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含杨树树皮浸提液的改良Fries3号培养基培养的杨树溃疡病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毒素粗提物。对不同抗病性杨树材料处理结果发现,该粗提物能使叶子出现黑斑和萎蔫,并使细胞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对感病品种北京杨的影响大于抗病品种毛白杨,这表明,溃疡病菌在活体外培养的代谢产物中含有毒素,初步定为80%丙酮沉淀物。  相似文献   

2.
利用PD和改良Fries3号培养基培养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agregaria)所得的代谢产物处理不同抗病性的杨树枝条,结果发现二者均能使叶子出现黑斑和萎蔫,并使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前者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二者对感病品种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的影响大于抗病品种毛白杨(P.tomentosa)。这表明,溃疡病菌的代谢产物对寄主有毒害作用,并有可能用于抗病品种的早期筛选  相似文献   

3.
利用PD和改良Fries3号培养基培养杨树溃疡病菌所得的代谢产物处理不同抗病性的杨树枝条,结果发现二者均能使叶子出现黑斑和萎蔫,并使叶片细胞膜透性半大,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前者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二者对感病品种北京杨的影响大于抗病品种毛白杨,这表明,溃疡病菌的代谢产物对寄主有毒害作用,并有可能用于抗病品种的早期筛选。  相似文献   

4.
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Z imm.)viegas V l6063菌株在2种不同培养基发酵培养后,经萃取、干燥浓缩得到4种不同的毒素粗提物(次生代谢产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方案研究了4种不同毒素粗提物对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Bem isia tabaci(Gennad ius)成虫的忌避作用,并构建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忌避作用与毒素粗提物浓度显著相关,忌避率随毒素粗提物浓度增大而增大,1 g/L浓度的毒素粗提物忌避率与烟粉虱的寄主植物相关不显著,毒素的忌避作用与培养基相关不显著,从菌株发酵的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的毒素粗提物的忌避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几种虫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检测了虫生真菌拟青霉属(Paecilomyces)5个种以及镰孢属(Fusarium)2个种共10个菌株的代谢产物对小麦胚芽鞘伸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粉质拟青霉(P.farinosous)的80^#菌株代谢产物粗提物各稀释倍数(100000,1000和10倍)处理皆能显著促进小胚芽鞘的伸生长,生长率分别为91.7%,74.2%和98.3%;宛氏拟青霉(P.variotii)25^#菌株在上述浓度  相似文献   

6.
杨树溃疡病菌三菌系及诱导物对寄主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agregaria)三菌系直接感染及三菌系代谢产物、菌丝体提取物等两类诱导物诱导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两个不同生理型的杨树溃疡病菌对寄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差异较大,但对苯丙氨酸解氨酸活性诱导作用的大小与不同生理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7.
番茄灰霉病菌毒素对种子发芽和组织生长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良Fries培养液培养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oon),取其培养滤液为粗毒素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粗毒素对番茄种子萌发、胚根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离体根冠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并可导致幼苗嫩茎湿腐缢缩而死亡。粗毒素经高温高压(121℃,15磅,30min)处理,致病性不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内生真菌SDYS180(聚多曲霉菌Aspergillus sydowii)对常见林木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及抑菌机制,旨在为生防菌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前期筛选的植物内生真菌SDYS180为试验材料,通过体外试验测定其对13株常见林木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并建立SDYS180粗提物对各病原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同时测定SDYS180粗提物对杨树叶斑病菌生理指标[电导率、可溶性蛋白(SP)质量分数、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SDYS180菌体、发酵液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对13株林木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表现为菌体>发酵液>挥发性代谢产物,其中对杨树叶斑病菌的抑制活性最佳,粗提物对该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0.301 0x+0.143 7(R2=0.986 4),EC50=1.183 7 mg·mL-1。SDYS180粗提物对杨树叶斑病菌的生理指标存在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试验期间处理组的电导率和MDA浓度大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对雪腐格氏霉(Gerlachianivalis)产毒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适宜菌株生长和产毒的液体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培养液(PSB)和添加1%蛋白胨的察氏(Czapek’s)培养液。固体培养物玉米粒上的粗毒素产量远高于液体培养基。适宜茵株生长的条件是20℃,pH6~7,黑暗和静止培养,适宜产毒的条件是10℃,pH7~8,光暗交替和静止培养;培养滤液和从固体培养物中浸提的粗毒素对小麦种子均有毒性,浸提的粗毒素的毒性远高于培养滤液。粗毒素对小麦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与生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8677(P<0.01)。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霉菌在农产品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能引起人和动物癌症、肝毒性等各种症状。霉菌毒素中毒(Mycotoxicosis)是因食人被霉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后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Nelson等,1993)。它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或使畜牧业生产蒙受损  相似文献   

