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粪检确诊为自然感染球虫的75只50日龄断奶湖羊母羔,按试验设计分别投喂百球清(妥曲珠利)、球毕特(地克珠利)、球康宁(磺胺氯吡嗪钠)和球诺(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磺胺喹噁啉预混剂),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计数法检查球虫,并计数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OPG),以用药后的球虫卵囊转阴率、卵囊减少率、平均增重率等判定药物疗效和驱虫增重效益。结果表明:按20 mg/kg剂量给予百球清或按1 mg/kg剂量给予地克珠利,1次/d,连用2 d时效果最好,球虫卵囊转阴率和减少率均可达100%,但4种药物均不能长期维持抗球虫效果。用药后14 d和28 d,2次应用百球清组的平均增重率与其他用药组及不用药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百球清按20 mg/kg剂量给药,1次/d,连用2 d,增重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球虫是危害林麝仔麝的一种肠道原虫,筛选有效的抑杀药物是防控圈养林麝球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对四川省某林麝养殖场内65只感染球虫的林麝使用盐酸氯苯胍片剂(20 mg/kg体重,1次/d,连喂3 d)、百球清(妥曲珠利)口服液(15 mg/kg体重,只喂1次)、地克珠利粉剂(1 mg/kg体重,连喂3 d)、球威(妥曲珠利可溶性粉剂,10 mg/kg体重,连喂3 d)进行抑杀试验。在投药前1天、投药后第7天和第14天采集粪样进行球虫卵囊数量测定,通过计算卵囊减少率评估其抑杀效果。结果表明:给药后7 d、14 d盐酸氯苯胍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83.12%、80.56%;百球清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69.16%、62.24%;地克珠利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96.91%、74.91%;球威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13.36%、84.68%。驱虫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氯苯胍和地克珠利对林麝球虫抑杀效果较好,而妥曲珠利(百球清、球威)对林麝球虫抑杀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用伊维菌素和拜宠清分别对自然感染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的犬进行驱虫,以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为指标判定驱虫效果,比较2种药物对犬蛔虫的驱虫效力。结果显示:从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来看,第1次给药后第5、10、15天拜宠清组和伊维菌素组的虫卵减少率均超过95%,但在第1次驱虫15 d后的虫卵转阴率均不能达到100%。在第1次驱虫后2周进行第2次驱虫,驱虫后5~10 d虫卵转阴率均能达到100%。从排虫情况来看,伊维菌素组多在给药后6~8 d排虫,拜宠清组多在给药后2~4 d排虫。从剖检情况看,经两次驱虫,驱净率均能到达100%。研究表明,伊维菌素和拜宠清对犬弓首蛔虫均有很好的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4.
验证放牧条件下伊维菌素驱虫效果,从饲养管理、放牧条件相同的一群300多只羔羊中通过粪便检查、称重从中选出体重相差不大、感染消化道线虫较为严重60只,根据感染程度均匀搭配,分为三组进行试验,每组20只用伊维菌素预混剂拌料饲喂放牧山羊,试验结果是试验组、药物对照组驱虫后3 d虫卵减少率分别是96.4%和88.7%,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0%和25%;驱虫后10d两组羊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100%和97.8%,虫卵转阴率分别为100%和85%,伊维菌素对放牧山羊消化道线虫驱虫效果优于药物左旋咪唑。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有效的抗鸽球虫药物,选用地克珠利(1 mg/kg)、磺胺喹恶啉钠(300 mg/kg)、磺胺氯吡嗪钠(300 mg/kg)、托曲珠利(25 mg/kg)、白头翁散(500 mg/kg)等5种抗鸡球虫药物进行了本试验,试验重复3次,每次分为用药感染组和不用药感染组,人工感染主要含有拉氏艾美耳球虫和鸽艾美耳球虫的混合孢子化卵囊,剂量为15×104个,以相对卵囊减少率作为抗球虫效果的指标。结果显示磺胺喹恶啉钠、磺胺氯吡嗪钠效果最好,相对卵囊减少率分别为99.9%和99.5%;其次是托曲珠利、白头翁散,相对卵囊减少率分别为96.7%和92.0%;地克珠利效果最差,相对卵囊减少率仅为75.6%。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地克珠利防控湖羊自然感染球虫的用药技术和效果,90只经粪检确诊为自然感染球虫的50日龄湖羊随机分为8组,其中第1~7组为药物试验组,分别按设计用药程序给予地克珠利,第8组为不用药对照组;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用药前后供试羊粪样中球虫卵囊,麦克马斯特法计数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收集阳性样品中球虫卵囊进行培养和鉴定,依用药后不同时期的球虫卵囊减少率、转阴率、平均增重率等判定药物防控球虫效果和增重效益。