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豆EMS化学诱变处理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使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效果最佳,获得高质量的诱变材料,其诱变时间和诱变浓度等基本条件分析是诱变处理的前提。[方法]采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大豆品种长豆18和黑豆品种长豆006,分析获得不同大豆品种的适宜诱变条件。试验设置2个品种、3个EMS浓度(0.2%、0.5%、0.8%)和3个诱导时间(4、8和12 h)共18个处理,以致死量达到50%为标准。[结果]大豆品种长豆18的适宜诱变条件以浸种4 h,处理浓度0.5%EMS,诱导时间8 h和浸种4 h,处理浓度0.5%EMS,诱导时间12 h处理最优;黑豆品种长豆006的适宜诱变条件为浸种4 h,处理浓度0.5%EMS,诱导时间8 h。[结论]大豆EMS化学诱变可适当提高致死剂量浓度作为大田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EMS诱变进行茄子种质资源创新,为茄子新品种选育及其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提供良好材料.[方法]在25℃下利用不同浓度(0、0.5%、1.0%、1.5%和2.0%)的EMS溶液诱变处理茄子种子,筛选出适宜的EMS诱变浓度;然后以适宜浓度的EMS诱变液处理茄子种子,经过催芽后播种、定植,在植株的整个生育期进行相关性状调查.[结果]以1.0% EMS诱变处理18h后,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可达80%,适宜构建茄子突变体库.209茄子种子经1.0% EMS诱变处理18h后催芽播种,最终获得984份M1代突变材料,且这些突变材料在长势、叶片形状、叶片颜色、分枝数、果实长度、果实颜色及雄性不育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结论]经EMS诱变处理获得的M1代茄子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可为其新品种选育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向选择马铃薯抗寒突变体。【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费乌瑞它愈伤组织,结合添加L-羟脯氨酸(L-Hyp)培养筛选,定向选择抗寒突变体。【结果】诱变费乌瑞它愈伤组织的最佳EMS浓度是0.8%,处理时间4 h;L-Hyp最佳浓度为0.5%。经检测诱变后代再生苗脯氨酸含量明显高出对照,而电解质渗出率均低于对照。【结论】用EMS诱变处理马铃薯愈伤组织可获得抗寒突变体。  相似文献   

4.
小豆EMS诱变叶形突变体筛选及农艺性状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EMS化学诱变小豆京农6号M3代材料进行筛选鉴定,以期获得有潜力、有价值的变异材料。[方法]利用浓度0.5%、0.9%、1.4%的EMS分别处理小豆京农6号12h和24h,对M3代叶形变异率、变异类型、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EMS诱变变异叶形突变体223份,占突变体群体总数的18.31%,类型丰富,产生了小密叶、肾形叶、剑叶、鸡爪叶、叶缺刻等叶形突变体。浓度0.9%EMS处理24h,其叶形变异类型最为丰富,且突变频率最高,其变异率分别为4.93%、10.31%、2.69%、8.07%、3.14%。当处理时间相同时,浓度0.9%EMS处理变异类型最丰富,同时表现出一定的高剂量抑制效应,总体表现为浓度0.9%浓度0.5%浓度1.4%;诱变时间不同时,处理时间越长,变异率越高,且变异类型也越丰富。综合叶形突变体农艺性状分析,各种突变类型总体表现为小叶肾叶叶缺刻小密叶剑叶鸡爪叶。这表明小叶、肾叶突变体具有株高降低、紧凑直立、多分枝、多荚、单株产量高、百粒重高等优良性状。[结论]该研究筛选的突变体可为小豆育种及遗传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穿心莲是我国传统的大宗中药材之一,建立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技术体系,创制表型变异丰富的突变体库,为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提供新材料。【方法】通过比较分析 EMS 溶液的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穿心莲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的影响,获得诱变的优化体系,并对诱变后表型有差异的突变体进行形态学方面的初步评价与鉴定。【结果】在 5 种处理中,EMS 溶液处理 4 h 的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 EMS 溶液浓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延长,穿心莲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诱变率增加,其中 0.5%EMS溶液处理 12 h 的诱变率最高;其次是 0.8%EMS 溶液处理 8 h。与对照相比,突变体植株具有明显的表型差异,包括在叶色(杂斑叶)、叶型(心型、叶裂等)、叶序(轮生叶)、株高(矮化)、分枝(顶生二枝)和花轴(无花轴)等。【结论】建立了穿心莲种子的 EMS 诱变方法,获得突变体植株,可为穿心莲基因组学的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 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 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 EMS浓度为0.3%~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 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EMS 诱变苦荞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EMS浓度为0.3%~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 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EMS诱变苦荞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8.