11.
呕吐毒素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呕吐毒素(DON)作为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饲料和谷物中,对人和动物的健康产生危害,文章就呕吐毒素的毒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豆类丝核菌或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动植物损害在细胞生物学上的作用,为苦马豆素(swainsonine, SW)的毒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制作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污染的饲料和人工污染豆类丝核菌饲料,饲喂家兔17d ,剖检家兔并取其脑、肝脏、肾脏等组织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电镜观察;并将不同浓度的次级代谢产物和不同株的豆类丝核菌分别污染回接的绿豆,待84h培养后,进行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结果】在对动植物细胞损害作用中,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使家兔脑组织和淋巴细胞呈现空泡变性,神经细胞核糖体脱颗粒,粗面内质网扩张等变化;同时还能使植物根部组织结构受损,细胞呈现空泡变性,内膜破裂等变化。【结论】豆类丝核菌引起的动物中毒作用主要是其次级代谢产物中SW发挥毒性,且同疯草中毒引起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菌株对植物根部的致病性与其次级代谢产物中SW含量呈正相关。即推测,SW很有可能不仅是动物豆类丝核菌中毒的主要毒素,而且是豆科植物丝核菌病中细胞损害的主要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3.
苹果树腐烂病侵染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苹果、梨、山楂、桃、杏、杨树腐烂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产孢条件和数量、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的大小进行比较,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交互接种试验表明,苹果壳囊孢(CytosporasP.)能够侵染苹果、梨、山楂、桃、杏、杨树枝条,接种发病率为5%~100%;梨壳囊孢(C.carphhosperma)、山楂壳囊孢(C.oxyacanthae)、核果壳羹孢(C.leucostoma)—桃和杏树的分离物均能够侵染苹果枝条,接种发病率为60%~100%;金黄壳囊孢(C.chrysoperma)虽然不能侵染苹果枝条,但是苹果壳囊孢(Cytosporasp.)能够侵染杨树枝条,接种发病率为100%。因此,6种树木上的腐烂病菌均可成为苹果树腐烂病的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14.
将有致病力的甘薯青枯菌在液体肉汁胨培养基中28-30℃培养48-72h,在无力条件下经2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再经过0.45μm的细菌过滤膜过滤,取得甘薯青枯菌粗毒素(代谢产物)。粗毒素对热效应较为敏感。在50℃下水浴1h,生物活性不变;70℃下水浴1h。生物活性降低28.7%;100℃下水浴1h,生物活性几乎完全丧失。粗毒素对紫外线不敏感,在25W紫外光下照射30min、60min、12  相似文献   

