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3年国内外玉米产量均显著增长,国内外玉米供需形势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国内玉米产出增长5.9%,全球玉米增长11.75%。国际玉米价格从2013年6月以来不断下降,降幅高达44.4%。由于2014年全球经济依然缓慢复苏,物价总水平将基本保持稳定。因此,在2014年主要粮食生产国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球粮食产量将继续增长,粮食供需形势将进一步改善,国际玉米价格预计将进一步回落。国内外玉米价差将明显加大,进口压力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2013/14年度国际玉米市场供应将由偏紧转向宽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斌  周惠 《农业展望》2013,9(4):10-13
2012年美国玉米减产,国际市场供应偏紧,2012/13年度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创下39年以来新低,国际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价格高企抑制了国际玉米市场采购需求,并导致全球玉米贸易格局发生明显改变。2012年玉米价格上涨刺激2013年全球玉米播种面积同比扩大,并将带来产量增加,2013/14年度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将明显回升。预计2013/14年度国际玉米价格将低位运行,国外玉米运抵中国南方港口完税后成本明显低于国产玉米,中国用粮企业进口玉米可行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彭超  颜茜钰 《农业展望》2012,8(6):3-8,17
2012年1-5月,中国玉米饲用需求及工业需求增速放缓,玉米产量大幅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偏紧局面缓解,全球玉米供求形势仍然趋紧。国内玉米价格经历上扬涨停后,目前处于下行通道,玉米临储收购对市场行情影响结束,国储小麦竞价销售底价上调,对玉米价格提振作用有限。中国第1季度玉米出口同比减幅过半,进口量达创纪录高位,同比增长340.76%,总体为净进口。展望后市,需求遇“冷”、供应无忧、进口冲击可能决定短期内国内玉米市场将回落趋稳,维持弱市基调;国际玉米期货价格面临向下压力,但下跌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4.
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偏紧,玉米需求增长速度仍然快于产量增长,导致国内需要适当进口玉米调整市场预期。2010年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5月底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比2009年同期上涨300元/t,同比涨幅17%-25%,基本确定了本年度价格高点。6-7月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先抑后扬.但是8-9月价格似乎已无悬念。预计2010年秋粮开秤价格将比2009年有较大提高,季节性的价格下跌行情可能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2012年玉米国际、国内价格的多种因素,全球范围内以缓解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为主,包括玉米及粮食整体供应量增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各国用紧缩政策控制通胀等;国内因素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为复杂,上涨因素包括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以及工业和饲料粮对玉米的需求增长等,下降因素包括国内玉米产量的持续增加、农民生产积极性受预期利润压缩影响而降低等。预计2012年中国玉米平均价格仍将高于2011年,但涨幅将显著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还包括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美国生物能源政策的变化及饲料用小麦对玉米的替代效应等。  相似文献   

6.
2012年玉米市场形势分析与2013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国内玉米生产继续稳步发展,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与小麦形成倒挂,消费替代显著增加,玉米进口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一方面连续增产及进口明显增加有效改善了供求关系,另一方面深加工业经营困难,饲料消费也因小麦替代增加而受到抑制,同时国家通过调整财税政策加强对深加工业的宏观调控。2012年国际玉米价格大幅波动,供求关系进一步趋紧,库存大幅减少。预计2013年国内玉米生产仍稳步发展,价格稳中有升的可能性较大,进口可能有所下降。建议落实并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继续严格控制深加工业过度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玉米生产出现波动,玉米产量增长不能满足消费增长的需要,全球玉米供求日趋紧张,库存消费徘徊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确立的世界粮食安全警戒线以下。201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美国遭受严重旱灾,7月,美国农业部大幅调减本国玉米产量预期,导致国际价格暴涨,后期如果美国玉米带气候没有明显改善,预计国际玉米价格仍将在高位震荡运行。通过对国内外玉米市场形势对比以及辽宁、内蒙古实地调研综合分析国内玉米市场的优势和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强生产、保供给、稳市场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以应对国际市场突变。  相似文献   

