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曾健  霍汝政  王建义  唐桦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7):35+39-35,39,F0002
将宁夏蚧虫分布区划分为4个,即贺兰山区、引黄灌区、盐同香山荒漠区、固原黄土高原区.对各分布区的蚧虫种类、危害程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生物学或防治措施是否被研究作为有害蚧虫的判断标准,对我国大陆的有害蚧虫做了全面汇总。在我国大陆16科249属830种蚧虫中,有害蚧虫有13科84属211种,其中旌蚧科1属 1种,珠蚧科4属13种,绵蚧科3属6种,粉蚧科19属40种,毡蚧科3属11种,胶蚧科2属3种,红蚧科2属6种,链蚧科4属7种,壶蚧科2属4种,球链蚧科2属2种,蚧科16属36种,仁蚧科1属1种,盾蚧科25属81种。通过对207种进行区系分析后表明:89种为东亚成分,52种广布于5或6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22种分布于3或4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全北成分17种,古北成分13种,东洋成分7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壳斗科植物蚧虫区系10科64属162种的名录为基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区系分析:1.区系组成;2.地理分布;3.生态习性。结果表明:该区系以壳斗科植物种类最多的云南省最丰富;头蚧科、绛蚧科的成员均寄生于壳斗科植物;链蚧科、盾蚧科分别有2、5个属的成员寄生于壳斗科植物;盾蚧科的专性寄生种类最多,达54种。  相似文献   

4.
宁夏蚧类及其天敌昆虫的系统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系统调查与研究,基本摸清了宁夏全区蚧虫及其天敌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摸清了蚧虫危害情况、发生发展规律及成灾原因,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了宁夏蚧虫的持续控制措施。所附名录中共计蚧类10科94属283种(包括2新族、3新亚族、3新属、42新种),中国新记录3属52种,并记载了蚧类天敌昆虫7目13科55种。  相似文献   

5.
 蚧虫是同翅目中高度特化的类群,广泛分布于我省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文报道了在昆明地区园林害虫调查中所采到的6科30种蚧虫,除白蜡虫外,均系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6.
蚧虫DNA的提取及PCR法虫种快速鉴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植物检疫中利用蚧虫残体提取DNA并应用PCR技术快速鉴定虫种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蚧虫残体DNA的提取效果很好,并筛选出了适合蚧虫DNA扩增的引物"AGAGGTGGGCAGGTG";利用该引物对枣大球蚧(Euleconium gigantea Shinji)、朝鲜毛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和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4种蚧虫进行PCR扩增后均有很好的特异性,这为蚧虫的快速检疫鉴定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果园蚧壳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采用五点取样法对修文县猕猴桃园内蚧壳虫种类进行系统调查。结合调查结果,采用4种药剂对蚧壳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危害修文猕猴桃果树的蚧壳虫有三种,草履蚧、犁圆蚧、桑盾蚧,其中桑盾蚧占95%以上,对修文猕猴桃危害最为严重。4种药剂中,22.4%螺虫乙酯SC对草履蚧、犁圆蚧的毒力最强,其LC_(50)分别为2.306 mg/L、4.239 mg/L,而31%噻嗪酮·杀扑磷EC对桑盾蚧防治效果最好,LC_(50)为2.602 mg/L;田间试验和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基本相符,不同药剂药后14 d对不同蚧壳虫的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其余药剂对猕猴桃蚧壳虫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均可用来防治猕猴桃蚧壳虫。  相似文献   

