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城市湿地景观格局及其脆弱性进行研究,为城市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城市湿地为例,基于高空间分辨率WorldView-3遥感影像,提取景观类型分布信息,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斑块密度、斑块数量等景观空间结构指标,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定量分析大通城市湿地的景观格局及其异质性。基于景观敏感度和适应度指数构建景观脆弱度评价模型,进而评价大通城市湿地的景观脆弱度。[结果] ①大通湿地内景观类型以乔木、水体和裸地等类型为主,各类型的数量规模相对均衡;②各景观类型在空间上呈交错分布,形成明显的"网状结构",水体、裸地和水杉林分布相对连续,其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较高,呈现出异质性;③景观格局脆弱度以低脆弱度为主,呈现显著空间正自相关性和空间聚集模式,主要集聚类型的"高-高"值集聚区域及脆弱度的热点区主要分布东部裸地,"低-低"值集聚区及脆弱度冷点主要分布在水体区。④景观脆弱度与植被覆盖度、景观格局的复杂度具有空间一致性,即植被覆盖越高且空间分布的交错性越强,其脆弱性越小。[结论] 大通湿地内景观类型主要包括乔木、水体和裸地,景观脆弱性以低脆弱度为主,空间上表现为显著的集聚模式,且与植被覆盖度、景观格局的复杂度具有空间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泾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对流域径流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土高原腹地泾河流域12个子流域植被景观格局和流域径流动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景观层次上植被的整体空间格局对流域径流动态有着如下调节作用:(1)泾河流域4种植被景观类型中,森林灌丛植被景观流域年径流量最大,径流年内分配比较均匀,但年际变化很大;其次为复合植被景观,农业植被景观流域径流量较小,且主要集中在汛期;草地植被景观流域径流极小,主要发生在汛期的7~8月份,年际变化比较小。(2)在主要植被景观指数中,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与流域径流正相关,景观聚集度、景观优势度与流域径流负相关,景观形状与流域径流相关不显著。(3)结构复杂的植被景观对流域径流具有较好的调洪补枯作用。随着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的增大,流域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衡;而随景观聚集度的增大,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则趋向集中,景观形状对流域径流调节作用不明显。(4)多样性高的植被景观可降低极端径流出现,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李阳兵  王世杰  容丽 《土壤》2005,37(1):74-79
利用花江岩溶峡谷区南坡不同石漠化程度的 5 个独立的岩溶峰丛洼地系统景观要素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多样性、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景观格局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所指示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在不同峰丛洼地系统都能较好地评价石漠化过程中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分析石漠化土地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但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也与各峰丛洼地系统的景观基质有关,在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峰丛洼地系统中,反映的景观生态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的研究情况表明,岩溶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更大程度上决定于斑块类型的分布部位、破碎度与连接度等,而不仅仅是裸岩与植被面积的绝对数量比例。景观格局分析不仅强调面积,而且还考虑所研究石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格局)、景观组成特点与石漠化过程的关系和对石漠化的影响,在石漠化程度判定和石漠化指标的研究中景观格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在RS、GIS软件支持下提取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周长等信息,对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稳定性等7项指标对该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生态评价.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是研究区的主导景观类型且破碎化程度低,植被的保护较完整;居民点的斑块数多,孔隙度最大,对景观类型的形成有主要的影响;景观类型多样性以类型斑块数最大,类型面积最小.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19,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帽儿山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对区域区划有重要的意义,以黑龙江帽儿山为例,以2006年林相分布图、Landsat TM遥感数据、地形图、二类调查数据和其他数据材料为数据源,以GIS为技术手段,选取景观类型破碎度、景观形状指数、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因素(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盖度指数与气象因子(年降水量)7个指标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生态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全面分析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分级处理和景观区划,分为Ⅰ、Ⅱ、Ⅲ、Ⅳ和Ⅴ级区域,分别代表好、较好、中、较差和差5个级别;(2)不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区域面积所占比例的排列顺序为:Ⅱ>Ⅲ>Ⅳ>Ⅰ>Ⅴ,Ⅱ级区域所占的比例最大,在整个研究区域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区域景观生态质量属于较好水平;(3)景观生态质量垂直分异明显,第一、二高程带的景观质量较好,Ⅱ级区域在一、二高程带所占比例较大,在第二高程带达到最大,第三、四和五高程带的景观质量较差。