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赵丑民 《油气储运》1997,16(4):45-47
以GW5000-6/6.4-Y2型直接加热炉和4650KW热煤炉为例,对直接加热炉和间接加热炉的经济,技术性能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在结构上,直接加热炉比热煤炉简单;从安全角度,由于加热介质不同,在其炉管的腐性及炉管的结垢,结焦和承压能力等方面,热媒炉优于直接加热炉。  相似文献   

2.
任继善 《油气储运》1989,8(2):18-31
本文以安装在东营至黄岛复线上的C-E NATCO热煤炉为例,介绍间接加热炉的系统组成及技术性能,间接加热的工艺流程和就地控制,智能逻辑控制单元I~2R控制、MECA微机控制的原理、显示及报警参数、程序框图等。通过C_E NATCO加热炉在东黄线上的运行与调试,介绍了热媒炉系统的启动、停炉顺序,平流式火焰燃烧器的结构及调节原理和加热炉的维护内容及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东黄输油管道热煤加热炉中应用西门子S5-95U自动控制系统情况。利用S5-95U可编顺控制器开发的95U炉控系统及炉控人机操作界面,优化了控制结构,使加热系统安全运行,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邓燕  邢宇  姜霞 《油气储运》2004,23(11):48-49
超导炉是一种新型的加热设备,具有体积小、热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安装方便、节约能源和可实现全自动控制等优点,解决了方箱式加热炉和热媒炉在运行过程中炉管易结焦,造成导热油油质普遍恶化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沧—临、鲁—宁输油管道各站加热炉始建于70年代,绝大部分是方箱式卧管加热炉,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1984年6月,有关单位对该型加热炉进行了详细的标定,在中等负荷条件下运行,其炉堂温度为657℃,热效率为73%~75%,但经多年运行发现对流室炉管积灰严重、炉膛漏风量大、排烟温度高达350℃、过剩空气系数在1.45~2.6范围内,实际操作负荷达不到8100kW的设计热负荷,最大操作负荷一般只能达到原设计负荷的70%。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节能工作的重视,1984年华东输油管理局对现有加热炉进行了改造大  相似文献   

6.
一、引 言 提高加热炉及加热系统热效率是管道节能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长输管道加热原油的加热炉,多为七十年代初建造的,其热效率在70%~75%之间。在开展能耗普查、能量平衡测试的基础上,提高加热炉及加热系统热效率,改善燃烧,直到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使炉效提高到80%~85%。  相似文献   

7.
输油管道加热炉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输油管道加热炉的技术现状,介绍了直接加热炉和热媒加热炉的结构和技术特点以及运行参数.2008年对中国石油管道公司运行的加热炉实施节能监测,发现部分直接加热炉的热效率、排烟温度、空气系数和表面温度等技术参数未达到监测合格标准;热媒加热炉在大修之后,全部指标达到了监测合格标准.分析了两种加热炉在当前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加热炉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慧  倪洪亮  王博  邓书辉 《油气储运》2011,30(4):293-296,236
国内原油输油管道加热设备大多采用天然气或油气两用加热炉。加热炉在燃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天然气和原油并排放污染性气体,且加热炉的运行费用会受到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了原油长输管道加热炉存在的问题,提出热泵的应用能够满足输油生产节能减排的要求。阐述了热泵在国内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介绍了热泵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加热原理,并从初投资、运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对热泵系统和加热炉系统进行了经济对比。结果表明:热泵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明显优于加热炉,在节能减排与输油管道降耗等方面,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费茹娥 《油气储运》1999,18(10):28-30
热油管道的首站及中间站加热站常用加热炉或换热器加热原油,设计时若热负荷取值低或过高,会影响道道的正常运行,或增加工程投资,为此,介绍了一种热油管道首站或加热站加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以合理确定管道首站和中间站的热负荷,这种计算方法可以减少常规计算方法复杂的计算过程,适用于实际管道设计。  相似文献   