EMS诱导水稻中花11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化学诱变剂甲基黄酸乙脂(Ethyl metbane sulphonate简称。EMS)对粳稻品种“中花11”进行诱变处理,以构建突变体库。结果表明:0.5%EMS溶液处理的水稻种子,再经0.5%和0.7%EMS溶液复合处理,发生突变的频率为12.4%,复合处理的诱变效果优于一次性处理。EMS诱变产生的突变体,后代发生分离的基因数量少,稳定性较好,但不同的株系所产生的突变类型丰富。EMS诱变产生的主要突变类型有:穗部形态突变、籽粒形态突变、茎秆形态突变、叶片性状突变、育性突变及熟期突变等。通过近四年的诱变、筛选,已鉴定EMS诱变产生的突变体861份;同时对部分突变性状如簇生穗、树稻等进行了遗传分析试验;另外在M3筛选到一个生产上能推广使用的水稻突变新品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绿豆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试验,为构建绿豆EMS诱变突变体群体提供参考,在拓宽绿豆的遗传基础、创造和利用新种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选用苏绿1号绿豆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0、0.4%、0.8%、1.2%、1.6%不同浓度的EMS对绿豆种子进行12 h的诱变,研究不同浓度处理条件下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EMS浓度为0.4%处理12 h绿豆种子基本都具有萌发力,而EMS浓度为0.8%处理12 h已经使绝大多数绿豆种子丧失了萌发力;当浓度为0.6%的EMS溶液处理10 h,其萌发率为47.32%,符合半致死剂量,此时绿豆幼苗的株高、根长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42.3%、44.8%。诱变处理后移栽20 d,出现叶片缺失、增加、卷曲皱缩、掌状、叶缘不规则状等表型。由此可见,绿豆的最佳诱变条件为:EMS浓度0.6%,处理时间10 d。  相似文献   

10.
以抗除草剂谷子[Setaria italic(L.)Beauv]品种冀谷31、冀谷25的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体积分数梯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以不同时间诱变处理种子,研究不同EMS剂量及处理时间对种子发芽率、致死率及根长变化的影响,找到最佳致突变条件。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对诱变效果的影响比EMS用量的影响效果更显著。2个品种对EMS的敏感性不同,对于冀谷31的最佳诱变条件为1.0%EMS处理6 h,而冀谷25的最佳诱变条件为0.8%EMS处理10 h。  相似文献   

11.
王玲  蒋业林  侯冠军  王永杰  李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243-5245,5251
[目的]探索中华鳖的适宜生态环境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和孵化介质对中华鳖孵化率的影响。[结果]中华鳖胚胎发育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0℃,相对湿度为75%~85%,孵化介质粗砂、中砂、细砂的比例为1∶4∶1。此条件下,中华鳖的孵化率最高,为98.0%。根据其胚胎发育情况,将中华鳖的胚胎发育过程分为9期。[结论]该研究为中华鳖的人工孵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采用不同消毒剂种类和浓度,对尖萼耧斗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其污染率和污染速率,寻找建立无菌苗培养系最适宜的方法;以尖萼耧斗菜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根、茎、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筛选最佳外植体和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外植体材料最适宜的灭菌处理方法为:先将外植体在75%酒精中浸30s,用无菌水冲洗5遍,再将其用0.2%升汞液浸泡2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该消毒方法使污染率最低、发芽率最高,并且获得的无菌苗长势最好;诱导尖萼耧斗菜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幼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mg/L2,4-D+0.5mg/L6-BA。[结论]该研究为尖萼耧斗菜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其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最大发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及训化条件。[方法]以南方红豆杉幼芽、幼茎以及幼叶为外植体,比较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率,并对愈伤组织的增殖条件及悬浮细胞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以幼芽作为外植体的诱导效果最佳;南方红豆杉外植体消毒的最佳方法为链霉素浸泡2h+洗洁精浸泡3h+75%酒精消毒30s+10%次氯酸钠浸泡25min+1‰氯化汞10min;愈伤继代的最佳配方为B5+4.0mg/LNAA+0.5mg/L2.4-D+0.2mg/LGA+0.5mg/L6-BA+2g/L活性碳。[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南方红豆杉的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4.