可见基于DEM模型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揭示景观生态质量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6.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以石羊河下游民勤县1991和2011年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分析了研究区20 a来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变化特征,并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利用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LPI)、平均斑块面积(MPS)、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及分离度(Fi)7种景观指数对沙漠、重盐碱地、植被和轻盐碱地的斑块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该区域以沙漠化景观为主,且20 a来盐碱地和植被均有所减少,沙漠化扩张;(2)1991—2011年期间,区域整体景观格局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小,景观的异质化程度呈下降趋势,表明该区整体景观格局将有利于向水土保持方向发展。(3)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都显示植被破碎化程度加剧,人类活动对区域植被的干扰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低山丘陵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边坡植被恢复是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是,对坡面植被恢复质量的评价尚没有统一、公认的指标体系.基于恢复生态学和美学的理念,在分析坡面植被功能的基础上,参考道路工程、植物生态学、恢复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水土保持学、景观学等理论.提出了绿期、盖度、多度、截流量、综合抗性、根系稳定效果、景观优美度、管理水平8个重要评价指标,并给出了各指标的量化计算办法.利用AHP评判矩阵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坡面植被群落的演替规律,提出了建议的评价时间,得出了坡面植被恢复质量的评价值,确定了质量等级.结合2008年奥运公路--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南线工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为背景,以RS和GIS为技术手段,运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指标研究其景观镶嵌结构的数量特征。运用分形理论和相关数量化方法建立各种景观类型形态的分形结构模型,以分维数为依据分析各种景观形态的复杂性。结果表明:(1)草原景观在其斑块数和面积上虽然仍居首要地位,但其优势并不十分明显,而且该区原生植被本氏针茅草原只占很小的比重,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人类干扰特征;(2)研究区斑块的多样性程度和均匀度较高,而面积的多样性程度和均匀度较低,同时,典型草原的景观破碎度最大,景观分离度也最大;(3)景观形态上,人工乔木林和耕地的景观形态最为简单,典型草原和人工灌丛这2种景观类型还处于很不稳定的阶段。可以认为,由于研究区的人为干扰比较大,景观结构还不尽合理,因而其原生植被景观的恢复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前,定量预测规划实施后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是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该文结合景观格局研究的内容和规划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在斑块类型水平上选取各景观类型面积、景观百分比、斑块数等8个指标;在景观水平上选取景观优势度、蔓延度指数、聚集度指数等指标。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应用上述指标,采用规划实施前后对比法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后各指标都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陈伟  陈毅  杨珊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2):313-317
[目的]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护坡植被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对备选护坡植被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为边坡生态重建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分层递阶的分析方法,综合边坡和植被两方面主要因素,选取岩石质量指标、岩体完整性系数、群落覆盖度、景观优美度等重要指标,构建了护坡植被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信息熵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运用相对熵排序法计算备选方案相对贴近度,从而构建了基于熵权与相对熵排序法的护坡植被系统优选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建设中的4种备选用的护坡植被系统进行评价。[结果]4种备选用植被系统的优越度分别为1.90%,5.37%,2.98%和99.99%,第4种护坡植被系统[3种植物混种,其中白三叶∶狗牙根=1∶3,且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多花木兰)=1∶5]最优,该优选结果与基于模糊物元法的优选结果以及工程实践结果相一致。[结论]该模型有效可行,可以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1.
