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蜂胶滴丸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及其毒性。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阴性对照组、蜂胶滴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分别以40.0mg/kg BW(体重,下同)、26.7mg/kg BW、13.3mg/kg BW剂量给小鼠连续30d经口灌胃给药后,观察其对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模型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用雌、雄小鼠各半,能过最大耐受剂量法进行毒性实验研究。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蜂胶滴丸的高、中剂量组均能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P0.05);根据急性毒性半数致死剂量分级,该样品属无毒级。结论:蜂胶滴丸能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并且无毒。  相似文献   

2.
杜仲叶黄酮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杜仲叶降血脂、抗氧化作用的活性,以期为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正常对照组动物从试验开始至结束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饲料组动物均喂高脂饲料,制造成营养性高脂血症模型供试小鼠。再将高脂饲料组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黄酮大、中、小剂量组,动物继续给予高脂饲料,模型对照组每天给予相应体积的溶媒,黄酮大、中、小3个剂量组,分别以45、15和5mg/(kg.d)剂量的黄酮灌胃给药,阳性药组给予5mg/(kg.d)的洛伐他汀(相当于人用剂量按照标准体表面积折算后小鼠用剂量的2倍),正常对照组给以等体积溶媒。17d后,各组小鼠均禁食12h,眼眶取血,肝素抗凝,各取0.2ml血液溶血后用于CAT测定,其余抗凝血液离心分离血浆用于血脂及POD、MDA的测定。[结果]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较,杜仲叶黄酮给药组动物的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上升,血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下降。[结论]杜仲叶黄酮具有降低营养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察莽吉柿胶囊对高脂血症家兔脂质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血脂康胶囊组(200mg/kg)及莽吉柿胶囊低剂量组(30mg/kg)、中剂量组(60mg/kg)、高剂量组(120mg/kg)6组。对照组动物饲以常规饲料,其余组动物均饲以高胆固醇饲料。共给药6周(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除外)。每周称量动物体重1次。每2周耳缘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中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给药周期结束,心脏取血,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并测定肝组织中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血清LDL-C、TC和TC/HDL-C等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莽吉柿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血清中TC、LDL-C、TC/HDL-C和TG降低;肝脏中TC和TG降低,肝脏系数明显减小。高剂量组血清中TC/HDL-C明显降低,降低TC和LDL-C的强度优于阳性对照药组(P0.05)。莽吉柿胶囊预防性给药可明显抑制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形成,改善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确定莽吉柿胶囊的安全性,通过大鼠、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其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为该药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剂量设计和临床毒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灌胃给药(28.8g/kg、40mL),1d 2次,给药间隔时间5 h,观察记录给药后14 d内动物中毒症状、死亡时间和体重;解剖死亡动物和存活动物,观察主要脏器变化。长期毒性实验:设置莽吉柿胶囊低(0.15 g/kg)、中(0.9 g/kg)、高(5.4 g/kg)3个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给药26周,观察记录动物的外观行为、体重和摄食量,并分别于给药后第4周、13周和26周恢复期结束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急性毒性实验,给药后有2只动物死亡,解剖没有发现脏器存在明显异常,其余动物未见异常。长期毒性实验,给药期内高剂量组动物摄食量、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恢复期结束后恢复正常,无延迟性毒性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莽吉柿胶囊单次灌胃最大耐受剂量 28.8 g/kg,大鼠灌胃26周无毒反应剂量为0.9 g/kg,分别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576倍和18倍,结果表明,临床拟用剂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通过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速康解毒口服液"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安全性。