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通过‘西旱一号’与3个优质小麦品种配粉,研究小麦混配粉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品质性状与面条蒸煮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强筋粉能显著改善中弱筋粉的面粉品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都与面条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579和0.488;面团流变学特性中的面团延伸性、面团筋力、面团膨胀...  相似文献   

2.
微量SRC值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河南省大面积种植及陕西近年来选育的14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系统分析了小麦面粉微量SRC值与蛋白质品质、淀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间的关系,并根据微量乳酸SRC值分布初步拟定了品质分类界限值。结果表明,作为反映谷蛋白特性的快速检测指标,微量乳酸SRC值主要与GM P、面筋指数、SDS沉淀值相关;作为反映面粉破损淀粉水平的快速检测指标,微量碳酸氢钠SRC值主要与破损淀粉率、峰值粘度相关;而作为面团流变学特性的预测指标,微量水SRC值主要反映了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化,微量乳酸SRC值主要反映了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和拉伸能量的变化,微量碳酸氢钠SRC值主要反映了面团吸水率和弱化度的变化。强筋小麦品种微量乳酸SRC值应在120%以上,中筋小麦品种应在100%~120%,弱筋小麦应在100%以下。微量SRC法能够准确反映小麦蛋白质品质、淀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是一种简便的微量品质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省3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面团粘度性状和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面团的粘度性状与面粉很多品质指标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使用面团粘度性状对面粉品质进行评价。(2)面团粘度与代表面团筋力强弱的品质指标都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小麦面团粘度与小麦面团的筋力强度和面团的抗揉混强度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降低面团的粘度,可以提高面筋质量、面团的抗揉混能力和面筋筋力强度。  相似文献   

4.
河湟海东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河湟海东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青海省河湟海东地区52个小麦品种的理化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时这些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品质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有品质性状中,SDS沉淀值量与其他品质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W值较能准确地衡量品种的品质状况;河海20号的综合品质性状表现优良;大部分品种的品质极差,强度不足、在吹泡时容易崩塌、面粉都属于弱筋粉、面团的耐揉性低。[结论]河海20号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种(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2005~2006年度新疆冬麦区域试验15个参试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AACC及国标分析方法对磨粉品质、面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有了明显提高,表现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延展度高的特点,但存在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不协调的问题,面团流变学特性需进一步提高.(2)新疆小麦新品系的的灰分含量、沉淀值以及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软化度、评价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是今后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性状.(3)经综合比较和评价,仅有品种(系)CA0203、200502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全脂豆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全脂豆粉添加到面粉中,研究全脂豆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脂豆粉添加量不大于3%时,可以改善面团及面包的品质,表现为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明显增加,面包的总评分、纹理结构等指标有所提高.但当添加量大于3%时,面团及面包品质出现劣变,表现为面团的筋力减小,面包体积减小、色泽加深、口感发黏.  相似文献   

7.
选用14个不同来源及不同品质类别的冬小麦新品系,在不同生态试点种植,对其中12个品种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了新疆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与冬小麦品质的关系及其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团拉伸参数差异最大,其次为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降落数值的变化,小麦出粉率、粗蛋白含量及面粉吸水率几乎无差异;乌鲁木齐试点适合种植强筋力面包小麦,而奇台点较适合种植中筋力拉面型小麦;就一些重要的加工品质性状而论,内地育成品系的营养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好于新疆育成品系,且内地育成品种品质类型优质多样,而新疆品系大部分属于中强筋或中筋力品质类型,缺乏品质性状突出的专用小麦品种,其中表现较好的是冬优02、J35和新冬22号。相关分析说明:沉淀值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最大抗拉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弱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态环境下对新疆冬小麦品种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生态环境对新疆冬小麦品种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用新疆7个冬小麦品种于2009、2010年在6个海拔区(473~1 422 m)种植,探讨生态环境对冬小麦品种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在基因型、环境(除形成时间外)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品质类型品种间、不同地点间冬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化不同.三种筋型冬麦品种在稳定时间、评价值、最大拉伸阻力间的差异均显著;中强筋类和中弱筋类的形成时间、延伸性差异不显著,与强筋类差异显著;强筋类和中强筋类的吸水率、弱化度差异不显著,与弱筋类差异显著.随着海拔递增,三种筋型小麦弱化度升高,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则降低.强筋类面团流变学特性主要指标在乌鲁木齐点表现最好,于田点最差.生态因子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分析表明,海拔高度与吸水率、弱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温度与吸水率、形成时间、评价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延伸性、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光照对吸水率、形成时间呈显著正效应,与弱化度、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呈显著或极显著负效应.而降水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强筋类品种在新疆北部地区的表现好于南部地区;而中强筋和中弱筋类在上述区域均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9.
以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CⅡ配置30个(6×5)杂交组合,对其品质性状(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降落数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F1代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等性状在大多数组合中具有明显杂种优势。(2)F2代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的杂种优势明显高于F1代,正向优势组合也明显多于F1代。(3)F2代不同组合类型中,高×高、高×中、中×中这三种组合类型在面团流变学特性上均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且不同组合类型间特殊配合力值差异较大。在强筋小麦品种的选育中选用高×高和高×中组合类型较好,弱筋品种小麦选育中选用低×低和高×低组合类型较好。  相似文献   

