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放线菌H50发酵液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沈阳农业大学微生物研究室分离的1株放线菌H50[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分别以植物病原菌真菌12株、细菌3株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管碟法测定H50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以及发酵液的稳定性.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50发酵液对12株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其中6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50%以上,对油菜菌核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8.3%和94.9%;H50发酵液对3种供试病原细菌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2.3mm.发酵液的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发酵液在80℃处理后抑菌活性开始下降,发酵液在pH值4.0~8.0条件下抑菌活性稳定,可见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热、酸、紫外光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放线菌P3-2的抗菌活性筛选及发酵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高坡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分离出的256株放线菌进行发酵液拮抗性筛选,得到1株放线菌菌株P3-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其抗菌活性进行研究,并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酵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放线菌P3-2菌株发酵液对14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10倍稀释液对其中9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5%以上,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100%。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热、酸和紫外线均较稳定,对碱稳定性较差。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海洋放线菌B5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B5菌株是从山东威海浅海海域分离得到的一株放线菌,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发酵液对15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杀菌活性生测,结果表明,B5菌株发酵液对13种供试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发酵液对3种病原细菌进行室内杀菌活性生测,结果表明,B5菌株发酵液对3种供试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15mm以上.发酵液经80℃处理6h,活性仅丧失了18.2%.在酸性条件下活性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活性不稳定.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该发酵液的主要活性物质为碱性水溶性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拮抗放线菌ZZ-9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谱及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拮抗放线菌ZZ-9(Streptomyces rochei)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谱,并明确传代培养、温度、光照、pH及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以1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谱,并以苹果树腐烂病菌(Cytosporasp.)为指示菌,测定不同条件下发酵液的稳定性。抑菌谱结果表明:ZZ-9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15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效果最好,生长抑制率可达96%以上,且效果持久;而对苹果轮纹病菌、蚕豆褐斑病菌、月季叶霉病菌等抑制效果较差,抑制率在27%以下。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传接6代时,活性稳定,从第7代开始菌株活性下降显著;发酵液耐高温,对强酸强碱处理、可见光及紫外线照射均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在4℃及室温(20~25℃)下可贮藏至少30d而保持其抑菌活性几乎不变。因此,拮抗放线菌ZZ-9菌株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广谱的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开发成微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放线菌Y23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及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临沂、日照等主产烟区烟田采集病株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Y23,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分别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了Y23菌株发酵液对15种病原真菌、3种病原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Y23菌株发酵液对3种供试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60%左右,占供试真菌数的20%;琼脂扩散法生测结果表明,Y23菌株发酵液只对布克氏杆菌有抑制作用。对Y23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低温贮藏效果好,对热、酸碱及紫外光照稳定性较强,对日光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2株塔里木盆地土壤放线菌发酵产物抑菌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离体和活体法测定了土壤放线菌Y3和Y5菌株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和室内药效.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3发酵液对20种病原真菌中的13种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95.6%;组织法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相对防效为93.4%.菌株Y5发酵液对20种病原真菌中的19种茵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对10种茵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60%,对辣椒疫霉病茵抑制效果最佳,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8.7%和90.3%.对这株菌的盆栽法测定表明发酵液对辣椒疫病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7.4%和50.3%.说明菌株Y3和Y5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蓟县山区土壤拮抗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能产生新的抗菌物质的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稀释法从蓟县山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放线菌菌株,并通过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管蹀法和盆栽试验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在分离到的159株放线菌菌株中,有9株放线菌的发酵液在离体条件下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26株菌株发酵液对至少1种供试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在70%以上。其中,TJ93菌株发酵液对6种供试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黄瓜霜霉病和小麦白粉病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论]TJ93菌株抗菌谱较广,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具有较大的研究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从12个省采集的200份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No.24菌株,其产生菌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以17种病原真菌、8种病原细菌和酵母菌为供试菌,分别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管碟法测定了No.24菌株发酵液对病菌的抗菌活性.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生测结果表明,No.24菌株发酵液对17种供试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0%以上的占76.5%;管碟法生测结果表明,No.24菌株发酵液对8种供试细菌和酵母菌的4种抑菌圈直径在15 mm以上.对No.24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热和酸的稳定性强,发酵液加热到80 ℃未丧失活性,在pH 2~3的1 mol/L HCl溶液中活性几乎不丧失,但对碱的稳定性差.菌株传接5代时,活性稳定,从第6代开始其活性缓慢降低,第10代的抑菌圈直径比出发菌株仅减少了1.8 mm.  相似文献   

9.