选取4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按200、400、800、1 600mg/kg剂量1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质量浓度(1.0g/mL)、最大容积(0.8mL)1次性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3 200、1 600和800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d,对照组用9g/L生理盐水,称量小白鼠体质量、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白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g/kg,表明该受试物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小白鼠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速康解毒口服液"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左氧氟沙星的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活性,为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败血症提供参考.[方法]按15.00 mg/kg的剂量对中华绒螯蟹进行肌肉注射左氧氟沙星,分别于药前和给药后(0.083~160h)的13个时间点采集血淋巴,每个时间点取4只蟹,然后进行体外与体内抗菌药效试验,运用3P97和Kinetica 4.4件对半体内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药动学—药效学(PK-PD)同步模型确定给药方案.[结果]左氧氟沙星在普通营养肉汤和未给药血淋巴中对嗜水气单胞菌HN08的MIC均为1.oo μg/mL.对中华绒螯蟹进行肌肉注射给药后,C为86.86 μg/mL,吸收半衰期t1/2(α)为2.39h,消除半衰期t1(β)为48.94h,滞后时间TL为0h,即左氧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符合开放型二室模型.在半效应室内,EC5o为10.61 h,AUC0~24/MIC血淋巴为25.37h,Cmax/MIC血淋巴为35.92h.通过PK-PD同步模型分析,得出临床使用左氧氟沙星防治中华绒螯蟹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剂量为5.41~21.08mg/kg.[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较长时间内对嗜水气单胞菌HN08产生较强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杀菌特点,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针对中华绒螯蟹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给药方案:以5.41 mg/kg的剂量,每天肌肉注射给药1次可达到预防目的;以21.08 mg/kg的剂量,每天肌肉注射给药1次可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海藻/昆布药对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以海藻/昆布药对的粗多糖组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药对粗多糖对大鼠的经口亚急性毒性以及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通过试验设计,以雌雄各半SD大鼠连续经口给药2周不同剂量的药对粗多糖,记录给药期间大鼠生理状态和行为变化,末次给药后收集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做HE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以探针底物体外温孵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肝药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给药后低剂量处理组[10.8 g/(kg·d)]和高剂量处理组[86.4 g/(kg·d)]大鼠的生理体征及脏器系数未见显著异常。在显微结构下,低剂量组各脏器形态基本正常,而高剂量组肝组织出现水肿、脂肪变及肝窦扩张,肺脏组织出现间质性炎症及气肿。低剂量组大鼠肝药酶活性未见异常,高剂量组肝药酶CYP3A4活性被显著诱导。由此推测,海藻/昆布粗多糖具有潜在细胞毒性,大剂量下可致肝、肺组织毒性损伤,并可能通过诱导肝药酶CYP3A4发生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药物的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8.
屈琴  焦金菊  王长辉  王青青  杜迎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671-1672,169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水平和NF-κB的影响,探讨抗AS的部分机制。[方法]制成AS大鼠模型后,设4个组:①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②低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30mg/(kg·d)];③中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60mg/(kg·d)];④高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120mg/(kg·d)],连续灌胃给药5周后,测定各组血脂和血管壁组织NF-кB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各给药组TG、TC和LDL-C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DL-C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分析均显示各给药组NF-кB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白藜芦醇可调节AS大鼠血脂,降低AS大鼠主动脉壁NF-κB的表达,从而抑制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线虫抗凝蛋白rAcaNAP9抗大鼠颈总动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rAcaNAP9低剂量组(40μg/kg)、中剂量组(200μg/kg)、高剂量组(1 mg/kg)、阳性药对照组(肝素钠,1650 U/kg)和模型对照组共5组,每组8只。分离大鼠一侧颈总动脉,从鼠尾静脉给药后,即用血栓生成仪对动脉进行恒流电刺激5min,检测受刺激血管的堵塞程度。结果模型对照组的血管堵塞程度和rAcaNAP9低、中、高3个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重组线虫抗凝蛋白rAcaNAP9具有抗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纯中药复方制剂球克星对鸡球虫病的临床疗效和对雏鸡生长的影响,将300只35日龄的雏鸡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球克星大、中、小剂量组(即药物试验组,球克星剂量分别为10g/kg、6 g/kg、2g/kg),药物对照组(地克珠利,200mg/kg),阳性对照组(感染球虫不给药),阴性对照组(不感染球虫,不给药).