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0、2、8、32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28、mg/L的SDBS对黑藻植株长度的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8 mg/L处理下作用最为明显,在较高浓度32 mg/L处理下,黑藻植株增长则相对受到抑制,植株长度增加缓慢。2 mg/L SDBS对黑藻生物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在8 mg/L SDBS处理下,黑藻生物量与对照比较变化不大;而在高浓度32 mg/L SDBS处理下,黑藻生物量逐渐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本试验条件下SDBS对黑藻植株分枝有一定促进作用,在2 mg/L处理下,植株分枝数多于其他处理,生长旺盛;在其他浓度处理下,植株分枝数相对较少,但均多于对照组。不同SDBS浓度处理下,对黑藻植株重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对黑藻植株长度和分枝数的比较,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茼蒿在生长过程的适宜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茼蒿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在15~30℃的条件下,茼蒿均能生长,但在20~25℃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且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根体积、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植株鲜质量等形态指标均极显著高于15、30℃时的水平。大叶茼蒿对于30℃高温忍耐能力大于小叶茼蒿,小叶茼蒿对于15℃的低温忍耐能力大于大叶茼蒿。  相似文献   

3.
一、番茄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番茄属喜温作物,温度适应范围广,在10~35℃均可以生长。但植株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为15~18℃。低于15℃,不能开花或授粉不良,导致落花落果。低于IO~C植株生长量下降,低于5℃生长停止,长时间低于5℃造成寒害。高于35℃生殖生长受到干扰和破坏,番茄结果期需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温度高,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夜间温度低,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积累,促进根、茎、叶和果实生长,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十字花科白菜根肿病菌在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致病性。[方法]采用根肿病菌和土壤混合法,在休眠孢子浓度1×108(个/g土)条件下,设置7个温度及6个土壤pH值梯度,进行根肿病菌对白菜致病性测定,90 d后拔根调查根肿病菌侵染发病情况。[结果]在pH值6时,不同温度梯度间白菜根肿病发病株率存在较大差异,其发病株率从高到低的温度为30℃25℃20℃35℃15℃10℃5℃。5℃和10℃条件下,其根肿病菌侵染力弱,不发病或发病株率较低;15~30℃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发病率增加,但在35℃条件下,发病株率降低。温度25℃条件下,pH值为4、5、6、7、8、9的白菜发病株率分别为80.36%、100%、65%、10.77%、3.23%、0.0%。pH值4发病率虽高,但白菜生长受抑制,生长弱,存活率低。pH值7和8时,发病率较低,pH值9时没有发病,在pH值5和6时,植株生长良好,发病率也较高。[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根肿病菌侵染发病与温度、土壤pH值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滇重楼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条件。[方法]采用不同的温度条件(15、20、25℃)对滇重楼种子进行培养,观测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20℃恒温条件下,培养55 d后,种子开始萌发,100 d后萌发率为98.89%,根的生长情况也最好;15和25℃条件下培养的种子,萌发率低,萌发不整齐,根生长缓慢。[结论]20℃恒温是滇重楼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露天池塘中,通过试验模拟轮叶黑藻受到牧食损害(动物牧食对植物造成的损害)的情况,研究其对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损害形式(去除植物顶部0.5 cm、去除植物50%的叶片、同时去除植物顶部0.5 cm与50%叶片)对轮叶黑藻的生长率的变化、主枝与分枝长度的改变、植物干物质以及氮、磷含量变化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去叶和去顶去叶两种方式均显著抑制了轮叶黑藻的生长,相对生长率分别是未受损植株的58.5%与71.4%;去顶和去顶去叶两种方式在停止轮叶黑藻主枝的生长的同时使植物的分枝显著生长;去叶损害在主枝与分枝长度方面均对植株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分枝重量的减少有显著影响。去顶处理方式能显著增加了植株中氮的含量,而去顶和去顶去叶两种处理方式能显著地增加了植物中磷的含量。对受损轮叶黑藻的生长机理分析表明,牧食损害能够显著影响轮叶黑藻在生态池塘的生长,通过改变轮叶黑藻的生长方式,促进轮叶黑藻种群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今后的蓖麻播种育苗提供参考。[方法]设4个浸种温度15、25、35、45℃和5个发芽温度15、20、25、30、35℃,研究不同发芽温度和浸种温度对蓖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项重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当发芽温度为15、20、25、30、35℃时,蓖麻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21%、43%、95%、91%、36%;发芽势分别为8%、26%、91%、88%、31%;发芽指数分别为1.31、2.48、5.35、5.43、2.37。发芽温度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浸种温度影响均不显著,但发芽温度与浸种温度互作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显著。[结论]浸种温度与发芽温度相互作用显著,其最佳组合为25℃的发芽温度和35℃的浸种温度。  相似文献   

8.
