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平房仓横向通风技术在玉米储藏上的应用效果,明确玉米储藏过程横向通风工艺及其参数,利用高大平房仓中设计安装的横向通风设施,以及在储藏玉米粮堆中预埋的插入式毕托管,对高大平房仓横向通风系统进行实仓测试。全面开展了玉米储藏过程中横向通风工艺应用研究,测试了在横向通风系统通风时,风速、风量、系统各部分阻力和粮堆压力分布。研究发现,在储藏玉米的高大平房仓中应用横向通风系统时,粮堆单位粮层阻力较小,在实用单位通风量时,横向通风系统总阻力不大于1200Pa;同时横向通风还具有风量分配均匀、粮堆通风均匀性良好的特点。该研究为玉米在配备横向通风系统的高大平房仓储藏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借助通风性能参数检测装置,通过调整通风量开展大豆粮堆通风试验,检测通风阻力特性相关参数,结果表明:通风试验过程中,随着粮面表观风速和风量的增加,大豆粮堆的单位粮层阻力也逐渐增加,且涨幅随粮面表观风速的增大而提高。穿网阻力随粮面表观风速的提高而逐渐增大,两者呈幂函数关系。大豆粮堆的通风均匀度达99.2%以上,受通风方式和风量的影响较小,与粮层厚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粮堆在横向和竖向地槽通风两种通风系统下的对比效果,以18 m跨度平房仓为试验仓,所储粮食为稻谷。在相同储藏条件下,对两栋试验仓分别进行全面测试,比较分析不同通风方式下粮堆的通风降温效果、风量均匀性、仓内粮温与温度均匀度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横向通风系统截面间每米温度差约为0.25℃,小于竖向通风系统中粮堆间每米温度差约0.49℃,其风道设计有利于粮堆内外自然湿热交换,交换效率高;日常粮食储藏期间,温度变化平缓,稳定性较好;通风操作结束时,横向仓整仓平均粮温为5℃,竖向仓整仓平均粮温为8℃,横向和竖向仓的温度均匀度均在80%以上,满足储藏要求,横向通风系统具有降温速度较快、降温幅度较大、作用效率较高等特点。因此,针对实仓进行通风降温保管粮食,横向通风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风粮层阻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层阻力是粮粒对通过粮堆的气流形成的阻力,即在压力上表现为气流的静压降。它是粮堆通风、粮食干燥系统和计算机模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本试验对小麦、稻谷、玉米等七个品种粮食的粮层阻力值进行测定。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粮堆通风系统设计中粮层阻力的计算公式——P=ahv~6,其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可以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5.
高水分粮入库结束,压入式通风一段时间后,底层水分降低快,与下层、中层水分梯度加大,甚至达5%,继续通风下、中层降水极缓,在有限的通风条件下不能解决降水度夏问题。用单管风机群在高水分部位、层面、通风死角处,用吸出式结合固定风道压入式通风能加快这些部位降水速度,缩小层问水分差,达到均匀降水、安全度夏、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水分玉米机械通风降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大平房仓中存储水分16.3%的玉米,做好入库计划安排,有目的,有预案,分仓储存高水分玉米,做到处理粮情有针对性,通过压入式与吸出式结合通风能达到高效、节能、降水的目的,使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7.
低温储粮技术是指将平均粮温控制在低温(15℃)或准低温(20℃)以下进行储藏的一种技术。目前国内仓内内循环低温(准低温)储粮主要是利用压人式内循环通风,将粮堆表层粮温较高的空气直接压入粮堆底层,由于温差过大,容易引起底层结露。本试验利用山墙风机及吸出式环流熏蒸设备进行内循环通风,从而很好地平衡了仓内粮温,防止了结露,实现了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8.
黄明远  黄昕  邹伟  陈基彬 《粮食储藏》2011,40(2):27-30,40
利用高大平房仓原有的通风系统、熏蒸环流系统和新装备的PSA变压吸附制氮系统,对本库1号仓、4号仓、8号仓、13号仓储藏的玉米分别采取通风口充气粮面排气的充—排—充—排—充工艺、粮面充气通风口排气的边充边排工艺、粮面充气通风口排气的充—排—充工艺、利用径向通风系统横向压入并横向吸出的边充边排工艺进行充氮储粮试验,通过试验比对,粮面充气通风口排气边充边排工艺和利用径向通风系统横向压入并横向吸出的边充边排工艺比其它二种充氮降氧方法速度快,粮堆氮气浓度分布均匀,杀虫效果好,能耗低,费用省,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冬季,使用谷物冷却机对浅圆仓储存玉米进行冷却通风试验,探索在华南地区气候特点下,浅圆仓储存玉米的冬季保水降温通风方法。结果表明:粮堆温度降到了16.0℃左右,达到了准低温储粮的要求;粮堆的高温点消除,明显降低了粮层温差,粮温均衡;平均单位能耗0.18kW.h/(℃.t),远低于浅圆仓冷却通风E≤0.65kW.h/(℃.t)的要求,通风降温效率高;较好地保持了储粮的水分,平均水分变幅为-0.1%~0.0%,达到了保水通风的目的,提高了储粮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风技术在单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盖膜技术,对单堆包装粮堆采用吸出式多管高压离心通风机进行负压通风.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降低和均衡粮温,增强粮食的储藏期间的稳定性,延缓粮食陈化,达到防虫防霉的效果;而且操作简便、方式灵活多样、成本低、收效快.  相似文献   

