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香菇胶囊菌种与常规菌种在菌种应用工艺、接种操作速度、菌棒接种成活率、单位香菇菌棒投入菌种成本等方面的比较试验,归纳香菇胶囊菌种的优点与不足,优化香菇胶囊菌种应用技术,促进香菇胶囊菌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香菇价格的持续攀升,生产种需求进一步增加。由于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生产的胶囊菌种接种速度快,成活率高,深受广大菇农喜欢,几个月来一直供不应求。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该中心已售出香菇胶囊菌种3万余片,推广应用面积达800余万袋以上,菌段成品率比常规提高6.1%,接种工效提高1.7倍,菌种生产原料消耗降低80%。香菇胶囊菌种已应用到福建、黑龙江、云南、河南等十余个省,县内推广应用也呈燎原之势,20个乡镇都应用了胶囊菌种,仅庆元县的百山祖乡斋郎村应用面积高达80万袋。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省黑木耳栽培量仅次于香菇,是第二大类食用菌,主要生产区是丽水市。"十二五"以来,庆元县黑木耳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3年、2014年代料黑木耳栽培量分别为4 500万袋和3 500万袋,成为继香菇之后的第二大主栽食用菌。由于黑木耳菌丝抗性较弱,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低下是黑木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通过研发黑木耳胶囊菌种,改变传统黑木耳制种和接种技术,促进菌种生产向  相似文献   

4.
潘明冬 《食用菌》2020,(3):36-37
香菇胶囊菌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在引进日本、韩国段木香菇胶囊菌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再创新后研制而成。香菇胶囊菌种就像胶囊药丸一样,一颗颗填压在塑料蜂窝板上(图1),有透气盖与菌种直接粘连,每张400颗或600颗,设计科学,标准规范,运输和接种操作都很方便。胶囊菌种整颗呈锥形(图1),接种时菌丝损伤少,吃料快,优先抢占培养料;透气盖密封又透气,既可防止杂菌侵染,又可促进菌丝生长。与常规袋装菌种相比,胶囊菌种接种成活率提高5%~10%,接种工效提高1~2倍,菌种生产原料降低80%,香菇产量及品质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栽培香菇相似的菌棒代替栽培瓶和栽培袋,再结合新的菌棒排位方式,与传统的两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对猴头菇菌丝生长时间、子实体产量和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棒栽培法较传统栽培方法更节约成本,并且产量、农艺性状、商品性等都具有优势。通过菌棒排位方式对比试验得出层架式立体栽培更适用于大规模的猴头菇生产。  相似文献   

6.
菌棒栽培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应用方式,传统的制棒工艺及分步制棒模式存在用工多、污染率高、灭菌能耗大、操作环境消毒用药多等“瓶颈”,导致生产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严重制约着产业的专业化升级和持续发展。食用菌菌棒自动化生产技术可实现散料灭菌冷却、全料均匀接种、终点装袋成型,全程省时省工,节能降药。本试验以食用菌菌棒自动化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动化生产模式下的食用菌散料灭菌及快速冷却技术的应用效果,比较了液体菌种自动化拌匀接种与传统袋装扎孔固体接种的效果差异,统计了生产10万包香菇的投入与产出。研究结果表明,自动化生产模式下散料灭菌技术省时78.5%、节能23.2%,快速冷却技术省时95.8%,二者生产过程污染率低;采用的液体菌种技术成本低,省人工,可保证菌种活力,使繁殖后菌丝生长一致且菌丝满袋所需时间短(10~12 d)。自动化化生产全程省时95.7%、省工71.2%、节能70.6%、减药90.4%,缩短养菌期75.1%,香菇出菇期缩短59.8 d,且年内复种批次多。  相似文献   

