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推荐的模型方法(FAO56),参照毗邻地区的灌溉试验成果和当地群众的灌水经验.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等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作物各生育期需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生育期的长短和需水强度;②作物需水量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增加,其空间波动与气温、风速和湿度息息相关;③若根据目前渭干河一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业用水所占总水量的实际比例计算,地表水供给量完全满足作物对需水的要求.如果按国际上发展经济用水占河流总水量的比例计算,河道有效来水量只能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若要全部考虑城镇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农业用水,加上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季节变化大,则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灌溉用水,导致挤占生态用水.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4~2005年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节水灌溉基地的试验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水量平衡法直接计算作物需水量及根据作物系数Kc和Penman-Monteith公式、Penman修正式、Blaney-Criddle公式、Hargreaves公式、Priestley-Taylor公式、Markkink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等间接求解作物需水量。以逐旬需水量的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对以上各种方法计算苜蓿、披碱草和青贮玉米需水量的结果进行了适用性评价;以PM方法的计算结果对常用的6种计算饲草料作物需水量方法进行了评价,根据建立的回归方程实现了PM方法与其它6种方法的相互转换,并用2006年的实测资料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检验,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理论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因此,合理量化生态需水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尚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讨论了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及估算原则,并结合生态需水量估算的地带性理论,提出了利用水量平衡原理估算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以甘肃民勤县为例,分析预测了生态需水量,为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生态需水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结合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湿地生态需水量作出了定义,认为湿地生态需水量是指为保证特定发展阶段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并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要的一定质量的水量。接着,深入分析了银川市阅海湿地的现状及胁迫因子,结合GIS和RS技术,对阅海湿地生态需水量采用功能法进行了分级计算,得出了阅海湿地2008年5个级别的生态需水阈值。为了探知5个级别生态需水量之间的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最后,通过比较水文监测资料和计算结果发现,阅海湿地2008年的蓄水量只处于中等需水量的阈值范围,鉴此,提出了加强宣传、增加补水来源、建立节水循环系统、控制污水排放、科学进行旅游开发等一系列对策保证阅海湿地生态需水,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零通量面法用于农田蒸发蒸腾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土壤水分零通量面的原理方法,对北京房山节水灌溉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土壤水势监测分析,显示了灌区在研究时段内零通量面的性质及其出现的空间位置。用数值方法处理了零通量面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计算了监测时段的蒸发蒸腾量,并与大田水量平衡模型法、作物系数-参考作物需水量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陕西关中地区生态需水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分析生态需水的概念和分类,将陕西关中地区的生态需水划分为3类:河道外的生态需水、河道内的生态需水和城市生态需水。详细界定了3种生态需水的内涵和计算方法。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采用直接计算法,即各种植被面积和植被蒸散发量的乘积求和;人工水域生态需水量的计算采用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乘以水域面积;河流基本生态基流量以早期未遭到人类破坏的河流(渭河1963-1983年)最小月平均实测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作为基准;河流输沙需水量以多年平均输沙量与多年最大月平均含沙量的平均值的比值来计算。结合现有的数据,对关中地区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估算,现状水平年(2005年)生态需水量是45.73×108m3。由于生态需水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的产物,可以根据现状水平年生态需水量来计算其他年份的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7.
荒漠绿洲主要作物及不同种植方式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利用土工膜建立2 m×2 m×2 m的防渗池,中间埋设中子管,用中子仪监测土壤水分动态,利用水量平衡法得出了黑河中游临泽绿洲主要作物及不同种植方式需水规律,并与当地常规灌溉用水进行了比较,最后根据作物生育期提出了适宜的灌溉时期、灌水次数及定额.春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为435.0 mm,耗水系数为609.2;玉米需水量为651.6 mm,耗水系数为595.1;春小麦+玉米带田需水量为754.6 mm,耗水系数为466.4;棉花需水量为675.5 mm,按皮棉计算耗水系数为6290.5;花生需水量为360.6 mm,耗水系数为1066.1.春小麦、玉米、春小麦+玉米带田、棉花、花生适宜的灌水次数分别为:4次、6次、7次、6次和4次.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光温潜力需水量、灌溉需水量以及衍生的可持续垦殖率指标,以解决农业生产潜力、农田熟制、灌溉定额、宜农荒地垦殖适宜性评价等农业发展问题。以迈阿密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计算出了上述指标的高精度全球分布场,得出全球光温生产潜力为2 260×108 t干物质,气候生产潜力为1 253×108 t干物质,灌溉需水量总计为12 441 km3。主要结论有:热带雨林区除外,全球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同当前农业区高度吻合,表明农田气候潜力已经被人类充分利用;在温带地区,可持续覆膜雨养垦殖率>2/3的地区适宜开垦宜农荒地,发展雨养农业。根据迈阿密模型计算得出的灌溉需水量可作为制定农田喷灌定额的重要依据;覆膜滴灌节水效果最佳,可持续覆膜滴灌垦殖率为各种垦殖率中最大值,可作为指导宜农荒地资源开发和多熟制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了石羊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并利用类比法对历年各监测断面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石羊河流域地表水环境的演化历史与红崖山水库的污染原因。结果表明石羊河干流武威市凉州区至红崖山水库河段污染严重 ,主要由于 2 0 0 0年以来河流水量减少、排污量增加、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和红崖山水库发展渔业所致。必须采取严格的综合治理措施 ,主要包括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宣传教育、节水及合理分配水资源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小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型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箱模型也称Tank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流域水文模型,模型将复杂的降水径流过程简单概化为流域的蓄水与出流关系进行模拟。针对皂河小流域的降水、径流和水循环等水文特性,建立了4层串联水箱模型,模拟流域的降水径流过程,计算流域径流量,并结合河流水质模型,综合模拟河流流量及主要水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水箱模型用于小流域的径流模拟结果较为准确,可与水质模型耦合使用,综合模拟小流域的水文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河干流纳污能力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塔里木河是我国第一大内际河,全长1321km。近些年来,由于流域内不合理开荒、无序引水及大量农田排水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塔里木河,使塔里木河水质恶化严重,已严重影响流域内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取样、分析及对塔里木河不同区段、不同时段纳污量的计算,从定量指标上反映塔里木河各排污口允许排入塔里木河的农田污水的数量。通过计算和统计,每年有835万t污染物进入塔里木河,而塔里木河的纳污能力仅为76.98万t,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塔里木河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12.
