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叶生产的季节性很强,而选购一台称心如意的名优制茶机,可大大提高制茶效益,是茶农致富的好帮手。那么,怎样选购茶叶机械呢?1.根据所生产的名优茶种类选择。目前我国名优茶的种类虽然繁多,但从茶叶外形看不外三种,即条形、扁形、卷曲形。其中,机制名优茶属于条形的有各种毛峰和尖茶等,属于扁形的有龙井、大方、瓜片等,属于卷曲形的有碧螺春和黄山银钩等。国内众多的名优制茶机厂都生产有加工这些茶类的名优机械,茶农可根据加工的需要进行选择,一般市场上什么种类的名优茶畅销,需要加工什么品种的名优茶,就选用相应的名优茶机。2.根据名优茶…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名优茶机械化加工的现状进了分析,指出机械化加工是河南省名优茶加工的发展方向,应进一步研制开发新型的信阳毛尖茶等名优茶加工机械,积极探索新型茶机在名优茶加工中的应用,逐步实现名优茶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丽水名优茶生产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将丽水生产的名优茶产品分为扁形茶、卷曲茶、白叶茶、香茶和特种茶等5类,总结对应的产区分布、加工技术及其产能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名优祁红机械化加工现状,推进制茶工艺与机械设备融合技术发展,提高制茶工效和产品质量。对名优祁红核心产区5个乡镇的重点制茶企业及部分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记录名优祁红的产品类型、产量、机械配置、制茶工艺及作业技术参数情况,分别取样进行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名优祁红产品主要有卷曲型、针型和毛峰型三种,机械配置以通用小型名优茶机械为主,基础制茶工艺相近,手工与半机械化制茶方式并存,制茶工艺参数控制、产量和产品感官品质差异显著。明确名优祁红制作各道工序的目的,选配适宜的加工机械设备,优化制茶工艺及作业技术参数,研制应用清洁化与连续化的名优祁红加工机械,是进一步提升名优祁红机械化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制茶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机制名优茶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是我国名优茶生产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国名优茶品种繁多,加工工艺精致、复杂,且传统都是靠手工炒制。因此许多茶农和茶厂在使用名优茶机械过程中,对茶机的加工原理了解不够,对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更缺乏了解,致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名优茶特有的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6.
机制名优茶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是我国名优茶生产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国名优茶品种繁多,加工工艺精致、复杂,且传统都是靠手工炒制。因此许多茶农和茶厂在使用名优茶机械过程中,对茶机的加工原理了解不够,对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更缺乏了解,致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名优茶特有的品质风格。一、机制名优茶品质存在的问题1.外形和干茶色泽(1)形态单一无特色。名优茶的外  相似文献   

7.
赵岩 《油气储运》2009,(1):54-54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迅速发展,茶叶加工机械在广大茶区得到普及使用。在每年茶季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各类茶叶加工机械的年终保养和维护,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机械本身效益的发挥、寿命的长短以及来年茶叶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加工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处于经验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加工研究有了较大进展。近10余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引进和茶叶加工多样化,从而使加工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世纪我国开始重视机械制茶。80年代后,茶叶加工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名优茶加工技术和名优茶机迅速发展,传统加工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1966年"南茶北引"成功以来,1969-1983年为计划经济时期,当时商业部门按照国家绿茶标准样购销山东地产茶;1984年以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受全国名茶热的影响和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地产名优茶由手工操作逐渐过渡到半机械半手工进行加工。但是由于茶叶分季节销售,产品质量很难统一,不利于山东茶叶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了山东地产茶拼配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针对扁形、针形和卷曲形等类型的名优茶进行了机械选型及工艺试验,并进行品质分析,提出了加工扁形、针形和卷曲形名优茶的机型及主要机械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迅速发展,茶叶加工机械在广大茶区得到普及使用。在每年茶季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各类茶叶加工机械的年终保养和维护,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机械本身效益的发挥、寿命的长短以及来年茶叶生产的顺利进行。1.茶叶滚筒杀青机的保养与维修滚筒杀青机适用于各种绿茶的连续杀  相似文献   