10.
将提取制得的茶叶粗纤维和水不溶性茶叶蛋白按照0、0.9%、1.8%、2.7%的比例分别添加到低筋高筋面粉中,采用粉质仪和拉伸仪法研究添加这些成分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面粉添加茶叶粗纤维对其混合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均以负面为主,较高面筋含量的小麦粉对添加茶叶粗纤维的耐受程度要优于面筋含量低的。低筋面粉添加茶叶蛋白后,其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化趋势同添加茶叶粗纤维,以负面为主;高筋面粉添加少量茶叶蛋白不会降低面团的延展性,拉伸阻力升高,而添加量过大,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恶化。整体而言,茶叶水不溶性成分对面团流变学性能的影响还是以负面为主。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生态类型区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异,为小麦品种改良和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合理布局种植优质小麦提供有效信息。【方法】选用3种品质类型8个春小麦品种在新疆17个试验点种植,测定其蛋白品质与淀粉品质指标;利用方差和聚类分析,对新疆不同生态类型区内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籽粒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所有参数在基因型、环境间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除降落数值外,其余品质性状在基因型×环境互作间也差异显著;3种不同品质类型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均差异显著,且强筋类品种表现较好;强筋类和中弱筋类的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与中强筋类差异显著;不同筋型品种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不同,除吸水率外,其他所有参数在3种筋型间均差异显著;不同筋型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差异分析可知,三种筋型品种的最终粘度、回生值、峰值时间均差异显著,且平均值大小顺序为中弱筋类>强筋类>中强筋类;强筋类与中强筋类的峰值粘度、稀懈值、峰值时间差异不显著,而与中弱筋类差异显著;聚类分析可知,奇台试验站、呼图壁、轮台、哈密市适合种植强筋类春麦品种;吐鲁番、塔城164团、焉耆、巩留、塔城、温泉、奇台吉布库旱地适合种植中强筋春麦品种;昭苏、巴里坤、阿勒泰、青河、新源、奇台吉布库水地适合种植中弱筋春麦品种。【结论】新疆春小麦籽粒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在基因型、环境间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强筋类春麦品种的品质性状明显好于中强筋类和中弱筋类;聚类分析可知,强筋类、中强筋类春麦品种主要适合种植在沿天山边缘一带哈密-吐鲁番-昌吉-巴州-伊宁-博乐等地区;中弱筋类春麦品种适合种植在昭苏、巴里坤、阿勒泰、青河、新源、奇台吉布库水浇地。  相似文献   

12.
刘怡辰  仵妮平  &#x       &#x  &#x  &#x    &#x     .&#x  .  贾姝萍  向雪纯  李卫华  张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2022,59(3):541-550
【目的】研究高温热害对小麦面粉品质的影响,为选育高产优质耐热型小麦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26份春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模拟高温胁迫,在抽穗-扬花期进行高温处理,取成熟期籽粒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及面粉品质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其耐热性。【结果】阿勃等18个品种在高温胁迫下湿面筋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多数品种的面筋指数降低;龙麦30、新春38号和新春41号3个品种的峰值黏度在高温胁迫下呈显著上升,但多数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指标受花期高温影响不显著。阿勃、高原448、宁春53号、新春44号、新春40号等5个品种耐热性强;龙麦30、龙麦37、藏春11号、克春4号、龙麦26、龙麦35、高原506、克春11号、宁春16号、新春31号等 10个品种耐热性中等。【结论】高温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面粉品质影响不一,新疆自育品种耐热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因型和环境对新疆冬小麦品种蛋白质品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选用762份新疆冬小麦品种种植于新疆3个地点,检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沉淀值以及面团揉合特性等8个蛋白质品质性状.[结果]新疆冬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4.44%,湿面筋含量为32.37%,面筋指数为61.86%,Zeleny沉...  相似文献   