2007年黄河干流宁夏段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地表水质量评价技术规范》,通过对2007年黄河宁夏段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黄河干流宁夏段为Ⅲ类良好水质,与上年相比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3.
主成分分析法在城市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采用多元统计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市河流,即伊犁河8个监测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溶解氧等13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占总方差88.277%的3个因子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经分析识别出影响伊犁河的3个主成分因子:①以氮盐、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和溶解氧等有机污染因子控制;②悬浮物和酸碱性控制;③石油类、氨氮和生物需氧量控制。主成分分析方法能真实、准确分析出城市河流各水质指标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云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依据,文章以二元水循环规律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空中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四水转化的关系和着陆后云水资源存在形式的分析,提出生态和环境功的概念并给出云水资源生态和环境功的计算模型,来描述云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利用效率。以研究区为例进行应用研究,在雨季末期人工降水20mm时,用此模型计算了研究区三个子区域生态和环境功。应用得到两点主要结论:1)云水资源生态和环境功以地表径流水量生态和环境功为主。2)受水区得到云水资源转化的土壤水和地下水水量受到其初始土壤含水率和初始地下水位限制。应用结果表明云水资源生态和环境功模型函数可以作为云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水资源价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水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确定黄河兰州段水资源价值的评价指标,计算兰州市水资源价值,得出水资源价格,为兰州市水价改革和水资源保护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系统论述了黑河流域近百年来的水环境变化。流域水环境包括流域水系、水资源时空分布以及水资源质量等方面。近百年来 ,由于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 ,河流湖泊水系逐渐从自然水系、半自然水系演化为人工水系 ,地表径流基本上为人类所控制 ,使水资源利用主要集中在中游和下游上段地区 ,下游河道年平均断流天数从 5 0年代的 37.6d上升至 90年代的 89.9d,尾闾湖西居延海于 1 960年干涸 ,东居延海处于干涸和充水交替状态。水资源在年际和年内的分配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于工农业发展、水资源利用方式、重复利用率提高以及人工合成物质的使用和排放等多种因素 ,流域水质持续恶化。由于人类活动的特点 ,在整个环境演变过程中定量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还没有适宜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Access和Visual Basic的渭河关中段水质水量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的渭河关中段水质水量响应关系程序,对渭河关中段不同代表年丰、平、枯水期水质水量响应关系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年丰、平、枯水期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浓度在林家村断面至常兴桥断面相对较小,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标准。从兴平断面污染物浓度开始升高,兴平断面至咸阳断面污染物浓度增幅较大,至沙王渡断面污染物浓度开始降低。不同代表年COD和NH3-N浓度变化规律大体相似,无论丰、平、枯水期,同一断面污染物浓度从小到大排序为:P=25%、P=50%、P=75%、P=95%,污染物浓度在丰水期时相对较小,其实是在平水期,枯水期污染物浓度较丰水期和平水期时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明晰塔里木河的水文过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采用颗粒分析法,分析塔里木河上中游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借助达西定律确定了不同来水情景下4个河段的渗漏水量。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河床沉积物土壤颗粒的粒径0.000 5~0.5 mm,砂类土的比重为83%,因此,Sauerbrei公式用于该河流河道渗透系数的计算。2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与水温的变化具有一致性,段2、段4、段1和段3的年均渗透系数分别为115.3m·d~(-1)、74.5 m·d~(-1)、71.4 m·d~(-1)、45.2 m·d~(-1),呈逐渐减小趋势。3在12.5%、50%和87.5%的3个来水频率下,河段耗水量、渗漏水量及单位河长渗漏水量均呈现递减趋势;上中游总渗漏水量分别为10.85×108m3、9.94×108m3、9.13×108m3,水量渗漏集中在5—10月。4在同一来水频率下,河段渗漏水量依次为:段1段4段2段3,而单位河长渗漏水量为:段1段4段3段2。验证结果表明,渗漏水量计算结果与定量分离结果误差仅为2%,故渗漏水量及渗透系数计算结果合理。该研究可为实现塔里木河生态引水工程的合理布局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西部大开发导致的河流水质的不断恶化,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与水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提出针对不同水文条件的河段进行分段模拟,运用不同维数的计算模型进行水环境容量的测算,以克服传统方法采用单一的一维模型计算所造成的较大误差。通过涪江绵阳段的工程实例,证明本次研究成果对于保证西部地区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兰州段环境容量对城市工业规划布局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黄河兰州段水资源和水污染情况,通过运用二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出了黄河兰州段每个断面水环境容量,再通过对造成污染的工业源进行分析,从而根据剩余环境容量对兰州市的工业布局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建立流域工业发展调控体系,为从源头主动控制污染提供具体措施,从而达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