11.
采用立体插管式通风系统,对平均水分16.6%±1.3%(湿基)、堆高7m的稻谷堆进行恒温(25℃±1.5℃)通风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立体插管式通风干燥可以将整仓粮食水分降至14.2%±1.3%,水分分层现象明显改善,单位能耗为7.7kW·h/(1%H_2O·t),干燥成本较低。干燥后稻谷脂肪酸值、出糙率、整精米率依旧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通风系统中粮堆内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利用多功能试验仓对稻谷堆进行降温试验,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监测粮堆温度变化,同时通过实仓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利用CFD仿真模拟重现三种通风系统通风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且利用MATLAP软件对模拟所得云图进行颜色覆盖面积统计,以此讨论三种通风系统的通风均匀性。结果表明,仓储稻谷堆机械通风过程CFD模型可以准确地反应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横向通风和夹底通风均匀性优于地上笼通风。  相似文献   

13.
在对大豆进行冬季通风作业时,采用正压上行压入式、负压下行吸出式和先负压后正压三种作业方式分阶段进行通风,充分的利用自然冷源,达到降温目的,通过对比三种作业方式的降温效果、水分损耗、降温能耗、人工投入等,并根据粮情,找出最合适的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14.
Root lodging and poor soil fertility are major constraints to maize production in the Guinea savannah of West Africa. Vertical root‐pulling resistance is an indicator of the rooting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cultivars and could be used to select cultivars which have higher resistance to root lodging, take up nitrogen efficiently and have high yield. Twenty maize breeding lines were evaluated in the southern Guinea savannah of Nigeria for vertical root‐pulling resistance, yield and root lodging in the 2000 and 2001 cropping seaso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st the breeding lines for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measured. Vertical root‐pulling resistance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grain yield (r = 0.71, P < 0.01). There was a moderat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vertical root‐pulling resistance and root lodging (r = ?0.46, P < 0.05). This suggested that selecting for high root‐pulling resistance will improve grain yield and reduce root lodg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root lodging and grain yield (r = ?0.14, P < 0.22). This was attributed to two factors; weak root systems and high cob weight, both of which caused significant lodging.  相似文献   

15.
利用2.2kW的轴流风机组与7.5kW的离心风机组,对两个浅圆仓进行通风降温,经对比试验,在储粮数量、储粮品种、入仓时间、入仓质量、粮情状况等基本相同的浅圆仓中,当降温效果基本相同时,2.2kW的轴流风机组通风时间较长,7.5kW离心风机组降温效果较快,但水损较多,2.2kW的轴流风机组通风耗能较低,吨粮降温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6.
选用功率较小的储藏物冷却机与负压通风相结合,对福建漳州地区的粮面压盖稻谷仓进行降温冷却,通过改变粮面压盖方式实现冷却的均匀性和彻底性.累计运行时间112.7 h,降温3.3℃,水分变化为0.1%,达到了保水降温的效果.运行期间的降温单位能耗为0.47 kW·h/℃·t,符合《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的规定,结束降温后粮面压盖延缓了粮温复温.  相似文献   

17.
粮食储存过程中,干燥和通风是重要的单元操作。对粮堆进行强制通风,可以干燥或冷却粮堆,调节粮堆的温度和水分。探究气流通过粮堆的流动和压力分布规律、计算粮堆通风阻力是科学设计通风系统的关键之一。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研究储粮通风流动和阻力的方法,重点综述了国内外通风阻力的理论、半理论和经验模型,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探讨了影响通风阻力的各种因素,可以为储粮通风阻力的研究、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线圆仓散储玉米局部发热进行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面大风量通风,降温、降水缓慢,通风不彻底,发热容易复发;采用局部小风量通风,针对性强,降温、降水速度快,能有效防止粮堆再次发热。  相似文献   

19.
在CFD数值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对浅圆仓不同中心集风管形式下的径向通风降温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并进行对比以评判优劣。研究的粮食种类为大豆,数值模拟了四种变径形式的中心集风管顶部,或开孔或不流通,共八种情况的通风条件下,粮堆内部温度分布和气流组织情况,将八种情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其通风均匀性和通风降温速率。研究发现,集风管高度与粮面平齐且上粗下细时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通风均匀性较好。研究结果对浅圆仓仓储大豆通风降温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