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在国外蚯蚓养殖作为一个行业已颇有规模,蚯蚓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在美国,人工养殖蚯蚓自60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年历史,十几万个养殖场遍及全国,加州最大一家养蚓企业年产蚓粪30万吨,产值高达9000万美元。1997年,300家大型养蚓企业成立"国际蚯蚓养殖者协会"并创办蚯蚓学校,蚯蚓已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畜牧、食品及轻工业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蚯蚓毒性试验方法,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试验蚓种,研究土壤中废电池对蚯蚓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染时间的延长,蚯蚓体内组织的SOD活性先增大后降低,呈现出抛物线型暴露时间-胁迫效应的相关关系;在一定暴露时间内,随着废电池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呈抛物线型剂量-效应相关关系;蚯蚓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废电池污染浓度的增加及污染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蚯蚓体内可溶性蛋白和SOD活性对废电池污染产生了不同的响应,蚯蚓体内的SOD对环境污染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严重危害着土壤动物的生存。蚯蚓是最重要的土壤动物之一,被称为"土壤生态工程师",对土壤污染物非常敏感。当前,关于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蚯蚓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关于重金属对蚯蚓行为变化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本研究以赤子爱胜蚓为实验对象,采用滤纸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铅单一及铅镉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并采用2D装置评价蚯蚓的掘穴行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滤纸接触法,铅单一污染下赤子爱胜蚓的半致死浓度48 h(LC_(50))为439.33 mg/L;铅镉复合污染时赤子爱胜蚓的48 h LC_(50)为Cd~(2+) 84.20 mg/L和 Pb~(2+) 239.55 mg/L,且两者联合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2)随着铅单一、铅镉复合处理浓度的增加,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处理第7 d,150 mg/kg Pb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85.63%与59.65%,144 mg/kg Pb+35 mg/kg Cd复合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95.28%与61.63%;相关分析表明,洞穴长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洞穴每日最大深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建立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重金属对蚯蚓的直接毒性与潜在风险评估,为蚯蚓掘穴行为的洞穴长度与深度作为潜在且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兽药添加剂喹乙醇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生生物斑马鱼(Daniorerio)、鲤鱼(Cyprinuscarpio)和土壤生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作为生物材料,通过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斑马鱼胚胎发育试验、鲤鱼肾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蚯蚓急性毒性试验、蚯蚓生化毒性试验以及蚯蚓体腔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对兽药添加剂喹乙醇分别从生物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了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实验浓度范围内对斑马鱼和蚯蚓的急性毒性均不大。胚胎发育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对斑马鱼胚胎的72hEC50为221.20mg·L-1,具有明显致畸效应。蚯蚓生化毒性试验表明,喹乙醇能促进蚯蚓体内SOD酶活性,并呈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但对纤维素酶影响不明显,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具有一定遗传毒性,能引起鲤鱼肾脏细胞和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并呈现出一定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土壤生物可以作为化学物质对土壤环境危害的有价值的指示生物。蚯蚓被认为是用于进行化学物质生态毒理学试验合适的陆生生物。在最近20 多年里,随着化学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广泛使用,蚯蚓生态毒理学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提出和建立了许多针对于国家或国际化学品登记的蚯蚓生态毒理学测试方法。本文简要介绍关于化学物质对蚯蚓的毒性的评价的生态毒理学试验。  相似文献   

6.
蚯蚓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它们可促进植物残枝落叶的降解、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化等复杂过程,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同时,蚯蚓由于其快速和不断更新的能力被认为是研究再生的最佳材料,被当成研究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和模式形成的模型.蚯蚓再生研究始于19世纪末,研究内容从生态学逐渐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水平.综述了蚯蚓再生研究的历史:探讨了蚯蚓再生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环境对蚯蚓再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蚯蚓再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严重危害着土壤动物的生存。蚯蚓是最重要的土壤动物之一,被称为土壤生态工程师,对土壤污染物非常敏感。当前,关于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蚯蚓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关于重金属对蚯蚓行为变化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本研究以赤子爱胜蚓为实验对象,采用滤纸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铅单一及铅镉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并采用2D装置评价蚯蚓的掘穴行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滤纸接触法,铅单一污染下赤子爱胜蚓的半致死浓度48 h(LC50)为439.33 mg/L;铅镉复合污染时赤子爱胜蚓的48 h LC50为Cd2+ 84.20 mg/L和 Pb2+ 239.55 mg/L,且两者联合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2)随着铅单一、铅镉复合处理浓度的增加,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处理第7 d,150 mg/kg Pb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85.63%与59.65%,144 mg/kg Pb+35 mg/kg Cd复合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95.28%与61.63%;相关分析表明,洞穴长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洞穴每日最大深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建立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重金属对蚯蚓的直接毒性与潜在风险评估,为蚯蚓掘穴行为的洞穴长度与深度作为潜在且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蚯蚓在处理垃圾、改良土壤、动物饵料、医药保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尤其是蚯蚓营养丰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经过加工,作为畜禽、水产动物饵料添加剂,具抗病促长等功能.笔者进行鳝蚓合养,用鲜蚯蚓与鳗鱼全价饲料1:4的比例混合制成颗粒饵料,喂养黄鳝效果较好.目前蚯蚓的加工品主要有蚯蚓粉、蚯蚓液和保健品.  相似文献   

9.
正1蚯蚓养殖发展概况在国外蚯蚓养殖作为一个行业已颇有规模,蚯蚓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在美国,人工养殖蚯蚓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年历史,十几万个养殖场遍及全国,加州最大一家养蚓企业年产蚓粪30万吨,产值高达9000万美元。蚯蚓已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畜牧、食品及轻工业等领域。在国内,蚯蚓养殖经历曲折之后,也已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以蚯蚓为原料的保健酒、饮料、生长剂、有机肥、制药、食品  相似文献   

10.
以赤子爱胜蚓为供试生物,采用滤纸接触法及土壤培养法,通过急性毒性、生长毒性、再生繁殖毒性试验及CYP3A4酶活性毒性响应试验,进行了在不同生态响应水平上氯氰菊酯胁迫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初步确定了急性毒性、生长繁殖和细胞酶活力指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滤纸试验中氯氰菊酯对蚯蚓的48 h LC50和72h LC50分别为445.4、212.1 μg·cm-2,土壤试验中7d LC50和14 d LC50分别为121.6、80.2 mg· kg-1;再生繁殖试验中低剂量氯氰菊酯刺激蚯蚓体重增长、短期内诱导蚯蚓产茧率,抑制蚯蚓幼体孵育.CYP3A4酶活性毒性响应滤纸试验中氯氰菊酯对蚯蚓的CYP3A4酶活性产生明显诱导的浓度为21.5 ng·cm-2,在214.8 ng·cm-2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土壤试验中3d暴露后,10 mg·kg-1氯氰菊酯诱导蚯蚓体内CYP3A4活性显著升高,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氯氰菊酯对CYP3A4活性的诱导作用始终存在,但诱导的高值浓度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CYP3A4酶活力与土壤中氯氰菊酯浓度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量-效响应曲线.研究表明,各指标敏感性表现为细胞酶活力>生长繁殖>急性毒性,同时也证明了CYP3A4可以作为土壤拟除虫菊酯风险评价的潜在敏感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