7.
香菇熟料袋栽比段木栽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因培养料灭菌消耗能源多,制作菌棒工序繁杂。目前已有报道用生料块式栽培,但是这种栽培方法菌种用量多,发菌温度条件要求较严。因此,探索一种菌种用量少,能在与熟料制袋接种同等气温条件下的生料栽培方法是必要的。我们经过多年试验,已形成了配套的生料袋式栽培工艺,现把1989年中间试验的结果简报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L_(11)和L_(12)引自本院地热研究所。培养料配方为蔗渣85%、麸皮12%、石膏2%、白糖1%。(二)菌棒制作蔗渣粉碎后配料,料水比为1:1.2。培养料中另加HBS 药物(即香菇培养料防腐剂,系由水杨酸、苯甲酸、柠檬酸等配制而成)适量。袋规格为15×54cm,装干料约0.6kg。开放定位接种10点。L_(11)于9月17~18日接种,L_(12)于20~21日接种,用种量3~4%。菌棒井字形叠放,自然室温发菌。菌丝55~65天长满袋。  相似文献   

8.
查验并分析扎口处污染、接种穴口污染、袋身袋底微孔污染3种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的主要污染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木屑原料的充分堆制、机器设备及零配件性能稳定、菌种高质量和接种环境清洁无菌是控制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污染率的主要措施。3种污染形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接种穴口污染的防控是控制总污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克服"死穴"提高菌棒成品率浙江省丽水农校凌锋生产代料香菇接种时期,经常会出现菌种点不萌发或刚萌发不久菌丝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死穴"。出现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菌棒成品率,从而影响香菇生产的经济效益。经笔者长期调查、试验总结得出,在菌种生活力正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香菇长枝条菌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改变目前香菇种植污染严重的问题,采用固液结合法生产的45cm长枝条菌种,能有效克服传统工艺的不足,每个菌袋只接2支菌条,减少接种穴,且加大菌种量,缩短周期,提高菌种和菌袋的成品率,降低损耗,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1.
CO_2浓度对西瓜枯萎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DA培养基,研究了不同CO2浓度对西瓜枯萎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CO2浓度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增加,4种菌株的菌丝日生长量和孢子萌发率均有相应的变化,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与对照相比,Sh和H01、H02分别在1600、2000mg/L时菌丝生长受到显著抑制;H03对CO2不敏感,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菌丝抑制无显著变化;4种菌株菌丝日生长量分别减少:H01,0.02~0.10cm;H02,0.02~0.12cm;H03,0.01~0.08cm;Sh,0.01~0.25cm。Sh、H01、H02、H03孢子萌发率分别在1400、1600、1800、2000mg/L时开始受到显著抑制;孢子萌发率分别降低:H01,4.3%~9.8%;H02,2.7%~5.6%;H03,2.0%~3.7%;Sh,2.2%~11.9%。  相似文献   

12.
接种时期和培养基对无核葡萄胚挽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个组合康能无核×金星无核、雷明无核×金星无核、金星无核自交、雷蒙无核自交为试材, 采用L25 (55 ) 正交设计, 研究了接种时间和培养基种类对无核葡萄胚挽救的影响。结果表明, 影响无核葡萄胚挽救最重要的因素是接种时期, 其他因素影响程度因组合而不同, 最佳接种时期在花后45~60 d,最高出苗率13.64%~75.23%。对胚珠进行一定处理有助于促进胚珠的萌发出苗, 其中横切处理与低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胚珠萌发出苗率。  相似文献   

