4个枇杷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 具有典型的“午休”特征;阴天时4个枇杷品种的Pn均比晴天时高。阴天时除9号品种外,其他3个品种的蒸腾速 率(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晴天时除3号品种的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外,其他3个品种均为单峰曲线。4个枇杷 品种细胞间CO2浓度的升降并不完全受气孔导度的影响,造成晴天和阴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内在原因主要是 非气孔因素。晴天和阴天均以9号品种的日均水分利用率最高,表明9号枇杷品种最耐旱。  相似文献   

13.
影响紫花苜蓿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季干热天气条件下,用LI-6400光合仪田间测定了旱作栽培的四年生紫花苜蓿品种再生草初花期的光合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考察了光合有效辐射、叶温、相对湿度、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摩尔分数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左右和14:00左右,第一峰值大于第二峰值,正午12:00左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早晨6:00-10:00期间,光合速率的上升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温度和相对湿度造成的.10:00-14:00期间,光合速率的降低,尤其是"午休" 期间的下降,气孔因素是主要限制因子.而14:00-18:00期间,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对温室栽培条件下桃(早红株、早红霞)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桃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明显的三峰曲线;铺设反光膜、吊反光幕以后,桃Pn日变化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但同期Pn值有明显增加。日平均Pn增长17.8%。加富CO2后温室桃Pn的日变化曲线由三峰曲线变成双峰曲线,日平均Pn提高21.7%。  相似文献   

15.
3个种源异株荨麻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盆栽条件下以3个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 L.)种源为对象,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的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测定,阐述了光合作用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异株荨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峰值在9:00和15:00,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Pn的降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所致;浙江天台县异株荨麻的Pn值明显高于其他2个种,表现出显著的高光合效率特性;不同种源异株荨麻的光合生理特性参数有显著差异:浙江天台县异株荨麻的光补偿点比其他2个种源的异株荨麻低,而光饱和点比另2个种源的高,说明其光能利用区间较宽;浙江天台县异株荨麻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都低于其他2个种源,异株荨麻在CO2饱和点以下,Pn随CO2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说明增大CO2浓度可大大提高光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对温室栽培条件下桃(早红株、早红霞)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桃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明显的三峰曲线;铺设反光膜、吊反光幕以后,桃Pn日变化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但同期Pn值有明显增加。日平均Pn增长17.8%。加富co2后温室桃Pn的日变化曲线由三峰曲线变成双峰曲线,日平均Pn提高21.7%。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太原盆地玉米和大豆的光合日变化以及光合光响应变化。[方法]采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进行测定,各参数使用非直角双曲线和二项式曲线拟合。[结果]玉米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Pn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大豆日变化曲线由于天气状况的影响呈3峰型,Pn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2:00和16:00,不考虑下午天气状况影响的条件下,也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的增加,玉米和大豆的净光合速率Pn增大。当PAR达到1 900μmol/(m2.s)时,大豆出现光抑制现象,玉米在PAR达到1 700μmol/(m2.s)时出现光抑制现象。[结论]玉米和大豆均表现为典型的阳性植物特点,R2分别为0.958和0.932,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田间茶树净光合速率及其生态生理因子的日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铁观音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茶树净光合速率( Pn)及其生态生理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不同叶龄叶片 Pn 的日变化不同.在春季和秋季的晴天 Pn 的日变化曲线都是双峰曲线型,一天中11:00(春季)或10:00(秋季)和14:00 最高,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秋季多云天“午休”现象不明显,阴天 Pn 较低,且只有 1 个高峰;不同叶龄的 Pn 变化趋势相似, 30 天叶龄的叶片 Pn 大于老叶和嫩叶.茶树叶片光合能力变化受生态生理因子的影响,特别是主导因子的影响.经主成分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和气温是茶园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生理因子中气孔导度对 Pn 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毛苔草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取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无性系种群进行桶栽模拟试验,研究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0%的前提下,毛苔草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8:30,胞间CO2浓度(Ci)和大气CO2浓度(Ca)的日变化呈近"V"型。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气温(Ta)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空气相对湿度(RH)的日变化趋势为先大幅度下降,之后平缓升高,再下降。毛苔草Pn与Tr、G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a、RH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AR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Ta、Ci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环境因子对毛苔草净合速率直接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为RH>PAR>Ca>Ta;Ca通过RH对Pn的间接作用大于Ca对Pn的直接作用;毛苔草Pn日变化从8:30就开始下降的原因,既有气孔限制(Ls)的贡献也有非气孔限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花蕙兰开花期的光合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大花蕙兰开花期的光合日变化特性,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大花蕙兰开花期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红霞、金茉莉的Pn、Tr和Cond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13:00左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不同品种Pn、Tr和Cond的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间和高低不同。金茉莉的Pn、Tr优于引进品种红霞。推测2个品种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