10.
GW5000-Y/6.4-Y2型加热炉的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加热炉热效率理论,指出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措施是降低排烟热损失、散热损失、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及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根据铁秦线GW5000-Y/6.4-Y2型直接式加热炉的运行情况,提出了降低加热炉排烟温度、将加热炉控制在高效率区运行和加强加热炉气密性维护等多项措施,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热媒炉热效率在线自寻最优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玉庆  白生虎 《油气储运》1999,18(11):60-62
热煤炉热效率在线自寻控制策略包括取决于热平衡的油流量控制系统和皮决于热顷线自寻优的助燃风调节系统。对热效率在线自寻最优的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控制投运条件及最优控制程序框图,实践证明,该控制系统具有性能稳定,热效率高及维修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原油管输过程热经济性定义、评价参数、评价方法和建立评价曲线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评价。算例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对热油管道的节能降耗具有实用意义。应用评价曲线可以确定热经济性良好的输量范围,预测经济加热耗油指标。通过对运行参数进行热分析获得的定量数据和评价曲线比较,既可以评价设计和实际输量下管道的总体热经济性程度,又可以评价实际输送方案的热经济性状况。根据输送过程实际加热耗油量,应用评价曲线可以方便地评估热站的实际综合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育苗废水作热源的海水热泵制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海水和育苗废水作热源,研究了海水热泵的制热性能和对育苗水体的升温效果。结果表明:增加海水热源温度和流量,有利于提高海水热泵的蒸发温度和制热量,当海水热源温度和流量保持在16℃和300L/h以上时,海水热泵具有良好的制热性能,热泵的制热系数COP值超过3.5;提高海水热源温度,冷凝器出水升温幅度随之增加,但是随着海水热源流量增大,冷凝器出水升温幅度明显下降,当海水热源温度高于16℃、流量小于300L/h时,冷凝器出水升温幅度保持在5.8℃以上;利用净化后的育苗废水(温度为21~23℃,流量为300t/h)作热源时,海水热泵具有良好的运转性能,热泵的COP值达到4.2,冷凝器出水升温幅度达7.6℃,海水热泵的水体升温费用与燃煤锅炉相当,仅为燃气锅炉、电加热和燃油锅炉加热费用的14.5%、23.7%和28.5%。  相似文献   

14.
于涛  邓中华  郭晔 《油气储运》2014,(3):332-334
根据石空-兰州原油管道沿线油温、地温数据以及油品物性,采用常温、加热及加剂综合热处理3种输送工艺,其下游进站油温应分别不低于22℃、20℃和17℃。将全年分为春夏秋冬4个运行时段,对不同输量下的运行方案进行细化,给出了详细的油温控制要求、异常工况应对方案,以及加剂输送时加剂系统故障工况下的保障方案。运行方案要求:进站油温须高于凝点3℃;沿线启炉加热出站油温不低于50℃;1、2月份综合热处理加剂量不低于25g/t,其他月份不低于12.5g/t。此外,在经济性方面,加剂综合热处理输送工艺明显优于加热输送工艺。(图1,表2,参12)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原油长输管道上广泛采用的原油加热炉存在体积庞大,炉管易结焦,热效率低、安全性差等缺点,提出采用分离式热管加热炉。介绍了热管传热原理及分离式热管加热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6.
A microcomput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wall heating pipes, a steam heating coil and a steam humidifier in an overhead duct, a heat pump cooler and a ventilator flap in two mushroom cropping tunnesl. The system i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compost-casing temperature to within ±2°C of the set point during the case-running stage of production and the air temperature within the tunnels to within ±1°C of the set point during cropping.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air within the tunnels was controlled to within ±3% of the set point and CO2 level was controlled to within ±300 ppm of the set point during case-running and to within ±150 ppm of the set point during cropping. The environmental sensors used in the tunnels an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various actuator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7.
李东风 《油气储运》1994,13(2):43-45
在输油泵站中,对于用空气雾化的加热炉,只要把工艺流程稍加改造,使燃料油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各成系,就可以重油代替原油作燃料,这一措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投资省、见效快,并能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改造方案是以泰京线昌黎输油站加热炉为例,分析加热炉结构特点,提出改烧重油的实施方案,通过热力计算,按生产要求确定改烧重油的主要工艺参数,最后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原油正常集输,必须加热输送,提出利用太阳能间接加热输送原油,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太阳能集热器的特点及性能,提出适合大庆油田使用的太阳能集热器型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裴峻峰  陈广敏 《油气储运》2012,31(4):289-291,326,327
利用燃油、燃气加热炉加热原油会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太阳能和回注水热交换所获热量为高温水源热泵的低温热源,以电加热器为备用热源,用于集输原油的循环加热,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分别建立了太阳能集热器和高温水源热泵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技术建模,输入现场运行参数进行仿真,通过模拟仿真预测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将模拟运行结果与其他供热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太阳能与高温热泵联合供热系统的制热温度达75℃,制热系数达3.5,年运行费用较电锅炉加热节省40.23×104元,增加的投资14个月即可收回,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