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香蕉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对香蕉果肉取汁方法和香蕉酒的酿制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酶法取汁大大地降低香蕉浆的粘度。提高出汁率。且果汁风味无损;以香蕉为原料制酒法则以配制法优于发酵法;保香是香蕉饮料保藏加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海南香蕉的采摘技术现状,指出海南香蕉采摘技术在香蕉产业的重要性,结合海南实际,探讨海南香蕉采摘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若干具有潜力的香蕉采摘技术,为海南香蕉采摘实现机械化及自动化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非洲是全球重要的香蕉和大蕉产出地。2009年非洲香蕉总产约为世界的12.6%;大蕉总产约为世界的81%。两者合计非洲香蕉和大蕉总产约为世界的28%。尤其在非洲撒哈拉边缘,大蕉占了当地大约1亿居民主食的四分之一。非洲香蕉和大蕉主生产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西部和中部。东部非洲各国香蕉总产大约为780万t,平均每公顷香蕉产出仅6.7t;大蕉总产大约为1 400万t;香蕉产量上乌干达、卢旺达,坦桑尼亚,肯尼亚分别为前4名;大蕉产量方面,坦桑尼亚,布隆迪、乌干达、肯尼亚分别为前4名。西部非洲各个国家香蕉总产大约为92万t;大蕉总产大约为840万t;香蕉产量上科特迪瓦、几内亚、利比里亚、加纳分别为前4名;大蕉产量方面加纳、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几内亚分别为前4名。中部非洲各个国家香蕉总产大约为170万t;平均每公顷单产约7 t;大蕉总产大约为306万t;香蕉产量中安哥拉、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非分别为前4名;大蕉产量方面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中非分别为前4名。尽管非洲是重要的大蕉和香蕉生产区,但只有香蕉被用于出口,目前非洲香蕉出口地主要集中在欧共体市场,占欧共体市场11%的份额,其出口长期由喀麦隆和象牙塔国家垄断,自2006年后加纳开拓了欧盟市场。  相似文献   

4.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本文综合相关文献资料,从香蕉的起源与分布和现代生物技术在香蕉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等剖析香蕉种质资源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对香蕉起源与分布的认识是香蕉种质资源研究的基础,目前多数学者都承认香蕉起源东南亚,对演化路线却存在许多争议,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机会;分子标记技术成为香蕉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香蕉分类、亲缘关系及演化做较为精确的研究,甚至辅助育种的应用;组织培养、细胞悬浮体系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不断成熟,促进香蕉种质创新的发展,使香蕉突变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李发林 《福建热作科技》2006,31(4):I0013-I0014
近年来,“中国香蕉之乡”漳州南靖县在大力推广台湾“香蕉七改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使用“测土配方”、“三套”、“无着地”采收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使香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垒县香蕉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量27万t,年创产值6亿多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6.
香蕉是发达国家主要的消费水果之一,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创汇水果.香蕉在世界水果中排位第三,产量次于葡萄和柑桔.但葡萄大量用于葡萄酒加工,柑桔很多用于果汁加工.香蕉却以鲜食为主,加工量较少.1970年世界香蕉总产量2821万吨,1980年上升到4057.5万吨,1987年达4217.3万吨.世界香蕉总产量最高的三个国家为巴西、印度和菲律宾.从总体发展趋势看,世界香蕉总产量还会略有增加,进出口贸易量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香蕉栽培的农业气象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属于芭蕉科、芭蕉属,是大型的草本植物.香蕉植株各部位的组织细胞巨大.含水量高,组织脆弱,根系为肉质,且易露出地面,对不良的环境条件适应性较差.我国栽培香蕉的地区有台、闽、粤、桂、云、川等省区.我省引种栽培香蕉约有百余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为大面积发展香蕉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但我省地处季风南亚热带,气候多变,是发展香蕉不可忽视的障碍.据省农业厅经作处的材料统计,从1949~1984年36年间,香蕉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8.