8.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采集了石家庄市为害园林植物的蚧壳虫样本,并对其种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石家庄市为害园林植物的蚧壳虫种类主要有7科(蜡蚧科、绒蚧科、粉蚧科、盾蚧科、绵蚧科、蚧科和珠蚧科)17种,其中,草履蚧、卫矛失尖盾蚧、桑白盾蚧、白蜡囊粉蚧、紫薇绒蚧和日本龟蜡蚧等对园林植物为害相对较严重。同时,对蚧壳虫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石家庄市园林绿化工作中蚧壳虫的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东荔枝龙眼常见蚧虫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报道广东名果荔枝、龙眼常见蚧虫种类、为害及形态特征。经在广东主要产区调查研究,初步鉴定出荔枝、龙眼常见蚧虫10种,其中属于蜡蚧科的有垫囊绿绵蜡蚧、角蜡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等4种;粉蚧科的有桔鳞粉蚧1种;盾蚧科的有芒果轮盾蚧、荔枝缨单蜕蚧、大戟长蛎盾蚧、龙眼缨单蜕蚧、费氏轮圆盾蚧等5种;上述10种蚧虫中,角蜡蚧、日本龟蜡蚧、桔鳞粉蚧、荔枝缨单蜕蚧、大戟长蛎盾蚧、芒果轮盾蚧共6种蚧虫为害荔枝、龙眼.系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蚧虫种类繁多,不少种类是农林业的重要害虫.对蚧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魏淑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91-11693
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通过分析该区域劳务输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地理空间特征,以及劳务输出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在总结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对宁南山区开展劳务输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宏燕  续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57-14857
根据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的特点,结合废水处理方法,分析确定了马铃薯淀粉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并对其蒸发系统进行了工艺控制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杜国华 《农业科学研究》2011,32(3):56-58,71
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和脆弱,已成为宁夏经济发展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中部干旱带的生态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提出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生态优先、加快培养特色林业产业和加快实施防沙治沙工程等生态恢复措施,旨在为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与草畜产业实现"双赢"的发展目标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幼龄林抚育机械化工艺及机械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已是我国林业的紧迫任务。由于任务繁重,采用机械化抚育方式已势在必行。本文在调查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地形,坡度划分三种机械化类型区,并确立制定中幼龄林抚育机械系统的4项主要因素。提出4种不同类型的抚育机械化工艺路线及可供选择的机械系统类型。建议在我国宜发展中小型机械,配合有效的手工工具,在发展机械化的同时,必须重视半机械化和工具化。实现中幼龄林抚育机械化的困难很多,可以适当地搞一些不同类型机械化抚育试验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农业地区的发展是社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农业型城镇在连接城市和农村以及发展农业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农业型城镇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宁夏农业型城镇发展的现状,促进农业型城镇发展的因素,根据宁夏农业型城镇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依据黄斑星天牛生态和生物两大因素下的聚类分析,将西北地区黄斑星天牛的分布发生区域分为三类──大发生区、适宜发生区和不适发生区。其中陕西省的府谷、绥德、宝鸡和陇县,甘肃省的定西、武山和平凉,宁夏自治区的固原地区为黄斑星天牛的大发生区(原发区),以此向其它地区扩散,青藏高原为黄斑星天牛不适发生区。分析预测结果符合黄斑星天牛分布发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江西啮齿动物区系及其与国内部分省(市)的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江西啮齿动物2目6科23种,并对区系组成及其与国内其它省、市异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江西啮齿动物以东洋界种占绝对优势,在啮齿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华中区与华南区和西南区共有种多,而与东北区,蒙新区的共有种少;与国内11省、市作比较,则与浙江、福建共有种多,而与北京,黑龙江的共有种最少.本文还将23种啮齿动物分为六个生态类型,并指出田栖和家栖两个类型是防治的主攻对象.  相似文献   

18.
方兴义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75-1379
从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入手,对宁夏南部山区8县(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盐池县、原州区、同心县、西吉县在宁夏南部山区8县(区)中竞争力最强;聚类分析表明,8县竞争力内部结构相近,是宁夏经济竞争力最弱的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宁夏南部山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西夏区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核心区,是自治区规划的酿酒葡萄重点发展地区。通过对西夏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利岗  汤英  杜历  鲍子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03-21306,21310
[目的]研究宁夏降水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方法]依据宁夏1951~2008年月降水资料,采用旋转自然正交分解法(REOF)、降水集度法(PCI)、小波分析法及Mann-Kendall秩次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近58年来该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宁夏地区降水的空间结构总体表现为"南北异向"型和"北中南各异"型;降水由北向南依次递增,年际变化由北向南依次减弱,引黄灌区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其他地区年内变化波动相对平缓;各地单独丰水年的概率高于单独枯水年,而发生连枯年的概率则高于连丰年,并以3、6及10年的显著周期振荡。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降水呈减少趋势的概率均为75.0%,引黄灌区达71.4%,全区降水减少的概率达73.3%;中部干旱带及引黄灌区年降水波动呈增加趋势;降水的年内分配差异将变缓,尤其是中部干旱带呈减少趋势概率达100.0%。[结论]该研究为当地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