结果显示:按1 mg·kg~(-1)剂量给予地克珠利,每天1次,连用2 d且间隔14 d再次用药对50日龄湖羊自然感染球虫的防控效果最好;用药后第56天,共4次给予地克珠利的试验羊比对照组羊平均每只多增重2.51 kg,经济效益显著;球虫种类鉴定表明,地克珠利抗小型艾美尔球虫(Eimeria parva)、类绵羊艾美尔球虫(E.ovinoidalis)、阿撒他艾美尔球虫(E.ahsata)、槌形艾美尔球虫(E.crandallis)、颗粒艾美尔球虫(E.granulose)、斑点艾美尔球虫(E.punctata)、苍白艾美尔球虫(E.pallida)、温布里吉艾美尔球虫(E.weybridgensis)的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为羔羊和育肥肉羊球虫病防控提供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伊维菌素注射剂的驱虫效果与对放牧绵羊线虫病及外寄生虫病的防治示范效果,选择1.5岁感染线虫和部分外寄生虫的绵羊150只,设伊维菌素注射剂0.1,0.2和0.3mg/kg体重剂量组和伊维菌素片剂对照组,进行驱虫效果评价;在冬季应用伊维菌素注射剂按0.2mg/kg体重剂量对放牧绵羊进行规模防治技术示范,检查防治效果和考核防治效益。结果:药效试验中伊维菌素注射剂0.2mg/kg对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3.3%,99.3%,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0%和96.1%;0.3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及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为100.0%;0.1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76.7%,88.6%,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66.7%和86.1%。防治示范群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为93.3%,虫卵减少率为96.8%;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0%和96.2%。同期检查未防治对照组虫卵EPG和幼虫数略有增加。技术示范群比未示范群每只成年羊平均多增重5.47kg、幼年羊成活率平均提高2.1个百分点。结果表明该防治技术对放牧绵羊主要寄生虫病高效安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使用国产伊维菌素粉剂和进口害获灭注射剂对宁夏滩羊消化道线虫作对比驱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国产伊维菌素剂量的增加,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比进口害获灭组的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均高。两者对宁夏滩羊消化道线虫均有极显著的驱虫作用,说明国产伊维菌一纱可替代进口害获灭。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5,(6):87-90
西氏贝蛔虫(Baylisascaris schroederi)是大熊猫体内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对野生及圈养大熊猫危害很大,采用药物驱虫是目前控制圈养大熊猫蛔虫病的主要措施。为了评价伊维菌素和噻嘧啶对大熊猫西氏贝蛔虫的驱虫效果,本试验使用伊维菌素(膏剂,0.2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 d)、伊维菌素(片剂,0.2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 d)和双羟萘酸噻嘧啶(膏剂,10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 d)对雅安碧峰峡基地的圈养大熊猫进行了驱虫试验。在驱虫前3天和驱虫后10~15天采集大熊猫粪样,采用饱和硫酸镁离心漂浮法检测蛔虫卵,对阳性粪样进行虫卵定量测定,并通过计算虫卵转阴率评估驱虫效果。结果:伊维菌素(膏剂)组、伊维菌素(片剂)组和双羟萘酸噻嘧啶(膏剂)组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44.44%、0.00%和80.00%。试验结果表明:双羟萘酸噻嘧啶(膏剂)对大熊猫蛔虫驱虫效果较好,伊维菌素(膏剂)对大熊猫蛔虫驱虫效果较差,伊维菌素(片剂)对大熊猫蛔虫驱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理想驱虫药物,对8组检出有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山羊群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阿苯达唑、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进行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驱虫后,虫卵减少率均达95%以上,而阿苯达唑驱虫后的虫卵减少率低于95%。表明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驱虫效果较好,而阿苯达唑有一定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了解常用驱虫药的驱虫效果,选择陕北白绒山羊开展驱虫研究。试验选取3种市场常用驱虫药(伊维菌素注射液、芬苯达唑粉、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应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虫卵计数法对陕北白绒山羊的消化道线虫驱虫前后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伊维菌素注射液组驱虫后虫卵转阴率为6.25%,感染强度由766.7降低至233.3;芬苯达唑组驱虫后虫卵转阴率为31.25%,感染强度由766.7降低至100;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组驱虫后虫卵转阴率为50%,感染强度由766.7降低至167.0。建议在陕北白绒山羊生产中将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作为消化道线虫的首选驱虫药。  相似文献   

12.