14.
稀植栽培条件下春小麦品质变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春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了春小麦在稀植栽培下的品质变化及其与产量关系。结果表明,稀植化栽培处理对籽粒千粒重和容重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标和沉降值多数品种差异不显著。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稀植栽培条件下呈不显著负相关,其中龙麦26、龙麦29两个品种对产量和品质关系协调较好,其次是东农97-4056、克丰6、东农122、龙麦20。  相似文献   

15.
对西藏藏南农牧区5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冬小麦、春小麦、冬青稞、春育稞及春油菜品种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黄淮麦区渭河川地副区小麦品种相比,西藏小麦品种千粒重高、容重低、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极低,面团的流变学稳定性很差,面粉品质差,且不同品种之间品质差异较小;西藏青棵千粒重高、容重大、蛋白质含量极低,品种之间的差异小于地区差异;西藏春油菜菜籽含油量高,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但芥酸含量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遗传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遗传演变规律,提高小麦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新疆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春小麦90K芯片开展新疆春小麦育成种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新疆春小麦育成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2.005,变幅为1.902~2.18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穗粒数与育种年代呈极显著正相关。新疆春小麦品种选育主要是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杂交辐射诱变育种、引种3种方式。利用小麦90K芯片将新疆春小麦育成种划分为3个类群,显示了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论】新疆春小麦育种遗传基础薄弱、遗传多样性逐渐散失,新疆小麦育种应加强资源收集与利用,扩大育种亲本选择,提高品种变异的丰度和广度,以多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聚合育种,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追氮时期对不同筋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追氮时期对不同筋型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筋型品种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出粉率、子粒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和评价值4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除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延伸性外,强筋型品种豫麦34号和弱筋型品种豫麦50号的其它品质性状间的差异相对稳定,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追肥时期对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弱化度的影响较大,对其它品质性状的影响较小.随着追氮时期后移,两种筋型冬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大部分粉质参数表现稳定;不同筋型品种的拉伸参数变化趋势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筛选具有低Cd积累且高产特性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可使春小麦在轻度Cd污染农田得到安全生产利用。本研究以21个春小麦品种(编号X1~X21)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2年开展大田试验,通过籽粒Cd含量和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具有低Cd高产特性的春小麦品种,并分析不同类型春小麦产量、Cd富集、转运系数差异。结果表明,X4、X6~X8、X10、X16~X21等11个品种具有低Cd高产特性,且标靶危害系数均小于1,X14为Cd高积累且低产品种,这两种类型分别占供试品种的52.38%和4.76%;综合2年试验结果,低产中Cd类型春小麦品种茎的富集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高0.4倍,低产高Cd类型春小麦品种根、茎、叶、颖壳到籽粒的Cd转运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分别显著高2.5、2.2、1.8、2.2倍。研究表明,丰强6号、丰强11号等11个高产低Cd春小麦品种可在Cd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春小麦不同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和粒重的积累动态,为新疆春小麦优质高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不同灌浆时期籽粒粗蛋白含量.[结果]春小麦不同品种在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及累积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呈高、低、高的"V"型变化规律.粒重在灌浆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大缓慢;不同品种之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积累变化动态存在差异,灌浆前期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关系不明显.[结论]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其含量增加主要在灌浆中后期;不同品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同步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间呈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14个稳定的品种(系)为材料,对其5个品质指标(粗蛋白含量、GMP、伯尔辛克值、沉降值、湿面筋含量)、5个产量性状(株高、穗长、有效分蘖、千粒重、单株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品种依据其各自的最适氮肥、密度组合可以分为高密高肥、低密高肥、中密高肥等4类。依靠N肥和密度处理中品质性状的最适表现可以将不同的基因型的春小麦分开,这种分类方法为品种区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