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涛  李浩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2):109-109,111
食道阻塞是奶牛的常见病,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奶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X线穿透动物不同密度和厚度的组织时荧光效应的显像过程,用X线诊断能准确掌握异物的性质、形状、大小和位置,对症施治,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3年来治疗36例奶牛食道阻塞,现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婕 《兽医导刊》2006,(7):55-57,58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并应用于临床以来,x线影像诊断学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由传统的x线影像诊断逐步迈进了数字化x线影像诊断技术. 一、X线的发现及概述 x线又叫伦琴射线,俗称x光,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helm Konrad Rontgen)于1895年11月8日在实验室做阴极射线试验时偶然发现的.它是一种放射性射线,是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具有穿透物体的能力,有感光、荧光和电离作用及热效应,还对生物细胞组织具有抑制、损伤甚至坏死的生物效应.x线诊断学就是应用x线的穿透能力、荧光作用和感光作用,在穿透人体后使各种结构在荧光屏或胶片上显示影像而达到诊断目的的一门学科. 在伦琴发现X线后的100多年里,x线影像诊断技术随着物理学、工程学、电子学、化学及计算机学等学科的发展,在灵敏度、分辨率以及解决重叠问题等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适用范围 X线摄影检查技术是利用X线的穿透作用,机体各组织结构对X线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以及胶片对透过机体的剩余X线的感光作用而最终使机体的层次结构以黑白、明暗层次记录在胶片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X线摄影作为一种检查方法有其适用的范围,因此在决定使用这种检查方法之前,必须有所诊断预期,这就使得摄片之前先进行检查很是重要。通过一般检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X线摄影检查,并尽可能小地限定需要进行X线检查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正>X线因其具有穿透、荧光、摄影及生物学作用等待性,故被临床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兽医临床上多应用功率较大的X线诊断机,因其体积大,不便于移动,占用空间大,要求电源条件高,价格较贵,在临床上尚未获普遍应用。而青岛产的JF10型便携式X线诊断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装拆容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更好的使X线应用到动物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使X线诊断教学更好的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笔者从传统的X线技术弊端,DR特点及优势,教学内容设置以及DR在X线诊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等方面,阐述了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X线诊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是推动和完善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植物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学观察是植物系统分类、遗传演化、抗逆反应等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为了简便、有效的进行植物组织细胞的显微观察,本文研究了不同材料处理和不同切片方法对柑橘叶脉组织细胞荧光显微观察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可以简便、有效的观测柑橘叶脉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新鲜样品徒手切片和冷冻切片、FAA固定样品冷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都可以得到较佳的观测效果;几种样品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7.
<正>脊柱疼痛和脊柱神经病变是小动物的常见病,这使脊柱成为最常见的影像研究区域。退行性脊柱疾病共分两种:变形性椎关节强直和退行性腰荐狭窄~([1])。任何先进的影像学检查之前都应该先拍摄X线片,通过X线片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因此X线摄影技术在脊柱的影像学检查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试验基于犬脊柱的X线检查,分析了犬脊柱疾病的X线征象,并调查了犬退行性脊柱疾病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X线诊断技术在小动物临床上应用的逐渐普及,造影检查显示了其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造影检查是指对于缺乏自然对比、利用平片检查不易辨认的结构或器官,为扩大检查范围,提高X线诊断效果,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密度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  相似文献   

9.