香蕉贮运保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香蕉品种及果实质量、采后处理过程及贮运保鲜技术与果实商品性等方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香蕉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以“控制低乙烯”为核心的香蕉保鲜贮运技术及香蕉采后处理轻简装备等在产业上的应用,同时简要介绍了生物技术在香蕉采后保鲜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物化学标记和DNA分子标记等方面介绍了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系统分类的方法,并对世界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系统分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香蕉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为定性选育香蕉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国内外香蕉产业概况和对南宁市香蕉产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南宁市香蕉生产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南宁市香蕉产业发展的七大对策,即加快南宁市香蕉产业化生产进程,实行香蕉标准化生产,推广香蕉“无伤化”采收包装和“冷链”贮藏运输技术,减少损耗、提高商品价值,努力实现香蕉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零对接,设立市级“香蕉产业协调办公室”,建立“香蕉期货交易中心”和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控制香蕉灾害性病害的蔓延扩大,为南宁市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棕榈油生物柴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榈油是世界上最经济的植物油,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棕果及油的产量均最高,棕榈油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越来越被重视,成为生产生物柴油最有竞争力的原料.目前.世界各国对棕榈油生物柴油的高效加工技术均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棕榈油生物柴油的加工技术,包括化学法、酶法、多相固体催化法及其他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94~2012年SCI-Expanded(简称SCI-E)收录的世界香蕉主要相关文献的出版年、引文、国家/地区、语种、文献类型、基金资助机构、组织扩展(发文机构)、作者、Web of Science 类别(学科)几个方面的检索、统计与分析,对世界香蕉科研发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简要分析粤西地区甘蔗和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重点,提出粤西地区甘蔗、香蕉产业发展重点及对策,以促进粤西地区甘蔗和香蕉产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椰子水是一种古老的热带饮料,以其天然、纯净、营养和健康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并引起了 众多饮料生产商们的注意。由于椰子一旦被打开裸露接触到空气中时,椰子水的化学成分和风味会发生很大变化,造 成了收集、贮藏和加工困难。因此,多年来限制了其向商业化应用。研究表明,对采后椰子水进行适当处理,可以有 效改善成品椰子水的货架期。目前,对于椰子水加工,热处理联合化学添加技术已经成熟并应用在工业生产上,但一 些新技术如膜过滤技术、超高压技术和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等还没有被大规模应用。无论哪一种加工技术,都不可避 免的改变椰子水的口感、风味和色泽,寻找和掌握一种既能保持天然的口感、风味和色泽,又能有较为理想货架期的 椰子水工业化生产技术是当务之急。然而,全球对椰子水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对整个椰子鲜果的保鲜 和椰子水的加工研究上。本文将主要综述至今文献报道相关椰子水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以香蕉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未成熟雄花外植体不消毒处理,在离体24 h内切片厚度1.2 mm为最佳外植体处理方式。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TDZ 0.2 mg/L+Zeatin 0.2 mg/L+生物素1.0 mg/L+谷氨酰胺100 mg/L+糖40 g/L(pH值5.3);最佳胚性分化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3 mg/L+糖30 g/L(pH值5.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pH值5.8)。炼苗后移栽至椰糠基质中,移栽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16.
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本文通过对2017-2021年间全球玉米育种技术领域相关专利数据挖掘与分析,重点从主要专利布局区域、权利人、技术分布、热点分布以及高价值专利等方面分析发展动态与竞争态势。分析表明,美国是玉米育种技术的专利领先国,专利申请和高价值专利分别占全球的40%和69%,专利研发机构为跨国种业企业集团为主。我国玉米育种技术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3,研发机构以科研院所、大学为主,但高价值专利偏少,仅为美国的5.86%。提出要增强玉米育种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等3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7.
香蕉是世界主要水果之一,对乙烯非常敏感,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目前,香蕉果实后熟机理还未完全探明,后熟过程中己糖激酶(HXK)与乙烯的关系还不清楚。通过BLAST比对从香蕉基因组数据库中发现HXK基因家族的11个成员,经克隆获得这些基因的序列,并研究HXKs基因在香蕉果实自然后熟过程中的转录表达谱,重点研究乙烯利、甘露糖、NAG和1-MCP对HXKs基因表达、HXK酶活和内源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HXKs基因呈现差异性表达,乙烯利上调大多数HXKs基因的表达和HXK酶活,1-MCP的作用正好相反,这表明外源乙烯正作用于HXK。另一方面,甘露糖加快内源乙烯生物合成,NAG却推迟内源乙烯生物合成,这说明HXK正作用于内源乙烯生物合成。所以,在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乙烯和HXK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将为进一步阐明香蕉果实后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将为香蕉果实保鲜新技术的挖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科研成就:苎麻、亚麻、黄/红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麻类及同类纤维种质资源研究;麻类种植技术研究;麻类加工技术与加工机具的研究与推广;麻类生物脱胶与产品加工研究,特别是纤维质生产乙醇及环保型麻地膜的研究。本文还分析了未来该所麻业发展的走向:从麻类作物拓展到纤维植物;加工手段从农业微生物拓展到酶制剂;产品从传统的纺织原料拓展到生物能源与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9.
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迅猛,效益高涨,但总体上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不高,严重制约着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国际化拓展。从根本上看,在培育优良乌龙茶茶树品种的前提下,加强我省乌龙茶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至关重要。鉴于乌龙茶加工标准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产业需求,及福建乌龙茶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的现状,尊重传统加工技术、加强现代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培养新型职业茶农、加强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与交流等不失为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的发展良策,也是实施福建省茶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