15.
蜡蚧轮枝菌菌丝体毒素粗提物对烟粉虱的忌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蜡蚧轮枝菌Vp28菌株经察氏培养基培养后得到菌丝体培养物,通过苹取、浓缩得到菌丝体毒素粗提物,就不同浓度的Vp28菌丝体毒素粗提物对烟粉虱成虫忌避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常湿下Vp28菌株菌丝体毒素粗提物在试验设置的2000~6000倍液范围内对烟粉虱成虫有一定的忌避作用,但随使用浓度的降低,对烟粉虱的忌避率呈线性下降。在甘薯、芥蓝菜、番茄、一品红等4种植物上的试验结果,该毒素粗提物对芥蓝菜烟粉虱的作用较明显,2000~4000倍液处理的忌避率可达65%~74%,在甘薯、番茄、一品红3种植物相同浓度范围处理的忌避率分别为56%~62%、55%~69%、45%~59%。  相似文献   

16.
康定杨、滇杨、西南杨花粉形态的计算机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康定杨(P.kangdingensis)、滇杨(P.yunnanesis)、西南杨(P.schneideri) 等三种杨树花粉作计算机量化分析后的结果表明:康定杨、滇杨,西南杨花粉 的平均等效圆面积直径分别为18.48um、21.10um和25.64um.该结果对三种 杨树数值分类的量化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7.
茄病镰刀菌毒素的研究Ⅱ.毒素与豌豆品种抗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茄病镰刀菌(Fusaruansolanif.sp.pisi)是甘肃中部干旱山区豌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在研究了该菌毒素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测定的基础上,为探索利用毒素间接测定品种的抗性,进一步研究了毒素与病程的关系,测定了17个豌豆品种对该菌的抗性及对其毒素的耐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毒素与该病病程密切相关;豌豆品种对茄病镰刀菌的抗性与其对10%产毒培养滤液的耐性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且有直线回归关系。因而认为,用测定该毒素对豌豆胚根生长抑制率的方法来代替活菌间接测定品种的抗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以华盛顿脐橙(Citrussinensis)离体春梢1月龄叶片为试材,在控光(0.5μmol/m2s及控温(30±1)℃条件下进行24h50mmol/LNH4Cl饲喂处理并对相关代谢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片NH3-NH+4、游离精氨酸及腐胺含量均直线上升,且呈平行变化;对精氨酸生物合成强度及精氨酸脱羧酶活性的14C示踪测定证实了二者的加强是导致精氨酸和腐胺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上述代谢产物之间及其与精氨酸生物合成强度和精氨酸脱羧酶活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以紫茎泽兰和湿地松幼苗为材料,研究球腔菌属4个菌种毒素粗提物活性,并与松针褐斑病菌对比。结果显示: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对湿地松幼苗和紫茎泽兰均具有伤害作用,且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在MS液体培养基中,松针褐斑病菌产毒高峰为10~20d,20d达到最大;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产毒高峰为5~10d,10d左右达到最大。不同浓度毒素粗提液对紫茎泽兰伤害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松针褐斑病菌和褐孢霉菌毒素粗提物活性比草莓蛇眼小球壳菌毒素粗提物活性更强;梨球腔菌和柿子球腔菌在MS液体培养基中不能产生明显伤害生测材料的毒素物质。  相似文献   

20.
空气和土壤干旱对不同杨树种类无性系生长及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杨树无性系I-214(Populuseuramericanacv,‘I-214’)、健杨(Populus×euramericanaGuinircv.robusta)、中东杨(P.berolinensis)和群众杨(P.‘popularis35-44’)1年生插条苗进行盆栽试验,发现它们对空气和土壤干旱的耐性存在很大差异,其中Berolinensis对空气干旱的耐性最强,对土壤水湿的耐性最弱;Italica和Robusta对土壤干旱反应敏感,当田间持水量(FFC)降至40%时,净光合速率(Pn)已显著降低,严重干旱(30%FFC)时,苗木下部1/4叶片脱落,同时,上部叶面积生长受到很大抑制;Berolinensis和Popularis虽在干旱初期Pn下降显著,但7d后Pn不同程度回升,并且受旱期间叶面积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即显示出对土壤干旱的耐性,因此,杨树无性系对土壤干旱耐性依次为Popularis>Beroiinensis>Robusta>Ital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