8.
曹慧 《农业展望》2013,9(6):9-12,21
2013年以来国家加大了政策性粮源的投放,小麦市场供给紧张态势得以缓解,价格走势由春节前后的小幅上涨逐渐转为平稳.2013/14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可能创新高,供需状况改善,国际小麦价格高位回落.目前,新季小麦丰收在望,小麦市场后备粮源较为充足而需求逐渐进入淡季,后期国内小麦价格整体将维持平稳走势;全球小麦供需前景看好,使得国际小麦价格缺乏大幅上涨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习银生 《农业展望》2007,3(8):20-22
对2007年上半年国内和国际玉米市场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内玉米播种继续增加,生产形势依然看好;市场价格继续上升,但涨幅趋缓;进出口增加,后期出口将减少;国内玉米供需增长均较快,库存稳中略增;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大增,国际玉米价格冲高回落;全球玉米产需大幅增长,库存大幅下降的势头将有所遏制:美国出口有所减少,全球玉米贸易将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10.
魏斌 《农业展望》2012,8(9):3-8
2011年国内玉米产量增加,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增加,饲用玉米消费需求增速放缓,工业消费玉米需求不旺,国内玉米供需偏紧局面缓解。由于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上市进度偏慢,并且质量偏低,国内玉米供应出现"结构性"偏紧问题,玉米市场价格呈波动走高局面。2012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继续扩大,虽然部分产区遭受病虫害,但产量有望继续增加。美国玉米因干旱而减产,2013年我国进口美国玉米数量将减少。养殖利润减少,后期生猪存栏水平预计降低,未来一年饲用玉米需求增速将因此受到影响。受成本增加支撑,预计未来一年国内玉米价格将继续走高。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在国内玉米供给过剩压力初露端倪的背景下,中国玉米再度丰收在望.新增供给继续增加,使得弱势运行的国内玉米市场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目前东北产区新玉米开秤价普遍低于上年同期.随着国内新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加,消费需求疲弱难以短期内明显改观,东北产区玉米供应压力突出,后市价格面临进一步回落的可能,建议各级政府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启动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确保农民丰产、增收.国际方面,美国玉米丰收在望,带动全球玉米产量创历史新高,长期以来供求偏紧的形势得到明显缓解.国际市场呈震荡下行态势,目前价格已经回落到2010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分析2012年黑龙江省玉米市场,预计2012年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同比增加9.1%,创历史新高;每公顷种植玉米纯收益4329.45元,较2011年减少358.20元,减幅达7.64%;2012年前3个季度,黑龙江省玉米市场收购价格持续上升,至9月达到2326.25元/t,较2012年初涨幅达14.35%,之后受季节性压力影响,玉米价格出现大幅回落,i1月中旬在国家出台最低保护价收储政策后,奠定了玉米市场底部,市场价格较为平稳。展望2013年,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玉米增产潜力仍在,市场供需矛盾或将得以缓解,但由于存在刚性需求,对价格支撑作用还是很明显,但价格反弹空间不大。  相似文献   

13.
魏斌  高笑天 《农业展望》2013,(8):11-15,21
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20561万t的历史新高,201213年度进口玉米到货预计达到280万t,而国内玉米市场采购需求不旺,市场供应增幅超过采购需求增幅,尽管国家收购近3100万t临储玉米,但市场价格依旧呈现高位走低局面。2013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产量有望再获丰收,进口玉米预计同比大幅提高,而市场采购需求预计难有明显起色,预计201314年度国内玉米市场延续供过于求局面。国家明确2013年继续实施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并将临储玉米收购价格提高120元t,这奠定了未来市场价格的底部区间。  相似文献   

14.
郭春爱 《农业展望》2014,10(5):9-12
2014年以来,在市场供应充足、需求低迷及国家临储收购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但"区域分化"特征凸显。展望后市,在下游需求疲弱、供需宽松的前提下,国内玉米市场阶段性上涨空间受限,后期需重点关注临储玉米拍卖动态、需求恢复情况及小麦玉米比价走势。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国际粮价情况及2013年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国际粮价总体呈现先弱后强走势,年底价格有所回落,但较年初仍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年平均水平较2011年基本持平。2012年,国际粮食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比2011年上涨0.96%和下跌1.53%,其中,玉米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和2%,小麦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和6%,泰国大米现货、芝加哥糙米期货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和1.2%。在全球经济将趋于回暖、全球粮食产需关系偏紧的影响下,预计2013年国际粮价总体将呈高位运行状态。其中,粮食供需方面,据美国农业部报告,2012/13年度全球粮食总产量预计为22.39亿t,比2011/12年度下降3.22%,产需关系由上年度的产高于需515万t转变为产不足需4021万t,玉米、小麦及大米均产不足需。  相似文献   

16.
受美国和南美诸国旱灾影响,2012年世界大豆产量有所减少,消费则继续增长,库存消费比下降,全球供需偏紧。国际大豆价格在剧烈波动中上涨,大豆贸易因中国进口增长而略有增长。展望未来,2013年世界大豆产量、消费和贸易将继续增长,国际大豆价格有望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7.
程黔 《农业展望》2013,9(2):4-7
2012年,在供需格局偏紧及最低收购价上调等因素支撑下,国内小麦市场迎来历史性辉煌。现货市场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小麦交易均价为2355元/t,月比涨56元/t,较2011年同期上涨280元/t,年涨13.49%;各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小麦5619.1万t,比2011年同期增加281.7万t;虽然小麦播种面积略有下降,但单产大幅提高使得全国小麦产量达12058万t,较2011年增产318万t。预计2012/13年度全国小麦供给量约12260万t,需求量约12050万t,年度结余210万t,相比2011/12年度小麦供需有所改善;2013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整体上涨格局不变,但在供需与政策影响下,价格波动空间或将加大,不排除出现阶段性行情。  相似文献   

18.
李楠  董彦彬 《农业展望》2013,9(3):15-19
国内油料生产徘徊不前,而食用植物油需求继续增长,2012年中国油料、食用植物油进口同比大幅增加。受临储政策支撑,国产油菜籽价格在临储价格附近趋稳,豆油和棕榈油价格低于2011年同期,菜籽油和花生油高于2011年同期。2013年国内油料、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仍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仍将跟随国际油脂价格震荡运行。随着南美大豆即将丰产上市,全球油料、食用植物油供求偏紧格局将略有缓解。在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下,预计2013年国际油料、食用油价格或将在高住继续弱势震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