从12个省采集的200份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No.24菌株,其产生菌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以17种病原真菌、8种病原细菌和酵母菌为供试菌,分别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管碟法测定了No.24菌株发酵液对病菌的抗菌活性。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生测结果表明,No.24菌株发酵液对17种供试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0%以上的占76.5%;管碟法生测结果表明,No. 24菌株发酵液对8种供试细菌和酵母菌的4种抑菌圈直径在15 mm以上。对No.24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热和酸的稳定性强,发酵液加热到80C未丧失活性,在pH 2~3的1 mol/L HCI溶液中活性几乎不丧失,但对碱的稳定性差。菌株传接5代时,活性稳定,从第6代开始其活性缓慢降低,第10代的抑菌圈直径比出发菌株仅减少了1.8mm。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土壤放线菌G30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谱及其发酵液的稳定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管碟法测定发酵液的生物活性,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酵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对12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中,6种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在连续传代10代过程中,4℃及常温保存条件下,G30菌株的培养特征和抑菌活性基本没有变化;发酵液在60~100℃的温度梯度下没有丧失活性,在强酸(pH值2)、强碱(pH值12)条件下也都比较稳定。G30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强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拮抗放线菌菌株F1发酵液的抑菌谱及稳定性做了研究。抑菌活性实验表明:菌株F1发酵液对供试17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种病原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在供试的植物病原真菌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李干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1.04mm和40.12mm;病原细菌中,对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可达22.15mm;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菌株F1发酵液对紫外线、热和酸碱较稳定,在pH为6~10条件下,均能保持较强的抑菌活性,但不耐强酸、强碱;当温度低于60℃时,处理30min和60min,抑菌活性几乎没变化,仍能保持较强的抑菌效果,但高于80℃时,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放线菌A19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放线菌A19菌株发酵液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研究,以了解其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管碟法、盆栽试验等方法,测定了A19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和发酵液中有效成分的热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并以活性追踪为指导,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结果】室内生测发现,A19菌株发酵液对10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100%;对枯草牙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L-链球菌3种病原细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到21 mm。盆栽试验表明,A19菌株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54.3%和65.0%。A19菌株发酵液对热稳定,对酸碱不稳定。从A19菌株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5-1,15-2和15-3 3种化合物,其中15-2鉴定为7-羟基-3异丁基六氢吡咯[1,2-α]吡嗪-1,4-二酮。【结论】放线菌A19菌株发酵液抗菌谱较广,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放线菌WZ162菌株发酵液抗香蕉枯萎病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线菌WZ162菌株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WZ162菌株的发酵液在温度低于80℃的条件下热稳定性良好;在自然光照及紫外照射条件下稳定,发酵液不发生分解或化学结构上的改变;在酸性条件下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在24.92%-34.73%之间,在碱性条件下抑菌率在11.21%-25.39%之间,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比在碱性条件下的好;pH为1-12的发酵液经不同时间的100℃水浴处理后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未经水浴加热处理的,其中pH为1时的发酵液稳定性比在其他pH条件下的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新发现的一种放线菌ZX01菌株发酵产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活性,为该菌株在植物病毒病害防治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心叶烟和普通烟K326为材料,采用半叶枯斑法、叶圆片法和室内盆栽试验,测定放线菌ZX01菌株发酵产物抗TMV活性。【结果】放线菌ZX01菌株发酵产物对TMV具有明显钝化作用,其中发酵液在对TMV钝化10,30和60 min后,抑制率分别为62.29%,75.46%和84.78%;接种TMV 6 h后,在普通烟K326上,ZX01菌株发酵液对TMV复制增殖的抑制率可达53.27%;并且ZX01菌株发酵液对烟草花叶病毒病寄主保护和治疗作用显著,其保护和治疗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48%和44.85%,明显高于对照药剂病毒A。【结论】放线菌ZX01菌株代谢产物对TMV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值得在菌种鉴定、发酵条件优化、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核桃内生真菌SYS-5-2,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生长速率法综合评价该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综合形态学分类方法和基于ITS序列基础上的系统发育分析,核桃内生真菌SYS-5-2鉴定为裂褶菌属。菌株SYS-5-2发酵产物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液体发酵产物浓缩倍数越大,抑菌率越高,且相同浓度下,供试液B的抑菌效果整体优于供试液A;固体发酵产物中,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相萃取物对水稻纹枯和苹果腐烂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均>90%;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6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不同,浓度20 mg·mL-1时,对水稻纹枯病原菌的抑菌率已达到81.25%,80 mg·mL-1时,完全抑制了水稻纹枯病原菌的生长,IC50仅为10.28 mg·mL-1,而对其他病原菌的IC50都在33.19~43.47 mg·mL-1。  相似文献   

16.
以6种农作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从湖北省神龙架地区的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抗真菌放线菌,命名为ⅡB21.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16 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0.00 g/L,牛肉膏4.00 g/L,K2HPO43.00 g/L,MgSO4 0.75 g/L,KH2PO4 1.00 g/L.发酵液稳定性试验表明,发酵液在30℃下达到最大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41.16 mm,在4~60℃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抑菌圈直径均为最大抑菌活性的72.10%以上;发酵液在pH 3.0~10.0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其抑菌圈直径均在最大抑菌活性的74.95%以上;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BAB-1脂肽类化合物的分离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AB-1是一株高效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生防细菌。通过盐酸沉淀、甲醇萃取的方法,从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中提取出一种脂肽类化合物。该物质能够显著抑制番茄灰霉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的萌发,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3.02%。抑菌谱试验表明该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该抑菌物质对热稳定,能耐受较广的pH范围,对多种蛋白酶不敏感,在几种常用有机溶剂中保持抑菌活性基本不变。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AB-1产生的脂肽类物质性质稳定,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4个不同地区土样中共分离得到20株天然无抗菌活性或抗菌活性微弱放线菌,采用链霉素(Streptomycin)、庆大霉素(Gentamycin)及利福平(Rifampicin)三重抗性法对其进行活性菌株的筛选后,17株放线菌的发酵液显示了抑菌活性,其中1号放线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利福平抗性分别为40、10和15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