除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羊栖菜褐藻多酚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S180肉瘤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2只。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每日给予62.5、125、250 mg/kg羊栖菜褐藻多酚灌胃,空白组每日予蒸馏水灌胃,连续8 d。第9天处死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胸腺指数、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NK细胞活性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羊栖菜褐藻多酚均使胸腺指数升高(P〈0.01)。中、高剂量组的肿瘤质量比空白组明显降低,并提高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NK细胞杀伤活性(P〈0.05)。高剂量组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羊栖菜褐藻多酚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铁  王春光  吕建存  倪耀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52-1253,1255
[目的]探讨稀土元素对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及其有效剂量。[方法]将试验小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蒸馏水和低(2 mg/kg)、中(20 mg/kg)、高(200 mg/kg)剂量的硝酸铈溶液,50 d后测定和比较其免疫指标。[结果]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分别为(5.60±1.13)×109、(7.20±1.36)×109、(9.42±2.48)×109和(8.62±2.72)×109/L,表明硝酸铈可提高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4组小鼠的校正廓清指数分别为6.167 4±0.256 8、5.557 3±0.184 3、10.210 6±2.084 6和9.237 3±1.918 7,表明硝酸铈可提高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4组小鼠的脾指数为3.074 3±0.319 2、4.275 4±1.400 2、4.907 8±1.342 3和3.655 9±1.150 8,胸腺指数分别为2.217 8±0.815 6、2.341 4±1.026 7、3.695 3±0.582 1和2.868 3±0.707 3,表明硝酸铈可提高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论]口服硝酸铈可显著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以中等剂量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魏涛  张静  高兆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34-7035,7052
[目的]研究金耳菌丝体多糖对四氧嘧啶致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雌性小鼠,将以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诱导的高血糖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低(50 mg/kg)、中(100 mg/kg)、高(150 mg/kg)剂量组和高血糖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剂量组连续灌胃金耳菌丝体多糖28 d后,研究金耳菌丝体多糖对高血糖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的体重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值明显降低15.4%(P0.05)。糖耐量测定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灌胃葡萄糖0.5和2 h后血清血糖值分别降低了9.4%(P0.05)和12.8%(P0.05),血糖曲线下面积降低了10.3%(P0.05)。[结论]150 mg/kg剂量组的金耳菌丝体多糖降低高血糖小鼠血糖的作用并能增强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50、100和150 mg/kg剂量组的金耳菌丝体多糖能够改善高血糖小鼠体重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蜂粮是工蜂将采集的花粉团贮存在巢房中,然后将花粉团咬碎、吐蜜湿润,经过2—3周发酵酿制而成。蜂粮是蜂群中大幼虫和幼龄蜜蜂发育必需的全价营养。虽然传统观点认为天然蜂粮营养价值高于蜂花粉,但是没有科学依据。为了科学评价蜂粮营养功效,以蜂花粉为对照,系统研究天然蜂粮对大鼠血脂、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设计生产的天然蜂粮生产器,利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在白莲花期生产天然蜂粮和蜂花粉。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参照人每日推荐食用蜂花粉剂量,天然蜂粮和蜂花粉均分别设置低剂量组(80 mg·kg -1)、中剂量组(400 mg·kg -1)和高剂量组(800 mg·kg -1),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对照组。按标准方法造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再连续灌胃60 d天然蜂粮或蜂花粉后,测定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取血检测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蜂粮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液中TG、TC、LDL含量,蜂粮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HDL-C含量,蜂花粉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液中TG与TC含量,说明蜂粮和蜂花粉均有良好的降低高脂血症的功效;与高脂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蜂粮、中剂量组蜂粮、高剂量组蜂粮以及低剂量组蜂花粉、中剂量组蜂花粉均能显著升高TNF-α含量,说明蜂粮和蜂花粉均具有增强免疫的效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蜂花粉高剂量组大鼠血液中SOD含量显著增加,3个蜂粮剂量组以及蜂花粉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SOD含量均差异不显著,说明蜂花粉高剂量组具有增强抗氧化能力的功效;与高脂模型组相比,6个试验组的GSH-Px、T-AOC以及MDA含量均差异不显著。