根区温度对黄瓜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开花坐果期进行了不同根区温度处理(自然地温,15℃,20℃和25℃)对黄瓜生长和生理代谢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根区温度的增加,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产量均显著增加。根区温度的增加显著地减少了植株沤根、黄叶和花打顶的发生,从而显著提高了植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西瓜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瓜种子京欣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15、20、25、30、35℃几种发芽温度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西瓜种子京欣1号在15℃条件下发芽速度极慢,发芽率也低,发芽势达到60%的天数为9 d,其发芽率为67%;15~35℃范围内,发芽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25、30、35℃恒温培养条件下,发芽势达到60%的天数分别为6、5、5 d,其发芽率分别为86.5%、93.5%和72.0%;发芽势和发芽率在30℃最高,分别为92.5%和93.5%。[结论]西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大葱是百合科葱蒜属多年生宿根作物,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热性,适应力强。如何进行科学施肥,是提高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一、大葱的生长条件和生物特性 大葱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温度的反应有一定的差异,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低于10℃生长缓慢,高于25℃生理机能会失调,植株抗性降低,叶片发黄,高于35℃时植株呈半休眠状态,部分叶片枯萎。另外,大葱抗寒能力强,在-10℃的情况下,不受冻。19~25℃全株重量增长最快。它对水分要求是耐旱不耐涝,葱叶保水力强,水分消耗少。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只要植株在低温条件下通过春化,不论长日照或短日照都可抽薹开花。大葱对土壤适应性广,各类土壤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最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7.0~7.4。大葱的根为弦状须根,无主根与侧根之分,着生在极短缩的茎盘下,并随着茎的伸长而陆续发出新根,根毛较少,分枝性弱,吸收养分能力差。大葱的产量取决于假茎的长度和粗细,假茎的生长又受发叶速度、叶数多少和叶面积大小的影响,外因则受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营养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肥料对椭圆叶花锚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英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Halenia ellipitica D.Don.[Method] Three treatments (urea treatment group, diammonium phosphat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set in the experiment with 3 replications to detect plant height,root length, leaf number, branch number, flower number and biomass of Halenia ellipitica D.Don. in all experimental groups.[Result] The leaf number,branch number, flower number and output of crude drug of Halenia ellipitica D.Don. in urea treatment group were more than that of Halenia ellipitica D.Don. in diammonium phosphat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however,the plant height and root length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all groups.[Conclusion] The urea generated better effect on Halenia ellipitica D.Don. cultivation than that produced by diammonium phosphat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
王济红  祁翔  陈训  吴橙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92-1795
[目的]探讨兔眼蓝莓扦插苗设施栽培下年生长和开花结实规律。[方法]以7个兔眼蓝莓品种的一年生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大棚设施栽培下兔眼蓝莓扦插苗的枝长年生长及年萌发规律,幼苗根径及苗高年生长规律,幼苗叶片年生长规律以及开花结果规律。[结果]兔眼蓝莓扦插苗在pH值为5.5~6.0的混合基质中盆栽的生长表现良好,所有品种均能当年定植,次年开花结果,开花率和座果率均达100%;枝长年平均生长量为117.17 cm,年平均萌枝数5.33枝,根径年平均生长量2.96 mm,高年平均生长量27.39 cm,年平均花序数7.76个,年平均着花数89.97朵。扦插苗始花期、果实始熟期均比地栽苗提前;盛花期、果实盛熟期均比地栽苗延长。[结论]研究蓝莓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利于在生产中调节蓝莓鲜果的上市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椭圆叶花锚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设尿素处理组、磷酸二铵处理组、对照组3个处理,3次重复,测定各组椭圆叶花锚的植株高度、根势、叶片数、分枝数、开花数以及生物量。[结果]尿素处理组的叶片数、分枝数、开花数以及药材产量(地上、全株生物量)均大于磷酸二铵组与对照组,而各组株高与根势生长情况的差别较小。[结论]尿素对椭圆叶花锚的栽培效果优于磷酸二铵。  相似文献   

14.