伊维菌素泼背剂对牦牛寄生虫的驱除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适应于高寒牧区放牧牦牛大群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的理想荆型,在青海大通种牛场通过粪检选60头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试验1组用伊维菌素泼背荆接0.5 mg/kg体重剂量经背部皮肤浇泼给药,试验2组用伊维菌素注射剂按0.2 mg/kg体重剂量经皮下注射给药,试验3组为空白对照组.分析了三组不同寄生虫卵转率、虫卵减少率及驱虫率指标的变化,同时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试验1组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0%和99.1%,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80%和92.8%;线虫成虫、寄生阶段幼虫的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9.3%和98.8%;试验2组相应指标分别为90%和98.7%、80%和92.9%、99.4%和99.2%;1.2组对牛颚虱杀虫率均达100%,但对莫尼茨绦虫无效,对照组体内外寄生虫均无明显变化.表明伊维菌素泼背剂0.5 mg/kg剂量安全,驱虫效果可信,可在青海高寒地区牦牛体内外寄生虫驱虫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选择自然感染线虫的1岁藏系绵羊150只,分别按0.1、0.2、0.3 mg/kg体重剂量皮下注射给药,驱除藏羊线虫,同时设伊维菌素注射剂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①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2、0.3 mg/kg体重剂量对藏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3.3%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9.18%和100.0%;对网尾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达10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90.0%、100.0%,减少率分别为95.79%和100.0%;对线虫成虫的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8.83%和99.96%,对线虫寄生阶段幼虫的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6.42%和99.17%。②0.1 mg/kg剂量对线虫虫卵(幼虫)的转阴率、减少率、驱虫率均次于0.2、0.3 mg/kg体重剂量组。③对照药物伊维菌素注射剂0.2 mg/kg体重剂量对消化道线虫、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对线虫成虫及其寄生阶段幼虫的总计驱虫率与同剂量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基本一致。④藏羊皮下注射试验剂量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试验证明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2 mg/kg体重剂量驱除线虫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求一种高效、优质药物防治家兔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方法(1)60只健康兔分4组,第1、2组分别注射球虫清缓释剂、球菌清缓释剂,第3、4组分别用伯氨喹啉、地克珠利 氟哌酸拌料日常饲喂,于d 2、5、7、15、30口服球虫孢子化卵囊,隔10 d取粪查卵囊,观察保护率。(2)球虫病兔20只分为第1、3组,球虫病及大肠杆菌病兔20只分为第2、4组,分别用上述方法给药比较治愈率。(3)日常饲养兔150只分3组,分别为注射球虫清缓释剂、伯氨喹啉拌料日常饲喂、对照组,1、2、3个月后查卵囊,观察转阴率、OPG值、死亡率等。(4)幼兔100只分5组,前4组用方法(1)给药,第5组为对照组,比较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节省防治费率。结果(1)兔注射球虫清缓释剂、球菌清缓释剂后,在d 2~20时,攻击球虫,其保护率均为100%(3/3)。在d 30时,攻击球虫,其保护率均为66.7%(2/3);而口服伯氨喹啉,地克珠利 氟哌酸防治的兔,在d 2~5时攻击球虫,保护率为0,在d 10时,其保护率均为33.3%(1/3),在d 20~30时,其保护率均为66.7%(2/3)。(2)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兔(1、2组)注射球虫清缓释剂、球菌清缓释剂后d 5~60,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均为100%;口服伯氨喹啉、地克珠利 氟哌酸(3、4组)后d 5,治愈率均为0,d 20~60时,治愈率为70.0%~90.0%。(3)球虫清缓释剂组在1~2个月时,球虫卵囊减少率及转阴率均为100%,在3个月时,球虫卵囊减少率为98.9%,转阴率为94.0%,存活率为100%。伯氨喹啉组1~3个月,球虫卵囊减少率及转阴率分别为64.4%~89.8%及33.0%~91.2%,死亡率为22.0%~28.0%,存活率为72.0%~78.0%。对照组1~3个月,球虫卵囊增加78.0%~126.0%,死亡率为46.0%~62.0%,存活率为38.0%~54.0%。(4)注射球虫(菌)清缓释剂比口服伯氨喹啉、地克珠利 氟哌酸及对照组,兔的增重率分别提高71.7%、76.1%、374.6%和69.8%、74.1%、369.3%,节省防治费75%。应用球虫(菌)清缓释剂防治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兔10.5万只,获得经济效益108.67万元(包括增重效益、挽回死亡兔损失、减少饲料费和节省防治费四项)。结论球虫(菌)清缓释剂能安全、高效、经济、方便地控制家兔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保护幼兔安全度过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高危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有效的抗绵羊球虫药物,选择地克珠利(diclazuril)、磺胺二甲嘧啶(sulfadimidine)、克球粉(clopidol)3种常用的抗鸡球虫药物,进行绵羊自然感染球虫的治疗试验,以每克粪便球虫卵囊数(oocysts per gramme,OPG)、动物转阴率、增重率、增重新增产值作为评判指标,评价其抗绵羊球虫的驱虫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物对成年绵羊球虫感染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地克珠利效果最好,克球粉次之,磺胺二甲嘧啶稍差。磺胺二甲嘧啶对羔羊球虫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差,而地克珠利和克球粉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二者的效果相当。3种药物对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imeria ahsata)、巴库艾美耳球虫(Eimeria bakuensis)、类绵羊艾美耳球虫(Eimeria ovinoidalis)等3种致病性羊球虫感染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地克珠利和克球粉效果最好,而磺胺二甲嘧啶稍差。在整个试验期间,不给药组成年羊和羔羊的增重和新增产值均为负值,而三个用药组的体重和产值均增加,其中地克珠利组稍好于克球粉组和磺胺二甲嘧啶组。  相似文献   

16.