用棉粕和棉籽壳诱发雄性细毛羊尿结石,研究棉粕和棉籽壳引起雄性细毛羊尿结石的致病因素.测定结石羊血清和尿液的生化指标,观察尿液结晶和泌尿系统组织形态变化,并应用X线能谱分析法、X线衍射分析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和红外分析光谱法对结石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结石主要成分为MgKPO4和MgKPO4·6H2O,肾结石主要成分为Mg2P2O7.结果表明,在产棉区,绵羊尿结石是由棉粕和棉籽壳导致的矿物质营养代谢疾病,尿结石的发生与棉粕和棉籽壳中高剂量棉酚和磷、钾、镬代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X线造影技术,是研究管腔器官形态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用于疾病的特殊诊断。此法在医学上应用较为普遍,但在我国兽医界应用较少。尤其是在兽医解剖学上应用更为少见。为了扩大动物标本材料来源及开展野生动物X线解剖学研究,我们利用梅花鹿、驯鹿、猫、猪、犬、马及兔等动物尸体进行了陈旧未腐败尸体动脉X线造影的探讨,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364-2367
观察X线照射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体外培养下成囊率的变化,初步探索X线照射对原头蚴成囊过程的影响。新鲜采集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绵羊肝脏,无菌分离原头蚴体外培养,将X线照射分为0,10,20,30,40,50,60 Gy共7个剂量,于单次大剂量照射后观察各组形态变化,计算成囊率。结果显示,单次大剂量照射原头蚴后体外培养14 d,对照组光镜下可见原头蚴成囊发展,大部分原头蚴已成囊,顶突消失,囊外周已有角质层出现;而照射组出现不同程度的钩突崩解,正常结构消失。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14 d统计原头节的成囊率各不同剂量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X放射线可抑制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向成囊方向发展,这将为X线对原头蚴及包囊的杀灭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30年代前后,兽医放射学已形成独立学科.近年来兽医放射学在许多国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家畜的放射学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X线诊断是利用X线检查患畜,借助其特殊性能,观察动物体内组织器官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X线检查相当于大体解剖的肉眼视诊,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克服被毛和体壁的障碍,看到身体内部组织器官的状态和变化,还可观察其运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骨关节炎是一种严重的、使关节僵硬的疾病,只能对症治疗。在用于关节炎诊断的各种方法中,最常用的是X线照像术。遗憾的是,X线照像术只能检查出关节面变性之后的病变。为了能在较多的组织破坏之前开始治疗,早期诊断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30年代前后,兽医放射学已形成独立学科。近年来兽医放射学在许多国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家畜的放射学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X线诊断是利用X线检查患畜,借助其特殊性能,观察动物体内组织器官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X线检查相当于大体解剖的肉眼视诊,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克服被毛和体壁的障碍,看到身体内部组织器官的状态和变化,还可观察其运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X光检查法是现代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中一种最常用的检查疾病的方法。影像诊断技术,包括X光检查、超声波影像(B超)、电子计算机X线横断体层扫描(CT)、磁共振显像(MRI)等检查手段在临床上应用已十分普遍。X线放射治疗(放疗)及X光显像定位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已开始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16.
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receptor,CaSR)在调节机体Ca2+浓度、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钙敏感受体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突变会影响CaSR的活性,从而改变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引发相关疾病。本文从CaSR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天然免疫受体在机体抗病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Nalp3、MDA5和TLR7受体在青年鸡组织中分布特征,首先应用RT-PCR方法从18周龄鸡肝脏中分别扩增目的片段,建立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检测多种组织中Nalp3、MDA5和TLR7受体的表达谱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3种受体在不同组织中转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Nalp3在肝脏和肾脏、TLR7在心、脾和肺脏中表达量相对较高,而MDA5在各组织中表达均较低。该3种受体在不同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差异提示其识别的相对作用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猪肉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rossmanKrueger贸易与环境关系分析框架,构建"三效应"模型,分析我国猪肉国际贸易对环境的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猪肉国际贸易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包括负的出口规模效应、正的进口规模效应、负的出口结构效应、正的进口结构效应和负的技术效应等。  相似文献   

19.
饲料间组合效应是指来自不同饲料来源的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及抗营养物质间互作的整体效应。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普遍。组合效应可能发生在消化和组织代谢2个层面上,但是由于组合效应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概念、发生,重点分析了组合效应发生时组织代谢层次上可吸收养分平衡性和能量利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姬爱国  王清祥  申超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12):3513-3523
促卵泡素受体(FSHR)作为影响动物繁殖力的主效基因,已在不同物种中被广泛和持续地研究。作者归纳和分析了山羊FSHR基因的结构及其蛋白质的结构、作用机制、表达范围和规律,总结了该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效应,发现山羊FSHR基因的生物信息和基因效应相关研究比较深入,且近期在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证实FSHR基因是卵泡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与不同种群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提示,FSHR基因的某些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可作为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的依据,但不同山羊种群中的突变效应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