半夏组培苗炼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会军  陈美霞  巨荣峰  房师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18-1919,2018
[目的]掌握半夏组培苗的炼苗技术,提高成活率。[方法]将半夏组培苗移栽到不同基质中,设置不同光照、温度、湿度、施肥水平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半夏组培苗的炼苗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蛭石+珍珠岩的栽培基质既保水又透气,最有利于半夏生根,成活率达98%。半夏怕强光照射,加遮阴网光照处理的成活率达92%,小苗生长正常,长出新叶、新根。16~25℃的温度最有利于半夏成活和生长。5 d浇一次水湿度处理的半夏成活率达98%,小苗生长良好。半夏是喜肥植物,移栽7 d后施肥的成活率为96%。半夏组培苗的成活主要取决于新生小块茎。[结论]选蛭石+珍珠岩为栽培基质,配合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适时追肥,半夏组培苗的成活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扶芳藤扦插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5种基质配比,分别为M1(50%泥炭+50%珍珠岩)、M2(40%泥炭+60%珍珠岩)、M3(50%泥炭+50%栗钙土)、M4(40%泥炭+60%栗钙土)、M5(100%泥炭)对扶芳藤进行容器扦插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引起的扶芳藤愈伤率、生根率、根长、单株根系数目、新生枝数及新生枝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质M1中扦插的扶芳藤生根率、愈伤率最高,分别为87%和88%;根长最长,为68.0 mm;平均新生枝数最多,为4.6条,效果最佳。基质M5中扦插的扶芳藤,其单株根系数目最少,为43.1条;新生枝生长量最高,为12.7 cm;基质M4最差。[结论]基质M1与M5比较适合扶芳藤插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刘云  张木兰  陈灏  张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85-10988
[目的]探寻有效的轮叶黑藻芽孢预处理技术。[方法]采用80μW/cm^2紫外光照射、40kHz超声波处理2种方式对轮叶黑藻芽孢进行预处理,并观察其在TP浓度为0.1mol/L、TN浓度为4.0mol/L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萌发、生长情况。[结果]结果表明,紫外预处理能够提高轮叶黑藻芽孢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超声预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而可溶性糖含量略有降低。随着芽孢生长,2组轮叶黑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略低于对照;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大,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种预处理方式下轮叶黑藻的生长指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紫外组与对照组相比,生长25d后其生物量增加0.18g/ind.,植株高度增加4cm,平均分枝数增加0.33个;超声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发芽率增长比较显著,从83%提高到100%。[结论]紫外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轮叶黑藻芽孢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能够代表君迁子营养生长特性的核心性状,为君迁子的分类和目标性状的早期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了500株1年生君迁子实生苗混杂群体休眠期的7个生长性状(地茎粗、株高、分枝数、主干节数、节间长、主根长、分根数),进行了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并就易于观察的4个地上生长性状进行了次数分布研究。[结果]君迁子实生苗群体尽管存在多样性表现,但各生长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地茎粗、株高及分枝数3个生长性状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可以作为核心生长指标用于君迁子资源的早期筛选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影响。[方法]探讨2、5℃低温处理不同时间对卷丹百合分瓣数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经不同低温处理后栽植,卷丹百合分瓣数与低温处理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植株生育期长短与低温处理时间呈负相关。[结论]低温处理25 d以上(含25 d)能明显提早植株开花时间,且能缩短植株生育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的生理生化反应,为探索沉水植物的引种栽培和繁殖以及先锋群落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经过预处理的黑藻分别置于7800、3100、1250、500、200 lx光照下培养,于培养后的第5天第1次取样,之后每5 d取1次,共取6次,测定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黑藻对弱光有一定耐受性,但其耐受性会随光照时间延长而变弱。光强为1 250 lx时持续20 d,SOD活性即开始升高;光强为500 lx时,CAT、POD活性开始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下降;光强为200 lx条件下,光照5 d时SOD活性出现一高峰值随后持续下降,CAT活性一直处于较大波动状态,表明200 lx光强下黑藻体内活性氧代谢就会失衡,细胞可能会遭到不可逆转的伤害,200 lx可能是黑藻的光补偿点。试验过程中,MDA含量变化不明显,各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弱光胁迫可以引起黑藻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积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当胁迫超过一定强度时,抗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活性氧不能及时清除,从而对植物体形成氧化损伤,这可能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影响沉水植物恢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风信子促成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通  罗竹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90-14891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冬季风信子的促成栽培技术。[方法]以简伯斯品种为材料进行了风信子的促成栽培试验。[结果]在试验的5个栽培环境下风信子均能生根。先在黑暗以及7~9℃的环境中进行生根,然后在芽3cm长时转移到室外栽培并逐渐增加光照的风信子虽然发芽较迟,但能够正常生长及开花。在7~9℃的低温及黑暗环境中生根栽培一段时间,可使根系强壮,还能保证风信子种球得到足够的冷处理时间,使种球在后期能够正常长叶及开花。而在自然环境下栽培的植株虽然发芽较早,但植株矮小、夹箭,开花率很低,花序因不能正常开花而很快枯萎。[结论]该研究为风信子的栽培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