阿苯达唑对波尔山羊消化道线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观察阿苯达唑片对波尔山羊消化道线虫的驱除效果,探讨其对波尔山羊线虫病治疗的最佳剂量,将150只波尔山羊随机分成5组,其中设阿苯达唑7.5、15、30 mg/kg作为试验组,同时设左旋咪唑7.5 mg/kg作为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给药前后检查虫卵和虫体,计算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盐酸左旋咪唑片对照组(P0.01),而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差异不显著。15 mg/kg的阿苯达唑片对波尔山羊线虫的驱除效果安全。  相似文献   

17.
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绵羊线虫的驱虫效力与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0.5%伊维菌素浇泼剂按0.3,0.4,0.5mg/kg.b w剂量对绵羊沿背中线皮肤一次浇泼给药,并以伊维菌素注射剂0.2mg/kg.b w剂量做对照。结果:伊维菌素浇泼剂0.3mg/kg,0.4mg/kg.b w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5%和90%,减少率分别为89.1%和95.9%;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60%和75%,减少率分别为77.2%和86.7%;0.5mg/kg.b w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均为100%,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为85%,减少率为95.4%。解剖检查结果:伊维菌素浇泼剂三种剂量对绵羊消化道、呼吸道多属线虫均有效,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0.8%,95.6%和99.7%,伊维菌素浇泼剂0.5mg/kg.b w剂量与伊维菌素注射剂0.2mg/kg.b w剂量驱虫效果基本一致;绵羊经皮给药可耐受1.0mg/kg.b w剂量。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浇泼剂经皮给药驱除绵羊线虫高效安全,临床推荐剂量以0.5mg/kg.b w为宜。  相似文献   

18.
在肃南县大河乡大岔村选择自然感染胃肠道线虫的1~2岁牦牛7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Ⅰ、Ⅱ、Ⅲ组分别为伊维菌素浇泼剂试验组,分别按0.3、0.4、0.5mg/kg体重剂量经背部皮肤浇泼给药;Ⅳ组为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照组,按0.2mg/kg体重剂量皮下注射给药;Ⅴ组为空白对照组。另随机挑选牦牛10头供安全性观察,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Ⅰ、Ⅱ组分别为伊维菌素浇泼剂0.7、1.0mg/kg体重剂量试验组,经背部皮肤浇泼给药。通过对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粗计驱虫率、安全性观测的分析,结果表明:以0.5mg/kg体重剂量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牦牛胃肠道线虫驱治效果最好,其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和驱虫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9.25%,对毛首线虫驱虫率为96.00%,0.3、0.4mg/kg体重剂量伊维菌素浇泼剂的驱虫效果均低于0.5mg/kg体重剂量组,且呈现驱虫效果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本次试验使用1mg/kg体重剂量伊维菌素浇泼剂,所用试验牦牛给药后精神、呼吸、采食、排粪、运动等情况未见异常反应,表明本品毒性较低,临床使用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9.
应用伊维菌素干混悬剂,驱除绵羊体内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结果:0.2mg/kg体重剂量对消化道主要线虫及网尾线虫的虫卵(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均为1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1.3%、91.8%,对线虫的总计驱虫率98.9%:对绵羊颚虱的杀虫率为100%。结果证明:伊维菌素干混悬剂0.2mg/kg剂量一次用药,驱除绵羊主要线虫和虱等寄生虫,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20.
用猪为实验对象,分为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比较了阿维菌素1%的注射液和伊维菌素1%的注射液,驱除猪体内寄生虫的效果。结果驱虫后第9天,粪便中线虫虫卵的转阴率均为100%,线虫虫卵减少率均为100%,表明阿维菌素能有效驱除猪体内线虫,且达到伊维菌素驱除体内线虫的效果。两种药物对妊娠母猪的怀孕和哺乳仔猪没有产生可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