袁梦如  沈斌  孙瑜霞  沈文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16-19917
[目的]优化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及训化条件。[方法]以南方红豆杉幼芽、幼茎以及幼叶为外植体,比较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率,并对愈伤组织的增殖条件及悬浮细胞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以幼芽作为外植体的诱导效果最佳;南方红豆杉外植体消毒的最佳方法为链霉素浸泡2 h+洗洁精浸泡3 h+75%酒精消毒30 s+10%次氯酸钠浸泡25 min+1‰氯化汞10 min;愈伤继代的最佳配方为B5+4.0 mg/LNAA+0.5 mg/L2.4-D+0.2 mg/LGA+0.5 mg/L6-BA+2 g/L活性碳。[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南方红豆杉的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晓梅  刘晓芳  高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41-12342
[目的]研究葡萄籽多酚的超声波提取条件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超声提取获得葡萄籽多酚,采用Fenton反应.OH体系研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60 min,浓度75%乙醇,料液比为1∶20。在最佳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0.71%。葡萄籽多酚提取物对Fenton反应羟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0.031 g/L,0.093 g/L时清除率达最大,最大清除率为87.12%。[结论]葡萄籽多酚超声提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月见草种子的无菌萌发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月见草的组织培养提供无菌外植体。[方法]以月见草种子为材料,经过不同的表面除菌方法处理后,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10 d后统计种苗的污染率、发芽率。[结果]经70℃热处理48 h后,用70%乙醇(40 s)+0.1%HgCl2(10 min)+吐温80进行表面除菌效果最好,污染率最低;在VW+1.0 mg/L6-BA+0.5 mg/LNAA+0.05%AC培养基中培养,月见草种子的萌发率最高,达到93%,萌发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最优。[结论]该试验建立了优质、高效的月见草种子无菌萌发体系,为月见草资源的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非  姜思佳  李忠才  刘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22-19924,19932
[目的]研究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采用不同消毒剂种类和浓度,对尖萼耧斗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其污染率和污染速率,寻找建立无菌苗培养系的最佳方法;以尖萼耧斗菜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根、茎、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筛选最佳外植体和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外植体材料最适宜的灭菌处理方法为:先将外植体在75%酒精中浸30 s,用无菌水冲洗5遍,再将其用0.2%升汞液浸泡2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该消毒方法使污染率最低、发芽率最高,且获得的无菌苗长势最好;诱导尖萼耧斗菜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幼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 mg/L2,4-D+0.5 mg/L6-BA。[结论]为尖萼耧斗菜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其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最大发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新疆主栽的两个纤维亚麻品种(范妮和天鑫3号)高频率不定芽离体再生体系,为进一步筛选其体细胞耐盐突变体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消毒剂处理种子,以下胚轴段为外植体,运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胚轴段再生不定芽。【结果】两种种子在10%的H_2O_2中处理10 min灭菌效果最好;范妮不定芽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BA 0.45 mg/L+IAA 0.3 mg~/L,不定芽诱导率达180%;天鑫3号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BA 0.6 mg/L+NAA 0.3 mg/L,不定芽的诱导率达到98%。【结论】不同的亚麻品种在下胚轴萌芽过程中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和浓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探明了范妮和天鑫3号高频不定芽发生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和浓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施肥对膝柄木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膝柄木容器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肥料组合对1年生苗高度和地径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0.5%活性肥、0.5%复合肥、0.5%复合肥+0.5%活性肥处理对膝柄木苗高和地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0.5%复合肥+0.5%活性肥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均有极显著促进作用,0.5%复合肥处理对地径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0.5%活性肥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均不显著。[结论]0.5%复合肥+0.5%活性肥处理能有效促进膝柄木苗高和地径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