13.
菊科植物蓬蒿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菊科蓬蒿属蓬蒿为试材,研究了水、50%乙醇和100%乙醇3种蓬蒿浸提物对灰葡萄孢菌、链格孢菌和黑根霉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蓬蒿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和黑根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于灰葡萄孢菌,蓬蒿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水提物;黑根霉表现与其相反,水提取物比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野外茅草林下采集到的一株野生羊肚菌(菌株命名为Y1)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经典分类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品种鉴定,并基于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及菌核数量从9种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筛选最佳原种培养基。结果为:Y1的子实体菌盖呈黄色,上有凹凸不平的网格,菌柄呈白色、中空,形似羊肚菌;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呈黄色,菌丝粗壮,菌丝结构明显,与羊肚菌属形态特征相似;ITS序列比对显示Y1与羊肚菌属中的黄色羊肚菌类群同源性高达99%,初步鉴定该野生菌株为羊肚菌Mes-19;筛选出的最优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75%、土壤23%、石灰1%、过磷酸钙1%。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杏鲍菇一级种和二级种培养基配方 ,试验表明杏鲍菇一级种培养基以配方三最好 ,菌丝干重是配方七 (对照 )的 3 5倍 ,差异极显著 ;杏鲍菇二级种培养基以配方四最好 ,菌丝生长势最强 ,与供试各培养基配方相比较 ,差异均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了解杧果畸形病病原菌Fusarium mangiferae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应用于生产,系统研究了该菌在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和碳氮源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并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该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病菌在OM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在液体PDA中生长量最大,最佳产孢培养基为PS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均为25~28℃;光照时间和酸碱(pH 4~10)对病菌菌丝生长速度、孢子产生及萌发的影响不明显。病原菌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酵母提取物。室内9种杀菌剂病原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和EC95分别为1.200 4 mg·L-1和2.623 9 mg·L-1;25%嘧菌酯悬浮剂能够强烈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EC50和EC95分别为0.531 2 mg·L-1和2.974 1 mg·L-1。25%咪鲜胺乳油和25%嘧菌酯悬浮剂对杧果畸形病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7.
绿针假单胞菌HL5-4对番茄灰霉菌的抑制活性及其定殖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绿针假单胞菌HL5-4对番茄灰霉病的生防潜力,通过对峙培养和孢子萌发试验测定其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活性;进行离体试验和苗期试验测定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其在番茄果实和叶片的定殖能力;并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HL5-4显著抑制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萌发抑制率为70.74%;在离体试验中,对番茄果实和叶片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2.36%和59.85%,在盆栽试验中,对番茄苗期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62.88%;HL5-4在番茄果实和叶片保持一定的定殖密度,处理7d时能保持10~4和10~3 cfu·g~(-1)以上;HL5-4菌株鉴定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oloeaphtis)。  相似文献   

18.
以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S2016A’和自交系‘T609C’为试材,采用家蝇、红头丽蝇、人工和自然授粉方式,研究了网室内洋葱雄性不育系授粉效果,以期为提高洋葱F1种子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种苍蝇的授粉行为相似,工作时长没有显著区别,在网室内的活动时间大约为7h,与洋葱小花开放时间基本吻合,单花停留时间为2~3s。与自然授粉相比较,苍蝇授粉显著提高杂交洋葱母本的结籽率、千粒质量和发芽率。与人工授粉相比较,苍蝇授粉仅显著提高结实率,千粒质量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家蝇与红头丽蝇授粉后的3项指标分别为80.98%、4.41g、88.43%和78.22%、4.45g、87.94%,差异不显著。家蝇传粉效率略优于红头丽蝇。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固形包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张铭  黄华荣  魏小勇 《园艺学报》2001,28(5):435-437
 应用粘土和蛭石粉作基质包埋铁皮石斛种胚来制作人工种子。试验结果表明: 当粘土∶蛭石粉∶MS 培养液为2∶1∶2 时萌发率可达56. 8 %。在此系统中单独添加1. 0 %活性炭或同时添加1. 0 %活性炭和0. 5 %淀粉制作的铁皮石斛人工种子, 平均萌发率分别达76. 7 %和80. 3 %,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 4 %和24. 2 %。还研究了壳聚糖等作外种皮以及原球茎的失水率对铁皮石斛人工种子萌发及贮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波 《吉林蔬菜》2016,(6):42-43
以天女木兰叶斑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不同碳、氮源对天女木兰叶斑病病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合菌丝生长碳源是乳糖与葡萄糖;适合菌丝生长的氮源是硝酸铵;最适合孢子萌发的碳源是葡萄糖;适合孢子萌发的氮源是硝酸铵;25益适宜菌丝的生长,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是20~25益;全光适宜菌丝的生长和孢子萌发。适合菌丝的生长和孢子萌发PH8与PH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