LFA方法在晋西黄土区植被景观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FA(Landscape Function Analysis)方法,通过调查7种地类35组样本,评价植被类型、人类活动对林地景观功能和土壤性能的影响,并验证LFA方法在黄土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对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渗透性能、养分循环性能的影响显著,其中,天然次生林改良土壤结构稳定性、渗透性和养分循环性能的作用最好,其次是刺槐人工林、油松人工林,荒草坡最差;人类活动对人工林地景观功能和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LFA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植被类型对林地土壤性能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人工林地景观功能和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在黄土残塬沟壑区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景观格局和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兰州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竟虎  任梓菡 《土壤》2012,44(6):1015-1020
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分离度、分维倒数、破碎度3个景观格局指标和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构建景观类型脆弱度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模型,利用连续覆盖全市的格网进行空间系统采样,生成生态脆弱度空间分布图,将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敏感性相结合并利用GIS技术对兰州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的景观类型脆弱度最大,耕地次之,水域最小;相关分析显示,景观类型脆弱度与破碎度和土壤侵蚀敏感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较好反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的空间分布与客观实际吻合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水土保持工程中,除治理水土流失外,还应突出各单项工程的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使工程从简单的防护发展到防护、生态、景观效果统筹设计。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是为辽宁省中南部七城市提供生活用水的重要工程,水土保持与景观设计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需要,对取水口、隧洞出口、浑江水源区、永久支洞口、弃渣场和工程管理区等重点部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治理原有水土流失,并结合各防治区的景观、生态要求,进行了园林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省东大煤矿为例,对采煤沉陷区沉陷前后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以及景观异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斑块数量、面积的变化,以及景观破碎度、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造成地表移动变形产生的裂隙、陷坑、塌方或滑坡等,致使土地被分割破碎,斑块数量增加而面积减小,植被毁坏,生态环境向着不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焦作市作为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已进入经济转型期,其绿地系统的建设对于其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利用焦作市遥感影像图,结合实地勘察,利用MapInfo软件,提取斑块面积和周长等基本信息,对焦作市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评价。根据焦作市绿地景观的特点,选择了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破碎度等指标,对焦作市绿地格局进行分区分析。结果显示,焦作市各区绿地发展不均衡。老城区绿地类型最为丰富,但是绿地破碎度最高,主要是中小型绿地,绿地生态功能不能充分发挥。通过综合比较,目前高新区绿地建设上最为合理,绿地破碎化程度低,景观类型丰富。马村区和中站区绿地建设程度相当,景观类型单调、破碎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老挝沙湾水经济区生态用地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老挝沙湾水经济区的生态用地特征,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并保证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方法]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2个方面选取适宜的指标,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客观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综合评价研究区内生态用地的敏感程度和空间分布。[结果]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不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2%,19.36%,32.85%,46.01%,0.36%;林地景观类型破碎度相对其他景观类型最低,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小;水域和农用地景观类型破碎度最高,形状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建设用地景观类型由于研究区自身发展条件的制约,面积较小,破碎度相对其他景观类型而言位处于中等水平。[结论]研究区生态用地可划分为生态用地优先建设区、生态用地次优先建设区、生态用地过渡区和生态用地保育区4种生态用地类型。  相似文献   

17.
淮河流域沂蒙山区水土保持生态脆弱性的AH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选取定量表征淮河流域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特征的植被状况、地形地貌、地表性质、土壤状况等指标,对该区域内林地、耕地、草地和裸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以制订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策略。结果表明:在选取的7个用于评价淮河流域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保持生态脆弱性的指标中,土壤侵蚀面积比例权重最大,为0.4412;其次为土层厚度,权重为0.225 2;再次为地表枯落物量,权重为0.1505,这3个指标是评价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脆弱性的重要指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林生态脆弱度为0.7295,属于中等脆弱类型,脆弱度等级为二级;耕地和疏幼林地脆弱度等级也较高,分别为0.565 8和0.5672,属于一般脆弱,脆弱等级为三级;草地生态脆弱度为0.415 4,具有潜在脆弱性;有林地脆弱度仅有0.1834,属于不脆弱等级。因此,沂蒙山区经济林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黄土区不同地类景观功能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找到一种黄土区不同地类景观功能的综合评价方法,在蔡家川流域利用LFA方法(Landscape Function A-nalysis)对10种地类150块样地进行了调查、评价,共布设样线4 400多m。结果表明:LFA方法能够应用于植被斑块作用和样地土壤性能的评价;基于该方法,通过加权求和得到的景观功能值,能够综合反映植被斑块作用的大小和样地土壤性能的优劣;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对景观功能有显著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引入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这2个变量能够得到计算样地景观功能值的方程,且所得回归方程结构较合理,计算精度较高,可以用于黄土区不同地类景观功能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公路建设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是建设理念的转变。以长白山区吉延高速公路为例,提出水土保持对主体工程的约束性理念,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理念,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植被恢复理念,植被的景观优化功能理念,因地制宜、突出景观格局理念,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体现和谐统一、融入自然的理念等7条基于水土保持的公路建设理念,以期能为公路水土保持与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银川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动态过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研究区的空间特征及其景观要素的演替。选取2001年和2005年的银川市CBERS图像,提取研究区两个时期的景观类型,并选取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度指数等景观生态指标,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景观斑块类型没有发生变化,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加,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有所减小,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分布更趋均衡化;建筑用地、耕地和林地面积增加,尤其建筑用地面积增加较快,水体和未利用土地的数量减少,水体的斑块数量减少较多。说明银川市在研究时段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和空间分布格局都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