12.
如何采制好名优茶呢 ?并不是采下了好的原料就可以加工成好的名优茶,若加工不得当则只能生产商品价值较低的粗茶。所以掌握科学的、正确的加工、保鲜方法是提高名优茶价值的关键所在。在此,仅就我省生产量较大和消费习惯较浓的绿茶类名优茶加工,提出个人的管见。   名优茶顾名思义,首先是原料考究,加工精细,包装讲究,保鲜技术应用得当的茶中精品,从目前绿茶加工干燥工艺而言,总体上主要分为炒青类、烘青类和半烘半炒三种类型。   炒青类——主要指的是干燥过程一直是以炒干至适度,如龙井茶、狗牯脑等。   烘青类——主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名优茶品质,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于1996—2003年在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验场系统开展了不同名优茶形状对茶叶品质、生化成分及茶叶贮藏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综合论述并提出了"名优茶品质的形态效应"新观点:名优茶品质不仅受茶树品种、生态环境、原料标准、栽培措施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还明显受到加工的名优茶外形的影响。即:用相同原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名优茶品质间差异较大,其中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热作用时间短的扁形或毛峰形名优茶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和名优茶品质的形成。这在国内外首次把产品外形纳入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范畴,该观点的提出,对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生产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茶叶加工机械发展历程,阐述了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影响名优茶叶加工机械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名优茶加工机械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湖南兴盛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新邵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以茶业科研、茶苗繁育、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主的民营茶叶企业,有清洁化茶叶加工厂、667公顷野生桂丁茶资源和133公顷桂丁茶种植基地。2018年,公司获得第三届"潇湘杯"湖南名优茶金奖;2019年,获得第十一届"茶祖神农杯"名优茶金奖。  相似文献   

16.
赵文全 《现代农业科技》2010,(3):274-274,277
针对舒城县名优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对策,包括:搞好区域化布局,建一批示范基地;培育大户,提高茶叶机械化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扩大实施补贴项目,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引进先进茶叶加工机械,提高制作工艺;注重整体性,着力发展茶园管理机械;加强茶机械操作的技术技能培训,促进机械功效发挥;引导茶树品种改良,为机制提供优质鲜叶等,以期促进茶产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镇现有茶叶1.2538万亩,其中良种茶3500亩,小叶种茶9038亩。经20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名优茶为主、大宗茶为辅的格局。由于名优茶异军突起,大宗茶的经济效益一直持续低下,几十kg大宗茶的价格几乎只能抵1k名优茶。长此以往,大宗茶生产中的问题越积越多,需要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18.
张华 《河南农业》2014,(5):15-15
<正>一、存在的问题(一)种植规模小,机械化加工程度低。桐柏县茶叶生产主要以一家一户生产经营为主,多数农户种茶面积0.2~0.67hm2不等,分散经营、分散加工,规模小、效益差。全县拥有120台小型多功能理条机、压板式扁茶炒制机、杀青机等机械,分布在县茶种厂和种植大户中。茶叶加工以手工和半机械生产为主,无全程机械加工名优茶典型,多数茶农仍靠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二)加工粗糙,高档茶比例低。其原因一是鲜叶采摘不标准,1芽1叶、2叶甚至3叶混采,难制高档茶。二是在茶叶生产"洪峰期"时1个师傅1天要做上百斤鲜叶,由于缺乏加工设备,加工不及时,或为了赶进度,粗制滥造,只求数量,难求质量。  相似文献   

19.
去年茶叶国内市场平平,名优茶增长较大,大宗茶增幅很小,低档茶出口增多,货源不足。今年将可能出现名优茶生产下降,大宗茶和低档茶生产增幅加大。名优茶主要是在国内销售,出口很少,一方面反腐倡廉进一步深入,社会购买力降低;另一方面今年主要名优茶产区浙江、安徽、江苏、湖北等  相似文献   

20.
象山县名优茶品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品牌成为商品经济时代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代名词。茶叶作为大宗消费农产品.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日益向高档化、名优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且名优茶消费需求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全国珠茶产区的不断扩大.导致竞争日趋激烈。我县作为既没有质量优势,又没有生产成本优势的传统珠茶产区,将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而名优茶生产为我们沿海发达地区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整个茶叶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作用。因而.大力发展名优茶.特别是名优茶品牌建设.是进行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