与蜂花粉低剂量组和蜂花粉中剂量组相比,蜂粮中剂量组能显著提升HDL-C含量;与3个蜂花粉剂量组相比,蜂粮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TNF-α含量。【结论】综合TG、TC、LDL、HDL-C以及TNF-α等指标,天然蜂粮的降血脂和增强免疫的功效要优于蜂花粉,天然蜂粮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连续肌注恩诺沙星对中华草龟的急性和慢性毒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恩诺沙星对人工养殖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s的药物毒性影响,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将60只体质量约20 g的中华草龟随机分为6组,分别注射剂量为649.9、484.1、360.5、268.5、200.0、0(对照)mg/kg(体质量)的恩诺沙星,在慢性毒性试验中,将16只体质量约为100 g的中华草龟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剂量为0(对照)、10、30、50 mg/kg(体质量)的恩诺沙星,连续注射30 d,停药30 d,并在第0、2、13、28、40、50、60 d各抽取0.4 m L血液进行生化检测。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中,观察两周后用Bliss法计算出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434.45 mg/kg,对死亡龟进行组织学检查显示,龟肝组织的肝细胞索结构混乱,有较严重淤血,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壁有水肿;慢性毒性试验中,注射过程中高剂量组(50 mg/kg)3只龟死亡,中剂量组(30 mg/kg)1只龟死亡,龟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10 mg/kg)和对照组(P0.05),在停止注射后,中、高剂量组总胆红素(T-bil)含量均迅速上升,剖检和组织学检查可见高剂量组肝脏密度减小,肝组织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泡变性,肝小叶和肝细胞索无法辨识,肺组织结构混乱,胃肠道内有黄色黏稠液体,胃肠壁变薄、水肿,而肾组织无严重病变,注射部位肌肉出现较严重的水肿和炎症。研究表明,连续肌注恩诺沙星对中华草龟具有明显的肝毒性,且对肺、胃、肠道和肌肉组织也有一定的毒性,无肾毒性。  相似文献   

16.
拟探讨3种中药生物碱苦参碱、水苏碱和防己诺林碱对细菌内毒素(LPS)的治疗作用。ICR小鼠腹腔注射6 mg/kg的内毒素3 h后,根据分组情况分别腹腔注射高(10 mg/kg)、中(5 mg/kg)、低(1 mg/kg)3个剂量的苦参碱、水苏碱和防己诺林碱。同时设立LPS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记录LPS攻毒后48 h内各组小鼠临床表现,测定体温、体重及器官指数,检测血清中LPS和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苦参碱、水苏碱和防己诺林碱能显著改善体温升高、体重减轻、血清中LPS和炎症因子含量升高、内脏肿大等病变。表明以上3种中药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为其在兽医临床治疗细菌内毒素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脱落酸对高脂饮食致肥胖小鼠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本试验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脱落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给药4周,记录小鼠饮食、饮水及其体重变化。试验完成之后将小鼠马上处死,取其肝脏、脾脏、肾脏、肾周脂肪、腹部脂肪等计算脏器指数,与此同时收集血液,离心,血清用于测定血脂。试验结果表明脱落酸低、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C、TG水平和改善HDL-C水平,同时提高小鼠肝脏中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还发现高剂量脱落酸能显著减少肥胖小鼠腹部脂肪(P0.05)。因此,高剂量脱落酸对肥胖小鼠具有一定的调节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中药方剂白头翁汤对细菌内毒素(LPS)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取中药饮片按常规方法煎制成生药质量浓度为1g/mL的白头翁汤药液。分高(1g/mL)、中(0.5g/mL)、低(0.1g/mL)3个剂量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5d。第1次给药前3h和最后1次给药后3h分别腹腔注射LPS(9mg/kg)。记录LPS攻毒后48h内小鼠的死亡率,同时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血液指标及器官指数。结果显示,预防高剂量组的小鼠死亡率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差异极显著,治疗高剂量组和预防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高剂量组和预防高剂量组的小鼠体重在24h时显著高于LPS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高剂量组的小鼠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升高数量较LPS对照组均差异显著。治疗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脏、脾脏和肠管指数显著低于LPS对照组,均差异显著。表明中药方剂白头翁汤具有明显的抗大肠杆菌内毒素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氰戊菊酯是第一个非三碳环骨架的拟除虫菊酯。在本研究中,对大、小鼠的经口LD_(50)分别为215mg/kg和93.33mg/kg,具中等毒性。其中毒症状与α-CN拟除虫菊酯的Ⅱ型(CS型)症状(不安、流涎、抽搐和后肢姿态异常)相符合。对大鼠的蓄积系数为6.8,无明显的蓄积毒性。其5%的水乳剂对眼和皮肤不呈现通常的刺激征象(红肿等),但对皮肤可出现一种感觉神经过敏的刺激反应。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呈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